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达姆的悲剧在于他发动两伊战争,后来又入侵科威特。汉语有句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它来表述西方借两伊战争促成萨达姆个人和伊拉克的民族悲剧是再恰当不过了。
情报:推翻霍梅尼易如反掌
20世纪70年代,石油经济的发展,在第三世界,尤其是中东,孕育着巨变。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使中东刮起了一场旋风。恰在这时,伊拉克情报部门搜集到了这样的情报:在伊朗,3000多名官兵被处决,军队一盘散沙,一大半军官开了小差,尚能飞行的飞机不到40%。海军只剩下一艘驱逐舰能够离开基地,巡逻艇因缺乏零配件而瘫痪,惟一的一艘美制潜水艇也进入干船坞修理……接着,伊拉克情报部门预言:在伊拉克开始进攻的48小时之内,伊朗领导人霍梅尼就会被推翻。踌躇满志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怎能失掉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于是,在1980年9月22日,他发动了对伊朗的全面战争。
战争爆发当天,西方为萨达姆打气:“英国和北约的分析家们说……这场正在扩大的战争其优势在伊拉克一方。”
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
法国:让侵略与被侵略错位
战争一爆发,借记者采访之机,法国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阿拉伯-法国友好协会主席说:“显而易见,伊拉克是被迫诉诸武力的,因而它不是一个侵略的国家。”一位高级专家说:“伊拉克并不是在进行一场入侵伊朗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伊朗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干涉伊拉克内政后惹怒伊拉克的。”这种让侵略与被侵略错位,更助长了萨达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法国的态度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在这场战争上,法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大伊拉克武器供应者。到战争结束时,伊拉克欠法国的债务在40~50亿法郎之间。人们估计,仅1980~1983年间,法国和伊拉克之间的交易额就达500亿法郎。法国不顾世人的反对,还向伊拉克出租“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借两伊战争,法国成了仅次于苏、美的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
美国:要做“渔翁”
正如法国不是两伊战争中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一样,法国的影响也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还是美国。对美国来说,两伊战争不失为一个介入海湾地区的大好时机。很快,美国确定了让当事者互相残杀,最后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目的的政策。
伊拉克的猛烈攻势,似乎预示着胜利后的伊拉克将成为海湾强国,而这将使美国无法介入该地区。加之对伊朗垮台会导致其落入苏联之手的恐惧,美国决定保伊朗,压伊拉克。1980年10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讲话,把伊拉克说成是侵略者,并提出美国反对肢解伊朗的任何企图。
具有戏剧性的是,当看到战争转而对伊朗有利时,美国又转变了态度。在舆论上,一方面为处于劣势的伊拉克鼓气,另一方面,则制造伊朗取得胜利将使世界局势紧张的气氛。有国际时政分析家说:德黑兰胜利后 “可能会奉行更富有挑衅性的对外政策”,“对该地区的稳定更能起破坏作用”,“还将给超级大国带来困难”。
美国开始又转向支持伊拉克。从1981年4月起,美国派出使节去探讨与伊拉克改善关系的可能性。1982年2月,美国国务院把伊拉克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去掉,却把伊朗与名单上的国家同等看待。4月,美国政府又批准向伊拉克出售60架洛克希德L-100式飞机的许可证。此外,美国还鼓励约旦(该国公开支持伊拉克战争政策)购买F-16战斗机和导弹。5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公开说:“如果伊朗在战争中获胜,那肯定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的。……”而这一切,对于节节败退的伊拉克和萨达姆来说,可谓“柳暗花明”。
1983年10月,美国向伊拉克出口60架民用直升飞机。英国也向伊拉克提供了2.5亿英磅的贷款。这表明,西方大国是不会让伊拉克失败的。12月初,美国派出代表团对海湾国家进行访问,讨论美国与这些国家合作的问题。不久,美国中东特使拉姆斯菲尔德来到巴格达,他向萨达姆表示,美国愿恢复伊美关系。而与此同时,美国一直在向伊拉克传递“侦察卫星”所搜集到的情报。
1988年7月,美国击落一架伊朗客机,造成290人死亡,它标志着美国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到了项点。
与支持伊拉克相对,西方国家不断“冷淡”伊朗,限制从伊朗进口石油。有意思的是,到了战争后期,为了使两伊战争持续下去,美国在支持伊拉克的同时,又与伊朗做起了军火交易。
本不该发生的战争爆发了,且持续了八年。应该说,西方国家对此“功不可没”。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发现,战前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变成了500多亿美元的外债,这只不过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孕育着更大的危机。1990年伊拉克又入侵了科威特……▲
