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是高校的中坚力量,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校的改革发展、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应当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结合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刻不容缓。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不断加强党支部对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工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并引导教研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强化党支部在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教书育人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不断加强教师党员的思想建设
必须把教师党员的思想建设与人才培养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相结合,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党员教师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主体意识,保持教师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先进性。
3.不断加强教师党员的凝聚力
要克服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凝聚力不足的现状,必须从提高党员意识、改进党支部活动内容、解决党员实际问题入手,努力把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成党对高校领导的基层战斗堡垒。
4.不断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内容
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增进党支部在教研室工作中的活力和影响力,加强党支部在推进中心工作中的作用,保持党支部的战斗力。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思路
1.以教研室中心工作为依托,加强党支部的工作职责
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教学改革的主流工作,紧密依托教研室的中心工作,强化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增强党支部领导和推进中心工作的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增进党支部的向心力,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2.以创新支部建设为手段,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党建工作责任重大。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工作只有在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上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国家教育改革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才能克服支部工作软弱涣散、内容贫乏、向心力不足的现状,才能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以加强党员作用为核心,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的改革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作用,就要在中心工作中紧紧依靠党员教师,提升党员教师的地位,提升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注意克服长期存在的教师党支部工作仅限于学习教育等形式化内容,游离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之外,削弱党员教师作用的做法,使党员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员工作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平台,保持教师党员的先进性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新时期加强党支部建设,保持党支部活力的根本要求。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来讲,重视并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首要内容;结合人才培养,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结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实际需要,是党支部学习的主流;掌握学科发展,跟上学校发展的主流,应当作为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丰富党支部学习内容,完善支部学习制度,是党支部学习的动力。
5.以持续发挥党支部作用为目标,构建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植根于制度建设的作用显现,也依赖于党支部战斗力的持续保持。认真履行教师党支部工作职责,保障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是教研室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基础。不断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增强党员责任感和向心力,是党支部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1.明确党支部的根本任务,找准党支部的工作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基本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但在教研室(研究所),主任(所长)的职责与党支部的关系一直没有明确。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在实际中是情况各异、认识模糊、理解片面,党支部的工作缺乏时效。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究竟应当承担哪些工作?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中心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实效作用?这是教研室党支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结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的工作经验,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必须加强在教研室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力。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研室(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最基本的政治责任。二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强化党支部主流意识。结合教研室中心工作,在教师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研室党支部亟待落实的工作。三是积极参与推进教研室的教学工作,把握教学改革大方向。四是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辅助工作,推进教研室学科团队建设。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体现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五是要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落实。六是建立学习提高机制,使党员教师保持先进理念,保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教学科研工作。七是关心教师的发展,保持教研室和谐。党支部应当发挥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优势,通过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教师的事业追求来凝聚人气,团结和领导教师共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加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要加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领导,必须不断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建立党建长效工作机制,使广大教师感到党支部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党的工作与教研室的发展、与个人事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必须从党支部组织领导和工作创新下功夫。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使党支部工作在教研室中心工作中有地位,有声音、有作用,真正成为教研室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和坚实保障。二是克服形式化、走过场的工作,提高党员参加支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和教师党员对党支部工作的热情和向心力。三是加强党支部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工作机制,吸引教学科研骨干参加教研室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工作,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四是加强上级党委对党支部的领导与指导,克服党支部和党员被学习、被检查、被监督的僵化模式,主动引导教研室党支部如何围绕中心工作,改进工作方式、充实工作内容,发挥核心作用。
3.充分加强党支部在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尺度,教师个人发展的兴奋点也在于此。党支部工作长期脱离教研室的中心工作,脱离教师个人关心的兴奋点,势必造成党支部凝聚力不足,创造力不足,作用弱化的局面。因此,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围绕教学与科研工作抓党建,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保持党支部活力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党支部对教学工作的引导与推动,把党支部工作与立德树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二是要积极参与和促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的宣传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理清教学改革的思路,找准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引导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的方向。三是把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思想导向,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旗帜鲜明地做好教师队伍当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四是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与学生培养方向紧密联系,维护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根本利益。五是主动创造条件,着力推进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提升。
