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微妙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与审美意识的积淀形式。本文依照社会符号学的翻译观,通过对电影片名的意义及特殊功能进行分析,说明了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仅是单个符号的转换,而是让新的电影片名在译语社会语境中生成意义。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社会符号学
一.引言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科学,是研究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在人类社会多元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系统最为复杂,典型。运用符号学所提供的分析符号的方法和体系,便能对语言进行比传统语言学更清晰,精确的研究”(王铭玉,2004)。本文首先阐述符号学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再通过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电影片名翻译对等的实现过程。
二.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
社会符号学不是对单个符号的研究,而是对符号系统如何在社会语境中生成意义的功能的研究。社会符号学理论是一个功能理论,它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其中句法不再是一个形式规则系统,而是社会交际的资源。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符号学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指出,“翻译的过程就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陈宏薇在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研究和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基础上,提出翻译标准应为 “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三.电影片名的功能特征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即翻译意义,包括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意义往往体现一定的功能,社会符号学翻译涉及的功能指的是彼特一纽马克的语言六功能和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三种元功能。前者指的是语言符号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表情功能,意动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后者指的是语言符号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
语言的信息功能,针对电影片名来说,就是指电影片名中体现电影的题材,主要内容等。比如 《恐怖游轮》,《电锯惊魂》,首先,“恐怖”和“惊魂”就明确向观影者确定了电影的题材为恐怖片,“游轮”和“电锯”同样也是符号信息,在观影者看到片名的一瞬间就能了解影片中恐怖元素。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片名体现的就是其美感功能。诗句,成语的运用使片名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艺术的传播效果,而且能调动观影者的联想,也就是说,调动了其共同认知。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电影片名选自黄巢《不第后赋菊》中的名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一片名首先会因为其就会通过诗句推断出电影可能是讲述皇室王权争斗的故事。
语言的意动功能强调了语言的目的性,通过语言来影响接受者的思维及行为。就电影来说,电影要面向观众, 吸引观众, 让他们通过电影的片名产生观看电影片名的欲望, 使影片的票房收入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南京!南京!》,《色|戒》,标点符号的使用给片名赋予了很大的感情色彩,而浓烈的感情色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南京!南京!》的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以及震惊程度,而不管是张爱玲原著使用的《色,戒》还是李安电影使用的《色|戒》,都给了这两个字更意味深长的意义。
四.社会符号学翻译原则与电影片名翻译对等的实现
4.1言内对等
言内对等包括语音,词汇,篇章和句法等层次。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因此言内意义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西班牙著名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Tie Me Up ! Tie Me Down !》,讲述的是一个有精神疾病的男人喜欢上了一个色情片女星,为了能够得到她,男人用绳子捆着女人去流浪,从来没有松开过,而影片的最后女星也爱上了这个男人。而中文的翻译非常巧妙,为《捆住我!困住我》,将英文电影片名里的“up”和“down”的对应,译为“捆”和“困”,通过谐音的效果,一语双关,不但没有损失原片名的音韵美,而且传达了原片名的言内意义。众所周知,阿莫多瓦导演的电影风格非常鲜明,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欲望始终是人类任何行为的主宰,甚至他自己的制作公司都起名为“欲望无限”,而这两个字“捆”代表欲望,“困”代表爱情,这样的译名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有着导演专属的风格特点,而电影叫座的原因则是这种符号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
4.2指称对等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与其所描绘或叙述的事物的关系,是语言符号表层的意义,其核心内容是事物基本的区别性特征 ,可以理解为语言符号的“所指”。
陈建斌自导自演的新作《一个勺子》在英译时选择了 《A Fool》,而不是直接译成 《A Spoon》,原因是 “勺子”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指一个人“傻,蠢”,电影全部使用方言进行拍摄,所以讲方言符号作为片名不仅仅是电影的营销手段,也强调了电影明显的地域特色,更让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而相反的是,如果直接译成 《A Spoon》,外国观众看完后还是会感到疑惑,不明白这部电影跟“spoon”之间有什么关系。
4.3语用对等
在电影片名汉译行为的过程中,有两对非常重要的互动关系,那就是发行外国影片的本国电影公司 (它同时扮演着翻译行为发起者、原文提供者和译文使用者三个角色) 和片名译者之间的关系;片名译者和观众(译文信息接受者) 的关系。在翻译相同类型或者同一系列的外国电影片名时,译者常常采用重复性的标题来告诉观众这些电影的相关性。比如:
Toy Story 《玩具总动员》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
The Croods 《疯狂原始人》
Zootopia 《疯狂动物城》
Ghostbusters 《超能敢死队》
Inside Out 《头脑特工队》
Moana 《海洋奇缘》
Frozen 《冰雪奇缘》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文原译名之间并没有什么相关性,而中文译名却通过“总动员”,“奇缘”,“疯狂”,“队”这些特定的符号语言,增强了联想作用,也就是说,电影片名绝不仅是商品的识别符号群,其本身还应具有有益的联想意义,在观众过目的一瞬间,就能一下了解这一类电影的体裁和内容,并且,重复使用这种特定的符号语言还有利于使观影者的印象更深刻,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结语
电影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微妙而又愉悦性异常突出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与审美意识的积淀形式。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其说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移植。它不仅是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分析,而是符号的操作。那么在富含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电影片名翻译中,这种符号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译者要有对文本的三种符号意义的宏观上的把握,还要有对个别或单个符号意义转换的微观处理。符号学翻译理论正是顺应了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从单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转换上升到文化分析和对比的高度,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隐喻和蕴含的深层含义,真正使翻译活动成为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献:
[1]白丽梅,曹进.符号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 172一17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4,(1).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社会符号学
一.引言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科学,是研究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在人类社会多元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系统最为复杂,典型。运用符号学所提供的分析符号的方法和体系,便能对语言进行比传统语言学更清晰,精确的研究”(王铭玉,2004)。本文首先阐述符号学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再通过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电影片名翻译对等的实现过程。
二.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
社会符号学不是对单个符号的研究,而是对符号系统如何在社会语境中生成意义的功能的研究。社会符号学理论是一个功能理论,它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其中句法不再是一个形式规则系统,而是社会交际的资源。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符号学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指出,“翻译的过程就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陈宏薇在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研究和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基础上,提出翻译标准应为 “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三.电影片名的功能特征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即翻译意义,包括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意义往往体现一定的功能,社会符号学翻译涉及的功能指的是彼特一纽马克的语言六功能和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三种元功能。前者指的是语言符号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表情功能,意动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后者指的是语言符号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
语言的信息功能,针对电影片名来说,就是指电影片名中体现电影的题材,主要内容等。比如 《恐怖游轮》,《电锯惊魂》,首先,“恐怖”和“惊魂”就明确向观影者确定了电影的题材为恐怖片,“游轮”和“电锯”同样也是符号信息,在观影者看到片名的一瞬间就能了解影片中恐怖元素。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片名体现的就是其美感功能。诗句,成语的运用使片名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艺术的传播效果,而且能调动观影者的联想,也就是说,调动了其共同认知。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电影片名选自黄巢《不第后赋菊》中的名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一片名首先会因为其就会通过诗句推断出电影可能是讲述皇室王权争斗的故事。
语言的意动功能强调了语言的目的性,通过语言来影响接受者的思维及行为。就电影来说,电影要面向观众, 吸引观众, 让他们通过电影的片名产生观看电影片名的欲望, 使影片的票房收入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南京!南京!》,《色|戒》,标点符号的使用给片名赋予了很大的感情色彩,而浓烈的感情色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南京!南京!》的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以及震惊程度,而不管是张爱玲原著使用的《色,戒》还是李安电影使用的《色|戒》,都给了这两个字更意味深长的意义。
四.社会符号学翻译原则与电影片名翻译对等的实现
4.1言内对等
言内对等包括语音,词汇,篇章和句法等层次。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因此言内意义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西班牙著名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Tie Me Up ! Tie Me Down !》,讲述的是一个有精神疾病的男人喜欢上了一个色情片女星,为了能够得到她,男人用绳子捆着女人去流浪,从来没有松开过,而影片的最后女星也爱上了这个男人。而中文的翻译非常巧妙,为《捆住我!困住我》,将英文电影片名里的“up”和“down”的对应,译为“捆”和“困”,通过谐音的效果,一语双关,不但没有损失原片名的音韵美,而且传达了原片名的言内意义。众所周知,阿莫多瓦导演的电影风格非常鲜明,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欲望始终是人类任何行为的主宰,甚至他自己的制作公司都起名为“欲望无限”,而这两个字“捆”代表欲望,“困”代表爱情,这样的译名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有着导演专属的风格特点,而电影叫座的原因则是这种符号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
4.2指称对等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与其所描绘或叙述的事物的关系,是语言符号表层的意义,其核心内容是事物基本的区别性特征 ,可以理解为语言符号的“所指”。
陈建斌自导自演的新作《一个勺子》在英译时选择了 《A Fool》,而不是直接译成 《A Spoon》,原因是 “勺子”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指一个人“傻,蠢”,电影全部使用方言进行拍摄,所以讲方言符号作为片名不仅仅是电影的营销手段,也强调了电影明显的地域特色,更让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而相反的是,如果直接译成 《A Spoon》,外国观众看完后还是会感到疑惑,不明白这部电影跟“spoon”之间有什么关系。
4.3语用对等
在电影片名汉译行为的过程中,有两对非常重要的互动关系,那就是发行外国影片的本国电影公司 (它同时扮演着翻译行为发起者、原文提供者和译文使用者三个角色) 和片名译者之间的关系;片名译者和观众(译文信息接受者) 的关系。在翻译相同类型或者同一系列的外国电影片名时,译者常常采用重复性的标题来告诉观众这些电影的相关性。比如:
Toy Story 《玩具总动员》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
The Croods 《疯狂原始人》
Zootopia 《疯狂动物城》
Ghostbusters 《超能敢死队》
Inside Out 《头脑特工队》
Moana 《海洋奇缘》
Frozen 《冰雪奇缘》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文原译名之间并没有什么相关性,而中文译名却通过“总动员”,“奇缘”,“疯狂”,“队”这些特定的符号语言,增强了联想作用,也就是说,电影片名绝不仅是商品的识别符号群,其本身还应具有有益的联想意义,在观众过目的一瞬间,就能一下了解这一类电影的体裁和内容,并且,重复使用这种特定的符号语言还有利于使观影者的印象更深刻,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结语
电影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微妙而又愉悦性异常突出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与审美意识的积淀形式。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其说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移植。它不仅是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分析,而是符号的操作。那么在富含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电影片名翻译中,这种符号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译者要有对文本的三种符号意义的宏观上的把握,还要有对个别或单个符号意义转换的微观处理。符号学翻译理论正是顺应了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从单纯语言形式的对比和转换上升到文化分析和对比的高度,揭示语言形式与文化隐喻和蕴含的深层含义,真正使翻译活动成为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献:
[1]白丽梅,曹进.符号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 172一17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