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1944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战的艰苦阶段,晋冀鲁豫边区却发生了一场罕见的蝗灾。受灾区域,南起黄河北岸的修武、沁博,北至正太路南的赞皇、临城,东连平汉线的磁武、邢台、沙河,西到太行山区的和顺、左权、涉县,危害区域达3000多平方公里;在太行山区,46%的地方受灾严重,受灾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受害庄稼60万亩,其中,被吃得颗粒无收的有24万亩。
在蝗灾面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29师等党、政、军抗日机关,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消极应对,而是带领广大军民,在边区根据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蝗运动”,创造了抗战史上抗灾自救的奇迹。
这场“打蝗运动”留下了一些珍闻轶事,真实记录了这场罕见的“人蝗之战”的经历、事件,也让后人得以正确研究和评论这段“独特”的历史。
凶猛成灾的蝗群不仅危害庄稼,对人也有伤害。在集中下落时,一些人的头、脸、手、胳膊,会被蝗虫咬伤,婴儿若身旁无大人照顾,被蝗群袭击,还会伤及性命。
在黄骅县城边,就曾发生过一件婴儿险被蝗虫咬死的事情。1943年夏,一批蝗群飞入黄骅县,吃光了农田的庄稼和河边的芦苇,又飞到附近的村庄,将窗户、村民房檐上的野草吃光。县城北周青庄有一户人家,白天,大人们跟着大伙出去捕杀蝗虫,将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留在家里,因为门窗不够严实,蝗虫飞进家里。桌子、炕上、柜上、衣被上全爬满了蝗虫,就连婴儿的身上也没躲过。那些找不到吃食,饿极了的蝗虫张口就咬,将婴儿的一张小脸和一对小耳朵咬得满是血。大人回村后,远远听到婴儿的哭声,急忙进家,看到眼前这一幕骇人的情形,赶忙赶走蝗虫,抱着婴儿去找村医治疗,才让孩子躲过性命之忧。
在蝗灾爆发初,一些家境贫困的群众,眼看庄稼颗粒无收,生活无望,便悬梁、跳井自尽,各地的迷信活动,也乘机盛起。
在家里烧香拜佛,是常事;有的跑到田间地头,祭拜“蝗神”;有些人,凑钱请来戏班,搭台唱戏,请“神灵”观看,以为只要神仙一高兴,蝗虫就没有了;有的地方,用竹木和纸,糊成一个一米多高的纸轿,里面供上“蚂蚱老爷”的神位,前面让人打着龙旗,吹着唢呐,后面让人抬着“神蝗轿”,在街上游行,乞求得到“神蝗老爷”的宽恕;还有些愚蠢至极的人,把家中本就不多,极其珍贵的粮食拿出来,熬成粥,撒在地里,盼望蝗虫吃了粥后,就不再吃自己地里的庄稼。
河南安阳有一个老汉,心里存有一种“好人自会得到好报”的念头,认为自己是个好人,“神蝗”不会吃他的庄稼,所以,拒绝别人在他的田地里打蝗虫,跟人说:“听天由命吧,我平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蚂蚱不会吃我的麦子的。”结果,一夜之后,他辛苦种植的四亩良麦被吃得精光。这个老汉一气之下,把自己的牲口放到田里,让牲口去啃食那些带着蝗虫的麦秆。
随着“打蝗运动”的宣传和动员,人们不再相信有什么神可以治蝗,都加入到了打蝗灭蝗的行动大军中。
为应对蝗灾,在一次生产会议上, 129师政委邓小平、生产部长兼边区政府农林局长张克威等人,一同商讨除治蝗虫的办法。
张克威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级农业专家,清楚对付蝗虫的科学除害方法,说,可以用化学药品兑上白糖治杀蝗虫。
