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 暗喻 习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修辞格中明喻和暗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同时这两种修辞手法和习语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尤为普遍。对于我们高中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两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更好地品味语言,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下面简单聊聊明喻、暗喻和习语的用法。
  一、明喻(simile)
  明喻运用广泛,可用来写景、抒情、喻理,从而使表达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它是根据人们的联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A Red Red Rose》: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My love is like a melody;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彭斯把爱人比作了红红的玫瑰花,增添了其中的韵味。
  明喻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判断是否是明喻,我们首先要记住以下两点:
  (一) 本体和喻体分属不同性质的事物并同时出现在句中。
  (二) 本体和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声色、形状、性质、功能等)相似,即有所谓的相似点。其次要抓住的就是标志性的词,也就是比喻词。比喻词有以下类型:
  1. 介词as,like,of。
  1) He was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before his driving test. 在驾驶考试之前,他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 He has a heart of stone. 他有一副铁石心肠。
  3)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像一朵浮云独自漫游。
  2. 连词as, what, as if, than, and, the way 等。
  1) 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s to the body. 读书对于思想,好比运动对于身体一样重要。
  2) The woman made him fetch and carry just as if he was a great Newfoundland dog.这个女人叫他做这做那,简直把他当作一条纽芬兰的大狗。
  3) 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 说出的话犹如抛出的石,是收不回的。
  3. 动词seem, resemble, treat / regard / consider... as, compare to, liken to, pass (胜过), be similar to等,例如:He treats his child as the apple in the eye. 他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
  英语里有不少含有明喻的习语,其结构为as 形容词 as 名词。
  1) as bright as a button 聪明极了
  2) as cool as a cucumber 极其冷静
  3) as easy as pie 易如反掌
  4) as hard as nails 铁石心肠
  5) as hungry as a lion 极其渴望得到
  6)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
  7) as proud as a peacock 十分骄傲
  8) as sharp as a spear 聪明
  同时,这些习语在平时考试中也会经常遇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平时多加积累,从而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境地。
  二、暗喻(metaphor)
  暗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者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由于它的比喻是隐藏着的,那么它的主体与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的緊密。隐喻是相对于明喻而言的,一般在句中不明确告诉读者A像B或B像A,而是简洁地说A是B或B就是A。
  暗喻的表达形式有以下3种类型:
  1. 喻体直述式。
  1) A book that is shut is but a block. 总是合着的书只不过是一块砖头而已。
  2)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整个世界是座舞台,男男女女均是演员而已。
  2. 喻体半隐式。
  1) A heavy silence blanketed the room. 整个房子沉浸在一片沉默中。
  2) They stormed the speaker with questions. 他们猛烈质问演讲者。
  3. 喻体全隐式。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一些书浅尝即可,另外一些书则要囫囵吞下,只有少数的书才值得咀嚼和消化。
  暗喻和习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 经验是良师。
  2) Do no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勿将本末倒置。
  3) Do no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家丑不可外扬。
  4) 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make a mile. 得寸进尺。
  5)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 小人易怒,小锅易沸。
  6) Sticks at the head. 上梁不正下梁歪。
  7)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8) Still waters run deep. 水静流深,人静心深。上述谚语都用了暗喻的手法。
  三、习语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从人民口语和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习语是语言中的难点。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善于去发现英汉习语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习语的理解,这无疑是掌握习语的关键所在。
  明喻、暗喻和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一些社会现象和真理,语言简明,喻义深刻,我相信在书面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一定能为我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如果想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灵活地使用他们,多阅读,多积累才是王道。
  (作者:刘建国,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  “兰小草”:践诺,隐善15年  11月15日,温州“兰小草”因病去世。这位每年雷打不动捐款2万元,隐姓埋名捐了15年,让媒体和无数市民猜了15年的真名为王珏的捐款人身世终于被揭开。  王珏,今年48岁,是温州海岛上的一名乡村医生。妻子无业,儿子今年刚大学毕业,经济条件不算好。15年前,他第一次匿名捐赠时曾承诺,“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以报答国家社会的培养之恩,报答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  [审题提示]  由于2021年高考江苏语文不再单独命题,将使用全国卷,因而本次高三一模试题,既保留了江苏高考材料作文命题特点,又有鲜明的全国卷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命题特色,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由于材料已经把命题立意
摘 要:道德养成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更是学科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道德认知出发,注重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志,将培育学生道德行为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道德养成素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化的法律。道德养成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更是学科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
王惠东,江苏无锡人,硕士,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校长,兼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英语教育学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评审专家组成员,徐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先后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考查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并能使用一定的句
摘 要: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致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润泽学生心田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落实立德树人。这启示我们要重视核心素养培育,把考查与再教育有机结合;重视试题情境创设,讲好高考故事。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优秀传统文化;试题特色;命题启示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政治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选拔的要求,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坚持核心素养立意
摘 要:高考是每年度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评价和研究从未停息过。细琢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思想政治的三套试题,结合组合题型、图表题型和小切口命题,从题型选择到题目设置,总结特色,探究方法,为高中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试卷评价;组合题型;图表题;主观题;应对策略  备受瞩目的2018年高考已悄然落下帷幕,然而高考试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叩问却刚刚拉开
一、語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籍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努力呈现“瘦、透、漏、皱”的特点,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分析教材文本、创设诱思情境、挖掘生成性资源,去追求课堂明晰精干之“瘦”、深刻澄明之“透”、留白延绵之“漏”和曲折生动之“皱”,最终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明晰精干;深刻澄明;留白延绵;曲折生动  奇石艺术之美,常常通过“瘦、透、漏、皱”四个特点来呈现。综观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呈现
众所周知,解析几何中对运算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不少学生对解析几何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感觉自己总是算不下去,很多时候做到一半就放弃了.那么如何提升運算推理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解析几何中提升运算推理能力的常见策略.
摘 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颁发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准则》包括政治、法纪、文化、教育、品德五个方面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具有引导与禁行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衔接、警示与厚望相映衬的特点。政治学科教师应该成为《准则》的模范践行者,尤其在理想信念、奉公守法、秉持正气和崇德向善等方面要起好表率作用。  关键词:职业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践行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