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愛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为研究对象,从小说中关于场景的描写中分析解读作者营造的视觉艺术。文章主要从小说中光线明暗对比,色彩对比,色彩含混,画面动向,主体与陪衬这些方面探讨了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视觉艺术及其对小说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逃离》;视觉艺术;场景的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喻为当代的契诃夫。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也是迄今为止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门罗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加拿大总督奖,并与2009年获得曼布克国际奖。爱丽丝门罗被称为“当代的契诃夫”,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被认为是当代的短篇小说大师。门罗已经发表了14部短篇小说集和5部作品选集,约170篇短篇小说。门罗的小说主要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背景,描述普通女性和她们面临的生活。门罗能够以简洁却意蕴深长的故事带来生活的启示。“门罗阐明了那些改变生活的关键时刻,使得男男女女被带离了原本的生活轨道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存在方式。展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陌生,惊险而又非同寻常的一面。”
国内对于门罗研究比较成熟的学者有周怡(上海外国语大学),刘文(中国矿业大学)和李文俊(《逃离》的译者)等。随着2013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对于门罗的研究和译介活动也活跃起来。2014年1月周怡出版了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的专著《爱丽丝门罗 其人其作其思》;2014年6月刘文发表了一本关于门罗的学术专著《神秘,寓言与顿悟 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教全面的梳理了门罗小说创作的历程。目前国内期刊论文主要研究关注与门罗小说的女性研究,多从女性身份的构建,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关注神话原型批评,门罗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其中陈婵(浙江工商大学)还从语料库的问题学研究角度研究了门罗作品中的词簇特征。2015年年初至今新刊发的文章也多集中于以上提及的研究。关于主题研究有较早的林玉真,她在文章中关注了“情感”“生活”“荒野”和“女性”;也有学者如赵义森关注“逃离”这一主题。而在笔者看来,门罗小说具有很强烈的视觉力量,这一特点在她的短篇小说《逃离》中也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逃离》中的明暗色彩对比
在构建小说画面和人物的时候,门罗善用色彩明暗的对比,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在短篇小说《逃离》中,故事的主人公卡拉站在马厩门内里光线稍暗的地方偷偷地看开车的贾米森太太,只是看到了她露出的棕褐色的胳膊和白發。贾米森太太向卡拉的方向望过来的时候,卡拉又下意识的后退到更暗的地方。这种画面的描写和色彩明暗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小心翼翼包裹在自己生活中的卡拉,一位独立又经历世事的贾米森太太。她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明暗对比之间形成了一种隐秘的色彩。对于故事中场景的描写色彩除了有对比强烈的也有是含混难以辨识的。如,卡拉屋里的地毯是深褐色,浅棕色和铁锈色扭曲的花样,很难分清,长久以来想换掉却没有实现。褪色的窗帘,色彩暗淡含混的地毯都营造出毫无生机的生活氛围。
二、画面中的主体与陪衬
门罗被认为在描写地方色彩的方面具有独特天赋,小说《逃离》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多雨的夏季,没完没了的雨成为人物内心状态的外部写照。正如卡拉自己所言,自己的生活“一直在下雨。”贾米森太太开车走在满是泥泞的路上,必须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应付,犹如她自己的生活。片刻的雨歇也只能刚刚勾起希望,而在卡拉出逃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人物的心情是轻松释放的。故事最后,卡拉经历了出逃后又回归,平静的生活又开始了,晴朗的天气又一直持续着。可见,门罗小说中对于天气变化的描写起到了衬托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雨和阳光无疑可以很好地映衬不同的人物心境。故事最后,作者描写了干燥的金秋时节,卡拉在树林边缘找到了疑似山羊弗洛拉的头盖骨。干燥的季节,树林,动物的白骨,血迹尚未褪尽的头盖骨,镜头所到之处为读者留下无尽猜测和遐想。
三、画面的动向推动故事的走向
短篇《逃离》中,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主人公卡拉的出逃又回归后,她的丈夫克拉克在夜里去找贾米森太太。是贾米森太太为卡拉的出逃提供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这使得克拉克和贾米森太太关系十分紧张。在两人对话冲突的关键时刻,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画面瞬间扭转了这种紧张关系,使得故事在高潮之后,人物间的关系走向缓和,最终过渡到一个开放的似是而非的主题。这个具有动态的画面颇具神秘色彩,“在夜雾中……一个单独的形体,变得有尖角和闪闪发光……纯白色的,像只巨大的独角兽朝他们这边冲过来。”其实这只是山羊弗洛拉身后的汽车灯映衬出的影像,这一影像伴随夜雾,勾勒出神秘魔幻的气氛。这一景象使得克拉克和贾米森太太都很吃惊,进而忘了之前的冲突,以及各自生活的暗涌,对整个逃离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启示,生活又回归往日的平静,而这种平静又与以往不同:新鲜,转变悄然发生。
爱丽丝·门罗在小说《逃离》中运用色彩对比,画面动向等构建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此外,色彩的明暗描写,画面的动静主次描绘,除了为故事提供了发生的场景,更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氛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周怡 《爱丽丝·门罗 其人 其作 其思》,花城出版社 2014.
[2]刘文 《神秘 寓言与顿悟 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3]郑晓林 爱丽丝·门罗 《逃离》中的生命意识, 泉州文学 2015.1.
[4]姜欣 爱丽丝·门罗 小说的生态女性书写,当代外国文学 2014.2.
