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林诺夫斯基并非如人们批评的那样忽视文化变迁和文化的历史,他反对的是那种主观臆造的历史。他力图建立符合实证主义科学的文化理论,主张在对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构文化的历史,这种科学分析首当其冲是功能分析。马林诺夫斯基以非洲殖民地为例,提出了初步的关于文化变迁机制的理论,这一理论与其“功能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由于他的过早辞世,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没能深入进行下去,但是他的遗著表明他是关注文化变迁问题的。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文化变迁;历史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被认为是人类学历史上“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在太平洋群岛长期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详细阐明了他的文化理论。
广义的“功能主义”人类学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理性结构论”或“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文化的意义在于维持社会结构之稳定。这里不准备对这一理论作详细考察。
另一派则是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经验功能论”或“需要功能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功用性装备。借助于此,人类在满足其需求的过程中,才处在能更好地应付自身在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特殊问题的位置上。”(1)“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却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适应。”(2)“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3)
马林诺夫斯基不仅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了典范论证和系统阐述,一反之前人类学“躺在摇椅上的臆想”的传统,为人类学的法宝“田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他的“功能主义”的文化论也在当时给人类学界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功能主义”文化理论在它诞生的历史时期,为使人类学冲破进化论与传播论的藩篱,迈向实证主义的“科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批评,诸如过于强调功能而忽视变迁,过于强调社会而忽视个人,过于强调稳定而忽视冲突,过于强调客观而忽视主观等等。其中,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忽视变迁”的诘责,使这一理论背上了“无历史感”的罪名。
对一个理论进行评价,应该放在它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当中来考察。在“功能主义学派”诞生之前,是“古典进化学派”与“历史传播学派”的人类学理论一统天下的时代。进化论将空间上的文化差异当成是在时间发展序列上的差别来看待,认为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乃是由于处在文化进化道路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得出结论认为非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过去,而西方文化则是非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导出“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播论认为传播是文化的历史的主要内容,将人类社会文化当中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某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通过文化传播的路径来建构出“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播论虽然是在反进化论的大旗指引下兴起的,但实质上仍然是文化等级主义的一种表述,只是论点刚好和进化论颠倒过来了。就好比是一个从东往西走,一个从西往东走,但它们的目的地都是中间的某个点。进化论与传播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其方法具有明显的“臆想性”,都是通过主观想象而建构出人类文化变迁的历史,都是在大脑当中“人工合成”的理论。马林诺夫斯基明确地批评这种文化理论,他力图要建立一种“科学”的文化理论,主张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文化,而这种对文化的解读,首当其冲的是对文化的功能的分析。从“功能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在马林诺夫斯基的眼里,当时人类学的主要问题不是对“历史”关注太少而是太多了,他所要做的正是要突破这种主观臆造历史的文化理论,建构起正确认识文化的理论。假如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关注所谓文化变迁问题,反倒是没有创意的“人云亦云”。况且,对一个理论片面委屈求全,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刁难”。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有一段话遭到了比较多的批评,引述如下:
“……我们现在正需要着一种经验的文化论。这种文化论是承认文化的差异性,不问文化的起因,而只问文化是什么,它怎样发生作用,怎样变迁。因为,惟有认清了文化现实和文化历程的定律,我们才谈得上改造文化;除非以功能论为基础,播化论者和进化论者都不能建立其文化史。正像物理学家只研究机械的和电磁的性质和定律,而不能追究宇宙从创世以来的历史;正像生物学家只研究遗传、适应及生物化学,而以之为进化论假说的根据,人类学家也应当第一先研究文化的性质,探求文化历程的定律,而把重构的历史格局留作谈笑的资料。”(4)
