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于晓冬有一张著名的油画:《干杯,西藏》。画里的人,大多都被雨打风吹去了。80年代,一群文化人聚集西藏街头,堪称西藏的黄金一代。那群人有的死,有的消失,有的不再和文学有任何瓜葛。我细细看里面的人物,有一些认识,有一些陌生,都是那个年代的事情了。
贺中也在其中,当时是一个留长发的混蛋青年,如今成为了一个敦实的胖子。他是个酒鬼,也是个诗人,身上有许多个民族混杂的血统。贺中依然在西藏,留起了倔强的小胡子,如同阿凡提,向上翘着,这也是贺中的标志性形象,他经常是说完笑话,哈哈大笑,捋捋自己的胡子。这个西藏酒鬼简直是全国文化界驻西藏办事处主任,各路诗人艺术家导演作家,但凡到了西藏,第一件事就是向他报到:老贺,我到拉萨了。
有一年夏天,我去了西藏,跟贺中报到。
八月末的西藏,青稞已经收割完毕,青稞垛规矩地排列在田里。拉萨河的河水有些涨,甚至漫过了河滩上的丛林,它蜿蜒着围绕着拉萨城,汇入雅鲁藏布江。八廓街依然热闹非常,转经的老人、磕长头的虔诚者、小贩和背着单反相机的游客,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辨别着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马原说,在80年代,他是拉萨第一个穿短裤上街的人,引得人们大呼小叫。而今西藏大街小巷,短裤随处可见,还有姑娘们的超短裙。
没有去大昭寺,我们钻胡同,去了一个茶馆,喝五毛钱一杯的藏茶。这才是藏民们聚集生活的地方,老人们在此闲坐、聊天。这里也是信息港,各种信息在此融汇,然后传遍拉萨。藏茶微甜,我们身处其中,就像把一块成鱼放进大米粥里,突兀又有点不合时宜。周围的藏民们聊天,跟女老板开点粗俗的玩笑。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我都愿意第一时间找到这种有意思的地方,坐在混杂着各种当地口音的人们中间,接点地气。
饿了就去玛吉阿米,这是来西藏旅游的小资们的圣地,位置绝佳,就在八廓街,里面聚集着各路内地游客,勇闯天涯的背包客,寻找秘境的老外,他们顺着狭仄的楼梯向上,坐在靠窗的位子,看着藏式的屋顶。这是被溢美的西藏,也是外人心中的西藏,就像外地游客到北京,总是想去四合院里吃顿饭,去后海看看灯红酒绿一样。
贺中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讲讲笑话,下午的时间显得悠长。吃饭,改良的藏餐,没有那么强盛,而是温软的,文艺的。如果想在西藏吃点别致的、好吃的,拉萨不是好选择,好选择是朝向林芝,朝向藏香猪。
从拉萨到林芝需要驱车6、7个小时,顺尼洋河向东,山势起着细微的变化,先是安静而突兀的山,冷峻如内心狂野的汉子。穿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顺着山势而下的时候,山的起伏顿时柔美了许多,植被丰茂,牦牛在很远的地方吃草,小花在很近的地方开着,有点肆无忌惮。
在丁布江达县的大街上,藏香猪出现了。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之后,我们在此停留一下,吃顿中饭。藏香猪们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遍体黑色,体型微小,据当地人说,这种猪就是这么大,不会更大了。藏香猪的成名得益于四处往来的游客,如今藏香猪已经成为当地名吃,价格也被炒到天价,与之齐名的是尼洋河的冷水鱼。不过据当地人介绍,不少街边小馆打着藏香猪的名义,卖的不过是饲养之后的普通猪。
一份藏香猪肉价值不菲,当地人用它炒菜,做腊肉,果然肉质紧密,浓香,能吃出一种奔跑的味道。然而当地的藏民不善烹调,密集的川菜馆子里的出品也平平。
林芝名吃是石锅鸡,在林芝的鲁朗镇,满大街都是百锅鸡的招牌。石锅鸡的要素首先是石锅,用一种名为“皂石”的云母做成,这种石头产于墨脱,需要人力背運出山,再经过当地人仔细凿制,这种锅保温好,据说富含矿物质,许多人都要在此购买一枚石锅。第二要素才是鸡,藏鸡凶悍,一扇翅膀能飞到树上,这种鸡肉质致密,同时在里面加入了各种林芝野山菌和手掌参。手掌参也是当地特产,状如微小的手掌,煮过之后呈透明色。我们在公路边的小馆子里吃石锅鸡,为其中的鸡是公鸡还是母鸡争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是公鸡,因为母鸡需要留着下蛋,藏鸡蛋往往卖的比鸡还要贵。
