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史料岂能当作史实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伪造史料,课堂伪繁荣,求真求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3-0041—03
  
  2010年4月,衢州市举行了重点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以评委身份听课,其中小任老师的《民国时期的实业救国梦》,让我感想颇多。为让读者了解,同时便于后面的分析,简要介绍一下此课的主要流程。
  一、展示材料,介绍一个人物。张振国,性别:男;1885年8月出生;籍贯:江苏苏州;职务:振国纺织厂厂长。
  问题:请你为张振国先生进行市场策划:你认为1915年是扩大产业规模的大好时机吗?为什么?预测纺织厂发展情况如何?(结果是梦想成真)
  二、展示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张振国先生的纺织企业也是风雨飘摇,1922年企业亏3750元,1923年亏17429元。
  问题:请你们为张振国先生把脉,1919~1927是什么因素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展示材料。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张振国终于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在张振国的带领下,张氏企业又重新恢复和发展,总资本再次达到10万元。
  问题:你认为张振国先生的企业为何能够浴火重生?(结果是梦想再现)
  四、展示材料。高兴没几年,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张振国的命运,国家碎了。工厂被抢占了,张振国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仅有的5万元只身去了重庆,开了一间小小的丝织厂,仍取名“振国”丝织厂,由于要支持国家打仗,税收很重,他的工厂一直处在亏本状态。
  问题:此时的他是怎样一种心情?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五、展示材料。1945年8月,60岁的老人哭了,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熬出头了!有救了!”
  问题:1945年8月,老人为什么哭呢?他高呼的“熬出头了”是指什么呢?
  六、放一段解放战争时国统区经济恶化的视频,让学生思考:1946~1949年老人的梦想为什么不能实现?(结果是黄粱一梦)
  七、知识小结,请大家结合所学,根据张振国追寻梦想的这样一个历程,动手绘制一幅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学生画过之后,老师展示出自己的示意图:
  以上教学流程的特点是:
  (1)所提供的材料与教科书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阐述高度一致。
  (2)在历史的情境化当中学习,有比较强的情感体验。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表现及其原因等知识的落实非常清晰,最后的小结是锦上添花。
  小任老师上课时精神饱满,激情四射,学生也在老师的感染下顺利掌握了知识,这节课得到评委们的普遍肯定,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材料的选取和运用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得到评委普遍肯定的主要原因。但问题是,材料是老师为呼应课本知识而编造出来的,这样的史料不具普遍性,是伪造的。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结论可靠吗?正确吗?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教学,效果越好,危害岂不是越大吗?
  这节课有以下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在理念上缺乏真正的新课程观。
  在新课程观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由于种种局限,教材无法从细节上展示历史事件(细节是历史散发魅力的催化剂),而学术研究的深入又使新观点不断涌现,教师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况且,“孤证不立”的治史原则也要求我们广泛涉猎,因此教师不应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用什么材料?如何取舍?这需要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的基础上,选取能辅助教学的材料,并要确保材料的真实性(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很难,虽然很难,但有这样的意识至少可以少犯错误)。小任老师制造的一系列材料都是以课本为指向标,都在为课本作注解,潜意识里是把课本当《圣经》,唯课本是从,结果是课本一错老师也错,学生再跟着错,其根源在于缺乏真正的新课程观。
  第二,在实践上违背了历史教学必须求真的底线。
  小任老师设置虚拟情境的依据是教材,那么这部分内容距离史实有多远呢?
  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现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公认的结论,主要介绍如下:
  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多位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的专家,如陈争平、杨德才、刘佛丁、王玉茹等,其观点、成果基本一致。这里以王玉茹最新的计量研究成果为例,她将中国近代经济史分为四个阶段:(1)1850~1887年,(2)1887~1914年,(3)1914~1936年,(4)1936~1949年。统计结果表明,第三阶段(1914~1936)的22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一战结束后的1919~1936年,经济不仅没有萧条,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1936年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继1912~1919年“黄金时代”之后的“白银时代”。因此所谓“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中的“短暂”二字可以尽去。其次是第二阶段(1887~1914)的27年,经济增长虽然缓慢,但仍有发展。而第一阶段(1850~1887)的37年及第四阶段(1936~1949)的13年,国民经济衰退,呈负增长,薛伟强将其概括为“两头负,中间正”。因此,教科书所说的“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并不准确,至少是“曲而不折”。
  关于发展的原因。教科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获得巨大发展机会。这与史实不符,一战期间,欧洲减少了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但日本、美国却趁机扩大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不仅弥补了欧洲列强退出的经济侵略,而且还将之扩大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总体上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这在学术界已无大的争议。既然帝国主义并未放松侵略,那么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进步。其次是民族企业家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等。其三是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等等。
  以上研究成果说明,教师仅依据教科书“制造”史料经不起推敲。所以笔者以为,求真求实的底线决不能突破!这是治学当中应有的常识和态度!
