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正确地去欣赏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的义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体现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樂,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中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构建开放课堂,拓宽地方音乐文化教学时空
新课程理念倡导构建开放性课堂,对于地方民族音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和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唱多首歌曲来提高学生对家乡文艺感性认识,并能对所学歌曲进行分析,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要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互动,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做演员的荣耀和做评委的自豪。
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乐器和民族歌曲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培训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应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师生献艺,让学生充分与民间文艺接触,感受来自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熏陶。
民族文艺的根在农村,魂在大自然,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灵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庄,组织当地的学生一起体验在山野放歌的感受,放开嗓子对唱,含着号子劳动,让歌声在山间回荡,让情感在田园间跃动,享受那种一山歌起千山唱,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感受,这种不是教学胜似教学的效果岂不比课堂教学要好的多。
三、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多样拓宽音乐教育的渠道
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据我所知,现在的学生,学民族乐器的少,对民族器乐曲更是知之者不多,因而才会出现“不知刘天华只知刘德华”的那一场景。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辟民族音乐专栏,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地介绍;成立民歌兴趣小组;全校掀起“中华卡拉OK民歌大家唱”的热潮,班班有歌声,人人唱民歌,通过这些活动,更充实了学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音乐。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组建一支民乐队,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试想,如果一所学校组建了民乐队,那对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该有多大的促进呀!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民乐队队员而感到自豪,对全校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磁铁般的吸引,更使得大家对民族器乐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都有歌善舞的特点,他们的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而且各有特点,因此我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学唱之外,也让学生们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我感觉这样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会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学唱维吾尔族歌曲《哇哈哈》、《青春舞曲》中就可以让他们戴上小花帽敲起手鼓,模仿学习一些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又如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边唱边舞,在这样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
五、开展主题活动,为展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平台
民间音乐文化是群众艺术,传承她需要全民的力量。营造学习、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气氛对宣传地方文化非常重要,开展地方性文艺汇演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艺术搬上舞台,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观看学生的表演,使传统音乐艺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艺术,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除了开展主题展演活动外,文艺工作者和音乐教师要多深入农村采风,发掘整理当地民间艺术瑰宝,并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再创造,让这种饱含泥土芬芳的传统艺术得以记载和传承,重现往日的华彩。
传承和弘扬地方音乐文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受各界关注程度不高和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宏观指导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相关教育体制,才能让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跨越重重困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使民族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音乐新课程标准》;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11月.
[3] 小学音乐教学100问[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体现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樂,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中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构建开放课堂,拓宽地方音乐文化教学时空
新课程理念倡导构建开放性课堂,对于地方民族音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和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唱多首歌曲来提高学生对家乡文艺感性认识,并能对所学歌曲进行分析,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要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互动,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做演员的荣耀和做评委的自豪。
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乐器和民族歌曲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培训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应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师生献艺,让学生充分与民间文艺接触,感受来自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熏陶。
民族文艺的根在农村,魂在大自然,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灵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庄,组织当地的学生一起体验在山野放歌的感受,放开嗓子对唱,含着号子劳动,让歌声在山间回荡,让情感在田园间跃动,享受那种一山歌起千山唱,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感受,这种不是教学胜似教学的效果岂不比课堂教学要好的多。
三、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多样拓宽音乐教育的渠道
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据我所知,现在的学生,学民族乐器的少,对民族器乐曲更是知之者不多,因而才会出现“不知刘天华只知刘德华”的那一场景。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辟民族音乐专栏,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地介绍;成立民歌兴趣小组;全校掀起“中华卡拉OK民歌大家唱”的热潮,班班有歌声,人人唱民歌,通过这些活动,更充实了学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音乐。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组建一支民乐队,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试想,如果一所学校组建了民乐队,那对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该有多大的促进呀!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民乐队队员而感到自豪,对全校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磁铁般的吸引,更使得大家对民族器乐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都有歌善舞的特点,他们的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而且各有特点,因此我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学唱之外,也让学生们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我感觉这样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会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学唱维吾尔族歌曲《哇哈哈》、《青春舞曲》中就可以让他们戴上小花帽敲起手鼓,模仿学习一些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又如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边唱边舞,在这样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
五、开展主题活动,为展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平台
民间音乐文化是群众艺术,传承她需要全民的力量。营造学习、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气氛对宣传地方文化非常重要,开展地方性文艺汇演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艺术搬上舞台,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观看学生的表演,使传统音乐艺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艺术,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除了开展主题展演活动外,文艺工作者和音乐教师要多深入农村采风,发掘整理当地民间艺术瑰宝,并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再创造,让这种饱含泥土芬芳的传统艺术得以记载和传承,重现往日的华彩。
传承和弘扬地方音乐文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受各界关注程度不高和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宏观指导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相关教育体制,才能让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跨越重重困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使民族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音乐新课程标准》;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11月.
[3] 小学音乐教学100问[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