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科是初中学生的起始学科,学科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属性。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笔者认为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结合点,试图以笔者学校地理教学为背景,浅析以初中地理课程为载体进行公民生长教育的可行性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公民生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174-01
当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是公民素质也需同步提高。教育是促进公民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其进行公民生长教育十分迫切。地理学科的综合属性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的结合点,以初中地理课程为载体对初中生进行公民生长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
1.地理学科与公民生长教育的结合点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多为外来务工或是经商人员,父母较忙无暇顾及子女,因此在校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教育真善美的学生,并在此之中培养出具有良好素养的拔尖人才,持续、大面积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公民是学校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笔者学校开发的公民生长课程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地理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综合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结合点,具体有: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美育教育、坚毅品质培养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品质,也是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的结合点。
2.初中地理教学中公民生长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生是学校实施生长教育的对象,教师必须将立足点定位于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地理教育可以利用自身优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公民生长教育。
首先,整合学科资源,结合教材实施教育。地理作为综合性学科,在环境意识、生态安全意识、爱国情感、思想品德培养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初中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就要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结合教材实施教育。
在讲授青藏地区时,在了解到中华水塔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及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时,学生们会重视环境保护,他们会选择用可回收、易降解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他们会节约利用纸张,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造纸污染等等。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其次,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地理国情是我国的国情之一,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人口过多,人口压力大;经济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地区差异大,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但这些对于初中生的生活有点远,如果把着眼点拉近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家庭学校概况、乡土地理知识对他们有更强烈的吸引力。笔者学校先后开设了《校园污染》、《南京乡土地理》、《地理眼看中国》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关心身边事、了解家乡情、关注国家大事,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再次,加大实践力度,达成品质提升目标。地理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因此适时地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通过实践不断在公共生活中充分而正当地提高素质至关重要。
例如,在地图一课,走出教室绘制操场示意图,通过实地测量绘制操场示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品质。笔者学校每年还组织慈善行走,通过行走丈量家乡土地,欣赏家乡风光,了解家乡植被和地形地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检验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大爱无私精神,让他们向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更近了一步。
最后,提高教师素养,注重教育参与力度。教育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但有些时候教师会更加注重于知识的教,而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个人品质的育,这样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利于公民生长教育的。
笔者学校强调全员育人,并将育人这一目标内化至各个学科,各个场景,各个时段,真正做到全时段,全方位,全身心育人。教师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通过逐级细化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性教育策略。教师素养的提升及个人意识的提高,必然让他们更加关注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更加致力于学生的公民生长教育。
3.不足与思考
笔者认为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结合点,合理运用初中地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公民生长教育是可行的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以下方面仍需思考和实践。
首先,进一步加强初中地理教师的责任意识,把公民生长教育视为地理学科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而非单纯的知识性传授。
其次,重视学生公民生长教育中家长的重要作用,如何调动家长积极性,共同致力于学生教育。
最后,如何与其他学科融合,更为系统和课程化的加强学生公民生长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3
[2]王焕.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6)
关键词:初中地理;公民生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174-01
当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是公民素质也需同步提高。教育是促进公民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其进行公民生长教育十分迫切。地理学科的综合属性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的结合点,以初中地理课程为载体对初中生进行公民生长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
1.地理学科与公民生长教育的结合点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多为外来务工或是经商人员,父母较忙无暇顾及子女,因此在校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教育真善美的学生,并在此之中培养出具有良好素养的拔尖人才,持续、大面积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公民是学校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笔者学校开发的公民生长课程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地理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综合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结合点,具体有: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美育教育、坚毅品质培养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品质,也是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的结合点。
2.初中地理教学中公民生长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生是学校实施生长教育的对象,教师必须将立足点定位于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地理教育可以利用自身优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公民生长教育。
首先,整合学科资源,结合教材实施教育。地理作为综合性学科,在环境意识、生态安全意识、爱国情感、思想品德培养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初中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就要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结合教材实施教育。
在讲授青藏地区时,在了解到中华水塔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及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时,学生们会重视环境保护,他们会选择用可回收、易降解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他们会节约利用纸张,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造纸污染等等。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其次,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地理国情是我国的国情之一,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人口过多,人口压力大;经济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地区差异大,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但这些对于初中生的生活有点远,如果把着眼点拉近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家庭学校概况、乡土地理知识对他们有更强烈的吸引力。笔者学校先后开设了《校园污染》、《南京乡土地理》、《地理眼看中国》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关心身边事、了解家乡情、关注国家大事,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再次,加大实践力度,达成品质提升目标。地理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因此适时地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通过实践不断在公共生活中充分而正当地提高素质至关重要。
例如,在地图一课,走出教室绘制操场示意图,通过实地测量绘制操场示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品质。笔者学校每年还组织慈善行走,通过行走丈量家乡土地,欣赏家乡风光,了解家乡植被和地形地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检验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大爱无私精神,让他们向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更近了一步。
最后,提高教师素养,注重教育参与力度。教育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但有些时候教师会更加注重于知识的教,而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个人品质的育,这样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利于公民生长教育的。
笔者学校强调全员育人,并将育人这一目标内化至各个学科,各个场景,各个时段,真正做到全时段,全方位,全身心育人。教师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通过逐级细化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性教育策略。教师素养的提升及个人意识的提高,必然让他们更加关注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更加致力于学生的公民生长教育。
3.不足与思考
笔者认为地理学科和公民生长教育有诸多结合点,合理运用初中地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公民生长教育是可行的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以下方面仍需思考和实践。
首先,进一步加强初中地理教师的责任意识,把公民生长教育视为地理学科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而非单纯的知识性传授。
其次,重视学生公民生长教育中家长的重要作用,如何调动家长积极性,共同致力于学生教育。
最后,如何与其他学科融合,更为系统和课程化的加强学生公民生长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3
[2]王焕.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