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由于我国幼师紧缺,许多地区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便可立刻进入幼儿园工作。琴法是幼儿教师在组织日常音乐活动中必不可缺的专业技能。尽管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越高工作质量就越好,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绝大多数零基础入门的中专生掌握高超的琴法技能是不现实的。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大胆尝试,对如何紧扣实用性原则开展合理高效的琴法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琴法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118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幼儿教师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据一项近期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至少还需增加约240万名幼师。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均采用“2 1”或“2.5 0.5”的学制,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或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实习。在当前幼师紧缺的形势下,许多地区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仅仅经历了不到三年的在校学习后,便有机会进入幼儿园工作。而报读该专业的初中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薄弱的特点。因此,如何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精简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合理高效的技能训练体系,使学生踏出校门时已掌握最实用的琴法技能,在组织幼儿日常音乐活动中运用自如,便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琴法技能的实际运用
构建以实用为主的琴法教学,首先必须明确琴法技能在幼儿教师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具体是什么。琴法技能的实际运用是儿歌伴奏。这里的儿歌是指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幼儿歌曲。幼儿园教材里的儿歌一般只有歌词和旋律,需要教师自己编排伴奏。基于幼儿的音准尚不是很好的特点,采用带旋律的伴奏更有利于幼儿模仿。此外,在幼儿园里教师的弹和唱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因而更准确地说,琴法技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主要运用于对幼儿歌曲的带旋律伴奏弹唱。
根据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学生只要掌握最简单、最基础的键盘弹奏技巧和儿歌伴奏方法,便可大致满足将来的工作需求。毋庸置疑,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越高,其工作的质量越高,个人能力提升的空间就越大。但在短暂的不到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但要学习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之类的理论课程,还要学习声乐、舞蹈、美术等一系列的技能课程。从入学前的零基础转变为毕业时的“弹、唱、跳、画、说”面面俱到,当中的每一项技能都需要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提升直至达标。因此,如琴法这样的技能课必须着眼于实际,不能要求学生有多高的造诣。但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科达标的基础上集中发展某一项技能作为特长。
二、提高琴法教学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为培养能快速适应幼儿园岗位需求的毕业生,注重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是关键。围绕琴法技能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琴法教学的实用性。
1.结合儿歌伴奏特点提炼实用性的键盘技巧训练
带旋律的儿歌伴奏主要特点是左手弹伴奏,右手弹旋律。左手的伴奏通常采用一些移动、转指较少的简易伴奏肢体即可;而右手也因幼儿歌曲旋律较为简单,不会涉及复杂的键盘技巧。因此,教师给学生平日布置的键盘基本功训练、练习曲和乐曲就应结合上述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
在键盘基本功训练中,音阶对于中职幼师学生而言最为实用。音阶的长度以两个八度为宜,能力好的可扩展至四个八度。让学生多练音阶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持之以恒的音阶练习可以加强训练转指这种较难掌握又运用频繁的指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手指灵活度。其次,一旦学生熟悉了转指,便逐渐懂得如何自己安排合理的指法。最后,把不同调式、调性的音阶作为日常基础练习坚持下来,还可使学生尽早建立良好的调式、调性概念,为随后学习儿歌伴奏打下良好基础。实际上,多练音阶的好处还不止这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弹音阶的触键训练连音与跳音,这两种键盘技巧在儿歌伴奏中非常实用,甚至能借助音阶训练学生双手区分出不同的力度,如弹伴奏的手较轻、弹旋律的手较强等,使学生的琴声更加优美动听。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像专业学习钢琴的学生那样,有時间进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键盘基本功训练。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尽量发挥一条龙练习的效用,做到一举多得,且始终不离实用性原则。
在练习曲和乐曲方面,教师应当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既旋律优美又与儿歌伴奏特点类似的短小乐曲。如《拜厄》《车尔尼599》及一些儿歌改编的钢琴小曲当中,便有许多属于左手固定五指伴奏、右手弹旋律的模式。学生练习此类小曲不但能快速掌握相关的键盘技巧,还能通过反复聆听优秀作品中规范的和弦编排,形成对和声变化、和声连接的感觉,这对下一步学习儿歌伴奏很有帮助。还需注意的是,选择此类乐曲务必难度适宜且少而精,做到每个练习都有的放矢,专注提升学生某项技巧或解决某个难点。如学生普遍感到弹带附点节奏的儿歌双手配合较难,教师便可选择一首包含典型附点节奏的小曲,让学生分步练习并严格考核,使学生通过精练一首做到触类旁通。
