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日狂风大作,不久便下起了暴雨。我撑着脆弱的伞一路快步在风雨中行走,只感觉那漫天的乌云快要将我吞噬。匆匆进入房间,进了门那一刹那,忽地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从未这样感谢过接纳我的这座建筑,它为我遮挡狂风暴雨、酷日严寒,若是没有它,那我将犹如一颗浮萍漂浮在天地间。
这或许就是原始人类第一次开始建造房子的原因吧。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感觉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许现在自称为建筑师还不恰当,大学五年刚刚过去了三年,我欠缺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学到的也有很多很多。建筑系的三年带给我的,远远不止是知识这么简单。
一、初见
与所有报建筑系的高考生一样,我怀着对未来的极大憧憬进入了校园,似乎在想象中,五年后的我已经成为一代著名建筑师,正如文艺复兴时的米开朗琪罗一般,为现在这个混乱的年代画上句号。
一切都充满着艺术气息。
系馆建造不久,是刚刚从土建学院分离出来的,已经与艺术系单独组成了一个学院。后来才明白,建筑虽然是建造工程的一部分,称为建筑艺术却更加恰当。它没有过多的物理、数学方面的要求,却对绘画、人文、历史等方面更加重视。它一方面要求严谨,硫酸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要精准,否则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方面需要开放,用平面上的一个个符号在脑海里创造出迷人的空间。
第一堂课上,每个老师都会介绍建筑系的特点。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我们既要学习理工,又要学习人文,还要学习艺术。我们似乎并无所长,却样样皆通。这或许与建筑师的职业性质有关,在未来的岗位上,建筑师是联系整个工程的纽带。为了联系结构师,我们需要懂一些物理知识;为了承接规划师,我们需要懂一些规划知识;为了使设计方案沿袭当地文脉,我们需要广泛涉猎历史;为了让建筑成为一件艺术品,我们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我们要学习绘画、学习软件、学习设计、学习构造、学习历史……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但建筑这门课程是穷尽一生也学不完的。所以大学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建筑系学生忙碌的身影,在图书馆、在资料室,更多的是在专业教室。专业教室,这是许多建筑系学生大学里最美的同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班级几乎形同虚设,除了上课之外,全班同学很少有机会能够聚在一起。所以也有人说,大学里联系每个人的纽带其实是寝室。但对于建筑系来说并不是这样。由于专业性质的特殊,模型材料、图板以及电脑的安置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地方,因此资源紧张的学校也专门开辟出了一个系馆,供建筑系学生们使用。
犹记得那随意摆放的木桌,上面刻着一道道划痕,是做模型时被刀无情划伤的。每每交图前夕,忙着赶图的我们聚在专教里,昏黄的灯光下,俯身在巨大的图板上描着一个个线条。我们面对面坐着,谈天说笑,仿若一个大家庭。
初见建筑系,我们迷茫着而又憧憬着,用手中的画笔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的梦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整个世界。
二、彷徨
建筑艺术就犹如一片汪洋大海,广阔而美妙。美则美矣,初航者却很容易迷失在这海面上。新鲜感过去后,几乎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迷茫期。
高中时期的课是填鸭式的,不是不需要思考,但更多的是需要练习与背诵。大学的课则更多是开放式的,老师的课程只是点拨性质的,更多需要自己去探索。就拿专业课举例,建筑系的专业课或许是我见过最自由的专业课,就在自己的专业教室里,自己熟悉的座位上,拿着自己苦心想出的方案寻求老师的指导。而老师的轻轻一句话,或许就能否定掉你一周的成果,接下来便是毫无止境的修改与画图。设计没有完美,却一直在趋近于完美。而这个趋近于完美的过程则需要你耗费许多心力,将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点子全盘推翻,再重新推出一个点子的过程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但正如老师告诉我们的,是痛并快乐着。
最为迷茫的时候,是在真正发现建筑的广博、自己的渺小的时候。在高中时期,你或许有着一些绘画天赋,或许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或许众星捧月、高高在上,但这一切都被无情瓦解。你发现自己的方案永远跟不上老师提出的要求,你发现自己精心想出来的创意根本不能够与前人相比,你发现永远有画得比你更好、写得比你更好甚至你无法望其项背的人。最可怕的是,你开始发现自己曾经活跃的大脑已经没有了任何东西,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想法都离你远去,而这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是毁灭性的。
这不只是对职业的拷问,更是对人生观的颠覆。这也是大学带给你的重大意义之一,发现你自己是谁,并且向着那个方向前进。
三、涅槃
那日肚子痛,痛得天昏地暗,来到医院排了好久的队,最终来到医生面前时已经痛得不再痛了。回去时感到深深的无力,在公交车上一边给妈妈打电话一边哽咽,妈妈却终是受不了我一直以来的软弱,轻轻的一句话,让我呆愣了许久。
她说,你要习惯,因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据说人的一生有三个时刻是真正成长的:第一个是当你意识到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第二个是当你接受这世界的不公平,并仍旧愿意为之努力的时候;第三个是当你明白有时候无论怎样努力,却还是会没有结果的时候。
我想这次莫名其妙的成长只是一个临界点,是我一直以来困惑探索的节点。我忽地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生活,而你这个小小的宇宙的一粒尘子,又有多么重要呢?
