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風筝的人》通过交替叙事视角,凸显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同时也可以生活小说的主体,同时利用叙事频率,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逐渐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深入的交流,可以结合读者的情绪和小说情节,呈现出《追风筝的人》空间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空间叙事艺术;叙述视角
作者简介:王俊生(1979.4-),江苏大丰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英美小说、创伤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首部作品,这部小说主要以情节取胜,小说当中没有夸张的辞藻,但是语言精准到位,在描写的平淡生活当中穿插着生活波折。整部小说总有一些地方会打动我们,平淡的描写流露出真情实感,读者在感人肺腑当中又感到意味深长,这些都要归功于《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艺术。
1.《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解读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步英文小说,在2003年出版之后就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因为童年的罪恶往事和成年后的心理救赎。
整部小说具有非常好的叙事效果,小说当中广泛涉及到 友谊、背叛、罪恶、救赎等,引起作者的共鸣,创新了传统的思维定式 ,也超越了读者的思维模式,这部小说成功的叙述了主人公成年之后的心理救赎。
小说结合了弗兰克叙事空间理论,通过语言和结构和作者感知阐述出《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完美地实现了 小说的主题思想。
2.《追风筝的人》的叙述视角
《追风筝的人》抓哟的叙述方式就是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是主人公阿米尔,这种叙述角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阿米尔兼具叙述者和角色,他要参与到事件当中名,同时也需要结合情节内容描述自己的心里想法。《追风筝的人》当中交织着各种情节,表面上诉说着主人公童年到中年的平凡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透露出亲情、友情等。此外主人公是叙述者,因此他也会被这个身份限制,因此他不能叙述主人公不清楚的内容,这样就具备很强的叙事主体性,也是文本内容增加了可信度,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叙事视角因为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因此当主人公来到美国之后,那么哈桑和拉辛汗的生活就变得空白。在小说第十六章将视角转移到拉辛汗身上,利用了不定式内聚焦叙事方法,利通过拉辛汗的口味叙述主人公不知道的事情。通过这种叙述方式,丰富了小说的视角,使小说形式更加新颖,也可以使读者的阅读视野得到新的体验,避免了叙事视角的单调性,同时也弥补小说可能会出现的情节漏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3.叙事的频率
叙事频率指的就是在小会所当中,一件事在小说当中重复出现的次数,这样可以完成一种时间和另一种时间的兑换。这种事件和话语重复具有深远的意味,可以加深小说的感情色彩,有效的渲染小说情感,可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使整部小说更具人情味,符合现实生活的 真实场景。《追风筝的人》的情节并不是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家逐渐在文本当中渗透情感,从而实施情感叠加,激发读者的情感。
在文中运用品筑,主要体现出两句话的重复方面,例如在《追风筝的人》当中反复出现“为你,千千万万遍”。第一次是在第七章出现,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说的话,这句话穿插在整个事件当中,成为小说最令人动人的地方。在小说第第二十三章中,法德里对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使阿米尔开始缅怀哈桑,并且还具有民族意味,小说主题也由此得到升华。最后是阿米尔对索拉博说的这句话,在故事的结尾出现这句话,延续了希望,也终结了痛苦。
4.作者和隐含作者
作者指的就是文本写作当中真实存在的人,而隐含作者就是存在于文本当中的。隐含作者在叙事文本当中注入了自己的价值观,而隐含作者也是叙事的一部分,他在作品当中再现了做原则,并且读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会读出不同的隐含作者,作者为了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会对于隐含作者实施社会规范的制约。《追风筝的人》描写了阿富汗现状,并且描写塔利班组织在阿富汗的暴行,可以引发读者对于阿富汗的同情。作者简单真实的描述社会,并且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而隐含作者就是一个传声筒,也是真实作者的变形。
结束语:
本文在空间叙事的角度阐释了《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艺术,可以产生更加直观的感觉。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说也具备时间维度,不能单纯通过时间维度角度或者空间角度对于《追风筝的人》进行阐释,因为这样都是不够准确的。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利用空间性和时间性,这样才可以达到小说良好的整体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永乐. 卡勒德·胡塞尼小说《群山回唱》的空间叙事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2]宇文刚. 浅谈《追风筝的人》中的空间叙事元素[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46-48.
[3]张金艳. 论现代英语长篇小说象征主义手法——《追风筝的人》为例[J]. 海外英语, 2014(24):217-218.
