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典型流域冻土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水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长江源区典型流域观测数据,对冻土温度和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湿度随埋深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浅层土温对气温响应快,时间上有明显昼夜变化,空间上向下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垂向传导速率为3~4h/10cm;深层土温与气温相关性较弱。气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主要在于土温变化影响冻土冻融过程,在冻融期土壤湿度变化迅速。降水和蒸散发主要影响表层土壤以及下渗过程。分析发现在40~50cm左右有明显分层,上层土壤在暖季由于冻土溶解加上降雨增大水分迅速饱和成为饱和带,饱和湿度为0.4;下层则为非饱和带;而40
其他文献
成都黏土作为一种典型的膨胀土,具有很强的水敏性,其降雨入渗规律较复杂。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降雨入渗规律。研究表明:降雨入渗深度范围内大部为非饱和区,降雨入渗深度主要受降雨时长、孔隙率和基质吸力控制,降雨入渗饱和深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孔隙率和饱和渗透系数控制,成都地区单日降雨情况下,降雨入渗深度小于0.6m,饱和入渗区深度小于0.2m。
约束阻尼(CLD)结构拓扑优化是轻量化设计下实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结合约束阻尼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前两阶模态损耗因子及其加权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参数化水平集函数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西北干旱区的河流湿地正面临断流、干涸、沙漠化的危险,国家近年来倡导建设湿地公园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境恶化问题,对指导各级各类湿地保护建设起
为解决行蓄洪区启用时间和超额洪量出现时间不匹配导致的分洪效果不理想问题,需对行蓄洪区启用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以蒙洼蓄洪区为例,基于淮河王家坝断面洪水过程特点和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分析王家坝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提出最大3d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蒙洼蓄洪区运用控制方法。构建淮河干流淮滨至鲁台子段河道一维与行蓄洪区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对蒙洼蓄洪区调度进行情景模拟。探讨蒙洼蓄洪区启用控制方法,采用2003年和2007年等实测洪水过程对蓄洪区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运用控制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蒙洼蓄洪
叉头框K(forkhead box class K,FOXK)蛋白家族是一类进化保守的转录因子,近年来被认为是多种癌症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FOXK家族成员参与介导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自噬、细胞周期、DNA损伤和肿瘤发生。FOXK1基因作为转录因子参与了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的调控,其基因结构及表观遗传学的异常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FOXK1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充当癌基因的角色,但其相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对于FOXK1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
新一代蓄满超渗结合的水文气象模型WRF-Hydro可在陆面模式基础上进行精细的水文模拟。然而利用它进行日径流模拟的研究并不充足。将WRF-Hydro应用于半湿润的陈河流域和湿润的屯溪流域,并结合新安江模型以探索其在中小流域中的径流模拟能力,为流域的径流模拟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WRF-Hydro在屯溪日径流模拟表现较好,在陈河表现一般。虽然高估屯溪2014的洪峰,但整体表现较好,NSE与新安江模型相当或稍弱;在陈河,WRF-Hydro只在降水或径流较大的年份中表现较好,此时NSE稍弱于新安江模型
福寿螺原分布于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水生经济生物引入我国,后因食味不佳被弃于水生环境,因其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杂等特点,在我国多个区域迅速扩散入侵,已给农业生产、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对福寿螺入侵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系统总结,介绍了现有福寿螺防控技术手段,重点阐述环境友好型福寿螺防控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展望。目前,针对福寿螺防控实施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治理效果不一,植物源生物控制技术因具有更高效、更经济、对非靶细胞更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福寿螺的研究热点。然而此
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工具,已逐渐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和小分子物质的检测。生物条形码技术通过构建“纳米金颗粒-目标物-磁纳米颗粒”三明治结构,利用磁场作用,将结合在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大量相同序列的寡聚核苷酸洗脱下来,并进一步放大信号,实现对目标物的间接或直接检测。本文介绍了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综述了生物条形码与生物芯片银染技术、酶标纳米金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微孔板银染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高灵敏放大信号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探索其最佳反应条件、优化操作步骤和多
湖水在遥感影像中的纹理特征包含了水体的流向信息。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OLI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和霍夫变换提取水体流向的方法:通过Gabor滤波对影像中的纹理特征进行增强处理,并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对纹理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霍夫变换提取出水体的流向信息。结果表明:对比同时期现场实测的湖流数据,该方法对鄱阳湖流场的提取具有较好的效果。
研究干旱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的干旱变化特性,基于1961~2015年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推求不同时间尺度(1、3、6、12、24个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评价主要气象因子对降雨的影响以及SPI和SPEI之间的线性拟合程度。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和SPEI的变化过程相似,呈现轻微的湿润趋势;极端气象事件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历史上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年份一致;SPI与SPEI对时间步长为12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