[5]杨振同 (译) 爱丽丝·门罗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 2014.4.
关键词:《逃离》;视觉艺术;场景的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喻为当代的契诃夫。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也是迄今为止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门罗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加拿大总督奖,并与2009年获得曼布克国际奖。爱丽丝门罗被称为“当代的契诃夫”,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被认为是当代的短篇小说大师。门罗已经发表了14部短篇小说集和5部作品选集,约170篇短篇小说。门罗的小说主要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背景,描述普通女性和她们面临的生活。门罗能够以简洁却意蕴深长的故事带来生活的启示。“门罗阐明了那些改变生活的关键时刻,使得男男女女被带离了原本的生活轨道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存在方式。展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陌生,惊险而又非同寻常的一面。”
国内对于门罗研究比较成熟的学者有周怡(上海外国语大学),刘文(中国矿业大学)和李文俊(《逃离》的译者)等。随着2013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对于门罗的研究和译介活动也活跃起来。2014年1月周怡出版了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的专著《爱丽丝门罗 其人其作其思》;2014年6月刘文发表了一本关于门罗的学术专著《神秘,寓言与顿悟 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教全面的梳理了门罗小说创作的历程。目前国内期刊论文主要研究关注与门罗小说的女性研究,多从女性身份的构建,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关注神话原型批评,门罗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其中陈婵(浙江工商大学)还从语料库的问题学研究角度研究了门罗作品中的词簇特征。2015年年初至今新刊发的文章也多集中于以上提及的研究。关于主题研究有较早的林玉真,她在文章中关注了“情感”“生活”“荒野”和“女性”;也有学者如赵义森关注“逃离”这一主题。而在笔者看来,门罗小说具有很强烈的视觉力量,这一特点在她的短篇小说《逃离》中也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逃离》中的明暗色彩对比
在构建小说画面和人物的时候,门罗善用色彩明暗的对比,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在短篇小说《逃离》中,故事的主人公卡拉站在马厩门内里光线稍暗的地方偷偷地看开车的贾米森太太,只是看到了她露出的棕褐色的胳膊和白發。贾米森太太向卡拉的方向望过来的时候,卡拉又下意识的后退到更暗的地方。这种画面的描写和色彩明暗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小心翼翼包裹在自己生活中的卡拉,一位独立又经历世事的贾米森太太。她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明暗对比之间形成了一种隐秘的色彩。对于故事中场景的描写色彩除了有对比强烈的也有是含混难以辨识的。如,卡拉屋里的地毯是深褐色,浅棕色和铁锈色扭曲的花样,很难分清,长久以来想换掉却没有实现。褪色的窗帘,色彩暗淡含混的地毯都营造出毫无生机的生活氛围。
二、画面中的主体与陪衬
门罗被认为在描写地方色彩的方面具有独特天赋,小说《逃离》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多雨的夏季,没完没了的雨成为人物内心状态的外部写照。正如卡拉自己所言,自己的生活“一直在下雨。”贾米森太太开车走在满是泥泞的路上,必须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应付,犹如她自己的生活。片刻的雨歇也只能刚刚勾起希望,而在卡拉出逃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人物的心情是轻松释放的。故事最后,卡拉经历了出逃后又回归,平静的生活又开始了,晴朗的天气又一直持续着。可见,门罗小说中对于天气变化的描写起到了衬托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雨和阳光无疑可以很好地映衬不同的人物心境。故事最后,作者描写了干燥的金秋时节,卡拉在树林边缘找到了疑似山羊弗洛拉的头盖骨。干燥的季节,树林,动物的白骨,血迹尚未褪尽的头盖骨,镜头所到之处为读者留下无尽猜测和遐想。
三、画面的动向推动故事的走向
短篇《逃离》中,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主人公卡拉的出逃又回归后,她的丈夫克拉克在夜里去找贾米森太太。是贾米森太太为卡拉的出逃提供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这使得克拉克和贾米森太太关系十分紧张。在两人对话冲突的关键时刻,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画面瞬间扭转了这种紧张关系,使得故事在高潮之后,人物间的关系走向缓和,最终过渡到一个开放的似是而非的主题。这个具有动态的画面颇具神秘色彩,“在夜雾中……一个单独的形体,变得有尖角和闪闪发光……纯白色的,像只巨大的独角兽朝他们这边冲过来。”其实这只是山羊弗洛拉身后的汽车灯映衬出的影像,这一影像伴随夜雾,勾勒出神秘魔幻的气氛。这一景象使得克拉克和贾米森太太都很吃惊,进而忘了之前的冲突,以及各自生活的暗涌,对整个逃离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启示,生活又回归往日的平静,而这种平静又与以往不同:新鲜,转变悄然发生。
爱丽丝·门罗在小说《逃离》中运用色彩对比,画面动向等构建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此外,色彩的明暗描写,画面的动静主次描绘,除了为故事提供了发生的场景,更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氛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周怡 《爱丽丝·门罗 其人 其作 其思》,花城出版社 2014.
[2]刘文 《神秘 寓言与顿悟 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3]郑晓林 爱丽丝·门罗 《逃离》中的生命意识, 泉州文学 2015.1.
[4]姜欣 爱丽丝·门罗 小说的生态女性书写,当代外国文学 2014.2.
[5]杨振同 (译) 爱丽丝·门罗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