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具有意义功能,还应具有审美功能,不仅应该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还应从审美的高度对新闻稿件进行最优化处理。道德上的同情心,将苦难升华为悲剧的力量,参与式的深入采访和完全投入式的叙事视角是优秀的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意义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同情 刻板成见 审美距离
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里普斯认为人们对于美的欣赏是通过移情实现的。发生移情作用的心理机制可以解释为审美同情,即设身处在审美客体的位置上,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从而使物与我享有共同的情感。中国哲学与美学将“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与审美观融为一体,因此,中国人容易将万物生命化,容易悲天悯人,容易兔死狐悲,容易叶落知秋。但是面对这样敏感的文化和这样敏感的读者,中国的新闻作品中却常常生硬、粗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新闻有将宣传当新闻的传统,赋予新闻作品塑造意识形态的使命,因此新闻工作者常常由于强调新闻作品的意义功能而忽略其审美功能。其实新闻作品的意义功能和审美功能并非水火不容,恰恰相反,审美功能的实现正是实现意义功能的前提和保证。因而将美学概念引入新闻作品是对过去宣传偏向的一种纠正,对于提升中国新闻作品的品质意义重大。下面拟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来看看新闻作品能在艺术审美的道路上走多远。
(一)《报贩老王观潮倾家荡产》
“来自内蒙古的老王是第一次看潮,8日,他看潮看得倾家荡产。
老王在杭州以卖报为生,看着杭州人都在讨论潮水的事,也想看看风暴潮是什么样子。于是吭哧吭哧骑着自行车从市区来到九溪。还带上了全部家当:骑着卖报的自行车,拿着一个很便宜的傻瓜相机,里面装的是柯达胶卷。
远远看到潮水来了。他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刚按了两下快门,他最想看的潮水就已经罩了他一身。相机进水了,手机失效了,更惨的是他的自行车被压在一辆富康车下报废了。”
故事不厌其烦地提供了主人公“老王”倒霉经历的种种细节,使用“报贩”这一非客观称谓(含贬义,有社会属性地位低微之意)介绍其身份,以及“吭哧吭哧”等使人感觉可笑的、对故事主人公缺乏尊重的词语。进一步解码文本的言外之意。会进一步发现文本背后的偏见:
“第一次看潮”——没有见识;
“以卖报为生”——职业低贱;
“看着……也想……”——思维方式简单,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懂审美,看热闹;
“骑着自行车从市区到九溪”——四肢发达;
“还带上了全部家当……很便宜的傻瓜相机”——穷;
以下逐一分析其特点:
故事讲述者和作品人物的关系:观察与被观察,旁观、俯视的姿态。全知的视角,不平等的关系:
故事讲述的方式:漫画,口语,通俗,短句,快节奏,幸灾乐祸的讲述者,同故事主人公的沮丧不和谐:
故事的主题:一个穷而好事的倒霉蛋可怜又可笑的故事。
故事的社会价值:取乐取笑的靶子,提供娱乐的工具。
故事留下的讲述者的印象:缺乏同情心。对草根阶层充满鄙视和偏见。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篇新闻作品的致命缺陷在于作者同作品中人物的隔膜。作者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使他根本不可能走进人物内心,更不可能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因而对人物缺乏最起码的道德的同情,因而不可能创造出美,更不可能唤起读者的美好情感。
但是这并不是说仅仅具有道德上的同情心。就能创造出美。要想唤起读者的美好情感,还必须拥有将苦难升华为悲剧的力量。
(二)《换肾姐弟情》与《面具后面的男孩》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遭受命运捉弄的人,两个故事也都具备了吸引人的关键元素:孩子、人生、命运、苦难、人性、世态……《换肾姐弟情》讲述的是必须换肾才能生存的男孩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所发生的故事,《面具后面的男孩》讲述的是一个脸部变形的男孩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但相同的故事内容却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而立见高下。《面具后面的男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一再品味,《换肾姐弟情》却根本不可能激起再读的兴趣。下面具体分析各自的写作手法:
《换肾姐弟情》将目光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重点表现别人对病人的同情、帮助和牺牲。故事中充满了人物符号,却惟独缺乏鲜明的人物形象。
《面具后面的男孩》将目光放在每个独立人物身上。重点表现小男孩和对他怀有深刻的同情的妈妈与医生的内心世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换肾姐弟情》关注人物的痛苦和屈辱而忽视人物内心情感挣扎反抗所显现的人性。从而放大苦难缩小人,让人物在苦难面前显现出可怜的弱者形象。突出表现之一是只写人物行动不写人物心理,只重过程不重细节。获得医生最珍贵的帮助时,作品选择的是人物最软弱的时刻和最软弱的形象:“泪水涌泉而下,长跪不起”。
《面具后面的男孩》关注陷于苦难中的人性,展示抗争和尊严。从而使平凡人物获得一种英雄形象,为人物赢得敬重。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深入人物内心。注重细节。同样是从医生那里获得了最珍贵的帮助,作品选择人物的克制这一人性中高贵的元素维持人物的尊严:“莱特纳夫妇站着。他们朝马利肯这边挪过去,又有点迟疑,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怎么说。‘谢谢你。’戴比·莱特纳说。她用手擦了擦眼睛。”