这段话确实说的比较极端,以致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觉得马林诺夫斯基是反对研究文化变迁与文化历史的。实际上,这段话只是马林诺夫斯基为了颠覆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对文化人类学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发出的矫枉过正的呼吁。马林诺夫斯基其实不是真的不关心文化的变迁问题,他有一套较前人更深刻的关于文化变迁问题的看法。马林诺夫斯基并不反对文化的历史研究,他反对的只是那种主观建构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历史。他在上面那段话之后接着写道:“依完全臆断地‘起源’而重构大部分出于想像的文化史,是最理想的茶馀酒后的雅谈。不过,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任务是在建立一个审慎严谨的文化论。这个文化论应当包括比较社会学,统一所有社会科学,而充作其他一切日后所认为必须的猜想的基础。”(5)可见,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何对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本身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无疑是正确的。对此,费孝通先生曾有过一段评述:“有些人由于马老师反对过重构历史学派的社会发展阶段论,从而对他作出各种批评和攻击,甚至说他反对研究文化的历史,否认历史对文化的作用,等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马老师一再说明他所反对的只是平空臆造的历史,‘臆造’重构的历史是主观的设想,不是事实。他强调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实证论。这是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6)
那么,什么算得上是对文化的“科学”认识呢?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对文化的正确认识,首当其冲的是要对“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文化历程是有一定法则的,这法则是在文化要素的功能中。”(7)基于这种认识,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继续写道:“我们既以‘功能’作为人类学的主要概念,我们既偏重于文化的动态,至此便可以一察文化要素如何活动、如何集合及如何帮助人类满足需要及实现他们的命运了。”(8)“我们应将功能的文化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底子,从而对于文化在何时、何地和何以起源等问题,作一般的猜想,并从而重构人类的历史。”(9)很明显,马林诺夫斯基实际上怀有一颗建构宏大理论的雄心,那就是在对文化进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科学标准的人类文化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所主张的“功能”研究,是为了对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文化论》译序中评价的那样:“马氏所能观察者,虽限于历史巨流中之一横切面,然就人类生活固定方面言,其所见者又有文化推演中较持久之元素。由今知古,从普遍原则之确立,以说明不受时间限制之方式。”(10)
马林诺夫斯基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以他早年在太平洋群岛长期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写成的,他在当地从事田野调查的这段时间里,西方文化尚未对当地文化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文化相对来说是“静态”的,这种事实自然让马林诺夫斯基投入较多精力进行文化的“静态研究”。“马老师的实地研究主要限于西太平洋上一个小岛上的土人,前后的时间跨度只有四年。这个岛上的土人长期以来处于封闭的状态。岛上土人的生活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并没有发生过令人注目的显著变化。按这岛上的土人所能记忆的过去,生活上似乎也很少变化。这种情形我们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在这具体的处境里生活和工作的马老师不容易对土人的历史发行兴趣。”(11)
但是,马林诺夫斯基并不满足于对封闭社区的静态研究,他同样关注由于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引起的文化变迁。他在《珊瑚岛田园和巫术》附录中写道:“社会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变动中的美拉尼西亚(也包括西太平洋的Trobriand岛)或非洲的土人。他们已成了全球社会的公民,正在和全球文明相接触。他们实质上正受着多种文化的支配。研究变动中的土人将使我们不必再用随意猜臆的方法去重构他们在欧洲人入侵前的文化,去追寻一项项基督教信仰和一件件怪异的欧洲人禁忌的来源,而可以直接去看。这些事情实际上怎样正在活动,怎样和他们原有的文化相抵触和冲撞,或是怎样被吸收进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说,这种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文化传播的过程正是人类发展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忽略了这种研究一定会使人类学丧失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2)他在费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经济》的序言中更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看法:“本书(《江村经济》)以及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开展的广泛的工作,证实了我的预言:‘未来的人类学不仅对塔斯尼亚人、澳洲土著居民、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和霹雳的俾格米人有兴趣,而且对印度人、中国农民、西印度群岛黑人、脱离部落的哈勒姆非洲人同样关注。’这段引语中还包含着对现代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提出了重要的基本要求:研究文化变迁、文化接触现象、现代文化的传播。”