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经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应当担负的任务
  1.1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做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要求:阅读教学要有较大的阅读量。要通过精读,学会朗读、默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通过略读,粗知大意;通过浏览,学会迅速获取有用信息,学会根据需要加工、应用信息,学会理解地读、批判地读、欣赏地读。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便会形成较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1.2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要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再造想象能力;学会凭借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个性化、有创意地阅读,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1.3学习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述见闻、表达思想的方法。
  要求:阅读教学既重视读,又重视写。很多高年级课文,都昭示着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的方法。教师要落实从读悟写、从读学写,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学读、学写,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2.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步骤清晰
  要下决心改变烦琐的问答式教学或面面俱到分析课文内容的套路。基本教学环节:
  2.1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句段,有初步感受(了解主要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交流,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或理清文路。
  2.3.梳理学生问题,结合教学前预设,确定本课教学重点。
  2.4.学生默读重点段落或感兴趣内容,体会语句含义,感受语言表达特点,练习写批注。
  2.5.师生共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力求一课一得。
  2.6.回归整体,进行课文赏读、积累背诵或局部写法迁移的练习。
  3.课内外相结合
  阅读学习是个长期知识储备的过程,是个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内化所学知识的过程。我认为好的阅读教学先要做到广泛阅读,有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3.1课内学习补充阅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补充相关的文章,如可以抓同类文体进行比较阅读和类比阅读,也可以针对课文中某一疑难文体进行补充性阅读。
  3.2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
  如学了《景阳冈》,让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学了《草船借鉴》,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等。读,不是盲目地拓展,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要定期检查督促,以防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3.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3.3.1要边读边思边记。
  遇到一篇文章要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部阅读,边看边想文章说的什么人什么事,最后写简短的读书笔记。
  3.3.2不懂就问,懂得分享与交流。
  课外阅读都是建立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知识面更宽,超出的课本范围的难免会难以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做到勤学多问,并与人分享阅读后的感受,交流阅读后的思想收获。
  3.3.3科学选择读物。
  作为一个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其眼光不能紧紧地盯在学生的分数上,应当是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现在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教师要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清楚地知道这个学段学生适合读什么书,把好书推荐给孩子,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4.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做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在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效果必然是最佳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宽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他,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相机推荐《小珊迪》等课文,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作横向比较,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分析感悟的能力。这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相串联的;还可以从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王”的名作,花时少、收效高,关键是培养学生广读博览的兴趣。还可以进行读写知识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新年的阳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尸体上,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火柴梗,新年的街头热闹依旧,可怜的小女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思维向纵深发展。由此,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让这一久远的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女孩被奶奶紧紧地搂在怀里,她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到那没有饥饿、寒冷、痛苦的地方,向着光明和幸福飞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泼的孩子们把她们吸引住了,她们来到了,来到了你们的中间。你会?摇?摇 ?摇?摇,你会?摇?摇 ?摇?摇,你会?摇?摇?摇 ?摇。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其他文献
会议
人们常说,新闻报道是明日黄花,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被人们忘却。此话也对,也不对。对大多数新闻说来是如此。但有不少新闻报道,过了多少年,人们也会感受到其影响,其价值。我想
摘 要: 本文从“醉里吴音相媚好”、“最喜小儿无赖”两句入手分析“明诗意”教学的难点,从词中体现的“景美”和“人美”,以及“喜”与“醉”的理解入手分析“悟诗情”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 明诗意 悟诗情 教学难点  唐诗宋词是我国灿烂的文学成就,它们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笔者总结,凡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都具有以下特点:1.必定是著名诗人、词人所写的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2.句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在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文本审美特征的把握,领略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个性特征。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是审美构建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感悟,将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审美规律有机整合形成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美的情感。  关键词: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审美构建 阅读理解 情操陶冶  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学体裁,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文类。这一种文学体裁的写作范式很宽泛,延伸很随意,因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的涵盖面大、灵活性强,语文老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利用、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背景下学习和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 生活化  关注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具有其他课
会议
会议
基于Cowam相对论多组态HFR程序,采用畸变波理论(DWT)和独立共振近似(IRA),计算了类锂Hf〈’69+〉离子对应于原子实Δn=0,1激发的态-态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讨论了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T(0.1 ̄9.0kev),复合类型,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