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篇文章,往往是学生思想、生活、知识、能力及个性等各方面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反映。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作为教师,以往我们只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作文教学只注重了讲究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结构,怎样叙述、说明、议论等等,只注重了形式。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把目睹的、耳闻的、内心感悟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示自己生活的情趣,这就是作文。因此,作文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文要表达学生真情实感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叶老强调的就是作文的真实性。说真话,就要写真事,写实事,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和感悟。而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作文里,学生的作文往往不乏虚情假意、刻意捏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活单调枯燥,没有真实的体验,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真实的情感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实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学校,投入社会,了解社会,丰富阅历,不仅是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征和人物的特点,而且要用心去体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由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作文要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不可理解为随情由性、信马由缰、海阔天空、为所欲为的空话。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当他们真正提笔的时候又往往无从下笔。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让他们敢想、敢写,自由表达;要鼓励学生对生活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用成人思想去要求学生,框住学生的思维,而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避免把一个个有着独立个性、独特思维的学生统一化,避免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干扰学生的独立思维。
三、作文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表达
写作要创新,要有创造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好的习作,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习作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写出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那么,如何创新?教师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引导学生突破。
对于不同的事或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生活,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人云亦云;且根据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选择合适自己作文的表达形式,在文章的构思和语言上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文章千人一面、千口同腔。
独特新颖的构思,往往是作文创新成功的一半,但构思创新不等于没有章法,形式创新也不等于不要文体。学生在习作中为了创新,往往会忽略这关键的一环,构思上多出现浮躁,或是想象荒谬的情况,要么情节失真,不合情理;要么自相矛盾,不合逻辑。在作文教学中,“文体不限”是作文“开放性”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解放学生的“手脚”,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特长的空间,使他们发挥出最佳的写作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要选的文体,然后再去构思。如果喜欢编织故事,就选择记叙性文体;如果长于说理,就选择议论性文体;如果善于抒情,就选择抒情性文体;如果想象丰富,就编写科幻小品;如果情感丰富,那么不妨就酝酿激情,赋诗一首。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那么,如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我觉得思想观念是第一位的,教师只有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观念,摒弃束缚学生思维的陈规旧律,才能科学地指导作文,实现作文效率的真正提高,学生也才能摆脱束缚,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责编 钟 岚)
一、作文要表达学生真情实感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叶老强调的就是作文的真实性。说真话,就要写真事,写实事,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和感悟。而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作文里,学生的作文往往不乏虚情假意、刻意捏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活单调枯燥,没有真实的体验,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真实的情感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实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学校,投入社会,了解社会,丰富阅历,不仅是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征和人物的特点,而且要用心去体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由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作文要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不可理解为随情由性、信马由缰、海阔天空、为所欲为的空话。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当他们真正提笔的时候又往往无从下笔。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让他们敢想、敢写,自由表达;要鼓励学生对生活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用成人思想去要求学生,框住学生的思维,而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避免把一个个有着独立个性、独特思维的学生统一化,避免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干扰学生的独立思维。
三、作文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表达
写作要创新,要有创造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好的习作,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习作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写出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那么,如何创新?教师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引导学生突破。
对于不同的事或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生活,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人云亦云;且根据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选择合适自己作文的表达形式,在文章的构思和语言上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文章千人一面、千口同腔。
独特新颖的构思,往往是作文创新成功的一半,但构思创新不等于没有章法,形式创新也不等于不要文体。学生在习作中为了创新,往往会忽略这关键的一环,构思上多出现浮躁,或是想象荒谬的情况,要么情节失真,不合情理;要么自相矛盾,不合逻辑。在作文教学中,“文体不限”是作文“开放性”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解放学生的“手脚”,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特长的空间,使他们发挥出最佳的写作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要选的文体,然后再去构思。如果喜欢编织故事,就选择记叙性文体;如果长于说理,就选择议论性文体;如果善于抒情,就选择抒情性文体;如果想象丰富,就编写科幻小品;如果情感丰富,那么不妨就酝酿激情,赋诗一首。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那么,如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我觉得思想观念是第一位的,教师只有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观念,摒弃束缚学生思维的陈规旧律,才能科学地指导作文,实现作文效率的真正提高,学生也才能摆脱束缚,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责编 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