  第三,在教学效果上误导学生。
  由于材料塑造的细节很生动,像“1922年其企业亏3750元,1923年亏17429元”,“总资本再次达到10万元”,“张振国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仅有的5万元只身去了重庆”等,会让学生误以为真有张振国其人其事。
  比赛结束后20多天,笔者委托龙游中学的老师(比赛在此进行)对小任老师比赛时所教的班级进行调查,问题是:“那节课讲到的历史人物是谁?对其人及其企业的发展情况你觉得是真的吗?说说理由。”一共收到35份有效答卷,这35位同学全都记得张振国其人,这说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确实不错。对于真假问题,有28位学生认为是真的,2位学生答不知道。只有5位学生认为是假的,理由分别是:
  我认为是假的,他的一些经历有些太悲了、戏剧化。
  我觉得是假的,因为他的经历太戏剧性了,在那个时代虽然因素很多,但也不会如此大起大落。
  假的,那个企业家的企业发展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曲折,但现实中也许工业遭重创抑或是遇到别的事故,再重振雄风很难,也不现实。
  假的,现代企业受重创再想复兴仍很难,何况是在那个曲折艰难的时代,如今企业转型都很难,而他竟时时顺应潮流,这并不现实。
  我觉得是假的,也许是老师按照课文的发展情况添加的,这也便于学生的记忆,因为该人也没有特定的出生背景,我们对他十分的陌生。
  学生中还有人认为张振国其人有,其事假,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张振国其人其事都是真的。伪造的人和事被学生掌握得这么“好”,这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吗?
  企业的发展除受客观环境影响外,还受企业管理、员工素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企业盛,有的企业衰,这是企业主观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在分析企业盛衰的原因时,教材只分析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忽视了企业的主观因素,教师未能弥补这一不足,进而给以适当的补充完善,而是完全根据教科书的观点和思路来制造材料,强化教科书的观点,使学生误以为环境好企业一定兴盛,环境差,企业一定衰败,企业的盛衰完全由客观环境所主宰,这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片面而又简单。这在学生回答张振国企业发展情况真假的问题的理由上可以看出来:
  真的,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造成了张振国企业的曲折。
  真的,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时代发展过程与张振国工厂的发展过程相一致。
  我认为是真的,因为他的经历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应该是有本可依的。
  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均与其企业发展状况相符合。
  所以,笔者以为,伪造材料(人造史料)不能被当作史实来学习、传授。这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不当的,在结果上是有害的。伪造材料可在学过相关历史知识后,让学生判断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这对检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是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一养殖现状姜堰市畜禽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收益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原有的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逐渐被规模化养殖所取代;加上政府出台的多项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推进,近年来,育才中学以段力佩老校长提出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简称“三自”)教育目标为目标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构建起包括“自治自
多年来,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的基托制做常采用热凝或自凝塑料完成。但热凝塑料制做义齿工艺较复杂,自凝塑料易变色且制做时有毒。近年来,我们用可见光固化树脂基托材料进 Ov
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主要源于理论假设错误所导致的政府、市场和企业功能紊乱,从而在制度安排上混淆了产权、所有权和所有制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基于错误理论假设的刚性一元化意识形态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改变理论假设前提,重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在制度安排上确立国有产权的各类交易主体及其所有权,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去除僵化的模式.这三大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接触社会的各种媒体多,因此接受来自各方面信息的机会也就多,大大地扩大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是他们学好各门功课的智力基础。如果他们能具备爱学习数学的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60分,占整个语文试卷的40%,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之重要性。而在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写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内容空乏,结构不完整,因此痛失宝贵的分数。其实只要我们在结构上动一番心思,定然会有让人惊喜的收获。下面给同学介绍三种行之有效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 清晰明朗、条分缕析的“三三制”式    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也可以叫“中心论点加
传统的碳纤维加固技术对于钢梁承载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通过先张法在碳纤维布中施加预应力可显著提高钢梁的承载能力,给出了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技术钢梁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
通常(?)牙为三根,四根牙临床上并不少见,五根牙属罕见,报告1例。患者女,44岁,因(?)龋齿经常牙痛伴颊侧龈瘘1年,于1994年11月3日来院要求行拔牙术。患者(?)(牙合)面龋。1年前
一、图画型例1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1);(2);(3);(4);解析根据碳酸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从宏观角度可描述碳酸、水
一、全球采购策略随着本地生产成本日益上涨,不少企业为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采购。很多企业选择采购基地时,往往以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忽略了质量的监控。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