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子烤前需浸泡米酒一会儿,而后仔细剥除薄膜,置于烧红而无焰的木炭上烤之,其间需不时翻面,烤到两面金黄起泡,此时的乌鱼子外层似焦未焦,里面则未全熟,软嫩油润,有股原始而迷人的味道,佐以甘甜多汁的冬季萝卜,滋味一浓陈一清新,口感一软一脆,彼此烘托,相得益彰。
有年夏季,到普罗旺斯租了间农舍半居半游,一天午后逛到马赛西边的渔港玛提格(Martigue)。既是渔港,必有海鲜,吃海鲜遂成我们一行四人来访的主要目的。在小馆子坐定,大伙公推我看菜单,我的法文程度马虎,好在读菜单勉强过得去,这一回却一眼就瞧见一个陌生的单词:Poutargue。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那是本地的特产,”胖胖的掌柜介绍说,“就是盐渍风干过的灰鲻卵,下酒很好吃。”那不就是台湾的乌鱼子,亦即盐腌的鲻鱼卵巢吗?这倒稀奇了,我原就知道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和西西里都出产乌鱼子,却不晓得普罗旺斯人也吃这一味,决定合点一份尝尝。
菜一上桌,大大的瓷盘上摆了黄柠檬,还有八九片切得很薄的乌鱼子,红中带棕,颜色比我熟悉的台湾乌鱼子深了点。掌柜建议,食时宜挤点柠檬汁,淋少许橄榄油。我闻言照办,一吃便明白这食法有其道理,因为此地的乌鱼子未经炙烤或油煎,基本上是生的,味较腥、稍咸,质地偏干,甚至有点硬,浇上油和柠檬汁,有滋润、去腥的效果。
坦白讲,我觉得台湾的乌鱼子较可口,不过这也可能是我先入为主,吃惯台湾口味之故,说不准普罗旺斯人会嫌台湾货较油腻,味道不够浓呢。
我从小就爱吃乌鱼子,这是从母系传承过来的口味。儿时跟着妈妈到出身台南府城的外婆家“食菁臊”(闽南语,意指吃一顿大餐),桌上必有烤乌鱼子,一片片橙黄带红,间杂着洁白的萝卜片与斜切的青蒜片,煞是好看。外婆家的乌鱼子可不是店里随便买来的,而是她老人家亲自到渔港选购新鲜的鲻鱼卵巢,请人腌制而成,形体特别硕大,颜色格外饱满。
外婆烤乌鱼子必用炭炉,鱼子烤前需浸泡米酒一会儿,而后仔细剥除薄膜,置于烧红而无焰的木炭上烤之,其间需不时翻面,烤到两面金黄起泡,此时的乌鱼子外层似焦未焦,里面则未全熟,软嫩油润,有股原始而迷人的味道,佐以甘甜多汁的冬季萝卜,滋味一浓陈一清新,口感一软一脆,彼此烘托,相得益彰。
嗜之者如外婆、妈妈乃至我,皆以为美味至极,恶之者如父亲和我的洋丈夫却觉得太腥,简直难以下咽。人的口味分歧竟如此之大,真是说不出道理的事,令我不禁想起宋人苏易简广为传颂的食家口诀:“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乌鱼子时至今日已是台菜的代表菜色,我原以为它是日本殖民时代的遗风,后来翻阅史料才发觉,早在十七世纪荷兰据台时代,汉人渔民便已在荷兰人鼓励下,在台湾海峡捕乌鱼并制作乌鱼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文献就记载说,乌鱼“卵带红色,外膜厚,以盐渍之,华人视为珍品”,由此可见,在日本时代以前,台湾的汉人就已懂得吃乌鱼子了。
至于日本人,则是在十六世纪时开始食用此物,日本人称之为“唐墨”,因为其模样肖似墨,从这个“唐”字看来,乌鱼子大有可能是自中国东传至日本。这下子问题来了:咱老祖宗是怎么学会腌渍乌鱼子的呢?
我查书加上网搜寻,都得不到定论,倒是读到,地中海一带早在三四千年前便已有类似食品,据信是腓尼基人所创制。南欧诸国至今仍视乌鱼子为美味,它在好几种语言中的名字,好比Bottarga(意大利语)、Boutargue(法语)、Botarga(西班牙语),加上普罗旺斯人口中的Poutargue和希腊语的Avgotaraho,都是从阿拉伯语的Bit?rikh衍生而来。
说来说去,会不会搞了半天,不论是大陆、台湾或日本的乌鱼子,统统是地中海文明的遗绪?难道说,我在普罗旺斯吃到的干硬乌鱼子,才是它的本色?
