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为何写、写什么、怎么教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9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精品,入选多版语文教材。以出入荷塘为线,朱自清构建了一个封闭的文学空间;笔下月色荷塘且杂以眼前、江南、古时的多维时空;荷塘描摹,其修辞繁密多元而机心别具。如此行文,使得《荷塘月色》不易读,不易教。如有的引导教学或有偏颇——“本文最突出之处在于写景的细腻生动与手法多样,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1];有的就轻地组织课堂——“第一步‘景之择取,自相殊异’/第二步‘含英咀华,品赏语言’/第三步‘借鉴参照,尝试写作’”。[2]
  “散文教学,其核心在分享作者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3],“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思想、感情”[4]。要从“为什么”的写作动机入手,勘破繁密修辞“怎么写”的障眼迷雾,找寻教学的开锁钥匙;烛照古今虚实多维嵌合的荷塘内里,看清“写什么”的复杂情绪;拓进至“怎么教”,清晰教学思路,以支架式教学带学生读懂文与人。文学至此而美,教学由此而妙。
  一、为何写:“荷塘”外的三重精神困境
  学者鲍鹏山说:“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中国人的心灵》)所谓避难,既有“此地甚好”的暂时安定,更有彼处种种难言的离斥,其本质是一种生活的逃离。《荷塘月色》亦营构了类似的文学避难所,它有朱自清别赋特质的修辞生态外壳,又有内隐的避难性现实写作动机。文章起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句,暗藏朱自清家庭、时代、故乡的三重困境。三者合力,推着他“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走向那片月色荷塘。“散文是真实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5]从《荷塘月色》往前触探,看清彼时朱自清的身处,便成了读懂其文其情的眉睫之需。
  首尾两段,写到妻儿的眠歌、入睡,是文章仅有的当下具体人物。朱自清早婚,十九岁娶妻武仲谦,十年育五子。婚姻家庭带来的多子繁乱、困顿,在《儿女》一文有锥心写照:“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困于家庭琐屑,朱自清甚至向好友叶圣陶抱怨:“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覺着还是自杀的好。”如此心境,足以让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甚而由亲子波及夫妻关系。在一个月夜,短暂逃进荷塘,哪怕不久还要“轻轻地推门进去”,如此不仅可能,作为中年人更有深深理解。
  文末“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创作信息,亦值得留意。是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震惊全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知识分子便有走向社会革命的,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与胡适等人坚守思想启蒙的方向分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路线选择变得更为迫切,却也使得“是个乐意弄弄笔头”的朱自清尤为彷徨。这种情绪,在1928年2月7日创作的《哪里走》昭彰透彻:“我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为什么不革自己的命,而甘于作时代的落伍者?我为这件事想过不止一次。我解剖自己,看清我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学术,文学,艺术,也是足以消灭精力的场所”。夹持于二者之间的《荷塘月色》创作、“为这件事想过不止一次”的朱自清,文中“颇不宁静”,多少有时代彷徨症作祟。想去荷塘,“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1925年8月,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赴清华大学任教。对于北上的南方人,朱自清的水土不服并不轻。1927年9月27日的《一封信》,写出了这种隐隐的怀乡病:“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南方”“信里说着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怀乡病是种持续酝酿的慢性“病”,不会无缘无故来,也难以短时遁形。由此推想两个月前《荷塘月色》的“不宁静”及“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多有南方气,亦或由怀乡病起。
