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前,
我就必须回答人们对我的提问:
“你学什么的?”
之后,有一系列的问题跟着,因为人们对于专业充满着想象和意见。学弟学妹们要我写点毕业感言,我感到踟蹰,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历史系学生。
若是谈谈我的窘境倒也算感言,我想讲本科四年里遇见的三个小故事,他们都是发生在我说起“我学历史”之后。
三个故事三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遇见父母的一个朋友。她恭喜我进入北大,却有些吃惊地听到我说“学历史”。她遏制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问题,小心地问:“哦,那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其实过不了多久,她就忍不住地问学完历史,除了当历史老师、编辑、公务员还能干什么,月薪多少,往年就业情况如何。我曾几次希望通过阐明历史的基础性学科性质、思维和基本能力训练等,论证专业对口性问题,但对方总是很难相信。最后我只静静地说高考分数低,她一下子就满意了,鼓励我说:“没事,以后还有机会转专业。”
第二个故事是去一个村子支教,当地的一个中学老师听说我是北大历史系的,特别兴奋地跑来拉着我到村子里转,不断地问:哎,你是学历史的,你跟我说说,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们这儿明朝出了个将军,他有什么事迹?你知道哪朝哪个宰相,哪地哪条河流吗?每当我回答不出时,他都很失望地说:“你不是学历史的吗?”
第三个故事是有次走亲戚,我的一个姨夫听说我在北大学历史,微微一笑说:“学历史,中国的历史都是成王败寇的历史,都是给政治背书,有半句话是真的吗。所以啊,我不知道你们学历史的天天在学什么。”
这三个故事几乎是轮流地出现在我的四年里,“我学历史”四个字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当我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无法逃脱地担负起为史学辩护的任务,不但要向大众辩护,更要向自己的心灵做出辩护辞。这三个如此平常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向我提出三个尖锐的问题:
不能用实际效用作为衡量的标杆,我们用什么评价标准衡量历史学的意义?
历史学的灵魂是细节和史实吗?不知道这些事实和细节,我是否还有资格说我在学历史?
真实的历史真的存在吗,历史对于人类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拷问“历史意义”
北大历史系推送过几篇相关的文章。阎步克老师的《在北大历史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文引用西塞罗、科林伍德、雅斯贝尔斯等人的话,基本上是为了说明历史是人类突破当代视野的工具,获得更深厚的人性理解,一以贯之的真理。高毅老师的《历史与成功——也谈学历史的意义》一文认为中国人把不朽的欲望寄托在“名”垂不朽上,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天国。此外,高毅老师继续回到历史使人能认识到“完满”、充分认识“自我”的意义上来。彭小瑜老师的《一代人的理想主义光辉——北大世界历史专业的老师们》一文展现了老先生们对建设中国世界史的用心,以及后来学者对自己学术事业的热情,然后说:“北大历史系是一个有包容五湖四海宽大心胸的地方,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经常战胜庸俗、浅薄和自私的学术园地。”这些话无疑都是老师们经历了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生活之后得出来的经验之谈,而我们却处在最应该受到“历史意义”拷问的年纪。但有趣的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高年级学生,在写《关心下一届》的导言的时候,每次谈到历史意义,就开始文学化地摆出很多历史事件,制造一种兴亡荣辱的感觉,仿佛不用思考为什么学历史,只要闷着头跳进去,就其义自见了。
仔细分析我们的这种回答,恰恰很有某种历史范儿。对于历史知识和细节的强调,而非对历史意义本身的追问似乎是“我学历史”的最大任务。我们似乎坚信意义就藏在历史之中,动手动脚找东西远比坐在那儿想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更重要。再不然就是象牙塔的高傲,对抗这个世界的庸俗,大方承接“史学枯燥无用”的帽子,引以为学术之精神,成为还击的源泉。但这真的能还击象牙塔外的人们对历史学的想象吗,能安顿我们的内心吗?
