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帮助我们洞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读完了一本书后,我们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体会,会针对其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想、感受,或反省、思考、议论、评价等等,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一、“读”原文,抓重点
  读后感是读了书后的感受,因此,必须在读书上下工夫。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读后感写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读”得怎样。所以,写读后感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文字表达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读懂字词来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理解全文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还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和社会、历史、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边读边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和具体,才能为写好读后感做足准备。
  读后感的形式、思路和内容都特别灵活,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那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能放过;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再次复习和巩固。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懂了原文,并不是一定就能写好读后感,将“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是不对的。前边的“读”是写文章的内容简介,后边的“感”才是重点。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譬如写《钓鱼的启示》的读后感,课文写了“我”在34年前的一个傍晚,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为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我就课文的“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对这句话的体会。由此看来,“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
  三、抓住点,联实际
  “感”要结合实际。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去“感”。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会造成文章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应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总之,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而“感”。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感悟也比较深刻,接下来就要让学生明白读后感重点是“感”。那么“感”是什么?“感”就是在读了文章后产生的感想,是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的思考。因此,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现象纵横拓展进行评论。
  四、“三要素”,要结合
  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要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互相结合。读后感是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但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总全文,升感想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呼应“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指导他们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其次,要指导找准“感点”,也就是自己读了以后真正有感触的地方;再次,要注意指导写读后感的大致结构。当然,在指导写读后感时,也必须强化作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既能由“感”有获,又能由“读”有得。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进行着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如何通过改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开发小学体育教学新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和组织不同的活动,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的创新能力呢?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摸索创新载体  1.改变思想,求创新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小学体育教学增加了在思想上培养学生体育创新意识的要求,以求让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材只是学科知识的一个载体,而知识是实践者的心血和汗水凝成的,是实践者思维的火花留下的永恒闪光。然而,再好的教材,它也毕竟只是人们使用的一种工具,而课堂却是发展的、生成的、创造的、灵活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活用教材,促进学生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 “鼓励算法多样化” 的教学要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是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加要关注学生思维层次的发张与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让他们对各种算法分析比较,在质疑、归纳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达到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就要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怎样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以下笔者就《真情对印》一课中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力的若干体会。  一、激趣导入,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作为素质教育的美术教学,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应当注意舍弃一切单调、枯燥或可能令
在这里我想先讲一个故事:小时候喜欢听小鸟唱歌,于是把小鸟关在笼子里,可是一个月后,小鸟竟死了。 我伤心了好几天,父亲说,你若喜欢它,就应该让它在天空中飞,在枝头唱歌。  那时候怎么也不理解,如今我已经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多年,回想起来,父亲的话让我恍然有所得。在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中,我已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把多年的光阴洒在了三尺讲台,把全身心的爱给予了我的学生。而这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爱
有专家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金钱。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光靠经济奖励走不太远,奖金有了五千,想六千,有了六千,想一万。去年实行的绩效工资,让我们每位教师的收入增加不少,教师的社会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但每位教师的活力是不是像工资一样提高了呢?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工资的提高是否成正比呢?因此,有了房子、车子的教师们有什么追求呢?是值得我们校长思考的事,校长
《礼记·乐记》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将文学、绘画、舞蹈等学科渗透其中,体现学科综合的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音乐。让学生认识与音乐相关联的姊妹艺术,以他山之石攻玉,可以使学生的理解多元化,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音乐与文学联姻,课堂充满诗意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拥有更多的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其局限性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之惑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就执行,会走入教学的误区,一味地认为新课改就是让课堂热闹,就是不
【现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全国2400多名儿童抽样调查,调查显示,过重的学业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甚至有绝望的感受。其中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学业压力大、不被人理解和成绩不好,这三大“压力”正在酿成“童年恐慌”。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切身感受到考试对学生心情的影响。  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一堂课中的教学片段: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篇文章,往往是学生思想、生活、知识、能力及个性等各方面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反映。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作为教师,以往我们只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作文教学只注重了讲究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结构,怎样叙述、说明、议论等等,只注重了形式。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把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