【摘 要】
: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是19世纪末法国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众多经典作品,其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线条的活跃性等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发展.该文介绍劳特累克及其创作于19世纪90年代的油画作品,多角度分析他的绘画艺术,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的艺术实践提供参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是19世纪末法国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众多经典作品,其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线条的活跃性等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发展.该文介绍劳特累克及其创作于19世纪90年代的油画作品,多角度分析他的绘画艺术,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的艺术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现代职教体系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人才资源支撑的作用.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中,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重中之重,校企协同实质上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子系统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构成动态、开放的网络系统.通过研究校企协同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确定现代职教体系贯通的形式、特点.在校企协同中首先要解决形式问题,即解决协同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从而解决办学主体、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其他问题,才能实现校企协同发展.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城市品牌营销已成为我国各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广泛调研连云港城市品牌营销现状,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城市品牌弱而不均、城市文化品牌欠缺、城市旅游品牌不突出和城市宜居品牌发展受多方掣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做好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深挖文化特色,找准城市品牌定位;文旅融合,打造城市超级IP;宜居至上,注重城市品牌协调发展.
高职数学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决定性作用,甚至对高职教育育人目标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高职数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数学课与专业课相结合、融入课程思政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数学课程的有效性.
以法治来保障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通过对广西靖西市乡村治理的实践研究,可以看出广西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在基层党建、村民自治、边疆安全、民族团结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建设.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应强化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建设,引领乡村法治建设;树立法治思维,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建设多元协同的稳疆固边机制,依法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依法加强对“两宗三非”人员的管理引导,实现边疆多民族融合共生.
学分银行建设与1+X证书制度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着力点.文章探讨了学分银行建设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现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过少、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对接机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并就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校企合作机制下实施资助育人工作,既可以调动企业资源参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又可以提高被资助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革新的过程,不仅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引.因此,为了切实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效果,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推进,发挥企业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彰显育人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体育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培育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基础.以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剖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进行分析,从深挖体育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活用体育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拼搏精神;渗透体育思政元素,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提炼体育思政元素,夯实学生诚信品格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教师权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觉接受的、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导致知识生态的大变迁,知识生态的变迁给教师权威带来了严重冲击,教师权威呈现旁落、挤压、弱化、受限的趋势.要重塑教师权威,应该提升教师自身智慧,重塑知识权威;提升信息素养,重塑教学权威;发扬人格魅力,重塑感召权威;优化乐业环境,支持权威重塑.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生动地描述了元宵节华灯燃起的盛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被人们视为阖家团圆之日.这一天,人们往往在夜晚将至时出门燃灯、猜灯谜、赏月等,体会还未尽散的年味儿.
该文作者探究杨柳青木版年画《荷亭消夏》的图式、内容、创作动机、历史源流,发现“荷亭消夏”这一画题曾多次出现在历史中,通过发掘资料、梳理部分画作图式与画面内容,结合高桐轩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对年画《荷亭消夏》作图像学和图像志的分析与对比.高桐轩创作年画《荷亭消夏》的灵感来自传统文人画题,他借鉴了历史上“荷亭消夏”画题作品的元素与部分图式关系,但又立足于民间艺术,让画作与其他“荷亭消夏”画题表达的思想截然不同,反映出人本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