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手表不瘟不火、智能服饰未见普及,说起智能穿戴设备,不管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有各种各样的构想,而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终极形态之一——智能眼镜,却始终难以走向消费市场。
Google Glass之后,智能眼镜行业开始瞄准一些细分需求、面向专业市场或企业用户推出产品。今年春运的火车站里,我们就看到了这么一副面向警务安防的智能眼镜。
只需要“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运是归家团聚、串门探亲和出门远游的好机会,而对春运安保工作人员来说春运则是一场考验:据交通运输部透露,仅春运前十七天(2月1日-17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就达11.94亿人次,这给交通安保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如果你春运期间刚好路过郑州、昆明等地,也许就会发现这些车站的进站口不时会出现几名戴着墨镜的民警在四处张望——这可不是警察同志们在“扮酷”,他们所佩戴的,是一款具备毫秒级人脸识别功能的警务眼镜。
这款警务眼镜由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采用分体式设计。借助其内置的高速多点物体视觉跟踪算法和定制深度学习引擎,佩戴这款眼镜执行巡逻任务的巡警可以轻松于人海之中锁定特定人员的面部数据。
这个数据经由他们手中的手持终端与公安部信息网络联网比对,就能立刻将该人员的姓名、住址、案底等等信息反馈到现场警员的手持设备上。
公安部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以往使用传统的审查手段执行上述程序必须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同的脸部照片,比对效率远远不能满足春运这样巨量的人员流动需求。
而类似技术其实早在2017年8月的青岛啤酒节上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当时,警方通过智能眼镜共抓拍并识别人脸图像约230万张,抓获25名逃犯、19名吸毒人员,此外还预警前科扒窃人员37名,当场抓获作案扒手5名,驱离扒窃前科人员32名;春运期间,警务眼镜也帮助郑州警方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目前,民警已经借助警务眼镜查获涉嫌拐卖人口、交通肇事逃逸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网上在逃人员7名、冒用他人证件乘车人员26名。
这双高效而精准的“法眼”背后,是公安部人像平台强大的数据支持。此前曝光的公安部“天网”已有1.7亿个摄像头部署到位,大多都配置了人脸识别和人证匹配功能。2017年年底,BBC记者曾慕名前来与贵阳警方合作,亲自测试“天网”的效率,测试结果发现,从上传自拍到云端到在车站被“抓获”,仅仅过去了7分钟。
但比起固定的摄像头,便携式人脸识别眼镜给公民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多考验。也正因如此,亮亮视野称目前并不会面向个人销售此款产品。
“法眼”之后,可能有这五大亮点
和我们平常所听说的智能眼镜不同,警务眼镜显然针对警务安防需求做了定制化开发。虽然目前我们很难从网络上获取到郑州警方所使用的这款警务眼镜的详细信息,但它的分体式设计不难让我们将它同亮亮视野此前推出过的GLXSS Pro联系起来。
和Google Glass等传统智能眼镜相比,GLXSS Pro主要有五大亮点设计,这些设计很有可能也被延续到了这款警务眼镜上,包括:
1. 偏振反射成像技术
由于警务人员的巡逻环境通常在户外,而一般的智能眼镜镜片在阳光下会受到强烈干扰,显示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为解决这一难题,GLXSS Pro智能眼镜采用了一种名为偏振反射的成像技术,通过对特定方向的光线干扰进行过滤,能够确保警务人员在10万lux光照强度以上的环境中看清镜片上的显示内容;同时,眼镜端还采用了Sony高亮OLED+超轻近眼光学方案,能够提供高达6500ppi的显示效果,画质十分细腻。
2. 分体式设计
警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较长,如何才能保证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也是一款智能眼镜能否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所在。
而无论是此前亮亮视野给出的GLXSS Pro资料还是郑州火车站现场的警务眼鏡,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分体式设计。比如GLXSS Pro的眼镜端重量仅为33.6g,与微软Hololens这类动辄五六百克重量的眼镜设备相比更为轻便,更适合长时间使用。
