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诗人也是画家,虽只用寥寥数句,却能在读者面前呈现一幅宏大细腻的画作。
奇妙的画面感
有同学会问,用文字怎么画画?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两幅作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完这首元曲,你的眼前有没有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黄昏,老树上爬满枯藤,一只乌鸦站在树梢望着远方。小桥旁有一户人家,桥下潺潺流水慢慢流远。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吹起的古道上慢慢走远。夕阳将要西沉,游子满怀忧愁走往天涯海角。
诗人透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孤立的景物联系起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虽未出现什么“忧愁”“悲伤”“孤独”的字眼,但诗人怀才不遇、悲凉的情感已悄悄释放出来了。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深山里,森林浓密看不到来往的人影,却有说话声自山上的小路传来。太阳要下山了,霞光穿透浓密的森林,反射的光线照在树下翠绿的青苔上。想象自己正在黄昏时的山林里,听见有人说话,却看不见人,夕阳照过来了,刚好照在青苔上,青苔上说不定还有一只螳螂呢!
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的景色,如果你现在拿一张图画纸,真可以画出一幅画来呢。全诗没有“喜爱”的字眼,但诗人对大自然空灵境界的追求,却一目了然了。这就是“诗的画面”带出来的效果。
具体带出画面
那我们如何来制造“诗的画面”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具体描写。简单的说,就是把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闻得了、尝得到的,能启动心中感觉的事情、风景、物品等刻画出来。它们是童诗的各个零部件,也是读者脑海中画面的重要组成元素。
举个例子:稻子成熟了,又是丰收的季节
这诗句虽提到稻子成熟是丰收的季节,但丰收到底是收了多少呢?诗句很抽象,没有什么画面感。如果诗句是这样写:
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收稻机收割了这片田
“金黄色”代表稻子成熟了;想象“稻浪起伏”这幅画面,是不是很具体?大片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上下起伏;“收稻机收割”,饱满成熟的稻谷从收稻机里源源不断地流进大袋子中,农民伯伯脸上笑开了花儿。细细品味,有没有感觉到丰收,有没有喜悦的感觉?
金黄色、稻浪、收稻机,这些都是能激发想象的关于丰收的具体颜色、事物,读者很快就能在脑海中“绘”出丰收的画面。不信,你现在动手画画看,看看是不是觉得画面很容易画下来,而且还可以画得更丰富。
具体描写才容易营造有画面的诗,你必须具备这一观念,写出的童诗才会生动。
童诗欣赏
现在我要提供《如果天空是座大草原》这首童诗,请你为这首童诗画一幅图画。
如果天空是座大草原
十朵云是十只绵羊
低头吃草
风来了
十只绵羊变成十匹马
在奔跑
风停了
十匹马变成十头牛
低头吃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看看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天空是一座草原,草原很具体,天空草原是不是让你有很多联想?草原有绵羊,那是云朵变成的,然后风吹起,云朵开始跑起来,变成马在奔跑。风停了,云朵停下来,变成牛在吃草。一会儿是安静的绵羊,一会儿是奔跑的马,一会儿又是安静的牛,有没有觉得这画面有静有动十分活泼呢!
在营造画面的时候,不妨带一点“故事性”,产生的趣味性可以更耐读。请你欣赏这篇《手指头》:
弟弟伸出手
一、二、三、四、五
数数手指头
远远的远远的山
高高低低 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那也是手指头!”
一朵云飘走了
一、二、三、四、五、六
“咦!怎么多一根手指头?”
有没有看出这首诗的趣味,“远远的远远的山/高高低低”是山景的画面,五座山峰像五根手指头。“一朵云飘走了/一、二、三、四、五、六”是云朵的画面,它一飘走,第六座山峰出现,就不像五根手指头,小弟弟的疑惑带动趣味的画面,让整首童诗很耐人寻味。所以,童诗的画面会创造情感的,你看那小弟弟是不是很天真、幼稚?