[4]徐曼. 契合与超越——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J]. 当代小说(下), 2010(3):47-48.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空间叙事艺术;叙述视角
作者简介:王俊生(1979.4-),江苏大丰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英美小说、创伤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首部作品,这部小说主要以情节取胜,小说当中没有夸张的辞藻,但是语言精准到位,在描写的平淡生活当中穿插着生活波折。整部小说总有一些地方会打动我们,平淡的描写流露出真情实感,读者在感人肺腑当中又感到意味深长,这些都要归功于《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艺术。
1.《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解读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步英文小说,在2003年出版之后就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因为童年的罪恶往事和成年后的心理救赎。
整部小说具有非常好的叙事效果,小说当中广泛涉及到 友谊、背叛、罪恶、救赎等,引起作者的共鸣,创新了传统的思维定式 ,也超越了读者的思维模式,这部小说成功的叙述了主人公成年之后的心理救赎。
小说结合了弗兰克叙事空间理论,通过语言和结构和作者感知阐述出《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完美地实现了 小说的主题思想。
2.《追风筝的人》的叙述视角
《追风筝的人》抓哟的叙述方式就是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是主人公阿米尔,这种叙述角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阿米尔兼具叙述者和角色,他要参与到事件当中名,同时也需要结合情节内容描述自己的心里想法。《追风筝的人》当中交织着各种情节,表面上诉说着主人公童年到中年的平凡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透露出亲情、友情等。此外主人公是叙述者,因此他也会被这个身份限制,因此他不能叙述主人公不清楚的内容,这样就具备很强的叙事主体性,也是文本内容增加了可信度,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叙事视角因为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因此当主人公来到美国之后,那么哈桑和拉辛汗的生活就变得空白。在小说第十六章将视角转移到拉辛汗身上,利用了不定式内聚焦叙事方法,利通过拉辛汗的口味叙述主人公不知道的事情。通过这种叙述方式,丰富了小说的视角,使小说形式更加新颖,也可以使读者的阅读视野得到新的体验,避免了叙事视角的单调性,同时也弥补小说可能会出现的情节漏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3.叙事的频率
叙事频率指的就是在小会所当中,一件事在小说当中重复出现的次数,这样可以完成一种时间和另一种时间的兑换。这种事件和话语重复具有深远的意味,可以加深小说的感情色彩,有效的渲染小说情感,可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使整部小说更具人情味,符合现实生活的 真实场景。《追风筝的人》的情节并不是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家逐渐在文本当中渗透情感,从而实施情感叠加,激发读者的情感。
在文中运用品筑,主要体现出两句话的重复方面,例如在《追风筝的人》当中反复出现“为你,千千万万遍”。第一次是在第七章出现,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说的话,这句话穿插在整个事件当中,成为小说最令人动人的地方。在小说第第二十三章中,法德里对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使阿米尔开始缅怀哈桑,并且还具有民族意味,小说主题也由此得到升华。最后是阿米尔对索拉博说的这句话,在故事的结尾出现这句话,延续了希望,也终结了痛苦。
4.作者和隐含作者
作者指的就是文本写作当中真实存在的人,而隐含作者就是存在于文本当中的。隐含作者在叙事文本当中注入了自己的价值观,而隐含作者也是叙事的一部分,他在作品当中再现了做原则,并且读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会读出不同的隐含作者,作者为了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会对于隐含作者实施社会规范的制约。《追风筝的人》描写了阿富汗现状,并且描写塔利班组织在阿富汗的暴行,可以引发读者对于阿富汗的同情。作者简单真实的描述社会,并且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而隐含作者就是一个传声筒,也是真实作者的变形。
结束语:
本文在空间叙事的角度阐释了《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艺术,可以产生更加直观的感觉。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说也具备时间维度,不能单纯通过时间维度角度或者空间角度对于《追风筝的人》进行阐释,因为这样都是不够准确的。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利用空间性和时间性,这样才可以达到小说良好的整体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永乐. 卡勒德·胡塞尼小说《群山回唱》的空间叙事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2]宇文刚. 浅谈《追风筝的人》中的空间叙事元素[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46-48.
[3]张金艳. 论现代英语长篇小说象征主义手法——《追风筝的人》为例[J]. 海外英语, 2014(24):217-218.
[4]徐曼. 契合与超越——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J]. 当代小说(下), 201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