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效应”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sha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进行“留白”,让“空白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从而成就计算课的精彩。
  关键词 课堂留白;精彩;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81-01
  “留白”是一项有技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留白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在情景导入中“留白”,让“空白效应”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计算教学需要融入一定的生活与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出示的资料包括实物、图片(像)、声音等,都对学生构成了一种教学情境。我们如果能在出示资料后“留白”,让学生自主理解情景图中的意思,就会使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的境界,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我尝试着把静态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窗改变为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神话故事为主的一个动态的情景:(例5主题图)王母娘娘要过大寿,她派7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大口大口地吃着桃子,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禀报,老师问:“仙女们会向王母娘娘如何汇报?”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说:“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有的说“一个也没摘到。”……教师在要求学生列出七个仙女共摘了多少个桃子的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再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在这一故事情景中,故事本身的趣味性非常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但更重要的是这一情景中还蕴含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的理解的过程。每个仙女能摘到几个?那么7个仙女去摘为什么还是一个也没摘到?在对情景图的理解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解决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二、在提问中“留白”,让“空白效应”引导创新思维
  计算教学也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情景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的信息,提出数学的问题。问题“留白”是在发现问题后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再来解决。
  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规律”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1)48÷12=(2)480……0÷120……0(各100个0),对于第一题,学生马上回答是4,但第二题,学生有困难,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猜一猜,想一想,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教师又不急于做出讲解,而是借助这样的悬念导入新课:是否等于4?为什么等于4?它与第一题有什么关系?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大家就会明白的。此外,问题“留白”也是问题的难度与坡度的统一。教师的问题单一、狭窄,一问一答式的设计就不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与想象的余地。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价值,并通过思考后能够解决。
  三、在解题方法中“留白”,让“空白效应”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计算方法是不唯一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在方法的比较与优化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但方法的“留白”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在优化的过程中探究最简洁的方法,这与“留白”并不矛盾。在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发散、求异、创新思维之后,有令人吃惊的发现。如计算“19 18”,学生竟然“喋喋不休”地说出了11种算法:
  生1:10 10=20,9 8=17,20 17=37;
  生2:列竖式计算;
  生3:19 10=29,29 8=37;
  生4:10 18=28,9 28=37;
  生5:19 8=27,27 10=37;
  生6:18 9=27,27 10=37;
  生7:18给19一个1,就有20 17=37;
  生8:19给18两个1,就有17 20=37;
  生9:给19增加一个1,就有20 18=38,然后用38-1=37;
  生10:給18增加2,19 20=39,然后39-2=37;
  生11:先分别给19、18补1、补2,再分别减去,就有20 20-1-2=37。
  其中,有的方法,如(3)和(4),(5)和(6),(7)和(8),甚至(9)、(10)和(11)实质上是一样的,不能算为不同算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说说各自的想法,及时归类。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向同学推荐它?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哪种?为什么?教师给学生留下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深刻的。
  参考文献:
  [1]刘克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学周刊,2016(4):50.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化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总结适合高中化学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以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本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72-01  生本课堂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从参与中
摘 要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述,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兼顾到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无论是理念引导,还是核心素养培养,生活化都是当前教育目标下的一种必要选择。本文结合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就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教师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案例;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91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77-01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应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凭借其教学优势逐渐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强调能够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拥有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 英语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显示出其英语的综合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以英语写作带动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79-01  阅读
摘 要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教师擅长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水平。从实际应用上来说,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使用数学解答,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牢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