4.加强思想建设,服务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保证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师的思想建设、言行和课堂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这就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一是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和落实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方向,这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工作重心。二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把握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集体观念、社会融合力、具体工作技巧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应当侧重的工作内容。三是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针对大学教育在吸收西方学科和专业发展时受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着力提高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鉴别力,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各种思想、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党支部和教师党员在这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5.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提升党员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提升党员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维护党支部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党支部作用弱化、向心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把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作为党员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党员在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把握学科建设正确方向中的作用,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使学科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三是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促进和支撑作用,提升党支部作用力和影响力。创新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就是要转变传统僵化的工作模式,通过参与和推动学科建设等主流工作来凝聚党支部力量,提升党支部的作用。四是通过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晋职晋级创造条件,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保证党在教研室建设中的长远影响。
6.强化教师党员意识,突出教研室党员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加强党员意识、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途径。一是认真维护教师党员权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但要维护教师党员在党支部内部的权利,也要发挥教师党员在教研室当中的作用。二是认真解决教师党员的实际问题,关心党员教师在专业水平、科研能力、职称职级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三是丰富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活动内容,多开展教师党员关心和乐于参加的活动,减少教条的、形式化的和作用不明显的工作,克服僵化工作模式。四是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党员在教研室(研究所)的优势地位,激发教师党员发挥党员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7.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在建立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党支部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克服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化”在党员教师中潜在的抵触情绪。二是克服学习内容的“纯理论性”“空洞性”或“无实用性”在党员教师心目中产生的“懈怠心理”和“应付思想”,提高党员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三是通过学习机制设计,把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制度、考核激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树立牢固的组织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党支部具备持续的开拓创新精神,使党支部和党员建立完备的自我完善功能,保持教师党支部的先进性。
8.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发挥作用的党支部长效机制
要保持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先进性并真正持之以恒地发挥作用,关键还是构建和完善党支部长效机制。根据高校教研室(研究所)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改革发展赋予教师基层党组织的新任务、新使命。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以往的成功经验,发扬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好传统好方法,根据高校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紧密结合教研室中心工作和主流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教研室各项工作中。三是落实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把握时代脉络和学科发展,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四是克服惰性,在党支部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加强责任感、完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不断加强党支部对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工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并引导教研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强化党支部在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教书育人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不断加强教师党员的思想建设
必须把教师党员的思想建设与人才培养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相结合,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党员教师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主体意识,保持教师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先进性。
3.不断加强教师党员的凝聚力
要克服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凝聚力不足的现状,必须从提高党员意识、改进党支部活动内容、解决党员实际问题入手,努力把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成党对高校领导的基层战斗堡垒。
4.不断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内容
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增进党支部在教研室工作中的活力和影响力,加强党支部在推进中心工作中的作用,保持党支部的战斗力。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思路
1.以教研室中心工作为依托,加强党支部的工作职责
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教学改革的主流工作,紧密依托教研室的中心工作,强化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增强党支部领导和推进中心工作的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增进党支部的向心力,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2.以创新支部建设为手段,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党建工作责任重大。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工作只有在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上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国家教育改革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才能克服支部工作软弱涣散、内容贫乏、向心力不足的现状,才能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以加强党员作用为核心,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的改革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作用,就要在中心工作中紧紧依靠党员教师,提升党员教师的地位,提升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注意克服长期存在的教师党支部工作仅限于学习教育等形式化内容,游离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之外,削弱党员教师作用的做法,使党员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员工作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平台,保持教师党员的先进性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新时期加强党支部建设,保持党支部活力的根本要求。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来讲,重视并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首要内容;结合人才培养,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结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实际需要,是党支部学习的主流;掌握学科发展,跟上学校发展的主流,应当作为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丰富党支部学习内容,完善支部学习制度,是党支部学习的动力。
5.以持续发挥党支部作用为目标,构建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植根于制度建设的作用显现,也依赖于党支部战斗力的持续保持。认真履行教师党支部工作职责,保障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是教研室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基础。不断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增强党员责任感和向心力,是党支部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
