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要凸显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价值,以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为例,教学时从“祭文”“记叙文”和“杂文”角度切入,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抓住文本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指向要瞄准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主体作用发挥重在予以充分信任与悉心指导。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文本体式特点;阅读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33-02
【作者简介】陈玉中,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江苏射阳,224300)副校长,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非“学习语言文字”。我们在具体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的层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告诉我们:教材作为“例子”,它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练习阅读技能的“例子”,务必使学生练就“自能读书”的本领;另一种是练习写作的“例子”,务必使学生形成“自能写作”的能力。叶老还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外,更要让学生明白“例子”是“如何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甚至“还能怎么写”等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写作”的能力,凸显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价值。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传统篇目。作为一名从教近四十年的老同志,每次教学此文,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每次教过之后,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不过,最近的一次从“文本体式特点”角度切入的教学尝试,让笔者收获了一点点成功的喜悦。笔录于此,与各位同仁分享,并敬请大方之家指正。
一、以专题阅读研讨活动开展“文体教学”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追忆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等青年学生而写的悼念文章,所以从文体学来说,它应当是一篇祭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高中教材里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五人墓碑记》等。而这种文体往往以叙写人物的生平事迹,或作者与之的交往等为主体,并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哀思、崇敬或赞颂等情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篇记叙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以文体为单元编辑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都被编入记叙文单元。而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后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可见,它又是一篇似匕首,如投枪的杂文。
基于以上認识,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预习,完成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基本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专题阅读研讨活动。
1.通读文本,理清思路,掌握祭文的一般写法。
(1)小组交流,回顾旧知。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带领学生回忆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学过的课文《五人墓碑记》的写作思路。(2)通读文章,概括大意。要求学生通读《记念刘和珍君》,先分别概括文章一至七部分大意,再参照对《五人墓碑记》的分析,对这七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合并同类项”,尝试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3)阅读比较,发现共性。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进行比较,力求从中发现并掌握这类文体一般性的写法,比如,它们在结构上,即材料的安排上是一致的。第一部分均是由眼前所见的事写起,触景生情,抒发情感;第二部分情动而辞发,由第一部分的抒情转入对往事的回忆;第三部分是理性的思索,阐明死者的生死价值。三部分以感情为线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抒情领头,记叙铺陈,为情感之底蕴;议论升华记叙,又揭示抒情之本质缘由。
2.研讨精段,分析形象,理解简笔刻画的妙处。
作为写人的记叙文,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精选一两个生活片断,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借助极简洁的叙述和极中肯的议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刘和珍君的形象。因此教学时,笔者要求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记述作者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几次印象,如:在艰难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以及“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英勇牺牲的场面等文字。着重研讨文中三处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声容神态的用意,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到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细节品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无比悲痛,且出离愤怒的思想感情,感悟刘和珍高大光辉的形象。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文章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艺术形式进行概括,使他们明确:要写好人物,贵在熟悉人物了解人物;重在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精心地选材。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准,在于巧裁妙用。
3.品味语言,揣摩含义,领悟鲁迅杂文的风格。
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文字中或歌颂赞扬,或揭露抨击,或说理抒情,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研读文本,明确全文叙事、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完美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品味文章中那些打上了鲁迅先生烙印的语言。先要求学生在文中标注出具体的句子,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研讨,并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讨的结果,再针对小组代表的汇报情况,展开生生或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专题学习进行小结、反思,以期从鲁迅先生准确使用并精心锤炼语言的典范中,进一步明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认识准确、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对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和可读性的作用,养成自觉锤炼语言的习惯,提升写作的能力。 二、用“三个务必”保障“文体教学”
1.教学内容的确定,务必突出文本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只有对文本准确、深刻、多维地解读,才能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抓住其最具特色的内容,设计更为科学的方案,使课堂效益最大化。这次尝试,突破了传统教学经验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文本,发现了本文兼具“祭文”“记叙文”“杂文”的特点,并将其确定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使以往繁杂沉闷的课堂变得简约而活跃,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的指向,务必瞄准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它的指向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应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使是汉字或词语等知识的习得,也要以学生学会运用为追求,不应满足于识记和理解。至于文章语言及写法的品味赏析,则更应当追求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境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词语,往往满足于学生识记积累;品句子,一般注重手法、作用、情感等“应试模式”;析篇章,常常止于作品“写了什么”,而很少启发学生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或“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使“阅读”与“写作”两张皮,导致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方式——写作的能力普遍不尽人意。这次尝试,笔者以文本为“根”,着重引导学生从中掌握“祭文”写作的一般性结构方式,借鉴刻画人物选择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细节描写等方法,体验在叙事中阐明观点、述说事理、抒发情感的语言表达技巧,使学生有了“更多获得感”。
3.课堂学习的主体,务必充分信任与悉心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以学生的知识习得、语感培养和思维发展的程度来衡量的,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凡是学生通过对文本阅读能够自己理解掌握的,就必须引领学生自己去读;凡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能够解决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去讨论;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无法解决的,就必须启发帮助学生去解决;凡是学生通过总结反思能够发现的成功与疑问,就必须鼓励学生去发现。不能以某些文本相对难或教学时间紧等理由来剥夺学生自主阅读品悟、相互交流研讨的机会。这次教学尝试,同样的课文,与以往相比,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明显要高,小組或全体研讨气氛明显要浓,学习的效果也明显要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设计了便于学生自学互动的三个学习专题,二是在充分信任学生学力的同时,给予了更多的适时适度的点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陈玉中.中学语文教学“核心价值指向”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文本体式特点;阅读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33-02