现在换你以“散步”为题目,尝试写一首童诗,你可以把散步时所看到的景物写进来。画面感十足的童诗,更能将感情明确地表现出来哟。
(责任编辑 司亚云)
奇妙的画面感
有同学会问,用文字怎么画画?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两幅作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完这首元曲,你的眼前有没有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黄昏,老树上爬满枯藤,一只乌鸦站在树梢望着远方。小桥旁有一户人家,桥下潺潺流水慢慢流远。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吹起的古道上慢慢走远。夕阳将要西沉,游子满怀忧愁走往天涯海角。
诗人透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孤立的景物联系起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虽未出现什么“忧愁”“悲伤”“孤独”的字眼,但诗人怀才不遇、悲凉的情感已悄悄释放出来了。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深山里,森林浓密看不到来往的人影,却有说话声自山上的小路传来。太阳要下山了,霞光穿透浓密的森林,反射的光线照在树下翠绿的青苔上。想象自己正在黄昏时的山林里,听见有人说话,却看不见人,夕阳照过来了,刚好照在青苔上,青苔上说不定还有一只螳螂呢!
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的景色,如果你现在拿一张图画纸,真可以画出一幅画来呢。全诗没有“喜爱”的字眼,但诗人对大自然空灵境界的追求,却一目了然了。这就是“诗的画面”带出来的效果。
具体带出画面
那我们如何来制造“诗的画面”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具体描写。简单的说,就是把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闻得了、尝得到的,能启动心中感觉的事情、风景、物品等刻画出来。它们是童诗的各个零部件,也是读者脑海中画面的重要组成元素。
举个例子:稻子成熟了,又是丰收的季节
这诗句虽提到稻子成熟是丰收的季节,但丰收到底是收了多少呢?诗句很抽象,没有什么画面感。如果诗句是这样写:
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收稻机收割了这片田
“金黄色”代表稻子成熟了;想象“稻浪起伏”这幅画面,是不是很具体?大片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上下起伏;“收稻机收割”,饱满成熟的稻谷从收稻机里源源不断地流进大袋子中,农民伯伯脸上笑开了花儿。细细品味,有没有感觉到丰收,有没有喜悦的感觉?
金黄色、稻浪、收稻机,这些都是能激发想象的关于丰收的具体颜色、事物,读者很快就能在脑海中“绘”出丰收的画面。不信,你现在动手画画看,看看是不是觉得画面很容易画下来,而且还可以画得更丰富。
具体描写才容易营造有画面的诗,你必须具备这一观念,写出的童诗才会生动。
童诗欣赏
现在我要提供《如果天空是座大草原》这首童诗,请你为这首童诗画一幅图画。
如果天空是座大草原
十朵云是十只绵羊
低头吃草
风来了
十只绵羊变成十匹马
在奔跑
风停了
十匹马变成十头牛
低头吃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看看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天空是一座草原,草原很具体,天空草原是不是让你有很多联想?草原有绵羊,那是云朵变成的,然后风吹起,云朵开始跑起来,变成马在奔跑。风停了,云朵停下来,变成牛在吃草。一会儿是安静的绵羊,一会儿是奔跑的马,一会儿又是安静的牛,有没有觉得这画面有静有动十分活泼呢!
在营造画面的时候,不妨带一点“故事性”,产生的趣味性可以更耐读。请你欣赏这篇《手指头》:
弟弟伸出手
一、二、三、四、五
数数手指头
远远的远远的山
高高低低 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那也是手指头!”
一朵云飘走了
一、二、三、四、五、六
“咦!怎么多一根手指头?”
有没有看出这首诗的趣味,“远远的远远的山/高高低低”是山景的画面,五座山峰像五根手指头。“一朵云飘走了/一、二、三、四、五、六”是云朵的画面,它一飘走,第六座山峰出现,就不像五根手指头,小弟弟的疑惑带动趣味的画面,让整首童诗很耐人寻味。所以,童诗的画面会创造情感的,你看那小弟弟是不是很天真、幼稚?
现在换你以“散步”为题目,尝试写一首童诗,你可以把散步时所看到的景物写进来。画面感十足的童诗,更能将感情明确地表现出来哟。
(责任编辑 司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