除此之外,亮亮视野在GLXSS Pro上就已经配备了5800mAh的可拆卸锂电池,从这个数据上我们推算警务眼镜的续航时间在8小时以上。
3. 工业级计算平台
分体式设计的眼镜端负责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配套的手持设备则搭载了用来应对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工业级计算平台。
此前GLXSS Pro采用的是英特尔Atom X5四核工业级计算平台,运算能力强大的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可扩展性,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也为后续的软件开发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警务眼镜与国内著名的“天网”平台进行实时对接后就能轻松获取到目标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
4. 高清摄像传感器
GLXSS Pro搭载了索尼1300万像素背照堆栈式CMOS图像传感器,能够满足3倍无损变焦、零延迟拍照等等拍摄需求,自然也能为突发事件现场提供高清拍摄和实时视频流回传服务。
软件方面,GLXSS Pro据称还搭载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多点物体视觉跟踪算法和定制深度学习引擎,能够无缝对接移动识别场景,帮助警员迅速进行人脸、车牌识别并透过数据库,调出相关人员的姓名、民族、住址、住过哪间酒店等等个人资料进行比对,提高巡查效率。
5. 内置加密卡槽
和固定摄像头相比,便携式智能眼镜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如何保证这样一款智能眼镜的数据安全性也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GLXSS Pro智能眼镜设置了与警务网络联通的专用卡槽,将具备唯一ID的警用加密卡插入方可接入警务网络并使用智能眼镜;设备后端还部署了采用加密信道传输技术的云服务系统。 卷土重来,智能眼镜的“加减法”
作为第一款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智能眼鏡,Google Glass自2012年在I/O大会上亮相的那一刻起就倍受瞩目。但由于内容生态跟不上公关宣传,Google Glass迟迟没有一个真正能够解决用户特定需求的杀手级应用来完全发挥出这款产品应有的潜力,2015年1月,Google Glass正式停摆。
但Google Glass的出现却让市场深受启发,随着供应链成熟和众多细分领域的出现,智能眼镜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除了警务安防领域,不少科技巨头近年都在智能眼镜上有了新的动作:
1. 加上定位:谷歌瞄准企业市场需求
在沉寂了足足两年之后,2017年7月,新款Google Glass EE(Enterprise Edition)卷土重来。不过正如其命名变化所暗示的一样,这一次的版本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企业用户。
Google Glass EE在外观设计上开始采用可折叠的铰链设计,允许用户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镜片拆卸和组装,这自然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性。从已经公布的相关报告来看,在生产环节中应用Google Glass EE的公司和员工对其作出的反馈都相当积极。据称,在Google Glass的帮助下,AGCO的生产时间降低了25%,DHL的供应链效率提高了15%;医疗行业中书面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也因此减少了20%,医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专注在诊疗上。
迟迟未能在消费市场落地的Google Glass,未来也许能在企业用户这里得到可观的订单。
2. 减去噱头:英特尔“去存在感”的智能眼镜更加纯粹
除了内容生态和目标受众模糊,也有人认为第一代Google Glass折戟的原因在于设计本身,毕竟这样一款工具从诞生起就有诸多关于隐私问题的争议缠身。
因此,自然会有后来者想在Google Glass身上做减法。英特尔本月初推出的Vaunt就是这样一款眼镜——它没有摄像头、没有按钮、没有手势区域、没有LCD屏幕、没有扬声器、没有麦克风……去掉了我们能在智能眼镜上看到的所有与“科幻”和“未来”相关的东西后,Vaunt看上去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普通黑框眼镜。
那它能做什么?