(13)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关注,来源于他所感受到的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激烈震荡。上世纪30年代末期,马林诺夫斯基在走访非洲东部和南部的若干英国殖民地时,看到了一个正在发生文化巨变的大陆。“当他接触到正在激烈变化的非洲殖民地上土人的生活时,这种对他还是新的经验必然会引起他思想上的变化,因而产生了怎样去研究这种变动中的文化问题。这个问题引导他重新考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可能在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里引起了一场对传统定式的‘革命’,就是从以分析文化结构为对象的静态研究,进入以文化变动为研究对象的动态研究。”(14)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回忆,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留学的第二个学年,即1937年-1938年,马林诺夫斯基组织的每周讨论会(seminar)是围绕着分析文化动态的“三项法”展开的。“三项法”是马林诺夫斯基为研究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变迁问题而提出的分析范式。他以殖民统治下的非洲为例,认为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方面: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两种文化接触后产生的变动中的殖民地文化,而文化变迁主要是发生在第三项内容。后来,马林诺夫斯基又对这个“三项法”提出了修正,增加了两项内容:本土文化的重构,以及当地人自发的整合和反应的新力量。这后两项内容的补充,将土著人从被动地位提升到主动地位,肯定了当地人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的自发力量,认为“处在被动地位的土人也有他们从长期的传统文化中培养出来的要求生存的愿望和在一定条件下积累着取得生存的办法,而且正在不断谋求处于西方殖民者接触中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事实”(15)。马林诺夫斯基还指出了文化变迁取向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利益是否有一致的基础。“马老师在他的文化动态论里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决定动态取向的是他所谓common measure of insterest(利益上的一致性),也称之为the common factor in cuture change(文化变迁中的共同要素)(16)。其隐含的意思实说,文化变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变化了的需要。这和他一直强调的“功能主义”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变迁的研究远不及他的功能主义理论成熟,并且仍在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中,但是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是可取的。如果这项工作得以继续下去的话,应该会有所建树的。令人惋惜的是,受天命所限,马林诺夫斯基没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1938年,马林诺夫斯基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退休,转入美国耶鲁大学以访问教授的名义从事学术活动,但是,他在新环境中的工作进行的似乎并不顺利。学术传统和传授方法的不同使得马林诺夫斯基成了一个陌生的外客,和一般的学生们思想上接不上头。R.Metraux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年版)Malinowski人名条下用了Stranger和Inexile的字眼来形容他在耶鲁的处境,说他在美国是个“陌生的外来客师”,而且带着“流亡者”的心情(17)。更重要的是,尽管马林诺夫斯基在美国仍然坚持学术工作(他曾在1940-1941年期间到墨西哥访问当地农民,企图研究他们的贸易制度,在当地居留了八个月),并且取得了终身教授的资格;但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天年已尽,只能赍志而殁”了。1942年,马林诺夫斯基因突发心脏病死于自己的寓所,享年58岁。后来他的学生根据他遗留下来的大量遗稿整理出版了《文化的科学理论》(1944年)、《文化动态论》(1945年)、《自由和文明》(1947年)等著作。其中《文化动态论》(或译为《文化变迁的机制——非洲种族关系的探讨》)一书是专门论述文化变迁问题的,这说明马林诺夫斯基当年正在进行着关于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许多人认为这本著作不够理想和完善,但是它毕竟只是马林诺夫斯基尚未完成的遗稿,它表明了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只可惜他没能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假如天假以年的话,说不定马林诺夫斯基会抛出一个可以与其“功能主义”理论比肩的新理论,这样一个有关文化变迁问题的理论,将会有力的回击那些认为他“忽视变迁”、“无历史感”之类的批评。
注释:
(1)[英]马林诺夫斯基,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32.
(2)[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9.
(3)[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
(4)[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4.
(5)[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4.
(6)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3.
(7)[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
(8)[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
(9)[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6.