总之,《换肾姐弟情》这种关于人和苦难的报道并不缺乏道德上的同情心,但是不能将苦难升华为悲剧。悲剧最能净化教育人的心灵。而新闻除了提供资讯之外,还应有教育的功能。因此,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人道精神、深刻的人本意识和深远的人文追求《面具后面的男孩》的作者无疑就是这样一位记者。
综上,道德上的同情心和将苦难升华为悲剧的力量,是优秀的新闻稿件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其实除了取材之外,新闻工作者在写作中还有很多可以借鉴文学的地方。仍以《面具后面的男孩》和《换肾姐弟情》为例进一步地探讨优秀新闻作品成功的奥秘所在会发现,参与式的深入采访和完全投入式的叙事视角使得《面具后面的男孩》能够深入读者的灵魂深处。作者用现在进行时讲述故事。带领读者走进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去,同时作者将自己完全隐藏,从读者开始阅读的那一刻。读者就忘记了导游的存在,仿佛他不是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而是用自己的身心感知一切。洞悉一切。
与《面具后面的男孩》向读者完全开放的叙事形态相反,《换肾姐弟情》用的是带有终结性质的封闭式叙事形态。叙述没有和故事一起展开,只是勾勒故事的轮廓,读者无奈地接受作者横亘在他与故事人物之间,无法逾越无法投入更无法满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包含提示作者先知身份的句子:“这到底是……,还得从头说起。”“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记者……时”,等等。
为什么两种表现方法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审美效果?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是通过直觉收获的,美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逻辑、推理、判断,美即对于事物实体及其功利性的超脱,美是一种不问尘世凡俗的潇洒,美是一种对于生命因执着于生存而遗忘其本义的取向的反动。如果说哲学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那么可以说美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只有放手生命,才能收获美。一个希望用美俘获读者灵魂的艺术家不能用抽象的概念隔开故事和读者,熄灭读者渴望投入其中呼吸故事原生态的空气的热情。最恰当的做法是把自己变做摄像头,只记录不发言,让读者自己观察和倾听。让故事保鲜,是新闻题中应有之义,而鲜活的重现提供充满个性的“这一个”。在这一点上,艺术的典型性和新闻的新鲜性合而为一。英国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必要态度。新鲜与个性与陌生的交集恰恰为防止审美疲劳提供了必要的心理距离。相反,末流的作者用自己头脑中现存的概念过滤生动芜杂的现实,用个人所有的刻板成见将事实加工处理成作品,而事实永远被淹没。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讲故事新闻不仅就没有新闻作品最后的真实。
关键词 意义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同情 刻板成见 审美距离
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里普斯认为人们对于美的欣赏是通过移情实现的。发生移情作用的心理机制可以解释为审美同情,即设身处在审美客体的位置上,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从而使物与我享有共同的情感。中国哲学与美学将“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与审美观融为一体,因此,中国人容易将万物生命化,容易悲天悯人,容易兔死狐悲,容易叶落知秋。但是面对这样敏感的文化和这样敏感的读者,中国的新闻作品中却常常生硬、粗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新闻有将宣传当新闻的传统,赋予新闻作品塑造意识形态的使命,因此新闻工作者常常由于强调新闻作品的意义功能而忽略其审美功能。其实新闻作品的意义功能和审美功能并非水火不容,恰恰相反,审美功能的实现正是实现意义功能的前提和保证。因而将美学概念引入新闻作品是对过去宣传偏向的一种纠正,对于提升中国新闻作品的品质意义重大。下面拟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来看看新闻作品能在艺术审美的道路上走多远。
(一)《报贩老王观潮倾家荡产》
“来自内蒙古的老王是第一次看潮,8日,他看潮看得倾家荡产。
老王在杭州以卖报为生,看着杭州人都在讨论潮水的事,也想看看风暴潮是什么样子。于是吭哧吭哧骑着自行车从市区来到九溪。还带上了全部家当:骑着卖报的自行车,拿着一个很便宜的傻瓜相机,里面装的是柯达胶卷。
远远看到潮水来了。他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刚按了两下快门,他最想看的潮水就已经罩了他一身。相机进水了,手机失效了,更惨的是他的自行车被压在一辆富康车下报废了。”
故事不厌其烦地提供了主人公“老王”倒霉经历的种种细节,使用“报贩”这一非客观称谓(含贬义,有社会属性地位低微之意)介绍其身份,以及“吭哧吭哧”等使人感觉可笑的、对故事主人公缺乏尊重的词语。进一步解码文本的言外之意。会进一步发现文本背后的偏见:
“第一次看潮”——没有见识;
“以卖报为生”——职业低贱;
“看着……也想……”——思维方式简单,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懂审美,看热闹;
“骑着自行车从市区到九溪”——四肢发达;
“还带上了全部家当……很便宜的傻瓜相机”——穷;
以下逐一分析其特点:
故事讲述者和作品人物的关系:观察与被观察,旁观、俯视的姿态。全知的视角,不平等的关系:
故事讲述的方式:漫画,口语,通俗,短句,快节奏,幸灾乐祸的讲述者,同故事主人公的沮丧不和谐:
故事的主题:一个穷而好事的倒霉蛋可怜又可笑的故事。
故事的社会价值:取乐取笑的靶子,提供娱乐的工具。