加强和改进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1.明确党支部的根本任务,找准党支部的工作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基本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但在教研室(研究所),主任(所长)的职责与党支部的关系一直没有明确。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在实际中是情况各异、认识模糊、理解片面,党支部的工作缺乏时效。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究竟应当承担哪些工作?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中心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实效作用?这是教研室党支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结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的工作经验,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必须加强在教研室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力。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研室(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最基本的政治责任。二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强化党支部主流意识。结合教研室中心工作,在教师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研室党支部亟待落实的工作。三是积极参与推进教研室的教学工作,把握教学改革大方向。四是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辅助工作,推进教研室学科团队建设。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体现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五是要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落实。六是建立学习提高机制,使党员教师保持先进理念,保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教学科研工作。七是关心教师的发展,保持教研室和谐。党支部应当发挥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优势,通过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教师的事业追求来凝聚人气,团结和领导教师共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加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要加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领导,必须不断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建立党建长效工作机制,使广大教师感到党支部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党的工作与教研室的发展、与个人事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必须从党支部组织领导和工作创新下功夫。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使党支部工作在教研室中心工作中有地位,有声音、有作用,真正成为教研室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和坚实保障。二是克服形式化、走过场的工作,提高党员参加支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和教师党员对党支部工作的热情和向心力。三是加强党支部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工作机制,吸引教学科研骨干参加教研室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工作,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四是加强上级党委对党支部的领导与指导,克服党支部和党员被学习、被检查、被监督的僵化模式,主动引导教研室党支部如何围绕中心工作,改进工作方式、充实工作内容,发挥核心作用。
3.充分加强党支部在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尺度,教师个人发展的兴奋点也在于此。党支部工作长期脱离教研室的中心工作,脱离教师个人关心的兴奋点,势必造成党支部凝聚力不足,创造力不足,作用弱化的局面。因此,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围绕教学与科研工作抓党建,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保持党支部活力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党支部对教学工作的引导与推动,把党支部工作与立德树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二是要积极参与和促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的宣传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理清教学改革的思路,找准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引导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的方向。三是把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思想导向,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旗帜鲜明地做好教师队伍当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四是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与学生培养方向紧密联系,维护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根本利益。五是主动创造条件,着力推进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提升。
4.加强思想建设,服务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保证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师的思想建设、言行和课堂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这就为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一是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和落实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方向,这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工作重心。二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把握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集体观念、社会融合力、具体工作技巧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应当侧重的工作内容。三是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针对大学教育在吸收西方学科和专业发展时受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着力提高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鉴别力,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各种思想、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党支部和教师党员在这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5.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提升党员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提升党员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维护党支部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党支部作用弱化、向心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把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作为党员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党员在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把握学科建设正确方向中的作用,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使学科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三是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促进和支撑作用,提升党支部作用力和影响力。创新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就是要转变传统僵化的工作模式,通过参与和推动学科建设等主流工作来凝聚党支部力量,提升党支部的作用。四是通过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晋职晋级创造条件,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保证党在教研室建设中的长远影响。
6.强化教师党员意识,突出教研室党员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加强党员意识、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途径。一是认真维护教师党员权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但要维护教师党员在党支部内部的权利,也要发挥教师党员在教研室当中的作用。二是认真解决教师党员的实际问题,关心党员教师在专业水平、科研能力、职称职级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三是丰富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活动内容,多开展教师党员关心和乐于参加的活动,减少教条的、形式化的和作用不明显的工作,克服僵化工作模式。四是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党员在教研室(研究所)的优势地位,激发教师党员发挥党员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7.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在建立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党支部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克服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化”在党员教师中潜在的抵触情绪。二是克服学习内容的“纯理论性”“空洞性”或“无实用性”在党员教师心目中产生的“懈怠心理”和“应付思想”,提高党员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三是通过学习机制设计,把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制度、考核激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树立牢固的组织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党支部具备持续的开拓创新精神,使党支部和党员建立完备的自我完善功能,保持教师党支部的先进性。
8.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发挥作用的党支部长效机制
要保持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的先进性并真正持之以恒地发挥作用,关键还是构建和完善党支部长效机制。根据高校教研室(研究所)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改革发展赋予教师基层党组织的新任务、新使命。高校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以往的成功经验,发扬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建设的好传统好方法,根据高校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紧密结合教研室中心工作和主流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教研室各项工作中。三是落实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把握时代脉络和学科发展,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四是克服惰性,在党支部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加强责任感、完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