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5日,由我院研发的“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成果通过鉴定。会议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项目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总站、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南京农业大学和淄柴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业的7名知名专家组成。我院崔军副院长、科技处徐哲副处长、能源环保所赵立欣所长以及项目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鉴定会。
鉴定会上,课题负责人孟海波副研究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研究背景、国内外产业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其创新点等,并对生物质炭化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进行了预测分析。专家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研究成果汇报,观看了生物炭设备试验研究录像,并审阅了相关的鉴定材料,经质疑和讨论后,一致同意该成果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成果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成果重点针对我国生物质热裂解炭化设备存在生产率低、能耗高、生产不连续以及技术工艺不成熟等问题,研究开发了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具有生产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等优点,能够适应玉米、花生壳、玉米芯等粉碎农作物秸秆和秸秆颗粒、木质颗粒等成型燃料,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利用该设备可将农作物秸秆以及林业剩余物资源转化为生物炭,既可作为高品质能源,又可作为吸附剂处理污水,还可作为炭基肥的原料使用,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鉴定会上,课题负责人孟海波副研究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研究背景、国内外产业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其创新点等,并对生物质炭化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进行了预测分析。专家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研究成果汇报,观看了生物炭设备试验研究录像,并审阅了相关的鉴定材料,经质疑和讨论后,一致同意该成果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成果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成果重点针对我国生物质热裂解炭化设备存在生产率低、能耗高、生产不连续以及技术工艺不成熟等问题,研究开发了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具有生产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等优点,能够适应玉米、花生壳、玉米芯等粉碎农作物秸秆和秸秆颗粒、木质颗粒等成型燃料,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利用该设备可将农作物秸秆以及林业剩余物资源转化为生物炭,既可作为高品质能源,又可作为吸附剂处理污水,还可作为炭基肥的原料使用,应用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