我看见不少同学经历了太多这些拷问后,就不再思考。更可怕的是,当同学们再次用对职官、地理、年代、目录等知识的占有回答历史意义的时候,用其义自见的逻辑安慰自己的时候,思考的可能就越来越降低。没有一个坚强的道理作为支撑,我们真的能经受得住生活的挑战吗?一日讲不出一个道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系学生逃离史学,树立不起对史学的信心。一日讲不出道理,这四年就做不到真正的安静。
自己生活的历史学家
我说的道理,并不是凭空捏一个,而是想想自己做的事情的背后,思想的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如果希罗多德探究“原因”是历史的一个意义,那我们做的恰恰是要做自己生活的历史学家,以历史的方法探究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书本。
就拿“其义自见”来说,为什么历史学会相信掌握大量的知识就会产生意义,这其实包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如果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永恒真理去支撑我们的生活,那应该去探索这个真理是什么,用来裁判。但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真理,那这个世界就是历史的。历史是什么,就是“时间”,或许还有“空间”。一时一地的正义观念、道德、信仰、审美取向都是在不断变动之中,都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对于变动的重视,才是历史学的题目。写一篇史学论文时,按照道理,要么讨论制度的变化,要么讨论制度之下运行的动态,要么讨论文化观念的形成等等。我们通常不会写或者关心“某物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某时某地的某人认为某物是什么”的问题。当特殊的知识细节掌握得越多,对于“变化”的理解就会越强,此所谓其义自见。
设想掌握了丰厚特殊细节和知识的人对于当下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看法,看过了那么长时段的时间之后,对所处的现在这个时间点,会有怎样的看法?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些人的形象。一种是不断用过去的细节比附现在的细节,认为现在的生活(大多是政治事件)都是过去的重演,那是因为他从根本上相信“循环论”。这是深受历史滋养的生活态度,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大多能平静面对,且淡雅无争。或是另一种人,他们考察了世界上的“观念的形成”,如今日之“丑”并非昨日之“丑”,今日之“道德”并非昨日之“道德”。他们会“历史地看今天”,既然今天的规矩并非自然天成的绝对,其背后都是有“历史的谱系”,那个体作为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当然可再造历史,寻求“变革”。这也是历史给予的生活态度,或成为道德虚无主义者,或成为历史革新者。又或,对于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注越多,对于集体性和普遍性的关注就越少。在个人的生活态度上,注重个体的自由独立空间往往也是一种导向。
其实,大部分人是难逃历史的思维的。我们在道德抉择和价值判断时,通常难以脱离所处的环境、经历过的事件、经济的水平或社会的阶层等。很大程度上,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源于父母的影响、祖先的影响,即历史经验。这种对历史的青睐是不自知和不自觉的,我们很难跳出来观察和反思普遍的人性,更容易依靠发生过的经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不是哲学的动物,而是历史的动物。深受历史影响的人,相较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一家一族的经验),更多了由知识带来的历史经验。看到兵荒马乱历史的人,得出了天下可无贤不可无君的结论,看到昏君暴政历史的人,得出民主科学的结论,他们都遵循着历史经验而塑造着历史。然而史学家又会看到,这些历史读法来源于其当下的生活经验。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中国人,与历史是最分割不开的。但是,如果不把史学落在生活方式上去讲,落在心灵上去思,我们仍旧要经历别人的质疑和自我心灵的质疑。当有一天读着浩繁的史书,做着专业的题目,看着外边五彩的世界,难免会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这未免是“我学历史”最悲惨的境地。
归根到底,史学的意义在于它确实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道理,无论正确与否。我理想中的历史系学生,是最应该反思的,最应该健谈的,最应该懂得生活的道理的。“我学历史”不意味着谈论诸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以历史的道理去支撑生活。很少有一个学科能像史学一样,如此实用,如此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但这些秘密都需要依靠思考去发掘,这才是历史系学生应该不断向社会回答的,也是不断要向自己的心灵讲出的道理。
责任编辑:尹颖尧
我就必须回答人们对我的提问:
“你学什么的?”
