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留群率、母猪生产寿命和稳定性。本文,Egidijus Mickevicius博士将会介绍如何利用母猪的留群率来提高猪场的收益。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7-0003-03
通过生产力的最大化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总体效益,就是把与猪肉价值链有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而断奶能力只是价值链中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明智的做法是找到会影响猪群总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再加以充分利用。影响猪群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遗传、饲养、环境、营养、健康状况、驯化和所有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猪群良好的留群率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实际上,我们明白养猪场的盈利还是要用结果来说话。本文你将会掌握更多有关如何使母猪的留群率最大化的方法以及一些成功案例的数据。
母猪留群率的计算公式:
母猪留群率=(每年)进入繁殖群的后备猪数/淘汰猪(终生)
已经有许多论文探讨了一头母猪要实现盈亏保本的阀值。人们普遍认为,在合理的市场条件下,母猪生产三胎似乎能实现这一收支平衡。母猪留群率是评价母猪将在繁殖群中停留多久的一个重要指标。Pinilla和Lecznieski(2010)报道,在一个规模为4万头母猪的猪场中三胎母猪的平均留群率为69 %;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存栏母猪数超过18万头,四胎母猪的留群率为67.1 %。图1显示了四年来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海波尔商品猪场的母猪留群率变化趋势。
理想的群体胎次结构意味着母猪能够留在繁殖群中到达其最大的生产胎次——三胎、四胎、五胎。海波尔公司致力于将母猪繁殖胎次稳定在四胎,以帮助客户的猪群实现最佳的胎次组成。Caroll(1999)指出,要想使猪群的产量和收益最大化,该猪群应该具备与表1所列相似的稳定的胎次分布。
繁殖群的胎次分布结构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整体生产性能以及该猪群维持一致产量的能力。例如,窝均产活仔数从第1胎到第3胎逐渐增加,于第3~6胎达到峰值,其后往往会下降。死产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第5胎或第6胎之后显著增加。繁殖问题,如不发情和配种后返情以小母猪居多,这会导致母猪有更多的非生产天数。另外,第2~6胎次的分娩率达到最高,随后降低。总的来说,拥有最大生产率的胎次是第3~6胎次的母猪,故管理目标是应该使繁殖猪群中这些胎次的母猪数最大化。由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因所处胎次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因此建立一个有稳定胎次结构的繁殖群能使猪群每周提供一致数量的断奶仔猪。相反,如果繁殖群的胎次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产量也会随之出现较大的变化。实际上,这种情况比由进入繁殖群的后备母猪数变动引发的产量变化更为常见。
正确地控制母猪的留群率还被认为会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母猪终生断奶仔猪数也是其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一旦繁殖群的胎次组成结构得到稳定,此指标往往也会提高,且自然淘汰率会降至最小(图2)。
对一些真实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考量影响因素可能是一个提高猪群生产力的理想方法。表2中两家猪场的生产性能都高于平均水平,而它们的母猪年更新率和死亡率都很低。这两家猪场在平均分娩胎次上都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这意味着它们拥有足够的数量在生产周期内能够提供较多断奶仔猪的高胎次母猪。实际上,它们的母猪自然更新率尚有提高的空间。较高的更新率将会改善猪群的胎次分布,并且有可能会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一些北美养猪生产系统将母猪的更新率控制在55 %左右,并低于猪场整体生产水平的平均值。非常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密切监控并找到猪群繁殖性能、母猪更新率和经济影响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在稳定性上有较高遗传潜力的品种将能为管理者优化更新率和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空间。
1 控制好留群率的益处
充分控制好母猪留群率能带来以下好处:
提高淘汰母猪收益和猪场收益;
减少药品的使用量和成本;
增强猪群健康的稳定性;
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提高每头猪的遗传投资回报率;
改善动物福利;
提升员工的士气和幸福感。
2 结语
养猪生产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他们的猪场,试图从各个不同方面来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询问他们的客户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同时一起工作,这确实有点新鲜别致。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商业决策将会越来越多地基于对影响生产性能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来做出。本文只是众多如何平衡遗传方案使养猪场获利的案例中的一个——可以使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优化猪场的管理而不是解决基本的问题。优秀的基因是生产力实现最大化的核心所在。□□
更多的文章请登陆www.hypor.com/maxing.
