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一本本尘封已久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在学校图书馆无人问津。而现实生活中历史穿越剧却在电视屏幕上演得如火如荼,粉丝如潮。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思考。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以下简称“我校”)多年前就一直致力古诗文特色研究,事實是学生除了背诵还是背诵,难道我们的经典诗文欣赏研究就是为了积累而积累?经典诗文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近年来,我们从历史穿越剧中得到灵感,重新调整思路后,终于打破了这一长期低缓徘徊的盘坚格局,成为学校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一块成长板。
一、学生们为什么不喜欢经典诗文
中国古典诗词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是异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美语言。然而这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何以在当今学生面前遇囧,甚至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讽。那些隐藏于经典诗词中的优美的节奏、斑斓的色彩都去哪儿了?学生们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学生时代的体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字多读不准,断句难读不懂,时代远没感觉。如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蓟北”“剑外”“妻子”“青春”等词语理解起来非生即冷或者望文生义。试想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怎样理解?“忽传收蓟北”的喜悦,没经历过战争之乱又怎样理解家人的“愁何在”,至于“放歌”“纵酒”的癫狂之态更是一头雾水、无从体验,只能借助工具或老师讲解后“被理解”应付考试,而难以真正体验这种盼小家团圆和国家安定的迫切之情。总而言之,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理解背诵能默写就行,而与考试无关的诗歌语言形式及诗文中流露的情感体验却无法获得。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行为非常可怕,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对经典诗文越来越冷漠。
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们爱上经典诗文
1.引导学生编故事,让经典名句在故事想象中安家
《少年王勃》为三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理解《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编者精心地编了一个故事,原来王勃看到了眼前的迷人秋景:“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于是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有了这种故事情境,学生读到这一名句时,眼前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幅色彩斑斓、静中有动的质感画面,从而深刻而形象地理解了这一名句。在此基础上再回过头赏读这一名句时,就完全吸收了经典诗文的精髓。教完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决定以此作为研究经典诗文欣赏的突破口,以三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期成功并加以推广。
2.鼓励学生扮角色,让经典名段在舞台表演中再现
经典诗文课本剧表演,是我校课题研究的又一有效突破口。经典诗文中,不少名段广为流传。由于经典诗文多为古代文言文或白话文,尽管脍炙人口,但对小学生而言,还是觉得晦涩艰深,或者勉强懂其大意,根本品尝不出其中滋味,更不用说怀着深情去赏读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抓住学生爱表演的特点,将经典名段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穿越时空,从服装到台词到动作统一古典包装,让学生全身心沉浸于遥远的古代,登台表演,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窦娥冤》和《范进中举》选段在“六一”儿童节汇演中反响热烈。窦娥对天地不公的控诉,范进中举发疯的诙谐形象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潸然落泪,给所有在场的师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哭过笑过之后再让学生读这些名段,学生自然声情并茂,于肝肠寸断处还她个悲痛欲绝,于慷慨激昂处还她个气贯如虹。
3.指导学生唱古词,让经典名曲在古诗新韵中唱出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歌声似乎从遥远的天外飘来,影影绰绰又真真切切。闻者无不为之动容,似乎眼前浮现出才子佳人折柳相送的唯美画面。我校专门收录了一首首适合儿童吟唱的经典诗词名曲,并编撰成册,作为经典诗词课题的校本教材使用。书中有的直接传承古曲,有的学生不喜欢吟唱,我们就让专职音乐老师把它翻唱,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如《三字经》《弟子规》当中的内容,因其简短,我们就采用了rap的形式,辅之以健美操和街舞中的简单动作,结果大对学生胃口。一开始我们仅以学校合唱队作为研究对象,不料一段时间后,这些古曲竟在校园内流行起来,于是我们迅速推广到各个年级的音乐课,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这种古词新韵的浸染。同时每天在学校广播站选取学生代表真人原唱,让经典名曲注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三、结语
以上三个小小的尝试,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历经的一段坎坷路程,有点折腾也有点喜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总让我们在峰回路转后绝处逢生。“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让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在经典中想象,在经典中表演,在经典中吟唱,从而喜欢上经典诗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
一、学生们为什么不喜欢经典诗文
中国古典诗词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是异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美语言。然而这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何以在当今学生面前遇囧,甚至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讽。那些隐藏于经典诗词中的优美的节奏、斑斓的色彩都去哪儿了?学生们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学生时代的体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字多读不准,断句难读不懂,时代远没感觉。如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蓟北”“剑外”“妻子”“青春”等词语理解起来非生即冷或者望文生义。试想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怎样理解?“忽传收蓟北”的喜悦,没经历过战争之乱又怎样理解家人的“愁何在”,至于“放歌”“纵酒”的癫狂之态更是一头雾水、无从体验,只能借助工具或老师讲解后“被理解”应付考试,而难以真正体验这种盼小家团圆和国家安定的迫切之情。总而言之,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理解背诵能默写就行,而与考试无关的诗歌语言形式及诗文中流露的情感体验却无法获得。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行为非常可怕,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对经典诗文越来越冷漠。
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们爱上经典诗文
1.引导学生编故事,让经典名句在故事想象中安家
《少年王勃》为三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理解《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编者精心地编了一个故事,原来王勃看到了眼前的迷人秋景:“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于是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有了这种故事情境,学生读到这一名句时,眼前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幅色彩斑斓、静中有动的质感画面,从而深刻而形象地理解了这一名句。在此基础上再回过头赏读这一名句时,就完全吸收了经典诗文的精髓。教完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决定以此作为研究经典诗文欣赏的突破口,以三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期成功并加以推广。
2.鼓励学生扮角色,让经典名段在舞台表演中再现
经典诗文课本剧表演,是我校课题研究的又一有效突破口。经典诗文中,不少名段广为流传。由于经典诗文多为古代文言文或白话文,尽管脍炙人口,但对小学生而言,还是觉得晦涩艰深,或者勉强懂其大意,根本品尝不出其中滋味,更不用说怀着深情去赏读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抓住学生爱表演的特点,将经典名段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穿越时空,从服装到台词到动作统一古典包装,让学生全身心沉浸于遥远的古代,登台表演,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窦娥冤》和《范进中举》选段在“六一”儿童节汇演中反响热烈。窦娥对天地不公的控诉,范进中举发疯的诙谐形象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潸然落泪,给所有在场的师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哭过笑过之后再让学生读这些名段,学生自然声情并茂,于肝肠寸断处还她个悲痛欲绝,于慷慨激昂处还她个气贯如虹。
3.指导学生唱古词,让经典名曲在古诗新韵中唱出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歌声似乎从遥远的天外飘来,影影绰绰又真真切切。闻者无不为之动容,似乎眼前浮现出才子佳人折柳相送的唯美画面。我校专门收录了一首首适合儿童吟唱的经典诗词名曲,并编撰成册,作为经典诗词课题的校本教材使用。书中有的直接传承古曲,有的学生不喜欢吟唱,我们就让专职音乐老师把它翻唱,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如《三字经》《弟子规》当中的内容,因其简短,我们就采用了rap的形式,辅之以健美操和街舞中的简单动作,结果大对学生胃口。一开始我们仅以学校合唱队作为研究对象,不料一段时间后,这些古曲竟在校园内流行起来,于是我们迅速推广到各个年级的音乐课,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这种古词新韵的浸染。同时每天在学校广播站选取学生代表真人原唱,让经典名曲注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三、结语
以上三个小小的尝试,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历经的一段坎坷路程,有点折腾也有点喜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总让我们在峰回路转后绝处逢生。“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让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在经典中想象,在经典中表演,在经典中吟唱,从而喜欢上经典诗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