从外媒的内部体验报告来看,Vaunt在定位上更接近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在Vaunt眼镜的镜腿上有一个激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够将一种名为VCSEL的低功率激光投射到眼镜的右透镜上的全息反射器上,然后激光所包含的图像信息才会被反射回用户的眼球并在视网膜进行成像。
利用这个原理Vaunt可以为佩戴者提供简单的导航、通知或信息展示。佩戴者只需要将视线稍微向下移动就能看清投射内容,视线移出它就会自动消失。
Google Glass之后,智能眼镜行业开始瞄准一些细分需求、面向专业市场或企业用户推出产品。今年春运的火车站里,我们就看到了这么一副面向警务安防的智能眼镜。
只需要“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运是归家团聚、串门探亲和出门远游的好机会,而对春运安保工作人员来说春运则是一场考验:据交通运输部透露,仅春运前十七天(2月1日-17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就达11.94亿人次,这给交通安保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如果你春运期间刚好路过郑州、昆明等地,也许就会发现这些车站的进站口不时会出现几名戴着墨镜的民警在四处张望——这可不是警察同志们在“扮酷”,他们所佩戴的,是一款具备毫秒级人脸识别功能的警务眼镜。
这款警务眼镜由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采用分体式设计。借助其内置的高速多点物体视觉跟踪算法和定制深度学习引擎,佩戴这款眼镜执行巡逻任务的巡警可以轻松于人海之中锁定特定人员的面部数据。
这个数据经由他们手中的手持终端与公安部信息网络联网比对,就能立刻将该人员的姓名、住址、案底等等信息反馈到现场警员的手持设备上。
公安部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以往使用传统的审查手段执行上述程序必须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同的脸部照片,比对效率远远不能满足春运这样巨量的人员流动需求。
而类似技术其实早在2017年8月的青岛啤酒节上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当时,警方通过智能眼镜共抓拍并识别人脸图像约230万张,抓获25名逃犯、19名吸毒人员,此外还预警前科扒窃人员37名,当场抓获作案扒手5名,驱离扒窃前科人员32名;春运期间,警务眼镜也帮助郑州警方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目前,民警已经借助警务眼镜查获涉嫌拐卖人口、交通肇事逃逸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网上在逃人员7名、冒用他人证件乘车人员26名。
这双高效而精准的“法眼”背后,是公安部人像平台强大的数据支持。此前曝光的公安部“天网”已有1.7亿个摄像头部署到位,大多都配置了人脸识别和人证匹配功能。2017年年底,BBC记者曾慕名前来与贵阳警方合作,亲自测试“天网”的效率,测试结果发现,从上传自拍到云端到在车站被“抓获”,仅仅过去了7分钟。
但比起固定的摄像头,便携式人脸识别眼镜给公民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多考验。也正因如此,亮亮视野称目前并不会面向个人销售此款产品。
“法眼”之后,可能有这五大亮点
和我们平常所听说的智能眼镜不同,警务眼镜显然针对警务安防需求做了定制化开发。虽然目前我们很难从网络上获取到郑州警方所使用的这款警务眼镜的详细信息,但它的分体式设计不难让我们将它同亮亮视野此前推出过的GLXSS Pro联系起来。
和Google Glass等传统智能眼镜相比,GLXSS Pro主要有五大亮点设计,这些设计很有可能也被延续到了这款警务眼镜上,包括:
1. 偏振反射成像技术
由于警务人员的巡逻环境通常在户外,而一般的智能眼镜镜片在阳光下会受到强烈干扰,显示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为解决这一难题,GLXSS Pro智能眼镜采用了一种名为偏振反射的成像技术,通过对特定方向的光线干扰进行过滤,能够确保警务人员在10万lux光照强度以上的环境中看清镜片上的显示内容;同时,眼镜端还采用了Sony高亮OLED+超轻近眼光学方案,能够提供高达6500ppi的显示效果,画质十分细腻。
2. 分体式设计
警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较长,如何才能保证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也是一款智能眼镜能否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所在。
而无论是此前亮亮视野给出的GLXSS Pro资料还是郑州火车站现场的警务眼鏡,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分体式设计。比如GLXSS Pro的眼镜端重量仅为33.6g,与微软Hololens这类动辄五六百克重量的眼镜设备相比更为轻便,更适合长时间使用。
除此之外,亮亮视野在GLXSS Pro上就已经配备了5800mAh的可拆卸锂电池,从这个数据上我们推算警务眼镜的续航时间在8小时以上。