所谓专业的苦与累,你的抱怨与无助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么渺小的你也拥有着思想,你在随着专业而成长,而依托于你的思想的建筑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开始学会跳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去看问题。每每期末考试时,看到其他理工科的人抱着厚厚的专业书,啃着一道道题时,我都无比庆幸自己曾经的选择,那时高三的我、幼稚的我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尊重内心深处的文艺的我、敏感的我,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是我给自己最后的建议。绘画是否精美、想法是否精妙都不重要了,这只是别人的看法,而建筑最终能带给你的,是你最后成型的那个作品。它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却凝聚着你的全部思想和苦心经营,或者可以说,它就是你。
建筑是什么?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你的大学势必会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但如果你热爱艺术、喜欢文学、思维天马行空,如果你还希望保留自己心中的一片小天地的话,那么欢迎报考建筑学。
初见建筑系,我们想要改变世界;再见建筑系,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最后我们可能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不要紧,落在纸上的线条已经在悄悄改变了。也许只是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但是谁又关心呢?
这或许就是原始人类第一次开始建造房子的原因吧。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感觉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许现在自称为建筑师还不恰当,大学五年刚刚过去了三年,我欠缺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学到的也有很多很多。建筑系的三年带给我的,远远不止是知识这么简单。
一、初见
与所有报建筑系的高考生一样,我怀着对未来的极大憧憬进入了校园,似乎在想象中,五年后的我已经成为一代著名建筑师,正如文艺复兴时的米开朗琪罗一般,为现在这个混乱的年代画上句号。
一切都充满着艺术气息。
系馆建造不久,是刚刚从土建学院分离出来的,已经与艺术系单独组成了一个学院。后来才明白,建筑虽然是建造工程的一部分,称为建筑艺术却更加恰当。它没有过多的物理、数学方面的要求,却对绘画、人文、历史等方面更加重视。它一方面要求严谨,硫酸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要精准,否则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方面需要开放,用平面上的一个个符号在脑海里创造出迷人的空间。
第一堂课上,每个老师都会介绍建筑系的特点。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我们既要学习理工,又要学习人文,还要学习艺术。我们似乎并无所长,却样样皆通。这或许与建筑师的职业性质有关,在未来的岗位上,建筑师是联系整个工程的纽带。为了联系结构师,我们需要懂一些物理知识;为了承接规划师,我们需要懂一些规划知识;为了使设计方案沿袭当地文脉,我们需要广泛涉猎历史;为了让建筑成为一件艺术品,我们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我们要学习绘画、学习软件、学习设计、学习构造、学习历史……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但建筑这门课程是穷尽一生也学不完的。所以大学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建筑系学生忙碌的身影,在图书馆、在资料室,更多的是在专业教室。专业教室,这是许多建筑系学生大学里最美的同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班级几乎形同虚设,除了上课之外,全班同学很少有机会能够聚在一起。所以也有人说,大学里联系每个人的纽带其实是寝室。但对于建筑系来说并不是这样。由于专业性质的特殊,模型材料、图板以及电脑的安置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地方,因此资源紧张的学校也专门开辟出了一个系馆,供建筑系学生们使用。
犹记得那随意摆放的木桌,上面刻着一道道划痕,是做模型时被刀无情划伤的。每每交图前夕,忙着赶图的我们聚在专教里,昏黄的灯光下,俯身在巨大的图板上描着一个个线条。我们面对面坐着,谈天说笑,仿若一个大家庭。