【作者简介】陈玉中,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江苏射阳,224300)副校长,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非“学习语言文字”。我们在具体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的层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告诉我们:教材作为“例子”,它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练习阅读技能的“例子”,务必使学生练就“自能读书”的本领;另一种是练习写作的“例子”,务必使学生形成“自能写作”的能力。叶老还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外,更要让学生明白“例子”是“如何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甚至“还能怎么写”等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写作”的能力,凸显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价值。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传统篇目。作为一名从教近四十年的老同志,每次教学此文,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每次教过之后,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不过,最近的一次从“文本体式特点”角度切入的教学尝试,让笔者收获了一点点成功的喜悦。笔录于此,与各位同仁分享,并敬请大方之家指正。
一、以专题阅读研讨活动开展“文体教学”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追忆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等青年学生而写的悼念文章,所以从文体学来说,它应当是一篇祭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高中教材里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五人墓碑记》等。而这种文体往往以叙写人物的生平事迹,或作者与之的交往等为主体,并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哀思、崇敬或赞颂等情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篇记叙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以文体为单元编辑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都被编入记叙文单元。而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后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可见,它又是一篇似匕首,如投枪的杂文。
基于以上認识,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预习,完成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基本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专题阅读研讨活动。
1.通读文本,理清思路,掌握祭文的一般写法。
(1)小组交流,回顾旧知。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带领学生回忆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学过的课文《五人墓碑记》的写作思路。(2)通读文章,概括大意。要求学生通读《记念刘和珍君》,先分别概括文章一至七部分大意,再参照对《五人墓碑记》的分析,对这七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合并同类项”,尝试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3)阅读比较,发现共性。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进行比较,力求从中发现并掌握这类文体一般性的写法,比如,它们在结构上,即材料的安排上是一致的。第一部分均是由眼前所见的事写起,触景生情,抒发情感;第二部分情动而辞发,由第一部分的抒情转入对往事的回忆;第三部分是理性的思索,阐明死者的生死价值。三部分以感情为线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抒情领头,记叙铺陈,为情感之底蕴;议论升华记叙,又揭示抒情之本质缘由。
2.研讨精段,分析形象,理解简笔刻画的妙处。
作为写人的记叙文,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精选一两个生活片断,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借助极简洁的叙述和极中肯的议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刘和珍君的形象。因此教学时,笔者要求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记述作者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几次印象,如:在艰难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以及“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英勇牺牲的场面等文字。着重研讨文中三处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声容神态的用意,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到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细节品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无比悲痛,且出离愤怒的思想感情,感悟刘和珍高大光辉的形象。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文章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艺术形式进行概括,使他们明确:要写好人物,贵在熟悉人物了解人物;重在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精心地选材。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准,在于巧裁妙用。
3.品味语言,揣摩含义,领悟鲁迅杂文的风格。
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文字中或歌颂赞扬,或揭露抨击,或说理抒情,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研读文本,明确全文叙事、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完美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品味文章中那些打上了鲁迅先生烙印的语言。先要求学生在文中标注出具体的句子,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研讨,并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讨的结果,再针对小组代表的汇报情况,展开生生或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专题学习进行小结、反思,以期从鲁迅先生准确使用并精心锤炼语言的典范中,进一步明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认识准确、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对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和可读性的作用,养成自觉锤炼语言的习惯,提升写作的能力。 二、用“三个务必”保障“文体教学”
1.教学内容的确定,务必突出文本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只有对文本准确、深刻、多维地解读,才能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抓住其最具特色的内容,设计更为科学的方案,使课堂效益最大化。这次尝试,突破了传统教学经验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文本,发现了本文兼具“祭文”“记叙文”“杂文”的特点,并将其确定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使以往繁杂沉闷的课堂变得简约而活跃,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的指向,务必瞄准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它的指向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应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使是汉字或词语等知识的习得,也要以学生学会运用为追求,不应满足于识记和理解。至于文章语言及写法的品味赏析,则更应当追求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境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词语,往往满足于学生识记积累;品句子,一般注重手法、作用、情感等“应试模式”;析篇章,常常止于作品“写了什么”,而很少启发学生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或“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使“阅读”与“写作”两张皮,导致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方式——写作的能力普遍不尽人意。这次尝试,笔者以文本为“根”,着重引导学生从中掌握“祭文”写作的一般性结构方式,借鉴刻画人物选择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细节描写等方法,体验在叙事中阐明观点、述说事理、抒发情感的语言表达技巧,使学生有了“更多获得感”。
3.课堂学习的主体,务必充分信任与悉心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以学生的知识习得、语感培养和思维发展的程度来衡量的,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凡是学生通过对文本阅读能够自己理解掌握的,就必须引领学生自己去读;凡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能够解决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去讨论;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无法解决的,就必须启发帮助学生去解决;凡是学生通过总结反思能够发现的成功与疑问,就必须鼓励学生去发现。不能以某些文本相对难或教学时间紧等理由来剥夺学生自主阅读品悟、相互交流研讨的机会。这次教学尝试,同样的课文,与以往相比,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明显要高,小組或全体研讨气氛明显要浓,学习的效果也明显要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设计了便于学生自学互动的三个学习专题,二是在充分信任学生学力的同时,给予了更多的适时适度的点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陈玉中.中学语文教学“核心价值指向”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