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年底,昆明市五华区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的下瓦恭村里来了一群“隆人”。这群“怪人”由大学英语教师、IT从业者、国企工作人员组成。作为云南“自然农法”的首创人,安子曦和陈蕾蕾曾经是云南大学的外语教师,如今已成为农业专家。陈蕾蕾说:“所谓自然农法,有几个根本特征是:不根除杂草,不撒农药,不使用化肥,自留种。”
安子曦强调,“自然农法”首先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人的需求放在第二位,不催促,不干涉自然,人只是协作作物生长。比如,种植过程所用的蔬菜汁、野草汁其实是一种天然酵素,相较于农药、化肥这些化学药剂,酵素不仅能满足地里蔬菜的营养所需,还能成为一种天然的驱虫剂,安全且无毒。而有机农业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有机农药和有机化肥,也是以人为方式介入了自然生长。
目前,他们在下瓦恭村有43亩地,地里有水稻、番茄、花菜、秋葵、香菇等十多个品种,还有应季的水稻和小麦,并且相应推出了崇尚健康的胚芽米和全麦面粉。
安子曦显然并不希望自己所践行的“自然农法”仅仅是“少量白细胞”,而是具备造血功能的干细胞。
2013年的一场大风让生长在户外的蔬菜被风雨打得七零八落,这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让“自然农法”的理念得以广泛推广,必须要远离市场风险太大的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于是在去年,他们选定了香菇作为支撑“自然农法”理念的推广项目。
“从市场风险考虑,香菇可以进行立体种植,而且鲜香菇、干香菇、深加工产品均可以开发,亩产高,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品种。”陈蕾蕾说,“要先养活自己,才可能推广‘自然农法’,否则这个理念无法说服别人,也难让我们独立坚持。”
目前,“阿素生活”在瓦恭的香菇种植面积有10亩左右,每亩地可以搭建4~5个大棚,每个大棚可以种植香菇6000棒,而且全年均可种植,一年可以收获两茬。“保守估计,每亩地的年收入在4~5万元。”陈蕾蕾说,“这样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农民安于土地,回归自然的农耕法则。”
在瓦恭村获得成功以后,他们在曲靖沾益播乐乡、大坡乡进行推广种植,并且将种植香菇后的废菌棒用作有机肥,投入其他农产品种植中。在他们的设想中,在沾益将会建100亩左右的示范基地,除了香菇种植示范外,还将建收购、加工、冷库的场所,形成交易集中地。更重要的是自然农法的培训学校发动当地农户用自然农法进行香菇种植,并可能成为云南最大的香菇产地。
对于将来,安子曦有更多的打算,他到不同的地方种地、种果树,是为了将这种自然栽培的方式推广开。用实例让农户看到农业生产的前景,打破农民耕种不能挣钱的怪圈,最终能实现“自然农法”的大田种植。虽然前路很曲折,但是他坚信这种方式终将有一天会被广泛接受。
而为了全方位推广“自然农法”理念和健康生态农产品,创业团队中IT业出身的创业者可谓得心应手,微信朋友圈、公众账号、淘宝店、微博,一个都不少。
而且,在四位创业者的微信朋友圈,每一次“自然农法”的图文直播,从耕作、收获、烹饪到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都赢得无塔赞”,也集聚了很多产品忠实的粉丝,他们更多的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拥趸。
如今,以生态健康的瓦恭香菇、全麦面粉、胚芽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利用互联网和品牌的力量,这群“自然农法”的践行者让理想被身边的人接纳和认可,让“不可能”诞生了不竭的影响力。
安子曦强调,“自然农法”首先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人的需求放在第二位,不催促,不干涉自然,人只是协作作物生长。比如,种植过程所用的蔬菜汁、野草汁其实是一种天然酵素,相较于农药、化肥这些化学药剂,酵素不仅能满足地里蔬菜的营养所需,还能成为一种天然的驱虫剂,安全且无毒。而有机农业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有机农药和有机化肥,也是以人为方式介入了自然生长。
目前,他们在下瓦恭村有43亩地,地里有水稻、番茄、花菜、秋葵、香菇等十多个品种,还有应季的水稻和小麦,并且相应推出了崇尚健康的胚芽米和全麦面粉。
安子曦显然并不希望自己所践行的“自然农法”仅仅是“少量白细胞”,而是具备造血功能的干细胞。
2013年的一场大风让生长在户外的蔬菜被风雨打得七零八落,这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让“自然农法”的理念得以广泛推广,必须要远离市场风险太大的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于是在去年,他们选定了香菇作为支撑“自然农法”理念的推广项目。
“从市场风险考虑,香菇可以进行立体种植,而且鲜香菇、干香菇、深加工产品均可以开发,亩产高,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品种。”陈蕾蕾说,“要先养活自己,才可能推广‘自然农法’,否则这个理念无法说服别人,也难让我们独立坚持。”
目前,“阿素生活”在瓦恭的香菇种植面积有10亩左右,每亩地可以搭建4~5个大棚,每个大棚可以种植香菇6000棒,而且全年均可种植,一年可以收获两茬。“保守估计,每亩地的年收入在4~5万元。”陈蕾蕾说,“这样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农民安于土地,回归自然的农耕法则。”
在瓦恭村获得成功以后,他们在曲靖沾益播乐乡、大坡乡进行推广种植,并且将种植香菇后的废菌棒用作有机肥,投入其他农产品种植中。在他们的设想中,在沾益将会建100亩左右的示范基地,除了香菇种植示范外,还将建收购、加工、冷库的场所,形成交易集中地。更重要的是自然农法的培训学校发动当地农户用自然农法进行香菇种植,并可能成为云南最大的香菇产地。
对于将来,安子曦有更多的打算,他到不同的地方种地、种果树,是为了将这种自然栽培的方式推广开。用实例让农户看到农业生产的前景,打破农民耕种不能挣钱的怪圈,最终能实现“自然农法”的大田种植。虽然前路很曲折,但是他坚信这种方式终将有一天会被广泛接受。
而为了全方位推广“自然农法”理念和健康生态农产品,创业团队中IT业出身的创业者可谓得心应手,微信朋友圈、公众账号、淘宝店、微博,一个都不少。
而且,在四位创业者的微信朋友圈,每一次“自然农法”的图文直播,从耕作、收获、烹饪到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都赢得无塔赞”,也集聚了很多产品忠实的粉丝,他们更多的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拥趸。
如今,以生态健康的瓦恭香菇、全麦面粉、胚芽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利用互联网和品牌的力量,这群“自然农法”的践行者让理想被身边的人接纳和认可,让“不可能”诞生了不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