初见建筑系,我们迷茫着而又憧憬着,用手中的画笔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的梦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整个世界。
二、彷徨
建筑艺术就犹如一片汪洋大海,广阔而美妙。美则美矣,初航者却很容易迷失在这海面上。新鲜感过去后,几乎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迷茫期。
高中时期的课是填鸭式的,不是不需要思考,但更多的是需要练习与背诵。大学的课则更多是开放式的,老师的课程只是点拨性质的,更多需要自己去探索。就拿专业课举例,建筑系的专业课或许是我见过最自由的专业课,就在自己的专业教室里,自己熟悉的座位上,拿着自己苦心想出的方案寻求老师的指导。而老师的轻轻一句话,或许就能否定掉你一周的成果,接下来便是毫无止境的修改与画图。设计没有完美,却一直在趋近于完美。而这个趋近于完美的过程则需要你耗费许多心力,将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点子全盘推翻,再重新推出一个点子的过程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但正如老师告诉我们的,是痛并快乐着。
最为迷茫的时候,是在真正发现建筑的广博、自己的渺小的时候。在高中时期,你或许有着一些绘画天赋,或许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或许众星捧月、高高在上,但这一切都被无情瓦解。你发现自己的方案永远跟不上老师提出的要求,你发现自己精心想出来的创意根本不能够与前人相比,你发现永远有画得比你更好、写得比你更好甚至你无法望其项背的人。最可怕的是,你开始发现自己曾经活跃的大脑已经没有了任何东西,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想法都离你远去,而这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是毁灭性的。
这不只是对职业的拷问,更是对人生观的颠覆。这也是大学带给你的重大意义之一,发现你自己是谁,并且向着那个方向前进。
三、涅槃
那日肚子痛,痛得天昏地暗,来到医院排了好久的队,最终来到医生面前时已经痛得不再痛了。回去时感到深深的无力,在公交车上一边给妈妈打电话一边哽咽,妈妈却终是受不了我一直以来的软弱,轻轻的一句话,让我呆愣了许久。
她说,你要习惯,因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据说人的一生有三个时刻是真正成长的:第一个是当你意识到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第二个是当你接受这世界的不公平,并仍旧愿意为之努力的时候;第三个是当你明白有时候无论怎样努力,却还是会没有结果的时候。
我想这次莫名其妙的成长只是一个临界点,是我一直以来困惑探索的节点。我忽地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生活,而你这个小小的宇宙的一粒尘子,又有多么重要呢?
所谓专业的苦与累,你的抱怨与无助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么渺小的你也拥有着思想,你在随着专业而成长,而依托于你的思想的建筑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开始学会跳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去看问题。每每期末考试时,看到其他理工科的人抱着厚厚的专业书,啃着一道道题时,我都无比庆幸自己曾经的选择,那时高三的我、幼稚的我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尊重内心深处的文艺的我、敏感的我,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是我给自己最后的建议。绘画是否精美、想法是否精妙都不重要了,这只是别人的看法,而建筑最终能带给你的,是你最后成型的那个作品。它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却凝聚着你的全部思想和苦心经营,或者可以说,它就是你。
建筑是什么?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你的大学势必会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但如果你热爱艺术、喜欢文学、思维天马行空,如果你还希望保留自己心中的一片小天地的话,那么欢迎报考建筑学。
初见建筑系,我们想要改变世界;再见建筑系,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最后我们可能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不要紧,落在纸上的线条已经在悄悄改变了。也许只是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但是谁又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