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新课标的指导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备课时使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的备课模式只重视怎么“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教师的备课重点。
一、整合生物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生物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生物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广泛利用以下生物课程资源。1、媒体信息。此类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生物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利用生物教学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之初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信息名称,让学生收看、搜索。2、社区生活信息。社区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鲜活的生物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地不同的生物特征、自然景观和环境状况,结合教学目标,开展野外考察、调查实践活动;利用社区的图文材料等来充实备课素材。3、有关生物课程资源的教学用具。在使用教具上,要体现现代化,也要体现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例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而细胞分裂等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较好,而用静态图解则有较大局限性。
二、利用集体的力量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同样的信息源,教师应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这样备课组自然会注意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性效应,会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会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集体备课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讨论教学问题、提出教学主张、设计教学策略时,要多质疑: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自主学习?是否有利于开展合作?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是否有利于自我体验?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要用教研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备课资料,捕捉备课中有价值的创新思维火花,集体研究,使之适合当前教学,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生物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高生物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家。当代教育更多的要谋求协作与合作,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音像教材的合理利用
随着新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与新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也逐步到位。教师如何使用好音像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音像教材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课堂电化教学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在备课过程中对音像教材的分析、设计和合理利用进行研究。首先,选择性使用。教师在备课过程就要设计是否使用音像教材,或使用何种音像教材,以及如何使用音像教材。其次,自创性使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的内容配套音像教材中没有,那就要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准备好,如制作课件、绘制图片或录像剪辑等。而且,即使有现成的音像教材也需要教师自己做一定的加工,使其发挥更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生物做为一门小学科长期被放在了副科的位置上,生物老师要努力改变这一既成的事实。首先就要从思想上重视自我,不要也把自己当做是无足轻重的学科;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下大力度,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科。当然备课同上课一样也有很多种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也同样适合学生的方法。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一个好的生物老师一定是把工作从备课阶段就准备的非常充分的。
一、整合生物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生物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生物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广泛利用以下生物课程资源。1、媒体信息。此类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生物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利用生物教学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之初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信息名称,让学生收看、搜索。2、社区生活信息。社区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鲜活的生物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地不同的生物特征、自然景观和环境状况,结合教学目标,开展野外考察、调查实践活动;利用社区的图文材料等来充实备课素材。3、有关生物课程资源的教学用具。在使用教具上,要体现现代化,也要体现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例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而细胞分裂等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较好,而用静态图解则有较大局限性。
二、利用集体的力量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同样的信息源,教师应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这样备课组自然会注意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性效应,会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会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集体备课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讨论教学问题、提出教学主张、设计教学策略时,要多质疑: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自主学习?是否有利于开展合作?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是否有利于自我体验?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要用教研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备课资料,捕捉备课中有价值的创新思维火花,集体研究,使之适合当前教学,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生物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高生物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家。当代教育更多的要谋求协作与合作,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音像教材的合理利用
随着新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与新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也逐步到位。教师如何使用好音像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音像教材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课堂电化教学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在备课过程中对音像教材的分析、设计和合理利用进行研究。首先,选择性使用。教师在备课过程就要设计是否使用音像教材,或使用何种音像教材,以及如何使用音像教材。其次,自创性使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的内容配套音像教材中没有,那就要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准备好,如制作课件、绘制图片或录像剪辑等。而且,即使有现成的音像教材也需要教师自己做一定的加工,使其发挥更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生物做为一门小学科长期被放在了副科的位置上,生物老师要努力改变这一既成的事实。首先就要从思想上重视自我,不要也把自己当做是无足轻重的学科;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下大力度,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科。当然备课同上课一样也有很多种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也同样适合学生的方法。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一个好的生物老师一定是把工作从备课阶段就准备的非常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