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学习金字塔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数据以及多学科的课堂观察,从“说”的主体与客体、“说”的内容、“说”的场合等维度开展研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说”;理论与实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金字塔
【作者简介】张莎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学校。
一、“说”的理论依据
传统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听、读、记(写)的能力与方法指导,对于“说”的实踐与研究较少。“说”是有声的思维,无论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的实验数据,都力证了“说”的重要性和高效性。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课堂教学中,要想学生“说”出来,首先要满足其安全的需求。教师要营造说的氛围、与同学共同寻找说的同伴、积极评价说的结果,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批评、指责、嘲笑、说不出时的惩罚行为都会使学生的“说”丧失安全保障。
满足安全需要后,学生需要寻求归属感,结对互说中的同伴、组内轮说时的小组对说话人的接受,会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率。安全、归属感之上是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困难,成为发言人等都会使其得到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2.学习金字塔。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的平均学习保持率,即:听讲5%;阅读10%,视听30%,讨论50%,实践75%,教别人90%。数据表明,课堂教学中采取“说”的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内轮说中每人轮流发言,有说、有倾听、有思考。轮说发言时遇到问题的同学,在同学或老师释疑后,可以在白板或学案上实战演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即教别人中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结对互说等方式亦然。
二、“说”的实践探索
“说”的实践探索主要围绕着“说”的主体与客体、内容及场合三方面展开。
1.“说”的主体与客体。“说”的主体指说话人,客体是听话人。学生作为说话人或听话人,要在“说”中自主且高效,就要求老师在“说”的任务前必须明确具体的加以指导。谁和谁结为“说”的主客体,是“一对一”型还是“一对多”型?在“一对一”和“一对多”中的发言顺序怎样?如何避免话语霸权和边缘化现象?都值得思考。英语中的结对互说为主客体“一对一型”;组内轮说为“一对多”型。此外,学生还倾向于说给老师或自己听。
2.“说”的内容。“说”的内容要围绕“说”的目的,具有价值性。根据“说”的内容,可将“说”分为检查与质疑型、总结与反思型以及交际与强化型。
(1)检查与质疑型。检查质疑型的“说”,主要检查学生已学知识是否掌握,重难点问题是否真正得到有效解决。此类型适合“一对一”。检查时,文科类学科主要检查所学知识及其框架(思维导图等),理科类学科主要检查公式、定理、方法与步骤。检查主要通过相互提问与质疑的方法。检查质疑前,要培训学生如何问如何答,切忌让学生盲目提问,致使学生无从下手,只能聊天、说笑。
(2)总结与反思型。每节课达标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检测等检测之前可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可采取自我、结对、组内及组间总结与反思的方式,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呈现。
(3)交际与强化型。交际与强化型主要针对语言类学科,尤其是英语学科,以“一对一”的结对互说最为突出,目的在于实现语言学科的交际性,体现其工具性特点。
3.“说”的场合。
(1)时间场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说”可以发生在复习导入时、自学完成后互帮时、教师释疑后、作业批阅后、试卷讲评后。要注意不能为了采取“说”的形式而“说”,一定是“说”的内容有价值,不“说”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发展,这时才有“说”的必要。
(2)地点场合。“说”可分为集中式和离散式。集中式主要指学生坐在或站在座位上采取结对或组内轮说的方式进行。离散式在课堂上指学生和同伴在教室内找个舒适的地方进行“说”的活动;在课下,可在连廊、办公室、家里、网络上进行离散式的“说”。
三、存在的问题
1.“说”的时耗问题。“说”是有价值的,但 “说”占用的课堂时间比传统教学方式要多,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任务观,备课时的目标设定和内容设计要合理,课堂驾驭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
2.大班额下“说”的有效性。大班额下如何使“说”更高效?“说”的方式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大班额下场地限制和无秩序问题。
3.“说”的效果监测。如何有效检测“说”的质量?目前普遍采取“说”后老师立即抽查、结对考、组间互考和“说”后做题检测等方式进行“说”的质量检测。每一种检测方式既有其优势,也有不足。
四、结语
关于“说”的教学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今后,学校会将教学中的“说”从多学科推广到全学科,从高年级学段推广到中低年级学段,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解决“说”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说”的优势,使“说”与学科教学常态化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河北:河北新世纪印务有限公司,2007,4.
[2]Lalley, James P.; Miller, Robert H. The Learning Pyramid: Does It Point Teachers in the Right Direction?[J]. Education,v128 n1 p64-79 Fall 2007.
