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种原因造成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不少问题学生。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所教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谈一谈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心得。
一、联系旧知,克服障碍
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基础较差,对新知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建构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原有的认识及适当开展直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笔者在第一节课时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计算机”时问学生:“大家用来‘加、减、乘、除’运算的机器是什么?”较调皮的学生总是敢于发言的,大声回答“计算器”。笔者说“机器”两字是并列的,是不是计算机就是计算器呢?他们说“不是”。于是再次引导:“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那几个敢说的孩子有的说计算机大,计算器小;有的说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器运算速度慢等等。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告诉他们,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计算机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计算器只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使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了几张人们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办公及开展电子商务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正是使用了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笔者注意到那几个问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家熟知的旧知识,加上教学演示,能克服学生的认知障碍,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现教学,引导参与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的好奇心,因此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讲到文字处理软件WO RD中的带格式的高级替换时,笔者发现有几个问题学生注意力分散又开始了。因此,用较快速度演示了一遍后,让同学主动上台演示,被叫的两位同学操作都没成功,这引起了问题学生的注意,这时,笔者又用较慢的速度演示了一遍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同学们恍然大悟。之后又叫了一位问题学生进行演示,结果令人满意,学生也为此建立了学习的兴趣和树立了信心。
所以,当在实践教学中遇到学生不认真时,并非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作为教师更应该考虑采用相应的方法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如上的发现教学方法,可以适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解,得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个别引导,因材施教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赞许和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笔者的一个学生家境较好,家中有电脑,会玩很多游戏,自以为对计算机很在行,但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并不高。笔者找他出来谈心,他一开始显示出不安,以为要批评他上课不守纪律,但笔者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状况,然后表示认为他的计算机水平将是班级最棒的,希望他能帮老师做点事。在他愉快地答应后,笔者拿了几份教案让他按照原样利用周末打成电子文档。两天后他把电子文档给我拷了过来,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大精力。笔者在表示感谢之余,指出在排版中的一些问题及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位置,并暗示他可以做得更好,而且让他帮助完成一份新文档的制作,他再次愉快地接受了。后来他上课很认真,期末上机考试得了满分。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试试“皮格马利翁效应”,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对学生的暗示必须是真诚的。
四、小组协作,共同提高
“小组协作”是以几名学生为小组组成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协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问题学生可以得到同学的帮助及制约,从而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完成任务。在开展小组协作式教学时,一般由老师指定练习任务,将学得好的同学和较差同学配对分组,任务独立完成,最后成绩以小组任务整体完成质量和时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同种类的问题学生。作为职业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过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从而最终实现对他们的转化。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技工学校)
一、联系旧知,克服障碍
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基础较差,对新知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建构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原有的认识及适当开展直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笔者在第一节课时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计算机”时问学生:“大家用来‘加、减、乘、除’运算的机器是什么?”较调皮的学生总是敢于发言的,大声回答“计算器”。笔者说“机器”两字是并列的,是不是计算机就是计算器呢?他们说“不是”。于是再次引导:“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那几个敢说的孩子有的说计算机大,计算器小;有的说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器运算速度慢等等。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告诉他们,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计算机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计算器只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使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了几张人们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办公及开展电子商务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正是使用了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笔者注意到那几个问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家熟知的旧知识,加上教学演示,能克服学生的认知障碍,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现教学,引导参与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的好奇心,因此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讲到文字处理软件WO RD中的带格式的高级替换时,笔者发现有几个问题学生注意力分散又开始了。因此,用较快速度演示了一遍后,让同学主动上台演示,被叫的两位同学操作都没成功,这引起了问题学生的注意,这时,笔者又用较慢的速度演示了一遍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同学们恍然大悟。之后又叫了一位问题学生进行演示,结果令人满意,学生也为此建立了学习的兴趣和树立了信心。
所以,当在实践教学中遇到学生不认真时,并非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作为教师更应该考虑采用相应的方法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如上的发现教学方法,可以适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解,得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个别引导,因材施教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赞许和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笔者的一个学生家境较好,家中有电脑,会玩很多游戏,自以为对计算机很在行,但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并不高。笔者找他出来谈心,他一开始显示出不安,以为要批评他上课不守纪律,但笔者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状况,然后表示认为他的计算机水平将是班级最棒的,希望他能帮老师做点事。在他愉快地答应后,笔者拿了几份教案让他按照原样利用周末打成电子文档。两天后他把电子文档给我拷了过来,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大精力。笔者在表示感谢之余,指出在排版中的一些问题及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位置,并暗示他可以做得更好,而且让他帮助完成一份新文档的制作,他再次愉快地接受了。后来他上课很认真,期末上机考试得了满分。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试试“皮格马利翁效应”,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对学生的暗示必须是真诚的。
四、小组协作,共同提高
“小组协作”是以几名学生为小组组成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协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问题学生可以得到同学的帮助及制约,从而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完成任务。在开展小组协作式教学时,一般由老师指定练习任务,将学得好的同学和较差同学配对分组,任务独立完成,最后成绩以小组任务整体完成质量和时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同种类的问题学生。作为职业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过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从而最终实现对他们的转化。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