吃完石锅鸡我们继续上路,路上美景无限,然而这一切美景,到了鲁朗的扎西岗村,又都算不上什么了,恍如一炉沉香屑,而在扎西岗村,又一根藏香悄悄燃起,芬芳着天地万物。
人们习惯把鲁朗称为“东方瑞士”,高山草甸之上开遍野花,硕大的云杉、柏树漫山遍野,把远处的山染成墨绿。一簇簇的绿,令人应接不暇,马匹与牛羊都在山坡吃草,木制的栅栏有意无意地分割着田园,云雾从半山升起,缓缓的如同一条丝带,佩戴在鲁朗的额头。
村庄不大,恰到好处地摆放在山坳里,黄昏时有炊烟,清晨也有。我们去了乔卓玛的家。
这里院子宽敞,藏式的老民居,厨房里熏黑了墙壁,而黄铜的锅碗都锃亮。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上山采蘑菇,或者到后山的经幡阵里,听听风声。西藏总是在莫名的时候给你不知所措的美,叫人一次次崩溃成为碎珠又转瞬黏合。天空中的云静静翻滚,不在意人间。这时一只三条腿的小狗盘卧在山岗上,它看着我们,神情凛然,蹦跳着走了几步,然后又回了一下头。
晚上的晚宴是乔卓玛一家人操持的,在这里我终于见到了藏香猪做成的腊肉,比我想象的肥,几乎见不到瘦肉,整块发黄微微透明的脂肪,对着夕阳,闪着肉欲的光泽。各种当地的土菜,一把蘑菇,两捆青菜,各种腊肉,下午杀的一只鸡,这些足够了,足够亲切,也足够乡土。
夏天天气凉爽,我们坐在院子里吃饭喝酒,聊天扯淡,厨房就在旁边,冒着炊烟,藏民一会儿就端出一盘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菜做的随意粗犷,以料理食材来说,藏民不及内地的汉人更在行。然而这有什么关系呢?
饭毕之后才是重点,在二楼的火塘边,我们开始了诗歌朗诵会。屋里灯光昏黄,闪耀着80年代老旧的光。仿佛昨日重现,几天来的俏皮话与黄段子都悄悄隐去,80年代的文化胜景重现。一群人认真地读诗,藏民的小孩偷偷在门口张望。
即便旅程再精彩,饭菜再迷人,诗歌依然是我们最好的下酒菜。为一句话,我们喝一杯,为了一首诗,我们喝一杯,为了一个故去的朋友,我们喝一杯。贺中还唱起了歌,这个每天晚上混迹于酒肆的胖子,还是个很好的歌者,各种民族小调信口拈来,为了一首歌,我们又喝了一杯。直到夜色深沉,我们都沉沉醉去,摇晃着回到栖居的小屋,小木屋里简陋,我和贺中共处一室,他变魔术似的,又找出一瓶酒。
是的,我们如你所想,又喝了一杯。
贺中也在其中,当时是一个留长发的混蛋青年,如今成为了一个敦实的胖子。他是个酒鬼,也是个诗人,身上有许多个民族混杂的血统。贺中依然在西藏,留起了倔强的小胡子,如同阿凡提,向上翘着,这也是贺中的标志性形象,他经常是说完笑话,哈哈大笑,捋捋自己的胡子。这个西藏酒鬼简直是全国文化界驻西藏办事处主任,各路诗人艺术家导演作家,但凡到了西藏,第一件事就是向他报到:老贺,我到拉萨了。
有一年夏天,我去了西藏,跟贺中报到。
八月末的西藏,青稞已经收割完毕,青稞垛规矩地排列在田里。拉萨河的河水有些涨,甚至漫过了河滩上的丛林,它蜿蜒着围绕着拉萨城,汇入雅鲁藏布江。八廓街依然热闹非常,转经的老人、磕长头的虔诚者、小贩和背着单反相机的游客,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辨别着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马原说,在80年代,他是拉萨第一个穿短裤上街的人,引得人们大呼小叫。而今西藏大街小巷,短裤随处可见,还有姑娘们的超短裙。
没有去大昭寺,我们钻胡同,去了一个茶馆,喝五毛钱一杯的藏茶。这才是藏民们聚集生活的地方,老人们在此闲坐、聊天。这里也是信息港,各种信息在此融汇,然后传遍拉萨。藏茶微甜,我们身处其中,就像把一块成鱼放进大米粥里,突兀又有点不合时宜。周围的藏民们聊天,跟女老板开点粗俗的玩笑。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我都愿意第一时间找到这种有意思的地方,坐在混杂着各种当地口音的人们中间,接点地气。
饿了就去玛吉阿米,这是来西藏旅游的小资们的圣地,位置绝佳,就在八廓街,里面聚集着各路内地游客,勇闯天涯的背包客,寻找秘境的老外,他们顺着狭仄的楼梯向上,坐在靠窗的位子,看着藏式的屋顶。这是被溢美的西藏,也是外人心中的西藏,就像外地游客到北京,总是想去四合院里吃顿饭,去后海看看灯红酒绿一样。
