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乾坤大 百态见人生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包罗万象但不乏细节,百态俱见且直击人心。其中除了各式各样的“哭”,还有千姿百态的“笑”。细致分析、对比《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笑”与“哭”,在一“笑”一“哭”之间,体会作者恰如其分的写人技法和百折千回的表现技巧,可谓“细节乾坤大,百态见人生”。
  一、细节乾坤大:“笑”之多种多样、异彩紛呈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一共写了八类不同人物的25次“笑”。文中首先写到的一类“笑”是丫头们的“笑”。第一次写林黛玉随着婆子进了垂花门一直来到正房大院时,台矶上坐着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第二次写丫头的笑是在林黛玉去拜见贾政时,“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第三次是林黛玉见宝玉前,“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些地方写丫头们的“笑”,除了恰如其分地让丫头们扮演她们应该扮演的角色外,重点突出她们对主子、客人笑脸相迎、十分热情的态度以及低下的身份、服帖的言行。
  第二类“笑”是王熙凤的“笑”,第一次写她的人未到声先闻,“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第二次写王熙凤打量黛玉时的“笑”,“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这两次“笑”,写出王熙凤作为贾府中响当当人物的放肆,以及对贾母的逢迎、取悦,从中表现出王熙凤的为人高调、善于恭维和“拍马屁”的性格。
  第三类“笑”是贾母的“笑”,第一次是在林黛玉听到声音连忙起身时:“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第二次是在吃饭上桌林黛玉退让时:“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第一次贾母的笑,是戏谑性的笑,是喜悦、满足的笑,表现的是对王熙凤的喜爱。第二次的笑是贾母对黛玉怜爱的笑。
  第四类是黛玉的“笑”,节选部分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见王熙凤时,“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第二次是王夫人给黛玉介绍宝玉之后:“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这两次“笑”都是出于礼貌,只能算是陪笑,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一致。黛玉寄人篱下,深知贾府中王熙凤的厉害、王夫人和贾宝玉等人的高贵,为此陪笑的特征很是显明。
  第五类“笑”是王夫人的“笑”,第一次是王夫人向王熙凤说起找布料给林黛玉做衣服时,听了王熙凤的回答,“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第二次是林黛玉问王夫人贾宝玉时:“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第一次的“笑”体现的是王夫人对王熙凤能力的满意,第二次表现的是王夫人对黛玉的爱怜。
  第六类“笑”是邢夫人的“笑”,文中也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文中说:“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第二次是邢夫人留黛玉吃饭而黛玉推辞时,文中说:“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第一次“笑”是邢夫人回复贾母的笑,第二次“笑”是邢夫人因对黛玉的爱怜而笑。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以“笑”为交际手段,来处理与长辈、晚辈关系的。
  第七类“笑”是宝玉的“笑”,第一次是宝玉见到黛玉之后,文中写道:“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第二次是听贾母说自己胡说后:“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两次“笑”体现的是贾宝玉发自肺腑的、出于自然的“笑”,反映了他性格上的不受拘束。
  第八类“笑”是探春的“笑”,在听贾宝玉送“颦颦”给黛玉时:“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可见这是探春对宝玉杜撰的会意之“笑”,体现的是她直率的性格。
  综合比较这八类人物的“笑”,可以说有真笑、陪笑、驭笑、会心一笑之分。真笑表现在贾母和宝玉身上,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想笑就笑,无须看人眼色,无须做作强颜,所以,她向黛玉介绍用那戏谑的语言。而宝玉呢,贾母对他那么溺爱,还被称作家里的“混世魔王”,“笑”得当然率性。陪笑主要表现在黛玉、邢夫人和丫鬟身上,黛玉虽内心凄苦,但初来乍到,总得与人处处打交道,所以,免不了陪笑见礼。邢夫人虽然是贾府长房的夫人,但由于未生儿女,且丈夫贾赦在家族中的地位不高,所以,在贾母面前说话也得陪着笑脸,倍加小心。丫头们自不用说需要笑脸相陪了。驭笑主要表现在王熙凤身上,她把笑当做一种交际工具,可用它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会心一笑表现在王夫人和探春身上,对王熙风的办事周到,王夫人会心会意;对宝玉的说话没谱,探春爽直无忌。对比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同样写“笑”,写得是各式各样、异彩纷呈。作者这种神情动作加语言的细节描写手法,真正做到了“笑”中有千姿,“笑”中生百态,把悲欢离合这一人间世态在贾府之中上演了一遍,真可谓“细节乾坤大”。
  二、百态见人生:“哭”之各就其所、迥然有别
  文中贾母之“哭”共有两次,一次是“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一次是“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贾母见到因失去母亲而前来投奔自己的外孙女时,先是“心肝儿肉叫着大哭”,后又“呜咽起来”,一方面是为女儿的死而伤心,另一方面是感到这个外孙女可怜。内中对女儿的不舍和怀念,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自是难以抑制。在贾母“哭”时,还写了地下侍立之人的“哭”,他们“无不掩面涕泣”,这些人未必因伤感而哭,仅是陪哭或受感染而哭。
  文中还写到了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哭”。写黛玉的“哭”,是在拜见外祖母时,她“哭个不住”。因为见到外祖母,她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处的悲苦身世而哭,这“哭”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凤的“哭”是在说到“姑妈偏就去世了”时,她“用帕试泪”,既为黛玉的不幸而哭,也属装腔作势,投贾母所好。宝玉的“哭”是一见倾心的“哭”,他“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体现其向往平等、与封建束缚决裂的反抗精神。
  同样写“哭”,作者写得是各就其所、迥然有别、富有变化。尤其是王熙凤的“哭”,回环变化的幅度最显明:她见到黛玉刚刚还在奉承,忽听贾母一说又转悲为喜,把做人的圆滑和机变演绎得淋漓尽致。