故事留下的讲述者的印象:缺乏同情心。对草根阶层充满鄙视和偏见。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篇新闻作品的致命缺陷在于作者同作品中人物的隔膜。作者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使他根本不可能走进人物内心,更不可能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因而对人物缺乏最起码的道德的同情,因而不可能创造出美,更不可能唤起读者的美好情感。
但是这并不是说仅仅具有道德上的同情心。就能创造出美。要想唤起读者的美好情感,还必须拥有将苦难升华为悲剧的力量。
(二)《换肾姐弟情》与《面具后面的男孩》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遭受命运捉弄的人,两个故事也都具备了吸引人的关键元素:孩子、人生、命运、苦难、人性、世态……《换肾姐弟情》讲述的是必须换肾才能生存的男孩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所发生的故事,《面具后面的男孩》讲述的是一个脸部变形的男孩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但相同的故事内容却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而立见高下。《面具后面的男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一再品味,《换肾姐弟情》却根本不可能激起再读的兴趣。下面具体分析各自的写作手法:
《换肾姐弟情》将目光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重点表现别人对病人的同情、帮助和牺牲。故事中充满了人物符号,却惟独缺乏鲜明的人物形象。
《面具后面的男孩》将目光放在每个独立人物身上。重点表现小男孩和对他怀有深刻的同情的妈妈与医生的内心世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换肾姐弟情》关注人物的痛苦和屈辱而忽视人物内心情感挣扎反抗所显现的人性。从而放大苦难缩小人,让人物在苦难面前显现出可怜的弱者形象。突出表现之一是只写人物行动不写人物心理,只重过程不重细节。获得医生最珍贵的帮助时,作品选择的是人物最软弱的时刻和最软弱的形象:“泪水涌泉而下,长跪不起”。
《面具后面的男孩》关注陷于苦难中的人性,展示抗争和尊严。从而使平凡人物获得一种英雄形象,为人物赢得敬重。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深入人物内心。注重细节。同样是从医生那里获得了最珍贵的帮助,作品选择人物的克制这一人性中高贵的元素维持人物的尊严:“莱特纳夫妇站着。他们朝马利肯这边挪过去,又有点迟疑,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怎么说。‘谢谢你。’戴比·莱特纳说。她用手擦了擦眼睛。”
总之,《换肾姐弟情》这种关于人和苦难的报道并不缺乏道德上的同情心,但是不能将苦难升华为悲剧。悲剧最能净化教育人的心灵。而新闻除了提供资讯之外,还应有教育的功能。因此,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人道精神、深刻的人本意识和深远的人文追求《面具后面的男孩》的作者无疑就是这样一位记者。
综上,道德上的同情心和将苦难升华为悲剧的力量,是优秀的新闻稿件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其实除了取材之外,新闻工作者在写作中还有很多可以借鉴文学的地方。仍以《面具后面的男孩》和《换肾姐弟情》为例进一步地探讨优秀新闻作品成功的奥秘所在会发现,参与式的深入采访和完全投入式的叙事视角使得《面具后面的男孩》能够深入读者的灵魂深处。作者用现在进行时讲述故事。带领读者走进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去,同时作者将自己完全隐藏,从读者开始阅读的那一刻。读者就忘记了导游的存在,仿佛他不是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而是用自己的身心感知一切。洞悉一切。
与《面具后面的男孩》向读者完全开放的叙事形态相反,《换肾姐弟情》用的是带有终结性质的封闭式叙事形态。叙述没有和故事一起展开,只是勾勒故事的轮廓,读者无奈地接受作者横亘在他与故事人物之间,无法逾越无法投入更无法满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包含提示作者先知身份的句子:“这到底是……,还得从头说起。”“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记者……时”,等等。
为什么两种表现方法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审美效果?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是通过直觉收获的,美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逻辑、推理、判断,美即对于事物实体及其功利性的超脱,美是一种不问尘世凡俗的潇洒,美是一种对于生命因执着于生存而遗忘其本义的取向的反动。如果说哲学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那么可以说美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只有放手生命,才能收获美。一个希望用美俘获读者灵魂的艺术家不能用抽象的概念隔开故事和读者,熄灭读者渴望投入其中呼吸故事原生态的空气的热情。最恰当的做法是把自己变做摄像头,只记录不发言,让读者自己观察和倾听。让故事保鲜,是新闻题中应有之义,而鲜活的重现提供充满个性的“这一个”。在这一点上,艺术的典型性和新闻的新鲜性合而为一。英国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必要态度。新鲜与个性与陌生的交集恰恰为防止审美疲劳提供了必要的心理距离。相反,末流的作者用自己头脑中现存的概念过滤生动芜杂的现实,用个人所有的刻板成见将事实加工处理成作品,而事实永远被淹没。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讲故事新闻不仅就没有新闻作品最后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