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适应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关键词】 观察能力;兴趣;观察方法;持之以恒
一、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对科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会观察,也就无法进入科学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比如让学生观察大树,大树上有什么,周围有什么;观察蜗牛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蜗牛,蜗牛的身体结构,蜗牛在爬行后会留下什么;观赏生活中的水,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可以观察水的颜色、气味等一些基本的物理特性。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从观察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这就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习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又怎么会去观察呢?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学生其实也就是孩子,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喜欢问个究竟。当学生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不去理会,不然他们的好奇心就会被扼杀,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呢?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对于大自然的观察更加仔细,比如上面提到的观察大树,老师不要只是坐在教室里给孩子讲大树上有什么,应该带着学生到有大树的地方去观察,或许他们发现的观察到的远比你讲的要多很多;再例如在讲解水变成冰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水真的变成冰了,他们的心中也会对其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又如植物的叶有些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颜色,学生平时也是在观察的,他们也会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其实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有观察的兴趣。
三、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的方法很多,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比如在观察大树时,首先我们会通过看,知道大树上长满了树叶,有粗粗的枝条,有的大树上还有果子、有花,树干上有小动物、鸟巢、树瘤、苔藓等,树的周围有小草等植物和其他的小动物;通过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通过摸知道树皮非常的粗糙,有一条条的印痕,树皮也像是一块块的;通过量,可以让几个学生抱着树干知道一棵大树大约有多粗;通过闻,可以知道大树树皮及枝叶的气味。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比较大树和小草,从大小、叶片和茎的不同进行比较。首先不同的是大树比较高大而小草比较矮小;大樹的叶片宽阔,而小草的叶子细长的较多;大树的茎很硬,而小草的茎很软。又例如比较观察蜗牛和蚯蚓的不同点,可以从生活环境,身体结构以及所吃的食物进行比较。蜗牛生活在地面,而蚯蚓生活在地下;因身体结构不同,蜗牛用腹足爬行,蚯蚓是靠身体伸缩爬行;蜗牛吃新鲜的叶片,而蚯蚓是吃腐烂了的叶片。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四、观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也好,在古代也好都非常强调持之以恒精神的重要性,同样在科学的观察中也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比如观察凤仙花,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播种种子到开花结果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坚持较长时间的一个观察,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过程是以日记格式记录下来的,几月几日播种,几月几日长出幼苗(这里要记录观察道德现象,根的长度,植株高度,叶的形状和数量),几月几日长出花蕾,几月几日开花,几月几日结果,几月几日果实和种子成熟。从这里可以看出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除了这个种植植物的观察,还有其他一些也需要坚持做记录。比如养蚕宝宝从蚕卵到蚕蛾需要56天,学生需要每天去观察,蚕的一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从卵孵化出来变成幼虫(这里需要记录日期,气温和卵的颜色变化);接着变成蛹(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记录体长进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同时还要记录蜕皮次数及蜕皮的日期及体长和颜色,还有蜕皮的过程);在变成蛹的时候需要观察记录蛹的一些身体特征等。还有上次听了一节名师的公开课,是让学生提前一个月观察记录的月相,这也是需要坚持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所以我觉得持之以恒也是科学观察的重要精神。
五、观察时操作必须正确
操作是否正确会影响观察的结果。例如在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如果把餐巾纸放入水中,一开始是浮,后来变成沉,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先沉后浮到底是沉还是浮呢?老师应该强调先把纸放进去,用手指压到一半的位置放掉再观察。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后,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去发现更多的秘密,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的观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 观察能力;兴趣;观察方法;持之以恒
一、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对科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会观察,也就无法进入科学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比如让学生观察大树,大树上有什么,周围有什么;观察蜗牛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蜗牛,蜗牛的身体结构,蜗牛在爬行后会留下什么;观赏生活中的水,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可以观察水的颜色、气味等一些基本的物理特性。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从观察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这就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习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又怎么会去观察呢?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学生其实也就是孩子,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喜欢问个究竟。当学生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不去理会,不然他们的好奇心就会被扼杀,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呢?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对于大自然的观察更加仔细,比如上面提到的观察大树,老师不要只是坐在教室里给孩子讲大树上有什么,应该带着学生到有大树的地方去观察,或许他们发现的观察到的远比你讲的要多很多;再例如在讲解水变成冰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水真的变成冰了,他们的心中也会对其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又如植物的叶有些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颜色,学生平时也是在观察的,他们也会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其实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有观察的兴趣。
三、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的方法很多,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比如在观察大树时,首先我们会通过看,知道大树上长满了树叶,有粗粗的枝条,有的大树上还有果子、有花,树干上有小动物、鸟巢、树瘤、苔藓等,树的周围有小草等植物和其他的小动物;通过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通过摸知道树皮非常的粗糙,有一条条的印痕,树皮也像是一块块的;通过量,可以让几个学生抱着树干知道一棵大树大约有多粗;通过闻,可以知道大树树皮及枝叶的气味。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比较大树和小草,从大小、叶片和茎的不同进行比较。首先不同的是大树比较高大而小草比较矮小;大樹的叶片宽阔,而小草的叶子细长的较多;大树的茎很硬,而小草的茎很软。又例如比较观察蜗牛和蚯蚓的不同点,可以从生活环境,身体结构以及所吃的食物进行比较。蜗牛生活在地面,而蚯蚓生活在地下;因身体结构不同,蜗牛用腹足爬行,蚯蚓是靠身体伸缩爬行;蜗牛吃新鲜的叶片,而蚯蚓是吃腐烂了的叶片。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四、观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也好,在古代也好都非常强调持之以恒精神的重要性,同样在科学的观察中也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比如观察凤仙花,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播种种子到开花结果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坚持较长时间的一个观察,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过程是以日记格式记录下来的,几月几日播种,几月几日长出幼苗(这里要记录观察道德现象,根的长度,植株高度,叶的形状和数量),几月几日长出花蕾,几月几日开花,几月几日结果,几月几日果实和种子成熟。从这里可以看出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除了这个种植植物的观察,还有其他一些也需要坚持做记录。比如养蚕宝宝从蚕卵到蚕蛾需要56天,学生需要每天去观察,蚕的一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从卵孵化出来变成幼虫(这里需要记录日期,气温和卵的颜色变化);接着变成蛹(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记录体长进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同时还要记录蜕皮次数及蜕皮的日期及体长和颜色,还有蜕皮的过程);在变成蛹的时候需要观察记录蛹的一些身体特征等。还有上次听了一节名师的公开课,是让学生提前一个月观察记录的月相,这也是需要坚持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所以我觉得持之以恒也是科学观察的重要精神。
五、观察时操作必须正确
操作是否正确会影响观察的结果。例如在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如果把餐巾纸放入水中,一开始是浮,后来变成沉,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先沉后浮到底是沉还是浮呢?老师应该强调先把纸放进去,用手指压到一半的位置放掉再观察。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后,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去发现更多的秘密,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的观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