而对根据地来说,白糖珍贵如油,根本消耗不起。一个高级干部每个月的津贴只有五元边币,这五元只够买一两白糖,如果使用白糖掺上化学药品治蝗,根据地根本无力承担。
邓小平微微一笑,用手做了一个“拍”的姿势,说:“用手打。”就这样,人力打蝗成为除蝗灭害的主要方法。
为了对付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蝗群,发动部队和群众打蝗,太行军区成立了剿蝗司令部,边区政府、军分区、行署、县、村,也层层动员,成立了除蝗指挥部、剿蝗委员会等灭蝗组织。
在很多乡村,组织村民成立了宣传组、侦察组、打蝗队、烧埋队,进行广泛动员和分工灭蝗。还有的村庄,分工更为精细,将村民们分为刨卵队、铁锹队、布袋队、割草队(草用来点燃烧蝗虫)、烧杀队、突击队、夜战队、梯形队 (儿童第一排、妇女第二排、青壮年第三排)、侦察队、警戒队(防止敌人破坏剿蝗运动)等。
用于打蝗的工具,有的是在一根木棍上绑上鞋底,有的用扫帚,有的用铁锹,总之,能用于灭蝗的全都派上用场。
蝗虫出行无常,聚散不定,不易捕杀,但它也存在很多弱点和劣势:怕热、怕冷,在炎热的中午,会躲在阴凉处,在清早和晚上,会呆在田堰根和草坡上,很少活动;它的两眼不能平视、远视,怕黑,一到晚上,就是个“半瞎子”;怕声响,一闻异常响音,马上逃之夭夭;落在草地上,它腿脚弹跳的力量就会变小,行速减慢。针对蝗虫的这些“软肋”,在灭蝗中,边区军民们摸索和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打蝗方法和战术。
捕捉法:每人手执一根绑着鞋底的木棍,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多人合作,围成“箩圈阵”,追踪扑打。
火攻法:集中人力,将飞蝗或蝗蝻包围起来,在圈中放上麦秸堆和草堆,大家边赶边打,将蝗虫赶入麦堆、草堆里,再一把火点燃,一举全歼。
水阵法:在河水边,人们列成“长蛇阵”,将蝗虫向河里赶,等蝗虫落水,再用筛子捞蝗和灭杀。
坑杀法:在田地里挖一条宽和深两三尺左右、长度不等的土沟,形成一条“屏障”,阻止蝗虫随意乱跑,然后将蝗虫驱赶到沟里,进行扑杀,或掩埋。
驱赶法:飞蝗来时,为了不让它们落入田地,危害庄稼,采取燃草烟熏、摇旗呐喊、敲锣打鼓、放土枪等方法,惊扰蝗虫,使其不敢下落,待其落入农田以外的地方,或等到晚上,蝗虫无法随意乱窜时,再集中消灭。
涂毒法:在普通的瓶中,以1比3的比例勾兑上白糖与冷水,放在背阴处发酵。三天后,糖水便变成“毒药”,然后,捉一些活的蝗虫,将“毒药”涂在它们的腹部,再放生。之后,染毒的蝗虫之间会相互传染,那些感染病毒的飞蝗,往往在12小时内即中毒腐烂。 针对县与县、区与区交界地带的蝗虫,边区相邻的县政府会成立联合剿蝗指挥部,组织各县的人力,协同作战,以此消除灭蝗盲区,对某一片区域的蝗虫进行集中清剿,解决一些地方人力不足的问题。1944年5月10日,为解决焦家屯一带蝗蝻猖獗的状况,河南林县剿蝗指挥部组织一万多人前去援战,在800多亩的田野上开展蝗虫清剿战,仅一天时间,捕捉、火烧、土埋蝗蝻8.4万多斤。
为发动和鼓励群众灭蝗,边区各地制定了不同的奖励办法,并采取出借公粮、发放贷款、救济互助、组织医疗队支援等方式,解除打蝗群众的后顾之忧。如,1944年农历正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涉县弹音村颁布了临时刨蝗卵奖励办法,规定刨一斤蝗卵换一斤小米。
在开展打蝗中,边区军民也编写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
“要吃麦子面,快刨蝗虫蛋,想换尽量换,不换炒吃能顶饭。”
“要从蝗虫嘴里夺食,不向蝗虫祈祷,蝗虫飞到哪里,就把它消灭在哪里。”
“蚂蚱会跳,哪里都到,各顾各打,大家糟糕。”
“村分你我,地分你我,蝗虫不分你我。”
山西左权县后庄村,制定了红旗队、红旗班、红星章竞赛奖励办法,规定,在打蝗中,哪个队员的业绩最突出,第二天,红旗就交到哪个队员所在的小队,以此激励打蝗群众争夺先进。