  不独某一情愫,家庭、时代、故乡的种种,重叠于朱自清内心,就有了他“心里的颇不宁静”,才有他的走进荷塘,写下的《荷塘月色》。
  二、写什么:“荷塘”里的三种情绪返照
  正如朱光潜所言:“文艺是一件不得已的事”[6]。不得已的三重精神困境,凝结成《荷塘月色》三维内隐的情绪返照。“当一位作家将自己的戏剧献给读者,或是把……他的白日梦的东西告诉我们。”[7]无疑,《荷塘月色》是场文学的“白日梦”,凡“梦”皆需化妆、变形,以和现实拉开距离,以隐藏复杂情绪。作家朱自清的造“梦”,依托多重文学修辞,教学解决方案自然由修辞开始。
  朱自清最喜,亦最擅比、拟修辞。仅以重墨描摹第四段月色荷塘为例,在218字段内,比喻5处,拟人4处,通感1处,可谓无句不修辞。考察修辞内容,比喻、通感所用多女性化意象,比如“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刚出浴的美人”“渺茫的歌声”等;拟人的动词、形容词阴柔娇媚,如“袅娜”“羞涩”“肩并肩”“风致”。诗人余光中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小姑娘,处女,舞女,歌妹,少妇,美人,仙女……朱自清一写到风景,这些浅俗轻率的女性形象必然出现笔底”,并称其为“意恋”。遗憾的是,余光中并未深究这种修辞风格的内在逻辑,而仅简单价值定性:“这样的女性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8]“文学要与生活打成一片,有什么生活写什么文章。”[9]朱自清的比、拟修辞女性化用语、用词偏好,恰是他与生活打成一片的征兆,藏着他不好明言的机心情绪,其价值远大于修辞句例“细腻生动”的技术落实。女性化偏好,既是朱自清的修辞风格,更彰显了其内在的精神匮乏——嘈杂吵闹的儿女、陷身家务的旧式妻子、就职新式大学且被新潮青年环绕。审视新文化运动走来的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们,朱自清内心隐隐的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以余光中所谓的文学“意恋”,短暂的出离,再“轻轻地推门进去……妻已睡熟好久”,这又是多么正常不过的人性,多少人遭遇的当下现实!   读懂朱自清与《荷塘月色》,在细碎外显比、拟修辞之下,还要看清“荷塘月色”的白日梦隐喻本性。作为修辞格,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谈论此类事物的语言行为。“谈论”强化隐喻的言语行为本性,“事物”意指任何物体或情状,“暗示”表明隐喻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体性。[10]荷塘是朱自清营造的私密隐喻精神空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到了另一个世界”。荷塘以四面的树与外界隔绝,并由“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沟通,“白天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与陶渊明“桃花源”形神兼似。走进这里,白天的事和话——自己身处彷徨的世界,“现在都可不理”。但文学的白日梦、桃花源不仅虚幻,而且脆弱。隔绝荷塘的只是一围疏落而不高大的柳树。周遭的灌木只因丛生高处,便强硬地在荷塘投下斑驳的黑影;树缝漏进来的一两点路灯光,如世上没精打采的渴睡人的眼;树上有蝉声,连荷塘水里也有聒噪而热闹的蛙声……这一切,都与诗意而美的荷塘格格不入,侵蚀着朱自清这片心造的“荷塘”。“无论你是怎样的小人物,这时代如闪电般,或如游丝般,总不时地让你瞥着一下……你不能不或多或少感着它的威胁”,《哪里走》这段告白成了荷塘隐喻中时代/个人关系最好的注脚。朱自清的荷塘,挡不住隔不断时代的乱,甚至他内心的乱。月白风清的荷塘并不平静、纯粹,如同朱自清彷徨凌乱的心。
  朱自清的群篇互文修辞,又能助力看清他荷塘月色下的江南梦。在抒写“怀乡病”的《一封信》中,有“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句,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绝然神似;散文《春晖的一月》有“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句,与“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又很难说纯属巧合。两篇极强的“南方性”与《荷塘月色》互文诠释,对于“南方”的怀乡病返照也清晰了。这片荷塘没了《一封信》说的北方样子:“大柳高槐,只有大柳高槐而已”,有的是“曲曲折折的荷塘,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样的荷塘妩媚、温柔,恍然一处“我的南方”景象。身处这片荷塘,朱自清暂且沉浸权作故乡的他乡。但眼前荷塘又太不像了!
