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在思维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有着更有利的条件,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阅读课应着重训练思维,规划思维训练的目标内容和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思维训练的策略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而有所侧重,又应根据课堂需要交互运用,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思维训练;规划运用;目标内容;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读书贵思。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反映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思维学科。学习语文,应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让思维的芦草与语言的瑰宝交相辉映。因此,语文学科在思维教育方面有着更有利的条件,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其次,语文学科反映了中外最优秀的思维经验,教科书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也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不可熟视无睹。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训练有关,特别是阅读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所以教阅读课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思维。"
为什么后进生比之优等生容易在阅读题中受挫折,可以说,这些学生的阅读思维还没有得到训练,还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思维习惯。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思维训练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思维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规划运用问题。
一、思维训练的目标内容。
现代心理学研究曾指出,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可见,阅读是颇费心思的。通常说,绞尽脑汁,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么培养学生应有的思维习惯就成为教学日常工作了。
在低年级段,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在中年级段,学生的思维训练贵在坚持。在高年级段中,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
二、思维训练的主要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也标志着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问题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或者意识到了,却把握不住阅读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尺度,只是笼统地提出要进行思维训练,却不知如何进行。
(一)课堂示例,理性引导
课堂过于理性,则失之沉闷,缺乏语言美感;课堂过于感性,则失之轻浮,缺乏理性光芒。课堂中,应理智与情感兼具、逻辑和语言共生;但亦应有所取舍,重理性或重情感,则应根据课程安排和课堂需要合理运用。某些文章,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起示范作用的,教师应理性引导,尽量让学生把握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理性阅读的习惯。
(三)鼓励质疑,比较阅读
比较一般的解释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思辩的训练点。因为每一位学生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对同一文本的感知肯定会有差异,学生对课文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呈现的资源是原生态的,有亮点资源,也有错误资源,两者都是极其珍贵的。鼓励学生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利用不同的观点形成课堂的争锋和辩论,让学生在比较和争锋中辨别吸收,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笔者的做法是,在课前可让学生预习,针对一篇课文至少提出两个问题,教师汇总后,再挑选出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在课堂讨论。
(四)整合旧知,迁移运用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只能说是学会了学习,只有通过学习的迁移才能实现"会学"。如何让迁移更加快速、稳固与多向呢?
第一,学会迁移。前面在已提到,在上《长相思》时,先让学生回顾《秋思》,通过想象理解作者在时空构成的无限坐标中的思乡情怀。这种点与面的对比、有限和无限的对比的手法同样迁移到《长相思》这篇诗歌中。学生利用对比手法可体会到:在"山水"和"风雪"构成的广阔无垠的空间中,"夜深"和"千帐灯"这两个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悲伤和孤独之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无限时间流逝中,故园无此声无此声寄寓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二,在迁移中加入速度的概念。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发现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人类智能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需要更多书籍加以记录传播。因此,无限增长的书籍与有限的阅读时间构成了尖锐矛盾,对阅读的选择、速度、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各种类型思维训练都应有速度的要求。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学会一下子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联想到与所读的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思维敏捷才能善于迅速地处理应接不暇的信息,驾驭层出不穷的知识,比如搞快速阅读、快速默词、快速听写、快速背诵、快速反应的训练,既可增大阅读的信息量,又可使大脑的反应变得更加灵敏。
以上策略在小学三个年级段中各有侧重。
一般来说,在低段采用的策略重点为课堂示例和发挥想象,课堂示例为学生的直观阅读开辟通道,发挥想象旨在提升学生感悟能力和情境分析能力;课堂示例和发挥想象亦可让学生对学习思维产生兴趣。 中段时重在质疑和比较阅读。通过这两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辨能力,在比较中旁类触通,在质疑中坚持思辨,在质疑中强化思辨能力。
高段时重在迁移运用。迁移的目的是运用,无论在升学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社会生涯中,学生都应掌握和提升这种能力。
当然具体的策略又不能孤立开来,该融合的时候,就要融合,多种元素的交融,才会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
三、思维训练规划运用的几点思考:
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很多人不敢轻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教师把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内容)改造成学生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最适宜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的形式,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教学过程本是个脑力劳动过程,特别像阅读课,教师的启发引导直接影响着教质量的高下,教师的主体性更要适当地重视起来,比如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感"的即兴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那么,教师究竟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关键是要精研课文,选择"可发散点"。可发散点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基础,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
启发引导相当程度还要依靠老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在学生动脑学习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学语言犹如万能钥匙,功能齐全,只要执教者珍视它,有效地使用它,课堂里学生就会聚精会神,思维活跃,听到精辟精妙处,会情不自禁欢呼雀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然要面临着革新、发展,只有我们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训练手段,全面推进语文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有了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我们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彭世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教育.2010,1.
【2】朱青苗.小学语文思维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3】何小农.小学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A]杭州市小学语数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论文集.
