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贸易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警示: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已经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今后,我们要尽快建立起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科学在内的更加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的人才战略,是当代教育人的历史使命。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即便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各校的差异仍可能十分明显。如有些学校有高端的科学实验室,有些学校有高水平的艺术设施,有些学校有豪华的校舍,等等。由此有些人认为,创新是这些投入多设施好师资强的学校的事情,与一般学校关系不大。事实果真如此?一所普通学校,一所条件设施简陋的学校,一所位于乡村的学校,没有精良的设备,没有高级的设施,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能不能培养学生高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曾开设过一门选修课,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要求学生用尽可能低级简陋的工具和尽可能简单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对客观条件依赖的越少,需要调动的知识和智慧就越多,就越需要聪明的大脑。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些科学试验,其设计之精巧,堪称艺术杰作,足以令我们叹为观止。蒂娜·齐莉格在《斯坦福大学创意课》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资源越少,創意越多”。很多时候,在简陋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我曾和同行讨论过一个问题:平日里我们喝酸奶,喝完后扔掉包装盒,你知道包装盒里还残留了多少?你浪费了多少?让学生去研究一下吧,这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的问题。你如果有测量工具,如天平或弹簧秤,那么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但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甚至没有任何测量工具,那么你还能解决并回答这个问题么?今天的文明都是人类“无中生有”的创造。越是资源少、条件差,越能考验和增进人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很多时候并不完全依赖外部条件。某些观点认为只有精良的设施和高级的设备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学生,这完全是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肥皂泡》。我想任何学校,哪怕条件再简陋,也可以让学生玩玩肥皂泡,研究一下肥皂泡。我曾和贫困地区的老师开展过一次“头脑风暴”—你认为肥皂泡能引发出哪些问题,开发出什么教学内容或课程来?结果大家脑洞大开,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内容涉及艺术、科学、文学、哲学、社会、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例如:怎样改进泡泡枪的设计?泡泡液是安全的么(如果不慎入口会有伤害么)?怎样改变泡泡液配方使泡泡呈现出不同色彩?怎样测量泡泡的大小和重量?为什么有些泡泡会连在一起?怎样测量泡泡的平均寿命(这是个数学问题,可以模拟一个社会的人口平均寿命)?影响泡泡平均寿命的因素有哪些(进而引申出的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人口平均寿命的因素有哪些?怎样的生活方式是科学的和健康的)?怎样设计一种泡泡游戏?需要制定哪些游戏规则?怎样用手机拍摄出有特技效果的泡泡图片(可以在学校举办专题艺术展或比赛)?泡泡的象征意义:梦想、多彩、自由、奔放,当一个人斑斓的梦想破灭时,应当怎样面对?泡泡对生命意义的隐喻:一个泡泡从诞生到破灭,仿佛人生,虽然短暂,怎样才能更加绚烂多彩?等等。我希望这样做能激发教师的灵感和智慧,使教师建立起职业自信。
一位院士曾对我说,我国最杰出的几位青年数学家中有半数来自西部地区。培养优秀学生,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投向城市中的学校,投向设施优良的示范校、重点校,还要把目光投向西部,投向乡村,投向那些条件简陋的学校,为那里的孩子创造机会,提供资源。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孩子在条件一般的学校中学习。他们获得的资源少,机会少,但他们单纯而朴实,同样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一旦获得机会,得到激发,找到方向,他们可能会更加执着、更加坚定,而这些是决定人未来发展的比分数和智商更为重要的因素。实现国家的人才战略,他们是不可或缺的有待发掘的富矿,而教师是这些矿藏早期最重要的挖掘人。教师只有突破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发现并挖掘出这些矿藏,才能让自己和这些孩子都有所作为。
(编辑?孙金鑫)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即便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各校的差异仍可能十分明显。如有些学校有高端的科学实验室,有些学校有高水平的艺术设施,有些学校有豪华的校舍,等等。由此有些人认为,创新是这些投入多设施好师资强的学校的事情,与一般学校关系不大。事实果真如此?一所普通学校,一所条件设施简陋的学校,一所位于乡村的学校,没有精良的设备,没有高级的设施,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能不能培养学生高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曾开设过一门选修课,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要求学生用尽可能低级简陋的工具和尽可能简单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对客观条件依赖的越少,需要调动的知识和智慧就越多,就越需要聪明的大脑。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些科学试验,其设计之精巧,堪称艺术杰作,足以令我们叹为观止。蒂娜·齐莉格在《斯坦福大学创意课》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资源越少,創意越多”。很多时候,在简陋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我曾和同行讨论过一个问题:平日里我们喝酸奶,喝完后扔掉包装盒,你知道包装盒里还残留了多少?你浪费了多少?让学生去研究一下吧,这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的问题。你如果有测量工具,如天平或弹簧秤,那么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但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甚至没有任何测量工具,那么你还能解决并回答这个问题么?今天的文明都是人类“无中生有”的创造。越是资源少、条件差,越能考验和增进人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很多时候并不完全依赖外部条件。某些观点认为只有精良的设施和高级的设备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学生,这完全是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肥皂泡》。我想任何学校,哪怕条件再简陋,也可以让学生玩玩肥皂泡,研究一下肥皂泡。我曾和贫困地区的老师开展过一次“头脑风暴”—你认为肥皂泡能引发出哪些问题,开发出什么教学内容或课程来?结果大家脑洞大开,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内容涉及艺术、科学、文学、哲学、社会、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例如:怎样改进泡泡枪的设计?泡泡液是安全的么(如果不慎入口会有伤害么)?怎样改变泡泡液配方使泡泡呈现出不同色彩?怎样测量泡泡的大小和重量?为什么有些泡泡会连在一起?怎样测量泡泡的平均寿命(这是个数学问题,可以模拟一个社会的人口平均寿命)?影响泡泡平均寿命的因素有哪些(进而引申出的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人口平均寿命的因素有哪些?怎样的生活方式是科学的和健康的)?怎样设计一种泡泡游戏?需要制定哪些游戏规则?怎样用手机拍摄出有特技效果的泡泡图片(可以在学校举办专题艺术展或比赛)?泡泡的象征意义:梦想、多彩、自由、奔放,当一个人斑斓的梦想破灭时,应当怎样面对?泡泡对生命意义的隐喻:一个泡泡从诞生到破灭,仿佛人生,虽然短暂,怎样才能更加绚烂多彩?等等。我希望这样做能激发教师的灵感和智慧,使教师建立起职业自信。
一位院士曾对我说,我国最杰出的几位青年数学家中有半数来自西部地区。培养优秀学生,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投向城市中的学校,投向设施优良的示范校、重点校,还要把目光投向西部,投向乡村,投向那些条件简陋的学校,为那里的孩子创造机会,提供资源。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孩子在条件一般的学校中学习。他们获得的资源少,机会少,但他们单纯而朴实,同样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一旦获得机会,得到激发,找到方向,他们可能会更加执着、更加坚定,而这些是决定人未来发展的比分数和智商更为重要的因素。实现国家的人才战略,他们是不可或缺的有待发掘的富矿,而教师是这些矿藏早期最重要的挖掘人。教师只有突破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发现并挖掘出这些矿藏,才能让自己和这些孩子都有所作为。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