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80年代,高尔泰先生绝对是一个人物。
他是江苏高淳人,1935年出生。1955年大学毕业后,因为“思想落后”,被发配到甘肃支边。苦闷之中,写了一篇12000字的《论美》,投给北京的《新建设》杂志。
1957年,“反右”运动刚刚开始。时隔不久,这篇论文被推出,并且加上“编者按”,表示杂志社不同意此文观点。此后,全国主要的哲学系和美学家,纷纷进行批判,高尔泰就这样出7名。
他成为甘肃省第一批右派分子,送往夹边沟劳动改造。幸运的是,1959年甘肃省举办建国十周年美术展,他被调到兰州作画,这才逃过饿死的命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又成了反动分子,在“五七干校”进行劳动。用高尔泰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论美》这篇文章,他倒了20年霉。
“文革”结束后,外来思潮传入国内。人们惊讶地发现,国外思潮与《论美》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于是,高尔泰时来运转,成为中国当代主要美学家。
他的《美是自由的象征》,避开7“主观”与“客观”的视角,从“人的本质”,从自由与“人的解放”的视角论美,在当时的美学界产生不小的影响与震动。
1992年,高尔泰去国离乡,从此就难见其人其文,只是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断断续续地在杂志上读到他的散文,了解一点儿他在域外生活:写作、画画,“浪迹天涯,谋生不易,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年”。
第一次集中读高尔泰先生的散文就是2004年,读的就是《寻找家园》。7年过去了,十月文艺出版社又出了新版的《寻找家园》,对照此前的“花城版”,发现新版的变动不大,只是稍有增删。
读《寻找家园》时要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完全地静下来,才能慢慢地走近《寻找家园》中高尔泰那代人以及他前一辈人的“心史”。高尔泰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尽管那已是几十年前的磨难了,但在若干年后,我们看到高尔泰书写的“前尘往事”,依然可以感受到在那个年代的惊慌、恐惧、不服与倔强,饥饿与死亡。这些苦难历历在目,犹如阵阵阴风袭来,冰冷刺骨。高尔泰的这些回忆性文字,都是写于异乡漂泊之际,但是,在历经风雨后,高尔泰叙述起这些经历却非常地“十淡平和”,没有丝毫“浮躁凌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也都和混沌无序有关),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地观看和书写。”
那曾经与“死亡”的交错而过,也让高尔泰有了一种谦卑和责任,用平静隽永的文字去叙述那些逝者的遭际与悲苦:“许多比我优秀的人们,已经消失在风沙荒漠里面。尸骨无存,遑论文字?遑论意义?从他们终止的地方开始,才是我对命运之神的最好答谢。”
我最喜欢高尔泰写入的文章,以人叙事,娓娓道来。人中有“事”,“事”中有人,“心史互证”,既有大时代中的狂风暴雨,亦有风雨飘摇时人性的冷酷与温暖,坚定与动摇。
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唐素琴》。
唐素琴是高尔泰的同班同学,长得漂亮轻盈,犹如羚羊一般,“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他以姐姐看她,她却暗自喜欢他。在那个年代里。横扫了一切“反动权威”与“牛鬼蛇神”,驱神除鬼,一切“唯物”、“政治正确”至高无上。唐素琴是班干部,常以“政治正确”对高尔泰“纠偏”。她善良但“正确得可怕”。风暴袭来,先是高尔泰被揭发批判,唐素琴也躲着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唐素琴随即也陷入风口浪尖,接受审查,被打成右派送至农场改造,其间自杀未果。几年后,两人相见,那个美丽澄净的女孩儿巳交得“憔悴佝偻”。就是这次相见,高尔泰知道了唐素琴喜欢自己。20年后,两入再次相见,唐素琴“当7政协委员,银发耀眼,目光清澈明净,好像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时光流转,人生起伏跌宕,冰火两重天,是幸,还是不幸呢?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行走的年代”,曾经浸淫于90年代的高尔豢,行走与漂泊似乎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宿命。他用涓涓文字回忆着那些苦痛与记忆,在这些流淌着生命印迹的文字中,实现了滴血的绽放。