2.伴奏教学应少讲多练
键盘技巧与儿歌伴奏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最主要的两大教学内容。其中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才是关键。学习伴奏编配不可避免地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然而,中专生的特点是掌握实际操作比学习理论要快。大篇幅、系统化的理论只会令他们头疼,极易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因而伴奏部分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少讲理论。对一些实际运用不到又必须了解的知识只需点到为止;而将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总结成学生易懂好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深理解,直至熟练掌握。
例如为旋律配和弦是学习儿歌伴奏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把正三和弦吃透,不急于涉及其他和弦,且多数幼儿歌曲用正三和弦配伴奏已足够。教师可把正三和弦的运用简化成几条规则,并让学生反复实践。记的东西大大减少了,通俗易懂的规则也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浓厚。不少学生在拿到一首新的儿歌能很快独立完成伴奏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动挑战更难的课外练习。
3.强化弹唱训练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弹”和“唱”是密不可分的,而这恰恰是琴法教学最易忽略的一点。当学生的“弹”与“唱”不能同步时,便没有真正达到职业要求。许多学生表示,若在学了一段时间琴法后突然要边弹边唱会很不适应,因为一时间不习惯将注意力同时分配给手和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教师应在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边弹边唱。入门时的内容非常简单,速度还很慢,边弹边唱不但不会造成干扰,还能帮助手指快速找键。学生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边弹边唱,日后自然不会觉得难。
实际上,仅仅做到弹唱同步还是不够的,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边弹唱边关注孩子们的反应。所以,弹唱训练应朝着这个目标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最开始能做到大声、流畅地弹唱即可,随后逐步加大难度,要求看着台下同学有感情地弹唱,最终让学生准备一首同学们没听过的儿歌,一边弹一边教大家唱。学生经过这样的系统训练,才能真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琴法技能运用自如。
当前社会形势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向广大幼儿园输送大量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琴法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必须着眼于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教法,构建突出实用性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体系,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真正符合幼教岗位需求的人才。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琴法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118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幼儿教师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据一项近期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至少还需增加约240万名幼师。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均采用“2 1”或“2.5 0.5”的学制,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或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实习。在当前幼师紧缺的形势下,许多地区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仅仅经历了不到三年的在校学习后,便有机会进入幼儿园工作。而报读该专业的初中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薄弱的特点。因此,如何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精简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合理高效的技能训练体系,使学生踏出校门时已掌握最实用的琴法技能,在组织幼儿日常音乐活动中运用自如,便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琴法技能的实际运用
构建以实用为主的琴法教学,首先必须明确琴法技能在幼儿教师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具体是什么。琴法技能的实际运用是儿歌伴奏。这里的儿歌是指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幼儿歌曲。幼儿园教材里的儿歌一般只有歌词和旋律,需要教师自己编排伴奏。基于幼儿的音准尚不是很好的特点,采用带旋律的伴奏更有利于幼儿模仿。此外,在幼儿园里教师的弹和唱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因而更准确地说,琴法技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主要运用于对幼儿歌曲的带旋律伴奏弹唱。
根据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学生只要掌握最简单、最基础的键盘弹奏技巧和儿歌伴奏方法,便可大致满足将来的工作需求。毋庸置疑,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越高,其工作的质量越高,个人能力提升的空间就越大。但在短暂的不到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但要学习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之类的理论课程,还要学习声乐、舞蹈、美术等一系列的技能课程。从入学前的零基础转变为毕业时的“弹、唱、跳、画、说”面面俱到,当中的每一项技能都需要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提升直至达标。因此,如琴法这样的技能课必须着眼于实际,不能要求学生有多高的造诣。但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科达标的基础上集中发展某一项技能作为特长。