之后,有一系列的问题跟着,因为人们对于专业充满着想象和意见。学弟学妹们要我写点毕业感言,我感到踟蹰,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历史系学生。
若是谈谈我的窘境倒也算感言,我想讲本科四年里遇见的三个小故事,他们都是发生在我说起“我学历史”之后。
三个故事三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遇见父母的一个朋友。她恭喜我进入北大,却有些吃惊地听到我说“学历史”。她遏制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问题,小心地问:“哦,那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其实过不了多久,她就忍不住地问学完历史,除了当历史老师、编辑、公务员还能干什么,月薪多少,往年就业情况如何。我曾几次希望通过阐明历史的基础性学科性质、思维和基本能力训练等,论证专业对口性问题,但对方总是很难相信。最后我只静静地说高考分数低,她一下子就满意了,鼓励我说:“没事,以后还有机会转专业。”
第二个故事是去一个村子支教,当地的一个中学老师听说我是北大历史系的,特别兴奋地跑来拉着我到村子里转,不断地问:哎,你是学历史的,你跟我说说,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们这儿明朝出了个将军,他有什么事迹?你知道哪朝哪个宰相,哪地哪条河流吗?每当我回答不出时,他都很失望地说:“你不是学历史的吗?”
第三个故事是有次走亲戚,我的一个姨夫听说我在北大学历史,微微一笑说:“学历史,中国的历史都是成王败寇的历史,都是给政治背书,有半句话是真的吗。所以啊,我不知道你们学历史的天天在学什么。”
这三个故事几乎是轮流地出现在我的四年里,“我学历史”四个字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当我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无法逃脱地担负起为史学辩护的任务,不但要向大众辩护,更要向自己的心灵做出辩护辞。这三个如此平常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向我提出三个尖锐的问题:
不能用实际效用作为衡量的标杆,我们用什么评价标准衡量历史学的意义?
历史学的灵魂是细节和史实吗?不知道这些事实和细节,我是否还有资格说我在学历史?
真实的历史真的存在吗,历史对于人类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拷问“历史意义”
北大历史系推送过几篇相关的文章。阎步克老师的《在北大历史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文引用西塞罗、科林伍德、雅斯贝尔斯等人的话,基本上是为了说明历史是人类突破当代视野的工具,获得更深厚的人性理解,一以贯之的真理。高毅老师的《历史与成功——也谈学历史的意义》一文认为中国人把不朽的欲望寄托在“名”垂不朽上,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天国。此外,高毅老师继续回到历史使人能认识到“完满”、充分认识“自我”的意义上来。彭小瑜老师的《一代人的理想主义光辉——北大世界历史专业的老师们》一文展现了老先生们对建设中国世界史的用心,以及后来学者对自己学术事业的热情,然后说:“北大历史系是一个有包容五湖四海宽大心胸的地方,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经常战胜庸俗、浅薄和自私的学术园地。”这些话无疑都是老师们经历了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生活之后得出来的经验之谈,而我们却处在最应该受到“历史意义”拷问的年纪。但有趣的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高年级学生,在写《关心下一届》的导言的时候,每次谈到历史意义,就开始文学化地摆出很多历史事件,制造一种兴亡荣辱的感觉,仿佛不用思考为什么学历史,只要闷着头跳进去,就其义自见了。
仔细分析我们的这种回答,恰恰很有某种历史范儿。对于历史知识和细节的强调,而非对历史意义本身的追问似乎是“我学历史”的最大任务。我们似乎坚信意义就藏在历史之中,动手动脚找东西远比坐在那儿想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更重要。再不然就是象牙塔的高傲,对抗这个世界的庸俗,大方承接“史学枯燥无用”的帽子,引以为学术之精神,成为还击的源泉。但这真的能还击象牙塔外的人们对历史学的想象吗,能安顿我们的内心吗?