原题名:MAX’ing Weaning Capacitywith key success factor: Solid Sow Performance(英文)
原作者:Egidijus Mickevicius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7-0003-03
通过生产力的最大化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总体效益,就是把与猪肉价值链有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而断奶能力只是价值链中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明智的做法是找到会影响猪群总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再加以充分利用。影响猪群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遗传、饲养、环境、营养、健康状况、驯化和所有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猪群良好的留群率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实际上,我们明白养猪场的盈利还是要用结果来说话。本文你将会掌握更多有关如何使母猪的留群率最大化的方法以及一些成功案例的数据。
母猪留群率的计算公式:
母猪留群率=(每年)进入繁殖群的后备猪数/淘汰猪(终生)
已经有许多论文探讨了一头母猪要实现盈亏保本的阀值。人们普遍认为,在合理的市场条件下,母猪生产三胎似乎能实现这一收支平衡。母猪留群率是评价母猪将在繁殖群中停留多久的一个重要指标。Pinilla和Lecznieski(2010)报道,在一个规模为4万头母猪的猪场中三胎母猪的平均留群率为69 %;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存栏母猪数超过18万头,四胎母猪的留群率为67.1 %。图1显示了四年来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海波尔商品猪场的母猪留群率变化趋势。
理想的群体胎次结构意味着母猪能够留在繁殖群中到达其最大的生产胎次——三胎、四胎、五胎。海波尔公司致力于将母猪繁殖胎次稳定在四胎,以帮助客户的猪群实现最佳的胎次组成。Caroll(1999)指出,要想使猪群的产量和收益最大化,该猪群应该具备与表1所列相似的稳定的胎次分布。
繁殖群的胎次分布结构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整体生产性能以及该猪群维持一致产量的能力。例如,窝均产活仔数从第1胎到第3胎逐渐增加,于第3~6胎达到峰值,其后往往会下降。死产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第5胎或第6胎之后显著增加。繁殖问题,如不发情和配种后返情以小母猪居多,这会导致母猪有更多的非生产天数。另外,第2~6胎次的分娩率达到最高,随后降低。总的来说,拥有最大生产率的胎次是第3~6胎次的母猪,故管理目标是应该使繁殖猪群中这些胎次的母猪数最大化。由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因所处胎次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因此建立一个有稳定胎次结构的繁殖群能使猪群每周提供一致数量的断奶仔猪。相反,如果繁殖群的胎次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产量也会随之出现较大的变化。实际上,这种情况比由进入繁殖群的后备母猪数变动引发的产量变化更为常见。
正确地控制母猪的留群率还被认为会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母猪终生断奶仔猪数也是其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一旦繁殖群的胎次组成结构得到稳定,此指标往往也会提高,且自然淘汰率会降至最小(图2)。
对一些真实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考量影响因素可能是一个提高猪群生产力的理想方法。表2中两家猪场的生产性能都高于平均水平,而它们的母猪年更新率和死亡率都很低。这两家猪场在平均分娩胎次上都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这意味着它们拥有足够的数量在生产周期内能够提供较多断奶仔猪的高胎次母猪。实际上,它们的母猪自然更新率尚有提高的空间。较高的更新率将会改善猪群的胎次分布,并且有可能会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一些北美养猪生产系统将母猪的更新率控制在55 %左右,并低于猪场整体生产水平的平均值。非常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密切监控并找到猪群繁殖性能、母猪更新率和经济影响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在稳定性上有较高遗传潜力的品种将能为管理者优化更新率和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空间。
1 控制好留群率的益处
充分控制好母猪留群率能带来以下好处:
提高淘汰母猪收益和猪场收益;
减少药品的使用量和成本;
增强猪群健康的稳定性;
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提高每头猪的遗传投资回报率;
改善动物福利;
提升员工的士气和幸福感。
2 结语
养猪生产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他们的猪场,试图从各个不同方面来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询问他们的客户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同时一起工作,这确实有点新鲜别致。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商业决策将会越来越多地基于对影响生产性能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来做出。本文只是众多如何平衡遗传方案使养猪场获利的案例中的一个——可以使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优化猪场的管理而不是解决基本的问题。优秀的基因是生产力实现最大化的核心所在。□□
更多的文章请登陆www.hypor.com/maxing.
原题名:MAX’ing Weaning Capacitywith key success factor: Solid Sow Performance(英文)
原作者:Egidijus Mickevic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