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独立意志和人格,具有怀疑批判精神和敢于实践的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创造性的前提,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其根本标志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当大声疾呼: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学。
一、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取向,即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1 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地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度、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当今非常需要的品质。
2 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更是一种选士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行,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重功名、官本位的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学生看做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3 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段话大概勾勒出“移孝为忠”的推演过程。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顺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成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已的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
二、更新教育目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了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并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应该是教育本义的灵魂,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当代和未来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教育应该把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创造教育仍然强调知识的积累,因为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但更应该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要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要启发性地“教”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教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要再教,最终使学生从不教不会成为无师自通。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
1 实行启发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创造能力。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提示性、启发性讲解,不应过早地把结论全盘托出。对有些问题,可讲解要点,引而不发,只给一些提示,让学生自已去得出结论。有时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当堂有个结果,可以指导学生课外解决,推荐一些合适的资料查证。
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点转化为具有启发性的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渴望。通过教师的积极启发引导、点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能够创设出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成为他们可亲可敬的“引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每个同学不论学习好坏,都是班里的平等一员。这样才会形成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标新立异,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良好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但有智力因素的交流,而且还有情感、心理因素的交流,只有使学生的全部情感、心理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有些教师习惯采用严厉的措施维持课堂纪律,迫使学生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这种压服的纪律和虚假的威信,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教学过程应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
唯物辩证法是最有创新意义的思想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唯物辩证法的每一条规律、每一对范畴、每一个概念,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运动、发展、相对与绝对、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等,确实凝聚了人类最完美的思维智慧。一个人若真的弄懂了唯物辩证法,他的思维就会变得无比犀利和灵活,教学中要深刻发掘教学内容的唯物思想和辩证因素,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晰、有章可循,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在能动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完成。因而要高度重视知识 的获得过程,把学习方法和科学过程的训练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当然,创造教学并不轻视知识,但更关键的是要在掌握知识、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方法技能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成。也就是说,创造教学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即使它仍要凭借学科教学来进行,但它不是过去的那种单纯知识教育。在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必须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批判、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5 追寻创造者的思维轨迹获得领悟
现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师在讲课时常常忽略两个必要的环节:一是只讲知识的结论,没有讲人们发现或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二是很少讲知识应该怎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的不完备之处。学生误以为知识不是通过无数的错误、摸索、寻觅得到的,也不是应该发展的,觉得自己与知识的发展、创新无缘,因而远离了他们应该介入的哪怕是初步的创造活动。其实每次艰苦漫长、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探索过程,每一次的攻关夺隘、移花接木、从困境中突围,都是知识创造者的创造性思维所取得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性奇迹。循着他们的思路再走一遍,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还可以领悟到许多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思维奥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有益的点化和扩展。
四、学生要探究性地“学”
学习新的知识,不能永远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要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学生应该勇于质疑问难。学问,一是学,二是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就是说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与运用,就等于什么也没学到。只有通过提问、思考和探索,才会学得更扎实。
学生探究学习时,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或失败。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应尽量采用提问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去做什么。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反之,告诉学生怎么做,则剥夺了学生动脑思考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
五、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制度,对记忆型学生有利,不少学生可以“临时抱佛脚”而取得高分,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是不利的。要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社会进步与时代要求已经把教育的最高目标定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一、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取向,即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1 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地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度、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当今非常需要的品质。
2 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更是一种选士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行,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重功名、官本位的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学生看做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3 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段话大概勾勒出“移孝为忠”的推演过程。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顺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成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已的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
二、更新教育目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了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并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应该是教育本义的灵魂,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当代和未来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教育应该把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创造教育仍然强调知识的积累,因为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但更应该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要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要启发性地“教”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教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要再教,最终使学生从不教不会成为无师自通。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
1 实行启发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创造能力。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提示性、启发性讲解,不应过早地把结论全盘托出。对有些问题,可讲解要点,引而不发,只给一些提示,让学生自已去得出结论。有时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当堂有个结果,可以指导学生课外解决,推荐一些合适的资料查证。
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点转化为具有启发性的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渴望。通过教师的积极启发引导、点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能够创设出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成为他们可亲可敬的“引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每个同学不论学习好坏,都是班里的平等一员。这样才会形成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标新立异,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良好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但有智力因素的交流,而且还有情感、心理因素的交流,只有使学生的全部情感、心理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有些教师习惯采用严厉的措施维持课堂纪律,迫使学生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这种压服的纪律和虚假的威信,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教学过程应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
唯物辩证法是最有创新意义的思想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唯物辩证法的每一条规律、每一对范畴、每一个概念,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运动、发展、相对与绝对、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等,确实凝聚了人类最完美的思维智慧。一个人若真的弄懂了唯物辩证法,他的思维就会变得无比犀利和灵活,教学中要深刻发掘教学内容的唯物思想和辩证因素,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晰、有章可循,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在能动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完成。因而要高度重视知识 的获得过程,把学习方法和科学过程的训练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当然,创造教学并不轻视知识,但更关键的是要在掌握知识、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方法技能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成。也就是说,创造教学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即使它仍要凭借学科教学来进行,但它不是过去的那种单纯知识教育。在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必须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批判、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5 追寻创造者的思维轨迹获得领悟
现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师在讲课时常常忽略两个必要的环节:一是只讲知识的结论,没有讲人们发现或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二是很少讲知识应该怎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的不完备之处。学生误以为知识不是通过无数的错误、摸索、寻觅得到的,也不是应该发展的,觉得自己与知识的发展、创新无缘,因而远离了他们应该介入的哪怕是初步的创造活动。其实每次艰苦漫长、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探索过程,每一次的攻关夺隘、移花接木、从困境中突围,都是知识创造者的创造性思维所取得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性奇迹。循着他们的思路再走一遍,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还可以领悟到许多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思维奥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有益的点化和扩展。
四、学生要探究性地“学”
学习新的知识,不能永远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要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学生应该勇于质疑问难。学问,一是学,二是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就是说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与运用,就等于什么也没学到。只有通过提问、思考和探索,才会学得更扎实。
学生探究学习时,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或失败。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应尽量采用提问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去做什么。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反之,告诉学生怎么做,则剥夺了学生动脑思考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
五、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制度,对记忆型学生有利,不少学生可以“临时抱佛脚”而取得高分,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是不利的。要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社会进步与时代要求已经把教育的最高目标定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