  仅以眼前荷塘为基,三维情绪返照,但皆未通透。朱自清顺眼前荷塘向更深处漫溯,到古往的《采莲赋》《西洲曲》里,到了那时江南。由散文“真”的眼前荷塘,走向文化“幻”的诗情画意、采莲江南:那是一处令他“到底惦着江南了”的光景,虽然不在眼前;那是一片桃花源般和美安逸、怡然自乐生活,虽然无现实真切;那有一段青梅竹马心曲暗通爱情,虽然难以拥有。朱自清走入文化荷塘,朱自清眼前荷塘原本散碎的家庭、时代、故乡情愫聚拢了,原本由今往古、由實而虚的行文结构也明确了。更进一步说,借着《采莲赋》《西洲曲》文化荷塘,朱自清于家庭的自觉回归、于时代的走向书斋、于故乡的念念于心,都清晰了。
  三、怎么教:《荷塘月色》的三维教学支架
  理清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何写”“怎么写”“写什么”,只是“备”足了功夫,还远未及“教”的场域。所谓“怎么教”,就是将“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的作品写作、阅读要素带入课堂,设计教学思路,提供教学支架,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基于《荷塘月色》教学重难点的击破、总思路的明晰之需要,素材性、修辞型、问题式教学支架变得必不可少。
  素材性教学支架,为散文教学推进提供更多外围应援。不同于小说、戏剧、寓言、神话、童话等虚构性作品,散文、诗歌的写实性质更强,隐含写作动机、原初情绪的背景素材,对作品阅读理解的助力也越强。《荷塘月色》的“为何写”不仅对“写什么”“怎么写”有强大的规束力,更指向作者的多重精神困境。对学生而言,这重要且难。素材性教学支架应运而生,《儿女》《哪里走》《一封信》《春晖的一月》等作品相关内容,有其之于《荷塘月色》的“知人论世”效用,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身陷的家庭、时代、故乡困境。教学借此有了一个坚实的开启。
  修辞型教学支架,为学生提供抽丝剥茧文本、披沙拣金情绪的技术支持。作者“写什么”的、寓于写作客体的情绪,无疑是教学汲汲以求的理想归处。但囿于文学“含蓄婉转/生动形象”的基因性嗜好,“写什么”常常被“怎么写”扭曲、变形、遮蔽,比如《荷塘月色》。修辞技术支架化,给了学生思考抓手,剥除言语凝聚的视障,助力看清与看懂。《荷塘月色》中,在审视比、拟修辞如何“生动形象”外,要引导学生看朱自清意象性名词、修饰性动词形容词的女性化倾向,及其背后“含蓄婉转”的心理逻辑;在外显的比、拟修辞外,要引导学生看到更为宏阔的隐喻修辞,由灌木、路灯光、蝉蛙声等荷塘实象微象,映射出的时代虚象、巨象,进而看清作者内心彷徨苦闷。素材性教学支架提供《一封信》《春晖的一月》等作品,部分内容与《荷塘月色》有隐隐而强烈的文本互文性,借助群篇互文性,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怀乡病”“江南情”之下的荷塘之思。教学借此有一个生动的过程实践。
  问题式教学支架,点燃学生思考热情,升级课堂思维品质,勾连教学结构模块。即便教师备教充分,教学开启后,学生也很难毫无先兆地主动热情投身课堂。好的教学问题,比如“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私密好奇,辅以支架素材,教学便能顺利而有趣地启动。哪怕学生满怀热情地投身课堂,教学重难点并不会酌情闪避。好的教学问题,比如“朱自清比喻、拟人修辞用了哪些词,有什么特点”“‘高处丛生的灌木……峭楞楞如鬼一般’除了写荷塘景象,还有什么表达可能?与‘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两句并置,有何表达效果”“‘路灯光’‘蝉蛙声’等句有何特殊意味”,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使教学由言语赏析拓进到文化感悟。素材性、修辞型教学支架牵引的教学模块,内部自足,但彼此不能天然关联。借由问题式教学支架,教学模块可以前后结构链接,比如在依托素材性教学支架探究朱自清精神困境后,以“荷塘描写是如何映照作者困境的,能读出怎样的情绪”教学问题,两个模块自然链接;“荷塘描写能不能解决朱自清精神困境?他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又将眼前“荷塘月色”、诗中“江南采莲”模块勾连。由此,问题式教学支架撑起教学中学生参与、思维升级、结构设计诸多内容。
  《荷塘月色》的“为何写”“写什么”“怎么教”,从写、读、教三面用功,试图处理读懂至教好的备教/施教流程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定位问题。希望这种尝试是有益的。
  注释:
  [1][2]《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23页,第227页。
  [3][4]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8页,第31页。
  [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6]朱光潜:《谈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1页。
  [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102页。
  [8]余光中:《论朱自清散文》,《名作欣赏》,1992年第2期,第34页。
  [9]顾随、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9页。