【关键词】“说”;理论与实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金字塔
【作者简介】张莎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学校。
一、“说”的理论依据
传统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听、读、记(写)的能力与方法指导,对于“说”的实踐与研究较少。“说”是有声的思维,无论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的实验数据,都力证了“说”的重要性和高效性。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课堂教学中,要想学生“说”出来,首先要满足其安全的需求。教师要营造说的氛围、与同学共同寻找说的同伴、积极评价说的结果,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批评、指责、嘲笑、说不出时的惩罚行为都会使学生的“说”丧失安全保障。
满足安全需要后,学生需要寻求归属感,结对互说中的同伴、组内轮说时的小组对说话人的接受,会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率。安全、归属感之上是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困难,成为发言人等都会使其得到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2.学习金字塔。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的平均学习保持率,即:听讲5%;阅读10%,视听30%,讨论50%,实践75%,教别人90%。数据表明,课堂教学中采取“说”的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内轮说中每人轮流发言,有说、有倾听、有思考。轮说发言时遇到问题的同学,在同学或老师释疑后,可以在白板或学案上实战演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即教别人中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结对互说等方式亦然。
二、“说”的实践探索
“说”的实践探索主要围绕着“说”的主体与客体、内容及场合三方面展开。
1.“说”的主体与客体。“说”的主体指说话人,客体是听话人。学生作为说话人或听话人,要在“说”中自主且高效,就要求老师在“说”的任务前必须明确具体的加以指导。谁和谁结为“说”的主客体,是“一对一”型还是“一对多”型?在“一对一”和“一对多”中的发言顺序怎样?如何避免话语霸权和边缘化现象?都值得思考。英语中的结对互说为主客体“一对一型”;组内轮说为“一对多”型。此外,学生还倾向于说给老师或自己听。
2.“说”的内容。“说”的内容要围绕“说”的目的,具有价值性。根据“说”的内容,可将“说”分为检查与质疑型、总结与反思型以及交际与强化型。
(1)检查与质疑型。检查质疑型的“说”,主要检查学生已学知识是否掌握,重难点问题是否真正得到有效解决。此类型适合“一对一”。检查时,文科类学科主要检查所学知识及其框架(思维导图等),理科类学科主要检查公式、定理、方法与步骤。检查主要通过相互提问与质疑的方法。检查质疑前,要培训学生如何问如何答,切忌让学生盲目提问,致使学生无从下手,只能聊天、说笑。
(2)总结与反思型。每节课达标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检测等检测之前可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可采取自我、结对、组内及组间总结与反思的方式,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呈现。
(3)交际与强化型。交际与强化型主要针对语言类学科,尤其是英语学科,以“一对一”的结对互说最为突出,目的在于实现语言学科的交际性,体现其工具性特点。
3.“说”的场合。
(1)时间场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说”可以发生在复习导入时、自学完成后互帮时、教师释疑后、作业批阅后、试卷讲评后。要注意不能为了采取“说”的形式而“说”,一定是“说”的内容有价值,不“说”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发展,这时才有“说”的必要。
(2)地点场合。“说”可分为集中式和离散式。集中式主要指学生坐在或站在座位上采取结对或组内轮说的方式进行。离散式在课堂上指学生和同伴在教室内找个舒适的地方进行“说”的活动;在课下,可在连廊、办公室、家里、网络上进行离散式的“说”。
三、存在的问题
1.“说”的时耗问题。“说”是有价值的,但 “说”占用的课堂时间比传统教学方式要多,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任务观,备课时的目标设定和内容设计要合理,课堂驾驭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
2.大班额下“说”的有效性。大班额下如何使“说”更高效?“说”的方式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大班额下场地限制和无秩序问题。
3.“说”的效果监测。如何有效检测“说”的质量?目前普遍采取“说”后老师立即抽查、结对考、组间互考和“说”后做题检测等方式进行“说”的质量检测。每一种检测方式既有其优势,也有不足。
四、结语
关于“说”的教学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今后,学校会将教学中的“说”从多学科推广到全学科,从高年级学段推广到中低年级学段,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解决“说”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说”的优势,使“说”与学科教学常态化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河北:河北新世纪印务有限公司,2007,4.
[2]Lalley, James P.; Miller, Robert H. The Learning Pyramid: Does It Point Teachers in the Right Direction?[J]. Education,v128 n1 p64-79 Fall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