(10)[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11)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4.
(12)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86.
(13)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
(14)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88.
(15)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7.
(16)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6.
(17)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9.
参考文献:
[1]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英]马林诺夫斯基,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英]罗伯特•林顿,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目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文化变迁;历史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被认为是人类学历史上“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在太平洋群岛长期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详细阐明了他的文化理论。
广义的“功能主义”人类学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理性结构论”或“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文化的意义在于维持社会结构之稳定。这里不准备对这一理论作详细考察。
另一派则是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经验功能论”或“需要功能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功用性装备。借助于此,人类在满足其需求的过程中,才处在能更好地应付自身在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特殊问题的位置上。”(1)“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却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适应。”(2)“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3)
马林诺夫斯基不仅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了典范论证和系统阐述,一反之前人类学“躺在摇椅上的臆想”的传统,为人类学的法宝“田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他的“功能主义”的文化论也在当时给人类学界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功能主义”文化理论在它诞生的历史时期,为使人类学冲破进化论与传播论的藩篱,迈向实证主义的“科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批评,诸如过于强调功能而忽视变迁,过于强调社会而忽视个人,过于强调稳定而忽视冲突,过于强调客观而忽视主观等等。其中,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忽视变迁”的诘责,使这一理论背上了“无历史感”的罪名。
对一个理论进行评价,应该放在它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当中来考察。在“功能主义学派”诞生之前,是“古典进化学派”与“历史传播学派”的人类学理论一统天下的时代。进化论将空间上的文化差异当成是在时间发展序列上的差别来看待,认为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乃是由于处在文化进化道路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得出结论认为非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过去,而西方文化则是非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导出“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播论认为传播是文化的历史的主要内容,将人类社会文化当中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某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通过文化传播的路径来建构出“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播论虽然是在反进化论的大旗指引下兴起的,但实质上仍然是文化等级主义的一种表述,只是论点刚好和进化论颠倒过来了。就好比是一个从东往西走,一个从西往东走,但它们的目的地都是中间的某个点。进化论与传播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其方法具有明显的“臆想性”,都是通过主观想象而建构出人类文化变迁的历史,都是在大脑当中“人工合成”的理论。马林诺夫斯基明确地批评这种文化理论,他力图要建立一种“科学”的文化理论,主张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文化,而这种对文化的解读,首当其冲的是对文化的功能的分析。从“功能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在马林诺夫斯基的眼里,当时人类学的主要问题不是对“历史”关注太少而是太多了,他所要做的正是要突破这种主观臆造历史的文化理论,建构起正确认识文化的理论。假如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关注所谓文化变迁问题,反倒是没有创意的“人云亦云”。况且,对一个理论片面委屈求全,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刁难”。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有一段话遭到了比较多的批评,引述如下:
“……我们现在正需要着一种经验的文化论。这种文化论是承认文化的差异性,不问文化的起因,而只问文化是什么,它怎样发生作用,怎样变迁。因为,惟有认清了文化现实和文化历程的定律,我们才谈得上改造文化;除非以功能论为基础,播化论者和进化论者都不能建立其文化史。正像物理学家只研究机械的和电磁的性质和定律,而不能追究宇宙从创世以来的历史;正像生物学家只研究遗传、适应及生物化学,而以之为进化论假说的根据,人类学家也应当第一先研究文化的性质,探求文化历程的定律,而把重构的历史格局留作谈笑的资料。”(4)