我看见不少同学经历了太多这些拷问后,就不再思考。更可怕的是,当同学们再次用对职官、地理、年代、目录等知识的占有回答历史意义的时候,用其义自见的逻辑安慰自己的时候,思考的可能就越来越降低。没有一个坚强的道理作为支撑,我们真的能经受得住生活的挑战吗?一日讲不出一个道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系学生逃离史学,树立不起对史学的信心。一日讲不出道理,这四年就做不到真正的安静。
自己生活的历史学家
我说的道理,并不是凭空捏一个,而是想想自己做的事情的背后,思想的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如果希罗多德探究“原因”是历史的一个意义,那我们做的恰恰是要做自己生活的历史学家,以历史的方法探究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书本。
就拿“其义自见”来说,为什么历史学会相信掌握大量的知识就会产生意义,这其实包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如果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永恒真理去支撑我们的生活,那应该去探索这个真理是什么,用来裁判。但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真理,那这个世界就是历史的。历史是什么,就是“时间”,或许还有“空间”。一时一地的正义观念、道德、信仰、审美取向都是在不断变动之中,都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对于变动的重视,才是历史学的题目。写一篇史学论文时,按照道理,要么讨论制度的变化,要么讨论制度之下运行的动态,要么讨论文化观念的形成等等。我们通常不会写或者关心“某物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某时某地的某人认为某物是什么”的问题。当特殊的知识细节掌握得越多,对于“变化”的理解就会越强,此所谓其义自见。
设想掌握了丰厚特殊细节和知识的人对于当下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看法,看过了那么长时段的时间之后,对所处的现在这个时间点,会有怎样的看法?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些人的形象。一种是不断用过去的细节比附现在的细节,认为现在的生活(大多是政治事件)都是过去的重演,那是因为他从根本上相信“循环论”。这是深受历史滋养的生活态度,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大多能平静面对,且淡雅无争。或是另一种人,他们考察了世界上的“观念的形成”,如今日之“丑”并非昨日之“丑”,今日之“道德”并非昨日之“道德”。他们会“历史地看今天”,既然今天的规矩并非自然天成的绝对,其背后都是有“历史的谱系”,那个体作为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当然可再造历史,寻求“变革”。这也是历史给予的生活态度,或成为道德虚无主义者,或成为历史革新者。又或,对于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注越多,对于集体性和普遍性的关注就越少。在个人的生活态度上,注重个体的自由独立空间往往也是一种导向。
其实,大部分人是难逃历史的思维的。我们在道德抉择和价值判断时,通常难以脱离所处的环境、经历过的事件、经济的水平或社会的阶层等。很大程度上,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源于父母的影响、祖先的影响,即历史经验。这种对历史的青睐是不自知和不自觉的,我们很难跳出来观察和反思普遍的人性,更容易依靠发生过的经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不是哲学的动物,而是历史的动物。深受历史影响的人,相较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一家一族的经验),更多了由知识带来的历史经验。看到兵荒马乱历史的人,得出了天下可无贤不可无君的结论,看到昏君暴政历史的人,得出民主科学的结论,他们都遵循着历史经验而塑造着历史。然而史学家又会看到,这些历史读法来源于其当下的生活经验。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中国人,与历史是最分割不开的。但是,如果不把史学落在生活方式上去讲,落在心灵上去思,我们仍旧要经历别人的质疑和自我心灵的质疑。当有一天读着浩繁的史书,做着专业的题目,看着外边五彩的世界,难免会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这未免是“我学历史”最悲惨的境地。
归根到底,史学的意义在于它确实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道理,无论正确与否。我理想中的历史系学生,是最应该反思的,最应该健谈的,最应该懂得生活的道理的。“我学历史”不意味着谈论诸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以历史的道理去支撑生活。很少有一个学科能像史学一样,如此实用,如此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但这些秘密都需要依靠思考去发掘,这才是历史系学生应该不断向社会回答的,也是不断要向自己的心灵讲出的道理。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