拿蝗虫当粮食,解决饥饿问题,也是“打蝗运动”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创举。
在群众打蝗中,有的人饿得受不了,就尝试着捡起被烧死的蝗虫来吃,觉得味道不错,其他人就效仿起来。而《新华日报》(太行版)的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个信息后,觉得是个新鲜事,马上做了“蝗虫好吃”的报道。就这样,蝗虫可以吃的事便广为人知了。
在那个缺衣少粮、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年代,穷困无助的群众吃野菜、树皮,都是常事,就算是野菜、树皮,也往往找不到,而让很多人在饥饿中丧生。有的群众听说蝗虫可以吃,就把蝗虫当做一种食物。在吃蝗中,群众创造了多种吃法,煮着吃,烤着吃,还有人把死了的蝗虫晒干,当粮食一样储存起来,待少粮时,掺到野菜、粮食里吃。有些细心的妇女还将晒干的蝗虫放在石碾上,磨成粉,掺到玉米面里、糠里,这样容易下咽。
涉县郊口村的孟祥英,是当时妇女中打蝗、吃蝗的代表,她在村里带头吃蝗虫,带领村里一些群众度过了灾荒期。在抗灾史上也留下几个“吃蝗度灾”的例子:郊口村孟会顺之父,饿得躺在炕上,已经不能动弹,不得已,他一天数餐,靠吃蝗虫维生,身体竟逐渐好转起来,后来可以下地劳动;村民孟祥禄的爷爷,饿得快要死了,无奈之下,也吃起了蝗虫,后来竟奇迹般地好转起来,还能外出挑水;孟胖的母亲,将蝗虫晒干,磨成面,储备在缸里,让全家人度过了最困难的灾荒时期,免于饿死。
“打蝗运动”中,有人专门对打蝗成果进行统计和上报,而一个县、一个区里所统计出来的打蝗成果,往往都是惊人的。
有人曾做过统计,仅从1944年2月至5月25日,太行区打死蝗蝻910余万斤、挖蝗卵11万斤、打飞蝗1824万斤。
中共太行区党委在《一九四四年工作总结》中,这样高度评价全区的“打蝗运动”:“我们全区规模的打蝗运动,创造了空前的业绩,表现了群众的无比的威力,表现了根据地的坚强。”在延安的毛泽东,对太行山军民打蝗抗灾的事迹和成果,也给予了肯定和称赞。
(责任编辑/齐 风)
在蝗灾面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29师等党、政、军抗日机关,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消极应对,而是带领广大军民,在边区根据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蝗运动”,创造了抗战史上抗灾自救的奇迹。
这场“打蝗运动”留下了一些珍闻轶事,真实记录了这场罕见的“人蝗之战”的经历、事件,也让后人得以正确研究和评论这段“独特”的历史。
凶猛成灾的蝗群不仅危害庄稼,对人也有伤害。在集中下落时,一些人的头、脸、手、胳膊,会被蝗虫咬伤,婴儿若身旁无大人照顾,被蝗群袭击,还会伤及性命。
在黄骅县城边,就曾发生过一件婴儿险被蝗虫咬死的事情。1943年夏,一批蝗群飞入黄骅县,吃光了农田的庄稼和河边的芦苇,又飞到附近的村庄,将窗户、村民房檐上的野草吃光。县城北周青庄有一户人家,白天,大人们跟着大伙出去捕杀蝗虫,将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留在家里,因为门窗不够严实,蝗虫飞进家里。桌子、炕上、柜上、衣被上全爬满了蝗虫,就连婴儿的身上也没躲过。那些找不到吃食,饿极了的蝗虫张口就咬,将婴儿的一张小脸和一对小耳朵咬得满是血。大人回村后,远远听到婴儿的哭声,急忙进家,看到眼前这一幕骇人的情形,赶忙赶走蝗虫,抱着婴儿去找村医治疗,才让孩子躲过性命之忧。
在蝗灾爆发初,一些家境贫困的群众,眼看庄稼颗粒无收,生活无望,便悬梁、跳井自尽,各地的迷信活动,也乘机盛起。
