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生活化之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通过再现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重组生活素材,“激活”数学思维、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拓展生活内容,“形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架筑課内外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悟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在活动中,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的生活情境中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努力拓展学习的空间,架筑课内外的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在生活中感悟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再现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过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甚至是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周围的事物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可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
  二、重组生活素材,“激活”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教师要捕捉时代脉搏,联系实际生活,抓住契机,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可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商店、工厂等进行社会调查,使学习内容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富有趣味。通过重组教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
  三、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教师要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采撷生动的生活实例,安排设计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它们如同文学艺术一样源于生活实践,而又高于生活实践,同时指导着生活实践,是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又是为的将之应用于实践。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他们特别希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的学习均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拓展生活内容,“形成”数学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在践行生活化数学的过程中,把已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生活→数学→社会→数学……”的螺旋上升。数学文本知识只有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会使知识产生质的转变,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并在其头脑中成活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研究价值,让数学与生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他文献
近年来,探索规律的题目成为中考数学的热点之一,目的是考查学生观察、分析、探索、类比、归纳、总结、创新实践的能力。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题目中所提供的若干个特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来题目所给信息中所蕴含的本质规律或特征。  1、 图案变化 规律探究型  【例1】(2012 ?偊b 贵州毕节)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个
期刊
一、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转化思想”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思想,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的有力手段,是解决问
期刊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他几乎贯穿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我利用对正误对比的方法说明函数的几个概念,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定义域与值域的问题  例1 函数f(2x-1)的定义域是[0,1],求f(1-3x)的定义域。  错误 因为函数f(2x-1)的定义域是[0,1]所以0≦2x-1≦1,得12≦x≦1,  求得-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根本,有效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是学生的课堂,真正是“常识”的课堂。  【关键词】常识常态数学味  郑毓信教授说过:数学教学不应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不能以“生活味”去取代数学课所应具有的“数学味”;学生学习主要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过程,更必然地有一个优化的过程;教学活动不应满足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应更加重视实质的效果。  如何把四张桌子或者两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已知O、A、B是不共线的三点,且存在实数x,v使得OP=xOA yOB,则A、B、P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x y=1。  这是三点共线的一个充要条件,主要以向量形式表述,用其来解决一些与三点共线有关的问题,显得非常简便和巧妙。举例如下:  一、解决与三点共线有关的求值问题  如图中△ABC,AN=13AC,P是BN上的一点,若AP=mAB 211AC,则m的值为.  解:∵AN=
期刊
【摘要】小学生由于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要教学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数学,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把抽象的数学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可感可观可用的现实情境中学数学、做数学,这需要学具来辅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运用操作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对生活的抽象概括。而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和理解数学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我们应想方设法,把
新课程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数学教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认知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教师只有坚持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实现新课标对数学教学规定之目标,才能坚持数学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使“数学”工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从而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等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有着无穷乐趣,明白数学知识对
期刊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学是否科学和具有艺术性。  一、 从大面积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水平的角度来组织教学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能仅仅为班中为数不多的学习尖子设计教学,要让众多的学生认可你的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礎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  对于初中学生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认为现代的人必须学会四种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能力,而其中以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和基础。那么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该怎样从“教学生学会”转变到“教学生会学”上来呢?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特征的学科,即使就最简单的数学对象而言,它们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就其本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