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政治虽然在学生眼里是“副科”,但是却中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得以体现,我们每一名政治教师都应有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我们的政治教学效率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我们政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兴趣 设置疑问 联系实际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样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不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教学思想,从新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开展教学。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教科书上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当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课本上的时事也有所增加,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知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与学生戚戚相关的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为了把抽象的理论讲解得更加具体,就经常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讲解,实际事件讲完了,学生也就明白了其中蕴涵的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在讲到有关经济的部分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这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观点,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我就举了如下的例子:从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战争,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热心介入的态度及其他国家在海湾问题中的态度。这些都有一个公共的出发点,那就是经济,这些事件无一不与各自的经济利益、经济目的有着直接的关系。海湾战争问题的根源一是为了石油,即经济;二是为了海湾地区的霸主地位,即政治。这正说明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当代社会的种种政治现象的存在无不有其经济根源。2003年发生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美国总是夸夸其谈说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地区稳定,其实质就是推行他们的霸权,争夺他们需要的石油。这正说明了,一些国家为了经济利益而动用政治手段。通过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件的介绍,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栩栩如生,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接受。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进度等严格掌控实事的运用,以达到教学效果为宜,切勿画蛇添足,本末倒置。
二、运用设疑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疑问是学习的催化剂,没有疑问就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却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无动于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重点、热点问题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去讨论、辩论,总结知识经验。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真正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三权分立是否有利于发扬民主?我国是否存在西方国家所指责的人权问题,对此怎么理解?假如你是我国外交部的发言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你将如何表明我国政府的立场?”等等。这些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往往最后又能为正确的观点所折服。当然,也有个别不着边际、信口开河的学生,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适当引导,使他们迅速回到议题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实物开展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中,对难点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政治教学的难点大多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比较集中,知识比较抽象,综合性较强,逻辑较严密。所以,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如果教师只用语言来表述分析,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这时恰当运用实物教学,一方面可以继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容易,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实物开展教学也使我们的教学极大地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思考。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时,教师可以拿出现行的人民币和几枚自己制作的古代刀币,还可以搜集铜钱以及银元等以前用的货币,将这些货币展现给学生看,接着由纸币追溯到金属货币的出现,然后向学生介绍物物交换,等价交换等货币产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学生都能够集中会神地学习。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能使教学内容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理论论证过程还原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多媒体感性的演示过程,能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同时,现代教学媒体由于声像视听并举,一改过去思想政治课“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模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在讲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用投影仪播放了港澳台在历史中被侵略者强占的参考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确当今所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双重使命。再播放到中国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缓缓升起时,每个学生此时的心情溢于言表,充分感受到了邓小平的伟大抉择。如在讲价值规律的时候,关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果只用文字表述会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效果会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突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可将深奥繁琐抽象的政治知识用图像文字声音形象地表达出来。多媒体技术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任何形式的媒体都不能替代的,教学媒体只是我们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且不要为使用而使用,因为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追求华丽的表面.一味地什么都用计算机代替板书、代替模型、代替实验是不可取的。
总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政治教学中也是如此。我们每一名政治教师都应努力研究、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思想,把政治教学做到最好。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学习兴趣 设置疑问 联系实际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样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不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教学思想,从新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开展教学。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教科书上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当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课本上的时事也有所增加,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知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与学生戚戚相关的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为了把抽象的理论讲解得更加具体,就经常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讲解,实际事件讲完了,学生也就明白了其中蕴涵的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在讲到有关经济的部分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这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观点,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我就举了如下的例子:从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战争,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热心介入的态度及其他国家在海湾问题中的态度。这些都有一个公共的出发点,那就是经济,这些事件无一不与各自的经济利益、经济目的有着直接的关系。海湾战争问题的根源一是为了石油,即经济;二是为了海湾地区的霸主地位,即政治。这正说明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当代社会的种种政治现象的存在无不有其经济根源。2003年发生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美国总是夸夸其谈说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地区稳定,其实质就是推行他们的霸权,争夺他们需要的石油。这正说明了,一些国家为了经济利益而动用政治手段。通过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件的介绍,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栩栩如生,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接受。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进度等严格掌控实事的运用,以达到教学效果为宜,切勿画蛇添足,本末倒置。
二、运用设疑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疑问是学习的催化剂,没有疑问就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却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无动于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重点、热点问题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去讨论、辩论,总结知识经验。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真正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三权分立是否有利于发扬民主?我国是否存在西方国家所指责的人权问题,对此怎么理解?假如你是我国外交部的发言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你将如何表明我国政府的立场?”等等。这些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往往最后又能为正确的观点所折服。当然,也有个别不着边际、信口开河的学生,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适当引导,使他们迅速回到议题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实物开展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中,对难点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政治教学的难点大多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比较集中,知识比较抽象,综合性较强,逻辑较严密。所以,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如果教师只用语言来表述分析,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这时恰当运用实物教学,一方面可以继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容易,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实物开展教学也使我们的教学极大地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思考。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时,教师可以拿出现行的人民币和几枚自己制作的古代刀币,还可以搜集铜钱以及银元等以前用的货币,将这些货币展现给学生看,接着由纸币追溯到金属货币的出现,然后向学生介绍物物交换,等价交换等货币产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学生都能够集中会神地学习。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能使教学内容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理论论证过程还原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多媒体感性的演示过程,能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同时,现代教学媒体由于声像视听并举,一改过去思想政治课“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模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在讲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用投影仪播放了港澳台在历史中被侵略者强占的参考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确当今所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双重使命。再播放到中国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缓缓升起时,每个学生此时的心情溢于言表,充分感受到了邓小平的伟大抉择。如在讲价值规律的时候,关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果只用文字表述会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效果会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突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可将深奥繁琐抽象的政治知识用图像文字声音形象地表达出来。多媒体技术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任何形式的媒体都不能替代的,教学媒体只是我们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且不要为使用而使用,因为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追求华丽的表面.一味地什么都用计算机代替板书、代替模型、代替实验是不可取的。
总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政治教学中也是如此。我们每一名政治教师都应努力研究、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思想,把政治教学做到最好。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