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教学策略发生了巨变。本文探讨了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数学课改。
关键词:数学;课改;中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04-00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新数学课程已经走进我校两个年头了,它也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那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教练员、编著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随着课改在我校的深入,它改变了以往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是传授者这一单一角色了。在这两年的课改实践中,笔者对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1.持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动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被动听讲和练习的过程,而应是一贯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3.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此乃课改的重要目标和突破口。学习知识的传统方式以接受为基本特征,过分倾心于知识的授受、理解和模拟应用(解答习题),使学生多处于被动、单向、封闭的求知状态。虽然,新课程并不完全排斥接受式学习,但单凭接受式学习在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显得有些心力不济,难于高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很难全面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因此,新课程知识教学必须更新理念,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使学习知识过程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心路历程,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
4.诱导学生乐于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行为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5.变换评价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情感发展的空间
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有价值的所作所为,即使有些与预定目标不那么符合,也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以足够尊重。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精心创设知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数学学习应该是“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人们淡薄了对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事实。在以往的数学教材中教学基本远离生活,用公理化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为培养人们的逻辑习惯服务的,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应正本清源,数学教学的触角应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如高一“数列”教学时,笔者编制了分期付款购买房的应用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年限的每期付款金额,并带领学生开展调查。这种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促成了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数学真正服务生活开辟了一个窗口。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让我们扬起课程改革的风帆,乘风破浪,为驶向那展示师生生命价值的彼岸而不断努力。愿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关键词:数学;课改;中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04-00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新数学课程已经走进我校两个年头了,它也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那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教练员、编著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随着课改在我校的深入,它改变了以往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是传授者这一单一角色了。在这两年的课改实践中,笔者对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1.持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动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被动听讲和练习的过程,而应是一贯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3.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此乃课改的重要目标和突破口。学习知识的传统方式以接受为基本特征,过分倾心于知识的授受、理解和模拟应用(解答习题),使学生多处于被动、单向、封闭的求知状态。虽然,新课程并不完全排斥接受式学习,但单凭接受式学习在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显得有些心力不济,难于高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很难全面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因此,新课程知识教学必须更新理念,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使学习知识过程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心路历程,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
4.诱导学生乐于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行为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5.变换评价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情感发展的空间
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有价值的所作所为,即使有些与预定目标不那么符合,也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以足够尊重。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精心创设知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数学学习应该是“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人们淡薄了对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事实。在以往的数学教材中教学基本远离生活,用公理化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为培养人们的逻辑习惯服务的,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应正本清源,数学教学的触角应伸向生活和社会实践。如高一“数列”教学时,笔者编制了分期付款购买房的应用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年限的每期付款金额,并带领学生开展调查。这种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促成了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数学真正服务生活开辟了一个窗口。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让我们扬起课程改革的风帆,乘风破浪,为驶向那展示师生生命价值的彼岸而不断努力。愿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