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与故事都是中小学生在课本上学到过的,大量的是在课外读物中读到的。小说以塑造人们形象为主来表达主题思想,故事以情节的生动来说明道理。
关键词:小说与故事的特征;作文指导;课外阅读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感动人与故事以情节的曲折生动取悦人,两者有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都有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有大的跳跃与穿插(微型小说除外),而故事的情节较单一,情节发展连续性较强。两者可以互相改编,即小说可改编为故事,故事也可以改编为小说。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要调动多种描写方法,以性格描写为主,以环境描写为辅。故事以情节发展为主,描写就用得很少或十分简洁。这是表达方式的重要区别。
学生的作文一般是由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目标又是每个单元体现的。所以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学生中,对那些文学兴趣小组的人,可以满足其进行故事小说的创作指导。
一、 以情节发展为主和以描写为主举例:选两节文段判断哪是小说哪是故事
1. 古时候有个县官审理一桩盗窃案,这贼是个惯盗,屡教不改。到庭审堂上,他直言不讳地说:“要怎么判就怎么判,爽快點,要讲仁义道德,我是没这个了。”法官说:“天太热,你把衣裤脱了吧。”他觉得这话无恶意,脱掉了衣裤。县官又说:“把内裤也脱掉吧。”惯盗说:“大堂之上好难为情,我还是有尊严的啊!”县官说:“看来你还不是完全没有羞耻之心的。仁义道德还没完全泯灭,我们还是可以谈谈的。”惯盗也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点道德底线。于是全部交待了犯罪事实,认罪伏法。
2. 古时候有个县官审理一桩盗窃案。一声升堂,县官稳坐在公堂正座上。“把盗贼押上来。”随即差官便把一个五花大绑的犯人押了上来。法官严声问道:“你可知罪?”盗贼两眼圆睁不屑一顾地说:“要杀要剐爽快点,要讲仁义道德,老子早就没这个了。”这时县官不动声色,稍过片刻说:“天太热,你把裤子脱了吧。”盗贼环顾左右,想这话没啥恶意,于是脱掉了衣裤。待他慎定下来又说:“把内裤也脱掉吧。”这时盗贼犯难了,说:“在人,大堂之上脱掉内裤,一丝不挂成何体统,我还是有尊严的啊!”这时县官说:“看来你的道德还没完全泯灭,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看来我们还是可以好好谈谈的。”这句话触动了他做人的神经。脑海里出现了往日的情景。那年天干,庄稼颗粒无收。没吃的,他告别年迈的母亲外出谋生,想搞点钱回家养母度日,临行时,母亲让他向已故父亲跪拜发誓。在外要守仁义道德,宁可饿死,也不作鸡鸣狗盗之徒。他照做了,可是到了外面,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人世间,他忘掉了誓言,混迹于盗贼之群了。想到这,他觉得对不住母亲,母亲现在已经去世了,如果知道他成了盗贼,在九泉之下还能瞑目吗?想到这里,他低下了刚才还不屑一顾的头,全部交待了他的犯罪事实,认罪服法。
学生判断(1)是故事,(2)是小说。评析: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主要人物是县官,惯盗。环境是社会环境,封建王朝,情节是县官审案过程。不同的是:(1)着重情节,表现县官的机智,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人还有一丁点儿道德底蕴,就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使其认罪伏法。(2)在情节发展中,增加了气氛、渲染,如大堂押解罪犯的气氛,县官稳坐堂上的威严,形成一种以正压邪的震慑氛围,传递正能量,还增加了罪犯的心理描写。既然盗贼还有一丝羞耻之心。县官机智的适还可以触动他的一点良知。这里把被触动后的思想斗争描写了出来(心理描写),一方面反衬了县官机智语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罪犯们塑造了一个良心发现的悔罪形象,天下罪犯们有榜样启发作用,对降低犯罪率有好处。将(1)(2)加以比较,就对故事与小说有一个感性的鲜明的认识。
二、 学生作文评析
