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浙江省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根本出發点是促进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并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这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也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上的。由此我们对多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总结反思。
我把基础教育改革理解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初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高中的中等教育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有深刻联系的,初等教育的改革应该兼顾中等教育的改革,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当前的初等教育是服务于中等教育的,初等教育阶段的改革应该紧扣中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两者有基本一致的改革方向与过程,在此,我主要通过分析中等教育的改革来映射出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
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前进的动力不只是中国教育单纯的进步需求,更多的动力源于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现有阶段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足以适应新时代对的人才需求。用动机分析理论,想要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的目的,就要搞清楚“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答案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专业化人才,所以改革后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专业人才怎么培养?简单得说有以下几点:1.加大选修课程的覆盖度,同时加大各选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稳固性2.真正给予学校、教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其各具特色3.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考核模式,鄙人经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后认为高考模式的改革不是重点,高考究竟考什么才是重点,也就是说高考的考试内容才是重点!如此说来,这样的改革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中小学,对,这样改完后的中小学就很像大学了。那岂不是说明大学被提前了?其实不然,我想真正的结果是这样的:如此改革后会出现更多的职业技术高中,也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职业技术高中,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高中区别于职业高中的应该是很高端的东西,是专门培养文化人才的,这类文化人才的特点是他们手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他们只有满肚子的墨水,他们就是古代的读书人,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他们更多的是去从政,搞艺术去了,這种人应该是少数的,应该是要有极其优秀的天赋的,注意,是天赋,所以注定大多数人都应该去职业技术学校。
这里出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的问题,科学家应该去普通高中当文化人还是去职业高中当技术人员呢,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好的技术工人,因为科学都以实验为基础,最好的实验就是技术实践对吧,这类人是出生于职业高中又深造于普通高中的人。总结一下:中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没有错,但是中国之前的教育一直把科学文化知识三者混为一谈,认为三者都应该完全兼顾,实际上科学文化知识三者应该相对独立地考虑,培养模式中要有侧重点,而这个侧重点恰恰就是因材施教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我总结的中国之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1.落实到基层的教育改革没有应用问题分析模式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研究,教育改革文件发放到基层落实时,基层的人员没有足够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能力,导致无法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改革文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动作,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教育改革没有取得预期地效果。2.基础教育改革严重受限于经济,地域,人文等条件的限制,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加之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宗教众多,在教育改革推行过程中往往严重受限于经济、地域、人文条件的限制,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为教育改革的成功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3.教育改革力度一直不够重,改革不敢出现大动作,一味地搞试点,多年的试点搞下来其实影响已经很大了。我们一直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所以教育改革上不敢有大动作,只能循序渐进,但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循序渐进周期太长了,一年一年的教育试点搞起来,二十几年过去,很多的人才反而牺牲在了教育改革试点的试探过程中4.上层的教育改革理念没有充足考虑到一线的实际实施情况,忽略了基层教育一线的创造力与行动力。教育改革文件一般由教育部门发放,但是教育部门毕竟是政府部门,他们长期远离教育一线,并不能十分真实准确地了解当前教育形势以做出判断,而同时在教育改革制定中,他们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一线人员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导致最终出台的教育改革文件与一线实际情况脱钩情况比较严重,由此很多改革文件成为一纸空文。
针对以上四方面的问题,我总体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放开教育改革的权力,把更多的教育改革权力交由真正位于教育一线和真正了解教育一线的教育界专家学者,而政府部门更多的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其次,应该对农村小镇小城的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更高的关注,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村的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教育界相关人士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一线教师学生真是想法和行为的研究,一线的学生教师才是教育改革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课程改革也是改革,改革要学习当年毛泽东的改革理念,抓住最根本的东西一把火星撒下去,让熊熊烈火烧起来,而不是点燃一只冷烟火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强势围观。
参考文献:
[1]冉亚辉,《中国基础教育基本理论论析》,[J],《教育理论与时间》,2015.8
[2]容中逵,《论基础教育改革形成与实施的教育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7