贺中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讲讲笑话,下午的时间显得悠长。吃饭,改良的藏餐,没有那么强盛,而是温软的,文艺的。如果想在西藏吃点别致的、好吃的,拉萨不是好选择,好选择是朝向林芝,朝向藏香猪。
从拉萨到林芝需要驱车6、7个小时,顺尼洋河向东,山势起着细微的变化,先是安静而突兀的山,冷峻如内心狂野的汉子。穿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顺着山势而下的时候,山的起伏顿时柔美了许多,植被丰茂,牦牛在很远的地方吃草,小花在很近的地方开着,有点肆无忌惮。
在丁布江达县的大街上,藏香猪出现了。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之后,我们在此停留一下,吃顿中饭。藏香猪们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遍体黑色,体型微小,据当地人说,这种猪就是这么大,不会更大了。藏香猪的成名得益于四处往来的游客,如今藏香猪已经成为当地名吃,价格也被炒到天价,与之齐名的是尼洋河的冷水鱼。不过据当地人介绍,不少街边小馆打着藏香猪的名义,卖的不过是饲养之后的普通猪。
一份藏香猪肉价值不菲,当地人用它炒菜,做腊肉,果然肉质紧密,浓香,能吃出一种奔跑的味道。然而当地的藏民不善烹调,密集的川菜馆子里的出品也平平。
林芝名吃是石锅鸡,在林芝的鲁朗镇,满大街都是百锅鸡的招牌。石锅鸡的要素首先是石锅,用一种名为“皂石”的云母做成,这种石头产于墨脱,需要人力背運出山,再经过当地人仔细凿制,这种锅保温好,据说富含矿物质,许多人都要在此购买一枚石锅。第二要素才是鸡,藏鸡凶悍,一扇翅膀能飞到树上,这种鸡肉质致密,同时在里面加入了各种林芝野山菌和手掌参。手掌参也是当地特产,状如微小的手掌,煮过之后呈透明色。我们在公路边的小馆子里吃石锅鸡,为其中的鸡是公鸡还是母鸡争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是公鸡,因为母鸡需要留着下蛋,藏鸡蛋往往卖的比鸡还要贵。
吃完石锅鸡我们继续上路,路上美景无限,然而这一切美景,到了鲁朗的扎西岗村,又都算不上什么了,恍如一炉沉香屑,而在扎西岗村,又一根藏香悄悄燃起,芬芳着天地万物。
人们习惯把鲁朗称为“东方瑞士”,高山草甸之上开遍野花,硕大的云杉、柏树漫山遍野,把远处的山染成墨绿。一簇簇的绿,令人应接不暇,马匹与牛羊都在山坡吃草,木制的栅栏有意无意地分割着田园,云雾从半山升起,缓缓的如同一条丝带,佩戴在鲁朗的额头。
村庄不大,恰到好处地摆放在山坳里,黄昏时有炊烟,清晨也有。我们去了乔卓玛的家。
这里院子宽敞,藏式的老民居,厨房里熏黑了墙壁,而黄铜的锅碗都锃亮。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上山采蘑菇,或者到后山的经幡阵里,听听风声。西藏总是在莫名的时候给你不知所措的美,叫人一次次崩溃成为碎珠又转瞬黏合。天空中的云静静翻滚,不在意人间。这时一只三条腿的小狗盘卧在山岗上,它看着我们,神情凛然,蹦跳着走了几步,然后又回了一下头。
晚上的晚宴是乔卓玛一家人操持的,在这里我终于见到了藏香猪做成的腊肉,比我想象的肥,几乎见不到瘦肉,整块发黄微微透明的脂肪,对着夕阳,闪着肉欲的光泽。各种当地的土菜,一把蘑菇,两捆青菜,各种腊肉,下午杀的一只鸡,这些足够了,足够亲切,也足够乡土。
夏天天气凉爽,我们坐在院子里吃饭喝酒,聊天扯淡,厨房就在旁边,冒着炊烟,藏民一会儿就端出一盘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菜做的随意粗犷,以料理食材来说,藏民不及内地的汉人更在行。然而这有什么关系呢?
饭毕之后才是重点,在二楼的火塘边,我们开始了诗歌朗诵会。屋里灯光昏黄,闪耀着80年代老旧的光。仿佛昨日重现,几天来的俏皮话与黄段子都悄悄隐去,80年代的文化胜景重现。一群人认真地读诗,藏民的小孩偷偷在门口张望。
即便旅程再精彩,饭菜再迷人,诗歌依然是我们最好的下酒菜。为一句话,我们喝一杯,为了一首诗,我们喝一杯,为了一个故去的朋友,我们喝一杯。贺中还唱起了歌,这个每天晚上混迹于酒肆的胖子,还是个很好的歌者,各种民族小调信口拈来,为了一首歌,我们又喝了一杯。直到夜色深沉,我们都沉沉醉去,摇晃着回到栖居的小屋,小木屋里简陋,我和贺中共处一室,他变魔术似的,又找出一瓶酒。
是的,我们如你所想,又喝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