3. 工业级计算平台
分体式设计的眼镜端负责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配套的手持设备则搭载了用来应对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工业级计算平台。
此前GLXSS Pro采用的是英特尔Atom X5四核工业级计算平台,运算能力强大的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可扩展性,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也为后续的软件开发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警务眼镜与国内著名的“天网”平台进行实时对接后就能轻松获取到目标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
4. 高清摄像传感器
GLXSS Pro搭载了索尼1300万像素背照堆栈式CMOS图像传感器,能够满足3倍无损变焦、零延迟拍照等等拍摄需求,自然也能为突发事件现场提供高清拍摄和实时视频流回传服务。
软件方面,GLXSS Pro据称还搭载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多点物体视觉跟踪算法和定制深度学习引擎,能够无缝对接移动识别场景,帮助警员迅速进行人脸、车牌识别并透过数据库,调出相关人员的姓名、民族、住址、住过哪间酒店等等个人资料进行比对,提高巡查效率。
5. 内置加密卡槽
和固定摄像头相比,便携式智能眼镜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如何保证这样一款智能眼镜的数据安全性也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GLXSS Pro智能眼镜设置了与警务网络联通的专用卡槽,将具备唯一ID的警用加密卡插入方可接入警务网络并使用智能眼镜;设备后端还部署了采用加密信道传输技术的云服务系统。 卷土重来,智能眼镜的“加减法”
作为第一款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智能眼鏡,Google Glass自2012年在I/O大会上亮相的那一刻起就倍受瞩目。但由于内容生态跟不上公关宣传,Google Glass迟迟没有一个真正能够解决用户特定需求的杀手级应用来完全发挥出这款产品应有的潜力,2015年1月,Google Glass正式停摆。
但Google Glass的出现却让市场深受启发,随着供应链成熟和众多细分领域的出现,智能眼镜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除了警务安防领域,不少科技巨头近年都在智能眼镜上有了新的动作:
1. 加上定位:谷歌瞄准企业市场需求
在沉寂了足足两年之后,2017年7月,新款Google Glass EE(Enterprise Edition)卷土重来。不过正如其命名变化所暗示的一样,这一次的版本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企业用户。
Google Glass EE在外观设计上开始采用可折叠的铰链设计,允许用户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镜片拆卸和组装,这自然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性。从已经公布的相关报告来看,在生产环节中应用Google Glass EE的公司和员工对其作出的反馈都相当积极。据称,在Google Glass的帮助下,AGCO的生产时间降低了25%,DHL的供应链效率提高了15%;医疗行业中书面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也因此减少了20%,医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专注在诊疗上。
迟迟未能在消费市场落地的Google Glass,未来也许能在企业用户这里得到可观的订单。
2. 减去噱头:英特尔“去存在感”的智能眼镜更加纯粹
除了内容生态和目标受众模糊,也有人认为第一代Google Glass折戟的原因在于设计本身,毕竟这样一款工具从诞生起就有诸多关于隐私问题的争议缠身。
因此,自然会有后来者想在Google Glass身上做减法。英特尔本月初推出的Vaunt就是这样一款眼镜——它没有摄像头、没有按钮、没有手势区域、没有LCD屏幕、没有扬声器、没有麦克风……去掉了我们能在智能眼镜上看到的所有与“科幻”和“未来”相关的东西后,Vaunt看上去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普通黑框眼镜。
那它能做什么?
从外媒的内部体验报告来看,Vaunt在定位上更接近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在Vaunt眼镜的镜腿上有一个激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够将一种名为VCSEL的低功率激光投射到眼镜的右透镜上的全息反射器上,然后激光所包含的图像信息才会被反射回用户的眼球并在视网膜进行成像。
利用这个原理Vaunt可以为佩戴者提供简单的导航、通知或信息展示。佩戴者只需要将视线稍微向下移动就能看清投射内容,视线移出它就会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