【4】张少珍.利用阅读阵地构建思维训练场[J].福建教育.2000,5.
【5】卢明森.创新思维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关键词]:思维训练;规划运用;目标内容;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读书贵思。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反映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思维学科。学习语文,应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让思维的芦草与语言的瑰宝交相辉映。因此,语文学科在思维教育方面有着更有利的条件,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其次,语文学科反映了中外最优秀的思维经验,教科书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也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不可熟视无睹。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训练有关,特别是阅读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所以教阅读课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思维。"
为什么后进生比之优等生容易在阅读题中受挫折,可以说,这些学生的阅读思维还没有得到训练,还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思维习惯。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思维训练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思维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规划运用问题。
一、思维训练的目标内容。
现代心理学研究曾指出,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可见,阅读是颇费心思的。通常说,绞尽脑汁,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么培养学生应有的思维习惯就成为教学日常工作了。
在低年级段,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在中年级段,学生的思维训练贵在坚持。在高年级段中,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
二、思维训练的主要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也标志着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问题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或者意识到了,却把握不住阅读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尺度,只是笼统地提出要进行思维训练,却不知如何进行。
(一)课堂示例,理性引导
课堂过于理性,则失之沉闷,缺乏语言美感;课堂过于感性,则失之轻浮,缺乏理性光芒。课堂中,应理智与情感兼具、逻辑和语言共生;但亦应有所取舍,重理性或重情感,则应根据课程安排和课堂需要合理运用。某些文章,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起示范作用的,教师应理性引导,尽量让学生把握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理性阅读的习惯。
(三)鼓励质疑,比较阅读
比较一般的解释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思辩的训练点。因为每一位学生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对同一文本的感知肯定会有差异,学生对课文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呈现的资源是原生态的,有亮点资源,也有错误资源,两者都是极其珍贵的。鼓励学生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利用不同的观点形成课堂的争锋和辩论,让学生在比较和争锋中辨别吸收,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笔者的做法是,在课前可让学生预习,针对一篇课文至少提出两个问题,教师汇总后,再挑选出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在课堂讨论。
(四)整合旧知,迁移运用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只能说是学会了学习,只有通过学习的迁移才能实现"会学"。如何让迁移更加快速、稳固与多向呢?
第一,学会迁移。前面在已提到,在上《长相思》时,先让学生回顾《秋思》,通过想象理解作者在时空构成的无限坐标中的思乡情怀。这种点与面的对比、有限和无限的对比的手法同样迁移到《长相思》这篇诗歌中。学生利用对比手法可体会到:在"山水"和"风雪"构成的广阔无垠的空间中,"夜深"和"千帐灯"这两个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悲伤和孤独之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无限时间流逝中,故园无此声无此声寄寓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二,在迁移中加入速度的概念。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发现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人类智能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需要更多书籍加以记录传播。因此,无限增长的书籍与有限的阅读时间构成了尖锐矛盾,对阅读的选择、速度、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各种类型思维训练都应有速度的要求。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学会一下子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联想到与所读的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思维敏捷才能善于迅速地处理应接不暇的信息,驾驭层出不穷的知识,比如搞快速阅读、快速默词、快速听写、快速背诵、快速反应的训练,既可增大阅读的信息量,又可使大脑的反应变得更加灵敏。
以上策略在小学三个年级段中各有侧重。
一般来说,在低段采用的策略重点为课堂示例和发挥想象,课堂示例为学生的直观阅读开辟通道,发挥想象旨在提升学生感悟能力和情境分析能力;课堂示例和发挥想象亦可让学生对学习思维产生兴趣。 中段时重在质疑和比较阅读。通过这两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辨能力,在比较中旁类触通,在质疑中坚持思辨,在质疑中强化思辨能力。
高段时重在迁移运用。迁移的目的是运用,无论在升学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社会生涯中,学生都应掌握和提升这种能力。
当然具体的策略又不能孤立开来,该融合的时候,就要融合,多种元素的交融,才会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
三、思维训练规划运用的几点思考:
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很多人不敢轻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教师把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内容)改造成学生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最适宜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的形式,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教学过程本是个脑力劳动过程,特别像阅读课,教师的启发引导直接影响着教质量的高下,教师的主体性更要适当地重视起来,比如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感"的即兴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那么,教师究竟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关键是要精研课文,选择"可发散点"。可发散点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基础,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
启发引导相当程度还要依靠老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在学生动脑学习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学语言犹如万能钥匙,功能齐全,只要执教者珍视它,有效地使用它,课堂里学生就会聚精会神,思维活跃,听到精辟精妙处,会情不自禁欢呼雀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然要面临着革新、发展,只有我们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训练手段,全面推进语文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有了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我们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彭世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教育.2010,1.
【2】朱青苗.小学语文思维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3】何小农.小学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A]杭州市小学语数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论文集.
【4】张少珍.利用阅读阵地构建思维训练场[J].福建教育.2000,5.
【5】卢明森.创新思维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