这段话确实说的比较极端,以致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觉得马林诺夫斯基是反对研究文化变迁与文化历史的。实际上,这段话只是马林诺夫斯基为了颠覆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对文化人类学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发出的矫枉过正的呼吁。马林诺夫斯基其实不是真的不关心文化的变迁问题,他有一套较前人更深刻的关于文化变迁问题的看法。马林诺夫斯基并不反对文化的历史研究,他反对的只是那种主观建构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历史。他在上面那段话之后接着写道:“依完全臆断地‘起源’而重构大部分出于想像的文化史,是最理想的茶馀酒后的雅谈。不过,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任务是在建立一个审慎严谨的文化论。这个文化论应当包括比较社会学,统一所有社会科学,而充作其他一切日后所认为必须的猜想的基础。”(5)可见,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何对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本身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无疑是正确的。对此,费孝通先生曾有过一段评述:“有些人由于马老师反对过重构历史学派的社会发展阶段论,从而对他作出各种批评和攻击,甚至说他反对研究文化的历史,否认历史对文化的作用,等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马老师一再说明他所反对的只是平空臆造的历史,‘臆造’重构的历史是主观的设想,不是事实。他强调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实证论。这是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6)
那么,什么算得上是对文化的“科学”认识呢?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对文化的正确认识,首当其冲的是要对“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文化历程是有一定法则的,这法则是在文化要素的功能中。”(7)基于这种认识,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继续写道:“我们既以‘功能’作为人类学的主要概念,我们既偏重于文化的动态,至此便可以一察文化要素如何活动、如何集合及如何帮助人类满足需要及实现他们的命运了。”(8)“我们应将功能的文化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底子,从而对于文化在何时、何地和何以起源等问题,作一般的猜想,并从而重构人类的历史。”(9)很明显,马林诺夫斯基实际上怀有一颗建构宏大理论的雄心,那就是在对文化进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科学标准的人类文化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所主张的“功能”研究,是为了对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文化论》译序中评价的那样:“马氏所能观察者,虽限于历史巨流中之一横切面,然就人类生活固定方面言,其所见者又有文化推演中较持久之元素。由今知古,从普遍原则之确立,以说明不受时间限制之方式。”(10)
马林诺夫斯基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以他早年在太平洋群岛长期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写成的,他在当地从事田野调查的这段时间里,西方文化尚未对当地文化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文化相对来说是“静态”的,这种事实自然让马林诺夫斯基投入较多精力进行文化的“静态研究”。“马老师的实地研究主要限于西太平洋上一个小岛上的土人,前后的时间跨度只有四年。这个岛上的土人长期以来处于封闭的状态。岛上土人的生活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并没有发生过令人注目的显著变化。按这岛上的土人所能记忆的过去,生活上似乎也很少变化。这种情形我们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在这具体的处境里生活和工作的马老师不容易对土人的历史发行兴趣。”(11)
但是,马林诺夫斯基并不满足于对封闭社区的静态研究,他同样关注由于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引起的文化变迁。他在《珊瑚岛田园和巫术》附录中写道:“社会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变动中的美拉尼西亚(也包括西太平洋的Trobriand岛)或非洲的土人。他们已成了全球社会的公民,正在和全球文明相接触。他们实质上正受着多种文化的支配。研究变动中的土人将使我们不必再用随意猜臆的方法去重构他们在欧洲人入侵前的文化,去追寻一项项基督教信仰和一件件怪异的欧洲人禁忌的来源,而可以直接去看。这些事情实际上怎样正在活动,怎样和他们原有的文化相抵触和冲撞,或是怎样被吸收进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说,这种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文化传播的过程正是人类发展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忽略了这种研究一定会使人类学丧失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2)他在费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经济》的序言中更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看法:“本书(《江村经济》)以及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开展的广泛的工作,证实了我的预言:‘未来的人类学不仅对塔斯尼亚人、澳洲土著居民、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和霹雳的俾格米人有兴趣,而且对印度人、中国农民、西印度群岛黑人、脱离部落的哈勒姆非洲人同样关注。’这段引语中还包含着对现代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提出了重要的基本要求:研究文化变迁、文化接触现象、现代文化的传播。”(13)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关注,来源于他所感受到的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激烈震荡。上世纪30年代末期,马林诺夫斯基在走访非洲东部和南部的若干英国殖民地时,看到了一个正在发生文化巨变的大陆。“当他接触到正在激烈变化的非洲殖民地上土人的生活时,这种对他还是新的经验必然会引起他思想上的变化,因而产生了怎样去研究这种变动中的文化问题。这个问题引导他重新考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可能在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里引起了一场对传统定式的‘革命’,就是从以分析文化结构为对象的静态研究,进入以文化变动为研究对象的动态研究。”