二、提高琴法教学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为培养能快速适应幼儿园岗位需求的毕业生,注重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是关键。围绕琴法技能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琴法教学的实用性。
1.结合儿歌伴奏特点提炼实用性的键盘技巧训练
带旋律的儿歌伴奏主要特点是左手弹伴奏,右手弹旋律。左手的伴奏通常采用一些移动、转指较少的简易伴奏肢体即可;而右手也因幼儿歌曲旋律较为简单,不会涉及复杂的键盘技巧。因此,教师给学生平日布置的键盘基本功训练、练习曲和乐曲就应结合上述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
在键盘基本功训练中,音阶对于中职幼师学生而言最为实用。音阶的长度以两个八度为宜,能力好的可扩展至四个八度。让学生多练音阶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持之以恒的音阶练习可以加强训练转指这种较难掌握又运用频繁的指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手指灵活度。其次,一旦学生熟悉了转指,便逐渐懂得如何自己安排合理的指法。最后,把不同调式、调性的音阶作为日常基础练习坚持下来,还可使学生尽早建立良好的调式、调性概念,为随后学习儿歌伴奏打下良好基础。实际上,多练音阶的好处还不止这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弹音阶的触键训练连音与跳音,这两种键盘技巧在儿歌伴奏中非常实用,甚至能借助音阶训练学生双手区分出不同的力度,如弹伴奏的手较轻、弹旋律的手较强等,使学生的琴声更加优美动听。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像专业学习钢琴的学生那样,有時间进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键盘基本功训练。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尽量发挥一条龙练习的效用,做到一举多得,且始终不离实用性原则。
在练习曲和乐曲方面,教师应当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既旋律优美又与儿歌伴奏特点类似的短小乐曲。如《拜厄》《车尔尼599》及一些儿歌改编的钢琴小曲当中,便有许多属于左手固定五指伴奏、右手弹旋律的模式。学生练习此类小曲不但能快速掌握相关的键盘技巧,还能通过反复聆听优秀作品中规范的和弦编排,形成对和声变化、和声连接的感觉,这对下一步学习儿歌伴奏很有帮助。还需注意的是,选择此类乐曲务必难度适宜且少而精,做到每个练习都有的放矢,专注提升学生某项技巧或解决某个难点。如学生普遍感到弹带附点节奏的儿歌双手配合较难,教师便可选择一首包含典型附点节奏的小曲,让学生分步练习并严格考核,使学生通过精练一首做到触类旁通。
2.伴奏教学应少讲多练
键盘技巧与儿歌伴奏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最主要的两大教学内容。其中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才是关键。学习伴奏编配不可避免地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然而,中专生的特点是掌握实际操作比学习理论要快。大篇幅、系统化的理论只会令他们头疼,极易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因而伴奏部分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少讲理论。对一些实际运用不到又必须了解的知识只需点到为止;而将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总结成学生易懂好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深理解,直至熟练掌握。
例如为旋律配和弦是学习儿歌伴奏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把正三和弦吃透,不急于涉及其他和弦,且多数幼儿歌曲用正三和弦配伴奏已足够。教师可把正三和弦的运用简化成几条规则,并让学生反复实践。记的东西大大减少了,通俗易懂的规则也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浓厚。不少学生在拿到一首新的儿歌能很快独立完成伴奏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动挑战更难的课外练习。
3.强化弹唱训练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弹”和“唱”是密不可分的,而这恰恰是琴法教学最易忽略的一点。当学生的“弹”与“唱”不能同步时,便没有真正达到职业要求。许多学生表示,若在学了一段时间琴法后突然要边弹边唱会很不适应,因为一时间不习惯将注意力同时分配给手和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教师应在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边弹边唱。入门时的内容非常简单,速度还很慢,边弹边唱不但不会造成干扰,还能帮助手指快速找键。学生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边弹边唱,日后自然不会觉得难。
实际上,仅仅做到弹唱同步还是不够的,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边弹唱边关注孩子们的反应。所以,弹唱训练应朝着这个目标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最开始能做到大声、流畅地弹唱即可,随后逐步加大难度,要求看着台下同学有感情地弹唱,最终让学生准备一首同学们没听过的儿歌,一边弹一边教大家唱。学生经过这样的系统训练,才能真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琴法技能运用自如。
当前社会形势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向广大幼儿园输送大量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琴法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必须着眼于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教法,构建突出实用性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体系,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真正符合幼教岗位需求的人才。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