他是江苏高淳人,1935年出生。1955年大学毕业后,因为“思想落后”,被发配到甘肃支边。苦闷之中,写了一篇12000字的《论美》,投给北京的《新建设》杂志。
1957年,“反右”运动刚刚开始。时隔不久,这篇论文被推出,并且加上“编者按”,表示杂志社不同意此文观点。此后,全国主要的哲学系和美学家,纷纷进行批判,高尔泰就这样出7名。
他成为甘肃省第一批右派分子,送往夹边沟劳动改造。幸运的是,1959年甘肃省举办建国十周年美术展,他被调到兰州作画,这才逃过饿死的命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又成了反动分子,在“五七干校”进行劳动。用高尔泰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论美》这篇文章,他倒了20年霉。
“文革”结束后,外来思潮传入国内。人们惊讶地发现,国外思潮与《论美》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于是,高尔泰时来运转,成为中国当代主要美学家。
他的《美是自由的象征》,避开7“主观”与“客观”的视角,从“人的本质”,从自由与“人的解放”的视角论美,在当时的美学界产生不小的影响与震动。
1992年,高尔泰去国离乡,从此就难见其人其文,只是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断断续续地在杂志上读到他的散文,了解一点儿他在域外生活:写作、画画,“浪迹天涯,谋生不易,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年”。
第一次集中读高尔泰先生的散文就是2004年,读的就是《寻找家园》。7年过去了,十月文艺出版社又出了新版的《寻找家园》,对照此前的“花城版”,发现新版的变动不大,只是稍有增删。
读《寻找家园》时要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完全地静下来,才能慢慢地走近《寻找家园》中高尔泰那代人以及他前一辈人的“心史”。高尔泰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尽管那已是几十年前的磨难了,但在若干年后,我们看到高尔泰书写的“前尘往事”,依然可以感受到在那个年代的惊慌、恐惧、不服与倔强,饥饿与死亡。这些苦难历历在目,犹如阵阵阴风袭来,冰冷刺骨。高尔泰的这些回忆性文字,都是写于异乡漂泊之际,但是,在历经风雨后,高尔泰叙述起这些经历却非常地“十淡平和”,没有丝毫“浮躁凌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无穷的漂泊中所体验到的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也都和混沌无序有关),让我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地观看和书写。”
那曾经与“死亡”的交错而过,也让高尔泰有了一种谦卑和责任,用平静隽永的文字去叙述那些逝者的遭际与悲苦:“许多比我优秀的人们,已经消失在风沙荒漠里面。尸骨无存,遑论文字?遑论意义?从他们终止的地方开始,才是我对命运之神的最好答谢。”
我最喜欢高尔泰写入的文章,以人叙事,娓娓道来。人中有“事”,“事”中有人,“心史互证”,既有大时代中的狂风暴雨,亦有风雨飘摇时人性的冷酷与温暖,坚定与动摇。
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唐素琴》。
唐素琴是高尔泰的同班同学,长得漂亮轻盈,犹如羚羊一般,“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他以姐姐看她,她却暗自喜欢他。在那个年代里。横扫了一切“反动权威”与“牛鬼蛇神”,驱神除鬼,一切“唯物”、“政治正确”至高无上。唐素琴是班干部,常以“政治正确”对高尔泰“纠偏”。她善良但“正确得可怕”。风暴袭来,先是高尔泰被揭发批判,唐素琴也躲着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唐素琴随即也陷入风口浪尖,接受审查,被打成右派送至农场改造,其间自杀未果。几年后,两人相见,那个美丽澄净的女孩儿巳交得“憔悴佝偻”。就是这次相见,高尔泰知道了唐素琴喜欢自己。20年后,两入再次相见,唐素琴“当7政协委员,银发耀眼,目光清澈明净,好像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时光流转,人生起伏跌宕,冰火两重天,是幸,还是不幸呢?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行走的年代”,曾经浸淫于90年代的高尔豢,行走与漂泊似乎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宿命。他用涓涓文字回忆着那些苦痛与记忆,在这些流淌着生命印迹的文字中,实现了滴血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