(14)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回忆,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留学的第二个学年,即1937年-1938年,马林诺夫斯基组织的每周讨论会(seminar)是围绕着分析文化动态的“三项法”展开的。“三项法”是马林诺夫斯基为研究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变迁问题而提出的分析范式。他以殖民统治下的非洲为例,认为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方面: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两种文化接触后产生的变动中的殖民地文化,而文化变迁主要是发生在第三项内容。后来,马林诺夫斯基又对这个“三项法”提出了修正,增加了两项内容:本土文化的重构,以及当地人自发的整合和反应的新力量。这后两项内容的补充,将土著人从被动地位提升到主动地位,肯定了当地人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的自发力量,认为“处在被动地位的土人也有他们从长期的传统文化中培养出来的要求生存的愿望和在一定条件下积累着取得生存的办法,而且正在不断谋求处于西方殖民者接触中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事实”(15)。马林诺夫斯基还指出了文化变迁取向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利益是否有一致的基础。“马老师在他的文化动态论里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决定动态取向的是他所谓common measure of insterest(利益上的一致性),也称之为the common factor in cuture change(文化变迁中的共同要素)(16)。其隐含的意思实说,文化变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变化了的需要。这和他一直强调的“功能主义”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变迁的研究远不及他的功能主义理论成熟,并且仍在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中,但是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是可取的。如果这项工作得以继续下去的话,应该会有所建树的。令人惋惜的是,受天命所限,马林诺夫斯基没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1938年,马林诺夫斯基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退休,转入美国耶鲁大学以访问教授的名义从事学术活动,但是,他在新环境中的工作进行的似乎并不顺利。学术传统和传授方法的不同使得马林诺夫斯基成了一个陌生的外客,和一般的学生们思想上接不上头。R.Metraux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年版)Malinowski人名条下用了Stranger和Inexile的字眼来形容他在耶鲁的处境,说他在美国是个“陌生的外来客师”,而且带着“流亡者”的心情(17)。更重要的是,尽管马林诺夫斯基在美国仍然坚持学术工作(他曾在1940-1941年期间到墨西哥访问当地农民,企图研究他们的贸易制度,在当地居留了八个月),并且取得了终身教授的资格;但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天年已尽,只能赍志而殁”了。1942年,马林诺夫斯基因突发心脏病死于自己的寓所,享年58岁。后来他的学生根据他遗留下来的大量遗稿整理出版了《文化的科学理论》(1944年)、《文化动态论》(1945年)、《自由和文明》(1947年)等著作。其中《文化动态论》(或译为《文化变迁的机制——非洲种族关系的探讨》)一书是专门论述文化变迁问题的,这说明马林诺夫斯基当年正在进行着关于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许多人认为这本著作不够理想和完善,但是它毕竟只是马林诺夫斯基尚未完成的遗稿,它表明了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只可惜他没能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假如天假以年的话,说不定马林诺夫斯基会抛出一个可以与其“功能主义”理论比肩的新理论,这样一个有关文化变迁问题的理论,将会有力的回击那些认为他“忽视变迁”、“无历史感”之类的批评。
注释:
(1)[英]马林诺夫斯基,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32.
(2)[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9.
(3)[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
(4)[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4.
(5)[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4.
(6)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3.
(7)[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
(8)[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6.
(9)[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6.
(10)[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11)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4.
(12)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86.
(13)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
(14)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88.
(15)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7.
(16)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6.
(17)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99.
参考文献:
[1]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英]马林诺夫斯基,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英]罗伯特•林顿,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目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