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与数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计算是数感培养的载体,计算能力的提升受益于良好的数感意识.计算中的理就是数理和算理,口算、笔算的教学应从数理入手,算理提供理论支撑;估算需要算理正方向;四则混合运算需要算理定规则.数感需要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培养,数感能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只有在数理和算理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的数感意识才经得起推敲,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计算;算理;数感;依存;促进
语文有语感,音乐有乐感,数学也有数感.语感的培养强调多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乐感更讲求天赋,五音不全难以形成乐感;数感的培养侧重于“讲理”,因为数学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数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数学分析、思考、推理都有严密的逻辑性.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自然也不能缺少以上屬性.计算与数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计算是数感培养的载体,计算能力的提升又受益于良好的数感意识.计算中的理就是数理和算理.
小学阶段的数理就是数的组成,如一个数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分别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其内涵包括数和运算的意义、运算的规律和性质.算理是说明“为什么这样算”的数学原理,为学生形成可操作化的计算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数学依据与思维过程,是学生运算能力形成与提高的有力支撑.
下面,我们从口算、笔算、估算、综合运算等方面谈一谈具体的做法,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口算、笔算的教学应从数理入手,算理提供理论支撑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参与计算的对象(每一个数)的组成,如它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分别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遵从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探讨并总结出算法,算法是让学生明白怎么算,而算理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保证算法的正确性.如果要解决好为什么这样算,就要结合不同运算的意义,教师要先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对相应运算形成感知,再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感悟其中的本质,最终形成算法,然后结合数理特征形成数感,用以支撑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笔算除法”一课时,笔者对教材和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创新处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有了用乘法口诀进行笔算除法的基础,知道竖式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但仅限于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复习中为学生准备了激趣比赛,第一、二组的题目是35÷7,63÷9,18÷3;第三、四组的题目是32÷7,61÷9,20÷3.为了突出效果,教师让做完的学生站起来为大家加油.实际上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到了1分钟后,第一、二组的学生全部完成,第三、四组的学生仅有两人完成.第三、四组的学生质疑比赛的公平性,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列竖式计算以上全部题目,并要求全班学生共同列竖式计算32÷7,以此复习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及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为新授“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做好铺垫.在新授过程中,笔者始终强调记录除法竖式的方式既要直观,方便观察,又要有道理,满足一般性.笔者把例题改为两人分42元,让学生实际操作平均分的过程,并列竖式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先分4张10元,再分2张1元,记录如下:
先分2张1元,再分4张10元,记录如下:
笔者继续探索十位有余数的除法,他把例题改为两人平均分52元,采用相同的探索过程,用纸币进行分钱的操作.学生同样会给出两种分的过程,先分5张10元,再分2张1元.教师将重点放在和学生一起探讨剩下的一张10元应该怎么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三种可能的操作办法,第一种是换成两张5元的,每人1张;第二种是换成10张1元的,每人5张;第三种是换成10张1元,再和原来2张1元的合起来分,每人6张.最后,学生得出第三种操作方法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剩余一张10元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原来2张1元的问题,方法简洁方便.先分5张10元,再分2张1元,记录如下:
先分2张1元,再分5张10元,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和记录,记录如下:
通过对比,笔者得出笔算除法要从高位除起,因为如果高位有余数,就可以换成下一位的计数单位,再与下一位一起除,以此类推,最终完成除法计算.
二、估算需要算理定方向
根据知识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四则混合运算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编排,在学习相应的口算后,学生都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估算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把相关的数据看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进行相应的运算.从知识的生长点来看,减法估算以加法估算为基础,乘法估算以加、减法估算为基础,学生对估算方法了然于心,看到估算自然先找相关数据的近似数,再按照运算符号口算出结果.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往往会套用原有的估算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除,得到的结果就是要么估算不准确,要么无法估算.例如,当分析233÷8的估算时,学生往往先把233看成230,再除以8,只能商2,因为当商30时,30×8=240,240
【关键词】计算;算理;数感;依存;促进
语文有语感,音乐有乐感,数学也有数感.语感的培养强调多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乐感更讲求天赋,五音不全难以形成乐感;数感的培养侧重于“讲理”,因为数学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数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数学分析、思考、推理都有严密的逻辑性.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自然也不能缺少以上屬性.计算与数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计算是数感培养的载体,计算能力的提升又受益于良好的数感意识.计算中的理就是数理和算理.
小学阶段的数理就是数的组成,如一个数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分别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其内涵包括数和运算的意义、运算的规律和性质.算理是说明“为什么这样算”的数学原理,为学生形成可操作化的计算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数学依据与思维过程,是学生运算能力形成与提高的有力支撑.
下面,我们从口算、笔算、估算、综合运算等方面谈一谈具体的做法,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口算、笔算的教学应从数理入手,算理提供理论支撑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参与计算的对象(每一个数)的组成,如它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分别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遵从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探讨并总结出算法,算法是让学生明白怎么算,而算理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保证算法的正确性.如果要解决好为什么这样算,就要结合不同运算的意义,教师要先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对相应运算形成感知,再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感悟其中的本质,最终形成算法,然后结合数理特征形成数感,用以支撑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笔算除法”一课时,笔者对教材和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创新处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有了用乘法口诀进行笔算除法的基础,知道竖式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但仅限于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复习中为学生准备了激趣比赛,第一、二组的题目是35÷7,63÷9,18÷3;第三、四组的题目是32÷7,61÷9,20÷3.为了突出效果,教师让做完的学生站起来为大家加油.实际上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到了1分钟后,第一、二组的学生全部完成,第三、四组的学生仅有两人完成.第三、四组的学生质疑比赛的公平性,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列竖式计算以上全部题目,并要求全班学生共同列竖式计算32÷7,以此复习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及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为新授“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做好铺垫.在新授过程中,笔者始终强调记录除法竖式的方式既要直观,方便观察,又要有道理,满足一般性.笔者把例题改为两人分42元,让学生实际操作平均分的过程,并列竖式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先分4张10元,再分2张1元,记录如下:
先分2张1元,再分4张10元,记录如下:
笔者继续探索十位有余数的除法,他把例题改为两人平均分52元,采用相同的探索过程,用纸币进行分钱的操作.学生同样会给出两种分的过程,先分5张10元,再分2张1元.教师将重点放在和学生一起探讨剩下的一张10元应该怎么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三种可能的操作办法,第一种是换成两张5元的,每人1张;第二种是换成10张1元的,每人5张;第三种是换成10张1元,再和原来2张1元的合起来分,每人6张.最后,学生得出第三种操作方法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剩余一张10元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原来2张1元的问题,方法简洁方便.先分5张10元,再分2张1元,记录如下:
先分2张1元,再分5张10元,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和记录,记录如下:
通过对比,笔者得出笔算除法要从高位除起,因为如果高位有余数,就可以换成下一位的计数单位,再与下一位一起除,以此类推,最终完成除法计算.
二、估算需要算理定方向
根据知识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四则混合运算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编排,在学习相应的口算后,学生都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估算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把相关的数据看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进行相应的运算.从知识的生长点来看,减法估算以加法估算为基础,乘法估算以加、减法估算为基础,学生对估算方法了然于心,看到估算自然先找相关数据的近似数,再按照运算符号口算出结果.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往往会套用原有的估算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除,得到的结果就是要么估算不准确,要么无法估算.例如,当分析233÷8的估算时,学生往往先把233看成230,再除以8,只能商2,因为当商30时,30×8=2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