在家里烧香拜佛,是常事;有的跑到田间地头,祭拜“蝗神”;有些人,凑钱请来戏班,搭台唱戏,请“神灵”观看,以为只要神仙一高兴,蝗虫就没有了;有的地方,用竹木和纸,糊成一个一米多高的纸轿,里面供上“蚂蚱老爷”的神位,前面让人打着龙旗,吹着唢呐,后面让人抬着“神蝗轿”,在街上游行,乞求得到“神蝗老爷”的宽恕;还有些愚蠢至极的人,把家中本就不多,极其珍贵的粮食拿出来,熬成粥,撒在地里,盼望蝗虫吃了粥后,就不再吃自己地里的庄稼。
河南安阳有一个老汉,心里存有一种“好人自会得到好报”的念头,认为自己是个好人,“神蝗”不会吃他的庄稼,所以,拒绝别人在他的田地里打蝗虫,跟人说:“听天由命吧,我平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蚂蚱不会吃我的麦子的。”结果,一夜之后,他辛苦种植的四亩良麦被吃得精光。这个老汉一气之下,把自己的牲口放到田里,让牲口去啃食那些带着蝗虫的麦秆。
随着“打蝗运动”的宣传和动员,人们不再相信有什么神可以治蝗,都加入到了打蝗灭蝗的行动大军中。
为应对蝗灾,在一次生产会议上, 129师政委邓小平、生产部长兼边区政府农林局长张克威等人,一同商讨除治蝗虫的办法。
张克威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级农业专家,清楚对付蝗虫的科学除害方法,说,可以用化学药品兑上白糖治杀蝗虫。
而对根据地来说,白糖珍贵如油,根本消耗不起。一个高级干部每个月的津贴只有五元边币,这五元只够买一两白糖,如果使用白糖掺上化学药品治蝗,根据地根本无力承担。
邓小平微微一笑,用手做了一个“拍”的姿势,说:“用手打。”就这样,人力打蝗成为除蝗灭害的主要方法。
为了对付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蝗群,发动部队和群众打蝗,太行军区成立了剿蝗司令部,边区政府、军分区、行署、县、村,也层层动员,成立了除蝗指挥部、剿蝗委员会等灭蝗组织。
在很多乡村,组织村民成立了宣传组、侦察组、打蝗队、烧埋队,进行广泛动员和分工灭蝗。还有的村庄,分工更为精细,将村民们分为刨卵队、铁锹队、布袋队、割草队(草用来点燃烧蝗虫)、烧杀队、突击队、夜战队、梯形队 (儿童第一排、妇女第二排、青壮年第三排)、侦察队、警戒队(防止敌人破坏剿蝗运动)等。
用于打蝗的工具,有的是在一根木棍上绑上鞋底,有的用扫帚,有的用铁锹,总之,能用于灭蝗的全都派上用场。
蝗虫出行无常,聚散不定,不易捕杀,但它也存在很多弱点和劣势:怕热、怕冷,在炎热的中午,会躲在阴凉处,在清早和晚上,会呆在田堰根和草坡上,很少活动;它的两眼不能平视、远视,怕黑,一到晚上,就是个“半瞎子”;怕声响,一闻异常响音,马上逃之夭夭;落在草地上,它腿脚弹跳的力量就会变小,行速减慢。针对蝗虫的这些“软肋”,在灭蝗中,边区军民们摸索和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打蝗方法和战术。
捕捉法:每人手执一根绑着鞋底的木棍,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多人合作,围成“箩圈阵”,追踪扑打。
火攻法:集中人力,将飞蝗或蝗蝻包围起来,在圈中放上麦秸堆和草堆,大家边赶边打,将蝗虫赶入麦堆、草堆里,再一把火点燃,一举全歼。
水阵法:在河水边,人们列成“长蛇阵”,将蝗虫向河里赶,等蝗虫落水,再用筛子捞蝗和灭杀。
坑杀法:在田地里挖一条宽和深两三尺左右、长度不等的土沟,形成一条“屏障”,阻止蝗虫随意乱跑,然后将蝗虫驱赶到沟里,进行扑杀,或掩埋。
驱赶法:飞蝗来时,为了不让它们落入田地,危害庄稼,采取燃草烟熏、摇旗呐喊、敲锣打鼓、放土枪等方法,惊扰蝗虫,使其不敢下落,待其落入农田以外的地方,或等到晚上,蝗虫无法随意乱窜时,再集中消灭。