  总之,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笑”与“哭”,不只反映人物情绪与表情,更是通过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笑”态和各就其所、迥然有别的“哭”状表现文中人物的身份、个性、心理和思想以及人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节发展、时代特点的高度统一,同时也说明了作家刻画人物技巧的高超。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在美学思想上,克罗齐反对把艺术、宗教和哲学理解为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否定“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是心灵活动的初始阶段,不依赖理念,独立于逻辑认识和经济与道德实践。由此观之,诗歌的审美性,在于个性化抒情意象。  “审美即直觉”的美学主张在诗歌鉴赏中的具体体现,无外乎通过独特的意象将作者情思予以寄托和延展,给读者传递出一种真实而强有力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悟,跨越时空,经久不衰,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共有四篇(《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约占所有文言文篇目的四分之一。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都是以其品行或才干名垂青史的人物,学生对其事迹有天然的阅读兴趣。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教法做一些研究。JP  一、因“文”学“言”,激发文言学习主动性  文言文教学要注意言与文的统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
期刊
统编版小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口头复述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小学阶段一体化的复述训练体系:第一学段重在借助多维支架训练详细复述,第二学段重在借助于整合信息训练简要复述,第三学段重在借助补充拓展训练创造性復述。其中,作为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过渡阶段,第二学段的简要复述,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要求很高。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就设置了“学会简要复述”的语文要素,下面笔者结合单元中《西门豹治邺》这篇
期刊
“简要复述”,虽有“简要”二字,但有过课堂实践经验的老师会发现:“简要”复述,不简单。其实,只要找准路径,“简要”复述也简单。么,如何才能找准“简要复述”的路径呢?下面以《西门豹治邺》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注文本背景,营造复述氛围  该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当今时代有很大差异,即使故事本身很精彩,因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复述好故事,就
期刊
群文阅读是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理念,它以“类文”为教学单元。这些“类文”,在内容、主题、章法或者文体上有某些相似性或者相关性。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起引领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掌控阅读节奏和思考方向,以便顺利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选取了两组四篇古代思辨性文章。第一组文章,包括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第二组文章,包括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洵的
期刊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散文的教学内容应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据此,将《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斟字酌句,品评细节,读懂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及愧疚之情,读懂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平静内敛的叙述风格,增进自
期刊
“1+X”是群文阅读的范式之一,“1”指教材中的单篇课文,“X”指单元内的其他篇目或教材外同一“议题”的文章,“1+X”即以教材中的单篇文章为“结构点”,衍生出一组文章形成群文阅读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1+X”的阅读模式作为切入点,谈谈群文阅读实施的几点策略。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共五册,共选入课文60篇,人教社给每册必修课本又专门配印了一册语文读本,在每册语文读本中,根据必修课本
期刊
华夏大地,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经先秦发崛,到两汉丰富,古典诗歌于唐朝进入全面鼎盛时期,在这个佳作如林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杜诗作为古典诗歌史上极具现实观照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举足轻重。但在常规教学中,仍存在机械式、标签化的文本解读现象,对诗歌的情感把握停留在表层,人物分析存在刻板印象。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石壕吏》为例,结合历史情境,关联心理学知
期刊
【设计说明】  依据新课标要求,统编教材的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当建立在充分观照文本本身、任务群要求、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基础上。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属于课程内容中的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合作探究、有效生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合作学习正以其适切的教学理念、可操作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教学效果成为当下广受好评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当下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误区,如合作学习的泛化、肤浅化、功利化,独学的虚化等。这些误区严重地消解着合作学习的正向特质,走向了课改的反面。  那么,合作学习怎样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