情报:推翻霍梅尼易如反掌
20世纪70年代,石油经济的发展,在第三世界,尤其是中东,孕育着巨变。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使中东刮起了一场旋风。恰在这时,伊拉克情报部门搜集到了这样的情报:在伊朗,3000多名官兵被处决,军队一盘散沙,一大半军官开了小差,尚能飞行的飞机不到40%。海军只剩下一艘驱逐舰能够离开基地,巡逻艇因缺乏零配件而瘫痪,惟一的一艘美制潜水艇也进入干船坞修理……接着,伊拉克情报部门预言:在伊拉克开始进攻的48小时之内,伊朗领导人霍梅尼就会被推翻。踌躇满志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怎能失掉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于是,在1980年9月22日,他发动了对伊朗的全面战争。
战争爆发当天,西方为萨达姆打气:“英国和北约的分析家们说……这场正在扩大的战争其优势在伊拉克一方。”
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
法国:让侵略与被侵略错位
战争一爆发,借记者采访之机,法国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阿拉伯-法国友好协会主席说:“显而易见,伊拉克是被迫诉诸武力的,因而它不是一个侵略的国家。”一位高级专家说:“伊拉克并不是在进行一场入侵伊朗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伊朗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干涉伊拉克内政后惹怒伊拉克的。”这种让侵略与被侵略错位,更助长了萨达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法国的态度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在这场战争上,法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大伊拉克武器供应者。到战争结束时,伊拉克欠法国的债务在40~50亿法郎之间。人们估计,仅1980~1983年间,法国和伊拉克之间的交易额就达500亿法郎。法国不顾世人的反对,还向伊拉克出租“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借两伊战争,法国成了仅次于苏、美的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
美国:要做“渔翁”
正如法国不是两伊战争中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一样,法国的影响也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还是美国。对美国来说,两伊战争不失为一个介入海湾地区的大好时机。很快,美国确定了让当事者互相残杀,最后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目的的政策。
伊拉克的猛烈攻势,似乎预示着胜利后的伊拉克将成为海湾强国,而这将使美国无法介入该地区。加之对伊朗垮台会导致其落入苏联之手的恐惧,美国决定保伊朗,压伊拉克。1980年10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讲话,把伊拉克说成是侵略者,并提出美国反对肢解伊朗的任何企图。
具有戏剧性的是,当看到战争转而对伊朗有利时,美国又转变了态度。在舆论上,一方面为处于劣势的伊拉克鼓气,另一方面,则制造伊朗取得胜利将使世界局势紧张的气氛。有国际时政分析家说:德黑兰胜利后 “可能会奉行更富有挑衅性的对外政策”,“对该地区的稳定更能起破坏作用”,“还将给超级大国带来困难”。
美国开始又转向支持伊拉克。从1981年4月起,美国派出使节去探讨与伊拉克改善关系的可能性。1982年2月,美国国务院把伊拉克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去掉,却把伊朗与名单上的国家同等看待。4月,美国政府又批准向伊拉克出售60架洛克希德L-100式飞机的许可证。此外,美国还鼓励约旦(该国公开支持伊拉克战争政策)购买F-16战斗机和导弹。5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公开说:“如果伊朗在战争中获胜,那肯定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的。……”而这一切,对于节节败退的伊拉克和萨达姆来说,可谓“柳暗花明”。
1983年10月,美国向伊拉克出口60架民用直升飞机。英国也向伊拉克提供了2.5亿英磅的贷款。这表明,西方大国是不会让伊拉克失败的。12月初,美国派出代表团对海湾国家进行访问,讨论美国与这些国家合作的问题。不久,美国中东特使拉姆斯菲尔德来到巴格达,他向萨达姆表示,美国愿恢复伊美关系。而与此同时,美国一直在向伊拉克传递“侦察卫星”所搜集到的情报。
1988年7月,美国击落一架伊朗客机,造成290人死亡,它标志着美国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到了项点。
与支持伊拉克相对,西方国家不断“冷淡”伊朗,限制从伊朗进口石油。有意思的是,到了战争后期,为了使两伊战争持续下去,美国在支持伊拉克的同时,又与伊朗做起了军火交易。
本不该发生的战争爆发了,且持续了八年。应该说,西方国家对此“功不可没”。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发现,战前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变成了500多亿美元的外债,这只不过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孕育着更大的危机。1990年伊拉克又入侵了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