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19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大学声乐系一学生因外公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絕。从曝光的微信对话截图中可以看到,该老师称:“你可以回去,那是你的职责;你没来上课,我要扣分,这是我的职责。”随后,该老师还在全年级合唱课上公开拿此事举例,并表示:“如果这学期你家里有四个人去世,我这门课,你只能重修。”
10月20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对“大学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一事进行了回应,表示在19日晚,学院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为:该名教师在课堂上确实提到有同学因丧请假的事情,但未直接点名,其目的是强调一个学期请假不能超过四次的课堂纪律,其言语表达存在不当,老师本人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该任课老师已经主动与请假学生及其家长联系沟通、表达歉意并取得了谅解。
教师言语关乎人性教育
学生的外公去世了,请假奔丧本来是件很正常也很正当的事。老师也好,学校也罢,并没有任何横加阻拦的理由。学生没有违反学校的纪律,缺的课可以补上,其他学生也可以理解,那么学校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更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即便一定要强调缺四次课就必须重修这个规定,似乎也犯不着非要用“一学期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来做类比。不准丧假已是不妥,还要拿学生家人去世做例证,这其实与严明纪律已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借题发挥了。
学生当然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刚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些小小的冲撞,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能彰明纪律,又能体察人情,其实并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情感的投注,事情就能处理得更合情合理。大学是人文渊薮而非商业机构,牵系师生的,更多的应该是情感而非冰冷的纪律。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固然是为了提高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应该有超拔于功利之上的价值追求,即提高个体修养,发展并实现自我。
老师张口就是“你家里有四个人去世”,这样的粗鄙与冷血,令人侧目。尽管这或许只是反映了个别教师的素养问题,但这也为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一个良性的学术共同体,有赖于大家共同护持,而每一个个体的失序,都可能危及整体声誉与价值诉求。
严格课堂管理是应有之义
在国外一些高水平大学里,考勤管理是非常严格的,课程合格与否与考勤管理直接挂钩。比如,一门课程最终的结课成绩,平时作业、出勤率、各次小考、课堂演示等等都会占一定比例。其中,中学生申请大学的时候,考勤报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成绩报告分量相当,因为出勤记录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进入到大学阶段,无论事假还是病假,某门课程缺课达到一定次数,就会被要求终止学习。
当前,国内的本科教育也开始努力向提升质量方面转型。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坚持“以本(科)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并提出要严格课程的过程考核。所谓过程考核,就是课程合格与否,不再是结课的时候一张试卷定结果,而是分布在每节课的课堂上、课后作业等方面。这其中出勤率当然可以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只是过程考核需要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评判权。以此来看,四川大学这位教师规定无论何种原因缺勤四次就要重修,是没有什么可指摘的,错只错在其用了一种很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申明他的课程规则,并且由此表露出令人难以接受的无情。
这一事件其实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看。一者,学生请假仍被扣分并不过分;二者,该教师在不少学生缺勤和迟到的课堂上,情绪化表达或许存在,但终归是言行失范,且侵犯了当事学生的个人隐私,道歉是应该且必需的。
10月20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对“大学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被拒”一事进行了回应,表示在19日晚,学院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为:该名教师在课堂上确实提到有同学因丧请假的事情,但未直接点名,其目的是强调一个学期请假不能超过四次的课堂纪律,其言语表达存在不当,老师本人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该任课老师已经主动与请假学生及其家长联系沟通、表达歉意并取得了谅解。
教师言语关乎人性教育
学生的外公去世了,请假奔丧本来是件很正常也很正当的事。老师也好,学校也罢,并没有任何横加阻拦的理由。学生没有违反学校的纪律,缺的课可以补上,其他学生也可以理解,那么学校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更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即便一定要强调缺四次课就必须重修这个规定,似乎也犯不着非要用“一学期家里面有四个人去世”来做类比。不准丧假已是不妥,还要拿学生家人去世做例证,这其实与严明纪律已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借题发挥了。
学生当然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刚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些小小的冲撞,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能彰明纪律,又能体察人情,其实并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情感的投注,事情就能处理得更合情合理。大学是人文渊薮而非商业机构,牵系师生的,更多的应该是情感而非冰冷的纪律。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固然是为了提高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应该有超拔于功利之上的价值追求,即提高个体修养,发展并实现自我。
老师张口就是“你家里有四个人去世”,这样的粗鄙与冷血,令人侧目。尽管这或许只是反映了个别教师的素养问题,但这也为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一个良性的学术共同体,有赖于大家共同护持,而每一个个体的失序,都可能危及整体声誉与价值诉求。
严格课堂管理是应有之义
在国外一些高水平大学里,考勤管理是非常严格的,课程合格与否与考勤管理直接挂钩。比如,一门课程最终的结课成绩,平时作业、出勤率、各次小考、课堂演示等等都会占一定比例。其中,中学生申请大学的时候,考勤报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成绩报告分量相当,因为出勤记录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进入到大学阶段,无论事假还是病假,某门课程缺课达到一定次数,就会被要求终止学习。
当前,国内的本科教育也开始努力向提升质量方面转型。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坚持“以本(科)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并提出要严格课程的过程考核。所谓过程考核,就是课程合格与否,不再是结课的时候一张试卷定结果,而是分布在每节课的课堂上、课后作业等方面。这其中出勤率当然可以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只是过程考核需要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评判权。以此来看,四川大学这位教师规定无论何种原因缺勤四次就要重修,是没有什么可指摘的,错只错在其用了一种很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申明他的课程规则,并且由此表露出令人难以接受的无情。
这一事件其实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看。一者,学生请假仍被扣分并不过分;二者,该教师在不少学生缺勤和迟到的课堂上,情绪化表达或许存在,但终归是言行失范,且侵犯了当事学生的个人隐私,道歉是应该且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