有年夏季,到普罗旺斯租了间农舍半居半游,一天午后逛到马赛西边的渔港玛提格(Martigue)。既是渔港,必有海鲜,吃海鲜遂成我们一行四人来访的主要目的。在小馆子坐定,大伙公推我看菜单,我的法文程度马虎,好在读菜单勉强过得去,这一回却一眼就瞧见一个陌生的单词:Poutargue。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那是本地的特产,”胖胖的掌柜介绍说,“就是盐渍风干过的灰鲻卵,下酒很好吃。”那不就是台湾的乌鱼子,亦即盐腌的鲻鱼卵巢吗?这倒稀奇了,我原就知道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和西西里都出产乌鱼子,却不晓得普罗旺斯人也吃这一味,决定合点一份尝尝。
菜一上桌,大大的瓷盘上摆了黄柠檬,还有八九片切得很薄的乌鱼子,红中带棕,颜色比我熟悉的台湾乌鱼子深了点。掌柜建议,食时宜挤点柠檬汁,淋少许橄榄油。我闻言照办,一吃便明白这食法有其道理,因为此地的乌鱼子未经炙烤或油煎,基本上是生的,味较腥、稍咸,质地偏干,甚至有点硬,浇上油和柠檬汁,有滋润、去腥的效果。
坦白讲,我觉得台湾的乌鱼子较可口,不过这也可能是我先入为主,吃惯台湾口味之故,说不准普罗旺斯人会嫌台湾货较油腻,味道不够浓呢。
我从小就爱吃乌鱼子,这是从母系传承过来的口味。儿时跟着妈妈到出身台南府城的外婆家“食菁臊”(闽南语,意指吃一顿大餐),桌上必有烤乌鱼子,一片片橙黄带红,间杂着洁白的萝卜片与斜切的青蒜片,煞是好看。外婆家的乌鱼子可不是店里随便买来的,而是她老人家亲自到渔港选购新鲜的鲻鱼卵巢,请人腌制而成,形体特别硕大,颜色格外饱满。
外婆烤乌鱼子必用炭炉,鱼子烤前需浸泡米酒一会儿,而后仔细剥除薄膜,置于烧红而无焰的木炭上烤之,其间需不时翻面,烤到两面金黄起泡,此时的乌鱼子外层似焦未焦,里面则未全熟,软嫩油润,有股原始而迷人的味道,佐以甘甜多汁的冬季萝卜,滋味一浓陈一清新,口感一软一脆,彼此烘托,相得益彰。
嗜之者如外婆、妈妈乃至我,皆以为美味至极,恶之者如父亲和我的洋丈夫却觉得太腥,简直难以下咽。人的口味分歧竟如此之大,真是说不出道理的事,令我不禁想起宋人苏易简广为传颂的食家口诀:“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乌鱼子时至今日已是台菜的代表菜色,我原以为它是日本殖民时代的遗风,后来翻阅史料才发觉,早在十七世纪荷兰据台时代,汉人渔民便已在荷兰人鼓励下,在台湾海峡捕乌鱼并制作乌鱼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文献就记载说,乌鱼“卵带红色,外膜厚,以盐渍之,华人视为珍品”,由此可见,在日本时代以前,台湾的汉人就已懂得吃乌鱼子了。
至于日本人,则是在十六世纪时开始食用此物,日本人称之为“唐墨”,因为其模样肖似墨,从这个“唐”字看来,乌鱼子大有可能是自中国东传至日本。这下子问题来了:咱老祖宗是怎么学会腌渍乌鱼子的呢?
我查书加上网搜寻,都得不到定论,倒是读到,地中海一带早在三四千年前便已有类似食品,据信是腓尼基人所创制。南欧诸国至今仍视乌鱼子为美味,它在好几种语言中的名字,好比Bottarga(意大利语)、Boutargue(法语)、Botarga(西班牙语),加上普罗旺斯人口中的Poutargue和希腊语的Avgotaraho,都是从阿拉伯语的Bit?rikh衍生而来。
说来说去,会不会搞了半天,不论是大陆、台湾或日本的乌鱼子,统统是地中海文明的遗绪?难道说,我在普罗旺斯吃到的干硬乌鱼子,才是它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