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形式,自2002年起,由客观题的辨析选择改为主观题的笔答,而且分值增加到10分,足见其重要程度。第二轮复习中,应该不图面面俱到,而是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和提升能力。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难点;因此,总体上,在第二轮复习有必要设立专题复习,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专题设计建议落实如下几点:
一是明确高考文言翻译的命题意向,增强文言意识,把握文言现象(关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多用、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指、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二是利用知识储备结合语境合理推测词义;三是借助高考评分细则形成规范答题意识。
二轮复习应该在第一轮复习对文言文知识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和解题技巧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复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以翻译为切入口,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高考复习和多年的高考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常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许多人往往自以为文意知晓,感觉能够理解文句,但结果失分很多,得分率很低。原因何在?主要是在答题技巧和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来说,解决句子翻译题,应该着重强化以下四个意识。
一、知识迁移
掌握所学的文言知识,是准确翻译的基础;而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二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高考的考查内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所以,我们在遇到不懂的字词、难以突破的句子时,首先就要回顾课本,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本身高考考查的是知识以及知识的运用,没有见过的知识点,出现的几率很小。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进行知识迁移。
比如实词理解,2008年全国卷Ⅰ: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廖刚传》)学生学过: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2008年江苏卷: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后汉书•吴汉传》,学过: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史记•魏公子列传》)。特殊句式,2005年试题第一句考查了“吾所不为也”的判断句式。翻译第二句必须注意“若此”的位置,注意补上“危笃”的主语。固定结构,如2002年翻译题第1题考查对“其李将军之谓也”的翻译,若联想到《鱼,我所欲也》中“此之谓失其本心”,就能正确解决。古代修辞,如2005年试题考查了“口腹”的借代用法。
二、结合语境
语境意义是我们在进行文言理解和翻译的时候决不可丢的参考标准。很多字面的意思和句意的难度,都来源于对文意理解不透。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能够理解实词、虚词、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或用法。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理解文意,分析语境,把握所译之点在语境中的含义或用法。刘勰说:“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也就是说,文章安排材料,像抽丝一样,不能中断,上下文就像鱼鳞一样一片接着一片,共同表达一个中心,即所谓“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所以,理解语句,不能离开语境,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2004年全国卷的第14题考查对“行旅”的解释就要联系语境,进行合理推断,从上文的“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和下文的“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来推断,“行旅”应为“商人”之意,“旅行,游览”是动词,从古文上下句对照的特点来分析,下句“人物”是名词,故“行旅”也应是名词才对。
三、抓赋分点
学生之所以失分,主要是自认为对文意理解得差不多了,动笔就写,致使只写出大意,重要的赋分点没能译出来,最后得分很少。在动笔翻译之前,一定要有意识地抓赋分点,分析在所要译的句子中最重要的考查点(即得分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不遗漏要点。2005年试题全国卷Ⅰ翻译题第一句必须注意“以、乃”两个虚词的用法。翻译第二句必须注意“危笃、废、勤恪”三个实词和“因、遂、岂”几个虚词。
2007年全国卷Ⅱ第11题: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翻译第(1)句应注意“遗”,送给;“四方藩镇”,四方藩镇长官;“以……为言”,说。第(2)句,应注意“利”,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幸”,庆幸;“两敝”,两方同时受损。
四、合理推断
高考毕竟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它终究是要考查一下考生对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应用,并从数以万计的考生中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所以有时也会有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
当文意和知识积累都不能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时候,那只有一条,根据语文积淀,大胆猜测。但是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一般来说猜测的根据有:通假、词类活用、引申义、现代汉语中的留存等,常用方法即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等等。
总之,要准确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而掌握解题的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知识,讲究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明确高考文言翻译的命题意向,增强文言意识,把握文言现象(关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多用、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指、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二是利用知识储备结合语境合理推测词义;三是借助高考评分细则形成规范答题意识。
二轮复习应该在第一轮复习对文言文知识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和解题技巧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复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以翻译为切入口,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高考复习和多年的高考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常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许多人往往自以为文意知晓,感觉能够理解文句,但结果失分很多,得分率很低。原因何在?主要是在答题技巧和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来说,解决句子翻译题,应该着重强化以下四个意识。
一、知识迁移
掌握所学的文言知识,是准确翻译的基础;而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二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高考的考查内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所以,我们在遇到不懂的字词、难以突破的句子时,首先就要回顾课本,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本身高考考查的是知识以及知识的运用,没有见过的知识点,出现的几率很小。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进行知识迁移。
比如实词理解,2008年全国卷Ⅰ: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廖刚传》)学生学过: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2008年江苏卷: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后汉书•吴汉传》,学过: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史记•魏公子列传》)。特殊句式,2005年试题第一句考查了“吾所不为也”的判断句式。翻译第二句必须注意“若此”的位置,注意补上“危笃”的主语。固定结构,如2002年翻译题第1题考查对“其李将军之谓也”的翻译,若联想到《鱼,我所欲也》中“此之谓失其本心”,就能正确解决。古代修辞,如2005年试题考查了“口腹”的借代用法。
二、结合语境
语境意义是我们在进行文言理解和翻译的时候决不可丢的参考标准。很多字面的意思和句意的难度,都来源于对文意理解不透。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能够理解实词、虚词、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或用法。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理解文意,分析语境,把握所译之点在语境中的含义或用法。刘勰说:“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也就是说,文章安排材料,像抽丝一样,不能中断,上下文就像鱼鳞一样一片接着一片,共同表达一个中心,即所谓“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所以,理解语句,不能离开语境,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2004年全国卷的第14题考查对“行旅”的解释就要联系语境,进行合理推断,从上文的“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和下文的“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来推断,“行旅”应为“商人”之意,“旅行,游览”是动词,从古文上下句对照的特点来分析,下句“人物”是名词,故“行旅”也应是名词才对。
三、抓赋分点
学生之所以失分,主要是自认为对文意理解得差不多了,动笔就写,致使只写出大意,重要的赋分点没能译出来,最后得分很少。在动笔翻译之前,一定要有意识地抓赋分点,分析在所要译的句子中最重要的考查点(即得分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不遗漏要点。2005年试题全国卷Ⅰ翻译题第一句必须注意“以、乃”两个虚词的用法。翻译第二句必须注意“危笃、废、勤恪”三个实词和“因、遂、岂”几个虚词。
2007年全国卷Ⅱ第11题: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翻译第(1)句应注意“遗”,送给;“四方藩镇”,四方藩镇长官;“以……为言”,说。第(2)句,应注意“利”,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幸”,庆幸;“两敝”,两方同时受损。
四、合理推断
高考毕竟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它终究是要考查一下考生对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应用,并从数以万计的考生中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所以有时也会有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
当文意和知识积累都不能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时候,那只有一条,根据语文积淀,大胆猜测。但是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一般来说猜测的根据有:通假、词类活用、引申义、现代汉语中的留存等,常用方法即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等等。
总之,要准确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而掌握解题的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知识,讲究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