例:将《谁是雷锋》这篇故事改编成小说。班上的桌凳,一直都很破烂,因为是偏僻的穷山村,坐破桌惯了,大家也习惯了,也不把这些桌凳当回事,上课都特别小心。有时凳子一歪便摔倒在地。但这星期,这两星期,班上似乎有了异样的变化。原来破了桌凳已修好好些个了。用木头梆上用钉子钉上。又过了一星期,大家哗然了,老师吃惊了,班上的桌子几乎全修好了,只剩几个了。谁修的呀?谁是雷锋,一连几天都问不出来。这天老师叫一个同学晚学后迟些回家悄悄观察。果然不出所料,是张二娃在修桌凳,他原是班上最不爱护桌凳的,这几星期来,就他异样,特别爱护桌凳的样子。但谁也不相信他会主动修桌凳。逮住了,逮住雷锋了。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老师问他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他说有一天放了晚学他没有回家,留在教室里做作业,不小心凳子一歪摔了个屁股拍地,疼极了。而这凳子正是他平日练手掌功时劈坏的。木匠带枷,自作自受。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班上的桌凳全修好,又不让大家知道,给大家一个谜一般的惊喜,就这样还有两个凳没修了。最后一天,不断被老师的暗探逮住了。哈哈哈,教室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改为小说,情节无须大的改动,只需要在修桌子的动机上加上心理描写。这个活雷锋就塑造出来了。例文:“……这天,放了晚学,他的作业没做完,家中又来了客人,回家肯定做不安心作业,干脆留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他刚一坐下,不料凳子一歪,他摔倒在地上,把屁股摔成了两瓣,疼极了。一看,这凳子正是自己平日练手掌功劈坏的。这时他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是个好动症儿童,似乎不动就受不了。于是经常把桌凳作为自练手掌武功的器具。还有意破坏别的同学的凳子,让他们摔倒逗得开心。他看见那些曾经被他破坏过的凳子,似乎个个都歪着脑袋,瞪着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要向他讨说法,赔损失,他悔恨了:“是我不对。从今天开始,我要把你们统统修好,做好事不留名,当个活雷锋。”于是他回家拿来父亲(木本)的工具、钉子和木片。每天放学后悄悄地修。就这样,班上产生了异样的感觉,于是……”这些改写就使这位“雷锋”的形象凸显出来了,有血有肉,鲜明生动,这就是小说塑造形象的描写功能所得的结果。
作者简介:
刘淑英,四川省眉山市,四川省仁寿县四公镇九年制学校。
关键词:小说与故事的特征;作文指导;课外阅读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感动人与故事以情节的曲折生动取悦人,两者有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都有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有大的跳跃与穿插(微型小说除外),而故事的情节较单一,情节发展连续性较强。两者可以互相改编,即小说可改编为故事,故事也可以改编为小说。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要调动多种描写方法,以性格描写为主,以环境描写为辅。故事以情节发展为主,描写就用得很少或十分简洁。这是表达方式的重要区别。
学生的作文一般是由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目标又是每个单元体现的。所以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学生中,对那些文学兴趣小组的人,可以满足其进行故事小说的创作指导。
一、 以情节发展为主和以描写为主举例:选两节文段判断哪是小说哪是故事
1. 古时候有个县官审理一桩盗窃案,这贼是个惯盗,屡教不改。到庭审堂上,他直言不讳地说:“要怎么判就怎么判,爽快點,要讲仁义道德,我是没这个了。”法官说:“天太热,你把衣裤脱了吧。”他觉得这话无恶意,脱掉了衣裤。县官又说:“把内裤也脱掉吧。”惯盗说:“大堂之上好难为情,我还是有尊严的啊!”县官说:“看来你还不是完全没有羞耻之心的。仁义道德还没完全泯灭,我们还是可以谈谈的。”惯盗也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点道德底线。于是全部交待了犯罪事实,认罪伏法。