[3]赵娟,《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10
[4]《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启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8
我把基础教育改革理解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初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高中的中等教育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有深刻联系的,初等教育的改革应该兼顾中等教育的改革,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当前的初等教育是服务于中等教育的,初等教育阶段的改革应该紧扣中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两者有基本一致的改革方向与过程,在此,我主要通过分析中等教育的改革来映射出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
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前进的动力不只是中国教育单纯的进步需求,更多的动力源于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现有阶段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足以适应新时代对的人才需求。用动机分析理论,想要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的目的,就要搞清楚“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答案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专业化人才,所以改革后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专业人才怎么培养?简单得说有以下几点:1.加大选修课程的覆盖度,同时加大各选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稳固性2.真正给予学校、教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其各具特色3.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考核模式,鄙人经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后认为高考模式的改革不是重点,高考究竟考什么才是重点,也就是说高考的考试内容才是重点!如此说来,这样的改革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中小学,对,这样改完后的中小学就很像大学了。那岂不是说明大学被提前了?其实不然,我想真正的结果是这样的:如此改革后会出现更多的职业技术高中,也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职业技术高中,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高中区别于职业高中的应该是很高端的东西,是专门培养文化人才的,这类文化人才的特点是他们手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他们只有满肚子的墨水,他们就是古代的读书人,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他们更多的是去从政,搞艺术去了,這种人应该是少数的,应该是要有极其优秀的天赋的,注意,是天赋,所以注定大多数人都应该去职业技术学校。
这里出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的问题,科学家应该去普通高中当文化人还是去职业高中当技术人员呢,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好的技术工人,因为科学都以实验为基础,最好的实验就是技术实践对吧,这类人是出生于职业高中又深造于普通高中的人。总结一下:中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没有错,但是中国之前的教育一直把科学文化知识三者混为一谈,认为三者都应该完全兼顾,实际上科学文化知识三者应该相对独立地考虑,培养模式中要有侧重点,而这个侧重点恰恰就是因材施教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我总结的中国之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1.落实到基层的教育改革没有应用问题分析模式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研究,教育改革文件发放到基层落实时,基层的人员没有足够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能力,导致无法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改革文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动作,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教育改革没有取得预期地效果。2.基础教育改革严重受限于经济,地域,人文等条件的限制,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加之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宗教众多,在教育改革推行过程中往往严重受限于经济、地域、人文条件的限制,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为教育改革的成功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3.教育改革力度一直不够重,改革不敢出现大动作,一味地搞试点,多年的试点搞下来其实影响已经很大了。我们一直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所以教育改革上不敢有大动作,只能循序渐进,但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循序渐进周期太长了,一年一年的教育试点搞起来,二十几年过去,很多的人才反而牺牲在了教育改革试点的试探过程中4.上层的教育改革理念没有充足考虑到一线的实际实施情况,忽略了基层教育一线的创造力与行动力。教育改革文件一般由教育部门发放,但是教育部门毕竟是政府部门,他们长期远离教育一线,并不能十分真实准确地了解当前教育形势以做出判断,而同时在教育改革制定中,他们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一线人员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导致最终出台的教育改革文件与一线实际情况脱钩情况比较严重,由此很多改革文件成为一纸空文。
针对以上四方面的问题,我总体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放开教育改革的权力,把更多的教育改革权力交由真正位于教育一线和真正了解教育一线的教育界专家学者,而政府部门更多的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其次,应该对农村小镇小城的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更高的关注,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村的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教育界相关人士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一线教师学生真是想法和行为的研究,一线的学生教师才是教育改革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课程改革也是改革,改革要学习当年毛泽东的改革理念,抓住最根本的东西一把火星撒下去,让熊熊烈火烧起来,而不是点燃一只冷烟火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强势围观。
参考文献:
[1]冉亚辉,《中国基础教育基本理论论析》,[J],《教育理论与时间》,2015.8
[2]容中逵,《论基础教育改革形成与实施的教育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7
[3]赵娟,《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10
[4]《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启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