  [10]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化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其他文献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在2004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SARS痊愈出院的病人3个月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是16.4%和10.1%。严重传染性疾病与一系列精神疾病存在联系,根据国内外的研究,重大灾难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到20%,常见的症状包括:创伤后应激反应、抑郁反应、焦虑反应、躯体化反应等。  和SARS相似,新型冠状肺炎同样具有事发突然、传染性强、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等特点。强迫性的隔离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的毕业生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临行前他去咨询自己的老师。老师说:“记住人有三根骨头,你就能面对任何困境了。这‘三根骨头’是眉骨、颚骨和脊梁骨。眉骨让你不断地开阔视野;如果你有疑问的话,颚骨会助你找出答案;脊梁骨则会让你盯住目标,直至成功。”  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写作指导】  这道文题说的“三根骨头”,指眉骨、颚骨和脊
期刊
“齐鲁晚报网”2020年2月18日发布了一则新闻——《上得了荧幕下得了基层,济南这位警花主动申请上战“疫”一线》。其开头是:  “自古以来,巾帼英雄许许多多。在济南市历城公安分局华山派出所户籍大厅内,也有这么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警花,她上得了电视荧幕,下得了基层,在疫情突然来临之际主动申请走上战‘疫’一线,她就是户籍民警张璐。”  这里,将题目中的“警花”改为“女警花”,改出了语病。  “花”,可
期刊
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新冠肺炎的爆发地武汉的新增病例已经连续多日下降到个位数,武汉以外的湖北省甚至已经报零。虽然不能说疫情已经完全过去,但毫无疑问,中国的防疫措施堪称雷厉风行、强力高效。  其实,中国的防疫措施很“古典”、很“笨”,就是切断人与人的联系,这样就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大家齐心协力,留在家中,坚持“停摆”一段时间,病毒无法传播,感染率也就大幅下降了。  封城、停摆这些措施不是什么高新
期刊
梦里梦外,时间走得不一样。在梦里,时间被拉长变形,随之一同变幻的还有空间,做梦的人可以在一瞬间游荡于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而在时间眼里,梦是不值一提的,它不是历史,不是确定的未来,也和现在有所差别。  夜,为梦的生成造了很好的境。当残阳从山顶掉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冷下来;人随着阳光的消散从田地里、小道上等各种地方消失了。月亮渐渐隐现,由薄变厚,从淡至浓。月光就这样冷冷地泼下来,毫无防备,把心情浇湿。
期刊
近日,不少地方出台了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如湖北,“有关市州中考可在考生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内蒙古包头,“当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可加20分”;更为重磅的是山西大同,中考可加30分。此举引来了网友一片叫好声,但也有不少担忧和质疑的声音。在我看来,加分合情合理,只要規范操作、严格监督,必将发挥积极的效用。  反对者的理由之一是,如此加分会破坏中考的公平性原则。在“提高
期刊
“小说史意义上对虚构的确认却是由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的努力而实现的。”那么在卡夫卡的《骑桶者》里,虚构又是怎样存在的?  寻找“虚构”  “骑桶借煤”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也是作者想象、虚构的情节。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气中,历史上也不曾有人“骑桶借煤”。一般的做法是,“提桶借煤”或“拎桶借煤”。有意思的是,在“我”飞起来之前,是“我”的桶首先具有了飞的本领:“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
期刊
2019年高考北京卷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思想,以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为依据,通过文本精选与试题命制,突出对家国情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引导,落实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考查,强化对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精准检测。2019年北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在这些方面有充分体现。  一、选文特色  1.以家国情怀为内
期刊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它以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作品问世以来,在受到激赏的同时,也一直遭到一些非议,这个时断时续的“围剿”历程已有八十余年。其中有些所谓批评带有偏见、贬低的成分,有些甚至成了赤裸裸的攻击、诋毁。笔者对此略作梳理,或许有助于我们从反面更好地读懂鲁迅,提升审美鉴赏
期刊
“读书如阅世,多读书可以变得更聪明更成熟,即使做不到宠辱不惊,也可学得失意勿灰心,得意勿忘形。”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把读书的境界说得恰如其分,成为经典。也有人曾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如此看来,读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喜欢读书的人,仿佛是在鲜花丛中漫步,与美丽和芬芳相伴,温馨而幸福。  前段时间,我应邀参加了一位著名学者的新书发布会。我知道,老学者的书法造诣也非同一般,只因他常年居住在外地,很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