2. 古时候有个县官审理一桩盗窃案。一声升堂,县官稳坐在公堂正座上。“把盗贼押上来。”随即差官便把一个五花大绑的犯人押了上来。法官严声问道:“你可知罪?”盗贼两眼圆睁不屑一顾地说:“要杀要剐爽快点,要讲仁义道德,老子早就没这个了。”这时县官不动声色,稍过片刻说:“天太热,你把裤子脱了吧。”盗贼环顾左右,想这话没啥恶意,于是脱掉了衣裤。待他慎定下来又说:“把内裤也脱掉吧。”这时盗贼犯难了,说:“在人,大堂之上脱掉内裤,一丝不挂成何体统,我还是有尊严的啊!”这时县官说:“看来你的道德还没完全泯灭,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看来我们还是可以好好谈谈的。”这句话触动了他做人的神经。脑海里出现了往日的情景。那年天干,庄稼颗粒无收。没吃的,他告别年迈的母亲外出谋生,想搞点钱回家养母度日,临行时,母亲让他向已故父亲跪拜发誓。在外要守仁义道德,宁可饿死,也不作鸡鸣狗盗之徒。他照做了,可是到了外面,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人世间,他忘掉了誓言,混迹于盗贼之群了。想到这,他觉得对不住母亲,母亲现在已经去世了,如果知道他成了盗贼,在九泉之下还能瞑目吗?想到这里,他低下了刚才还不屑一顾的头,全部交待了他的犯罪事实,认罪服法。
学生判断(1)是故事,(2)是小说。评析: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主要人物是县官,惯盗。环境是社会环境,封建王朝,情节是县官审案过程。不同的是:(1)着重情节,表现县官的机智,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人还有一丁点儿道德底蕴,就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使其认罪伏法。(2)在情节发展中,增加了气氛、渲染,如大堂押解罪犯的气氛,县官稳坐堂上的威严,形成一种以正压邪的震慑氛围,传递正能量,还增加了罪犯的心理描写。既然盗贼还有一丝羞耻之心。县官机智的适还可以触动他的一点良知。这里把被触动后的思想斗争描写了出来(心理描写),一方面反衬了县官机智语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罪犯们塑造了一个良心发现的悔罪形象,天下罪犯们有榜样启发作用,对降低犯罪率有好处。将(1)(2)加以比较,就对故事与小说有一个感性的鲜明的认识。
二、 学生作文评析
例:将《谁是雷锋》这篇故事改编成小说。班上的桌凳,一直都很破烂,因为是偏僻的穷山村,坐破桌惯了,大家也习惯了,也不把这些桌凳当回事,上课都特别小心。有时凳子一歪便摔倒在地。但这星期,这两星期,班上似乎有了异样的变化。原来破了桌凳已修好好些个了。用木头梆上用钉子钉上。又过了一星期,大家哗然了,老师吃惊了,班上的桌子几乎全修好了,只剩几个了。谁修的呀?谁是雷锋,一连几天都问不出来。这天老师叫一个同学晚学后迟些回家悄悄观察。果然不出所料,是张二娃在修桌凳,他原是班上最不爱护桌凳的,这几星期来,就他异样,特别爱护桌凳的样子。但谁也不相信他会主动修桌凳。逮住了,逮住雷锋了。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老师问他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他说有一天放了晚学他没有回家,留在教室里做作业,不小心凳子一歪摔了个屁股拍地,疼极了。而这凳子正是他平日练手掌功时劈坏的。木匠带枷,自作自受。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班上的桌凳全修好,又不让大家知道,给大家一个谜一般的惊喜,就这样还有两个凳没修了。最后一天,不断被老师的暗探逮住了。哈哈哈,教室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改为小说,情节无须大的改动,只需要在修桌子的动机上加上心理描写。这个活雷锋就塑造出来了。例文:“……这天,放了晚学,他的作业没做完,家中又来了客人,回家肯定做不安心作业,干脆留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他刚一坐下,不料凳子一歪,他摔倒在地上,把屁股摔成了两瓣,疼极了。一看,这凳子正是自己平日练手掌功劈坏的。这时他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是个好动症儿童,似乎不动就受不了。于是经常把桌凳作为自练手掌武功的器具。还有意破坏别的同学的凳子,让他们摔倒逗得开心。他看见那些曾经被他破坏过的凳子,似乎个个都歪着脑袋,瞪着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要向他讨说法,赔损失,他悔恨了:“是我不对。从今天开始,我要把你们统统修好,做好事不留名,当个活雷锋。”于是他回家拿来父亲(木本)的工具、钉子和木片。每天放学后悄悄地修。就这样,班上产生了异样的感觉,于是……”这些改写就使这位“雷锋”的形象凸显出来了,有血有肉,鲜明生动,这就是小说塑造形象的描写功能所得的结果。
作者简介:
刘淑英,四川省眉山市,四川省仁寿县四公镇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