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双重要求。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探索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走向职场,适应社会需求。
[关 键 词] 大课程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64-02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术型语文模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偏重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仍然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知识的应用。长期以来,受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在语文的理论层面,而忽视理论知识与实践岗位的融合。二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兴趣不高,认为对自己提升不大,更愿意把时间用在专业课学习上。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较少,學生参与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四是专业课程对通识课程的挤压,致使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越来越少,除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鲜少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也流于形式,对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
二、大课程观的提出
“课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迄今为止,课程有四种价值取向: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活动。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大课程观。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上“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也突破了“教学(论)与课程(论)二元独立模式”,形成“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这一新型大课程观模式。大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经验和体会,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职场和生活中。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纯理论的课程体系,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突出活动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大课程混合式思路,我们重构了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共同提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体系架构
重构的课程体系含目标系统、内容系统、实践活动系统、采用的方法手段及评价反馈机制。
(二)体系特征
该体系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整合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课件、微课、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和结论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主要内容
1.目标系统
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结合,实现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情操,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职业素养,提高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内容系统
根据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情况和岗位要求,整合传统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礼仪、普通话口语等多门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沟通与表达、应用文写作、社交与礼仪、求职与应聘六大模块十个专题的内容。
3.实践活动系统
实践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阶梯式模块化层层递进的形式。在课堂上采用课前演讲、朗诵、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在培养听说读书能力的同时,提升沟通、表达、理解、团结协作、审美等综合能力。课外,结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学社团、团学活动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具体可感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培养职业素养。
4.方法与手段系统
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和传统的一名教师讲授一门课程的形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战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课件、微课、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
5.评价与反馈系统
学生学业成绩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把过程性考核和终期结论性考核相结合,理论性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终期考核考查对所学认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反馈和诊改,根据运行效果进行内容的调整和活动的设计,逐步完善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意义与价值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使语文课程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更加契合,既融合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开放性,又注重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内课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人际交往、审美能力、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弥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设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单一和学生对纯粹的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的缺陷,更符合高职学生特点,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小娟.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J].课外语文,2016(12):141-142.
[2]李洪芹.语文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00-101.
[3]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王丽琴.信息网络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2).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大课程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64-02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术型语文模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偏重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仍然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知识的应用。长期以来,受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在语文的理论层面,而忽视理论知识与实践岗位的融合。二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兴趣不高,认为对自己提升不大,更愿意把时间用在专业课学习上。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较少,學生参与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四是专业课程对通识课程的挤压,致使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越来越少,除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鲜少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也流于形式,对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
二、大课程观的提出
“课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迄今为止,课程有四种价值取向: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活动。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大课程观。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上“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也突破了“教学(论)与课程(论)二元独立模式”,形成“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这一新型大课程观模式。大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经验和体会,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职场和生活中。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纯理论的课程体系,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突出活动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大课程混合式思路,我们重构了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共同提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体系架构
重构的课程体系含目标系统、内容系统、实践活动系统、采用的方法手段及评价反馈机制。
(二)体系特征
该体系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整合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课件、微课、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和结论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主要内容
1.目标系统
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结合,实现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情操,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职业素养,提高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内容系统
根据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情况和岗位要求,整合传统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礼仪、普通话口语等多门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沟通与表达、应用文写作、社交与礼仪、求职与应聘六大模块十个专题的内容。
3.实践活动系统
实践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阶梯式模块化层层递进的形式。在课堂上采用课前演讲、朗诵、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在培养听说读书能力的同时,提升沟通、表达、理解、团结协作、审美等综合能力。课外,结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学社团、团学活动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具体可感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培养职业素养。
4.方法与手段系统
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和传统的一名教师讲授一门课程的形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战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课件、微课、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
5.评价与反馈系统
学生学业成绩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把过程性考核和终期结论性考核相结合,理论性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终期考核考查对所学认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反馈和诊改,根据运行效果进行内容的调整和活动的设计,逐步完善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意义与价值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使语文课程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更加契合,既融合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开放性,又注重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内课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人际交往、审美能力、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弥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设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单一和学生对纯粹的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的缺陷,更符合高职学生特点,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小娟.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J].课外语文,2016(12):141-142.
[2]李洪芹.语文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00-101.
[3]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王丽琴.信息网络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