涂毒法:在普通的瓶中,以1比3的比例勾兑上白糖与冷水,放在背阴处发酵。三天后,糖水便变成“毒药”,然后,捉一些活的蝗虫,将“毒药”涂在它们的腹部,再放生。之后,染毒的蝗虫之间会相互传染,那些感染病毒的飞蝗,往往在12小时内即中毒腐烂。 针对县与县、区与区交界地带的蝗虫,边区相邻的县政府会成立联合剿蝗指挥部,组织各县的人力,协同作战,以此消除灭蝗盲区,对某一片区域的蝗虫进行集中清剿,解决一些地方人力不足的问题。1944年5月10日,为解决焦家屯一带蝗蝻猖獗的状况,河南林县剿蝗指挥部组织一万多人前去援战,在800多亩的田野上开展蝗虫清剿战,仅一天时间,捕捉、火烧、土埋蝗蝻8.4万多斤。
为发动和鼓励群众灭蝗,边区各地制定了不同的奖励办法,并采取出借公粮、发放贷款、救济互助、组织医疗队支援等方式,解除打蝗群众的后顾之忧。如,1944年农历正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涉县弹音村颁布了临时刨蝗卵奖励办法,规定刨一斤蝗卵换一斤小米。
在开展打蝗中,边区军民也编写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
“要吃麦子面,快刨蝗虫蛋,想换尽量换,不换炒吃能顶饭。”
“要从蝗虫嘴里夺食,不向蝗虫祈祷,蝗虫飞到哪里,就把它消灭在哪里。”
“蚂蚱会跳,哪里都到,各顾各打,大家糟糕。”
“村分你我,地分你我,蝗虫不分你我。”
山西左权县后庄村,制定了红旗队、红旗班、红星章竞赛奖励办法,规定,在打蝗中,哪个队员的业绩最突出,第二天,红旗就交到哪个队员所在的小队,以此激励打蝗群众争夺先进。
拿蝗虫当粮食,解决饥饿问题,也是“打蝗运动”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创举。
在群众打蝗中,有的人饿得受不了,就尝试着捡起被烧死的蝗虫来吃,觉得味道不错,其他人就效仿起来。而《新华日报》(太行版)的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个信息后,觉得是个新鲜事,马上做了“蝗虫好吃”的报道。就这样,蝗虫可以吃的事便广为人知了。
在那个缺衣少粮、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年代,穷困无助的群众吃野菜、树皮,都是常事,就算是野菜、树皮,也往往找不到,而让很多人在饥饿中丧生。有的群众听说蝗虫可以吃,就把蝗虫当做一种食物。在吃蝗中,群众创造了多种吃法,煮着吃,烤着吃,还有人把死了的蝗虫晒干,当粮食一样储存起来,待少粮时,掺到野菜、粮食里吃。有些细心的妇女还将晒干的蝗虫放在石碾上,磨成粉,掺到玉米面里、糠里,这样容易下咽。
涉县郊口村的孟祥英,是当时妇女中打蝗、吃蝗的代表,她在村里带头吃蝗虫,带领村里一些群众度过了灾荒期。在抗灾史上也留下几个“吃蝗度灾”的例子:郊口村孟会顺之父,饿得躺在炕上,已经不能动弹,不得已,他一天数餐,靠吃蝗虫维生,身体竟逐渐好转起来,后来可以下地劳动;村民孟祥禄的爷爷,饿得快要死了,无奈之下,也吃起了蝗虫,后来竟奇迹般地好转起来,还能外出挑水;孟胖的母亲,将蝗虫晒干,磨成面,储备在缸里,让全家人度过了最困难的灾荒时期,免于饿死。
“打蝗运动”中,有人专门对打蝗成果进行统计和上报,而一个县、一个区里所统计出来的打蝗成果,往往都是惊人的。
有人曾做过统计,仅从1944年2月至5月25日,太行区打死蝗蝻910余万斤、挖蝗卵11万斤、打飞蝗1824万斤。
中共太行区党委在《一九四四年工作总结》中,这样高度评价全区的“打蝗运动”:“我们全区规模的打蝗运动,创造了空前的业绩,表现了群众的无比的威力,表现了根据地的坚强。”在延安的毛泽东,对太行山军民打蝗抗灾的事迹和成果,也给予了肯定和称赞。
(责任编辑/齐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