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基于IAK结构模型,采用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等方法,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理念、能力、知识,以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IAK结构模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7-0091-02
自2012年以来,我国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后,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备受关注。IAK结构模型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建明确了方向、标准和方法。因此,本研究以IAK结构模型为框架,采用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等方法,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理念、能力、知识,具体如下。
一、IAK结构模型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内容也有所差异。教育部43号令指出,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科学研究素养等。北京教育学院张祥兰基于语义学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提出了核心素养包括反思研究、关系建立、爱与责任、指导服务、职业认同的观点。还有学者提出了“德、才、学、识”的思维框架。本研究基于江来登和周勇的IAK素质模型,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分为理念(Ideological)、能力(Ability)、知识(Knowledge)三个层面,其中,“I”代表Ideological,意为辅导员的理念,包含了辅导员的政治修養、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工作理念等。“A”代表Ability,指辅导员的能力。辅导员工作属性特殊,需要强大的工作能力,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朝什么方向培养能力是关键问题。“K”代表Knowledge,表示辅导员的知识。辅导员是一个具有综合素质要求的职业,在日常工作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丰富的知识。这三个维度,理念是核心,能力是表现,知识是介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现状,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面向全国各地的350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问卷调查,共计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93.71%。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又辅以访谈的方法,采访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以及大学生各15位。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围绕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IAK结构模型的三个维度展开,共计50个问题。调查问卷回收后,笔者运用SPSS11.0软件将录入表格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访谈内容一方面是围绕着IAK结构模型的三个维度展开,另一方面是设置开放性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纵向分析
IAK结构模型三个维度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格来看,理念的四个变量的平均值为2.9825,占比最低,这四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政治修养、管理理念。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方面还有欠缺。这与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对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
在三个维度中,能力占比最高,四个变量的平均值为3.085,四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传播沟通、组织协调。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较为欠缺。这极大地阻碍了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服务,指导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在三个维度中,知识占比较高,三个变量的均值为3.013,三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背景知识、专业知识、业务知识。背景知识主要是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辅导者所必备的跨学科知识,但是从事实来看,辅导员在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2.横向分析
从横向分析来看,在核心素养的各个变量中,超过3分的变量有6个,依次为:组织协调>传播沟通>业务知识>管理理念>政治修养>专业知识。这说明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基本与学生相同或者相似,具有一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面的思想理念,并且政治觉悟较强。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思想阵地的先行者,辅导员具备了较高的政治修养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传播沟通能力也较强。
在核心素养的各个变量中,低于3分的变量有5个,依次为:心理辅导<背景知识=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就业指导。它们亟待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学习和实践进行提升。尤其是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分值最低,当面对2020年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他们的心理辅导能力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心智已经成熟,并且相比普通本科生,高职学生逆反心理更重,不愿意向自己的辅导员等身边人吐露心声;而且学校在招聘辅导员时,更多地选择有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心理学专业方面的人较少,多学科专业兼修的人更少;另外,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大部分辅导员的知识背景很难与所带班级的培养方案相匹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指导能力。结合一线辅导员的访谈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因为辅导员的工作繁多,担负着日常事务的处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工作挤压,直接影响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甚至还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述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核心素养上发展不平衡,从理念、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看,理念相对欠缺。从理念维度来看,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比较薄弱;从能力维度来看,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相对较弱;从知识维度来看,背景知识相对不足。从各个变量来看,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背景知识、道德修养等比较欠缺。针对上述欠缺之处,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理念:“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中有言,“不期循古,不法常可”,即不要完全遵循过去,也不要效法陈规,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隐性”素养。具体来说,要以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岗前职业认同培训和职业定位培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提高其职业政治站位。同时,需要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人社部门联合,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为他们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另外,还要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新老辅导员在经验、能力、思维等方面的不同,应设立差异化晋升渠道,激发他们与时俱进的动力。
(二)能力:“十八般武艺”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十八般武艺”,包括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这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化、精深化发展。为此,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技术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担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压力等工作,即学校基于第三方平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生命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实现学生的专业化指导。学校還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卸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负担。二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将辅导员从日常烦琐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如利用网络平台动态管理学生,下发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另外,还要优化人力资源招聘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从源头上引入高质量、高能力的人才担任辅导员;通过过程性的考核保障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辅导员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知识:“读书破万卷”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教师,不仅包括职业基础知识、教育技能,也包括心理学、思想政治、管理学等跨学科知识,还有社会技术、教育科研、社会实践等。如果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不符,则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就比较吃力。因此,辅导员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读书破万卷”的毅力,根据时代背景、岗位特点、学生需求汲取知识,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蔡 骁.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177-178.
[2]张祥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及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87-8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IAK结构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构建研究”(JSZ19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 靖(1990—),男,福建莆田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IAK结构模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7-0091-02
自2012年以来,我国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后,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备受关注。IAK结构模型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建明确了方向、标准和方法。因此,本研究以IAK结构模型为框架,采用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等方法,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理念、能力、知识,具体如下。
一、IAK结构模型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内容也有所差异。教育部43号令指出,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科学研究素养等。北京教育学院张祥兰基于语义学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提出了核心素养包括反思研究、关系建立、爱与责任、指导服务、职业认同的观点。还有学者提出了“德、才、学、识”的思维框架。本研究基于江来登和周勇的IAK素质模型,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分为理念(Ideological)、能力(Ability)、知识(Knowledge)三个层面,其中,“I”代表Ideological,意为辅导员的理念,包含了辅导员的政治修養、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工作理念等。“A”代表Ability,指辅导员的能力。辅导员工作属性特殊,需要强大的工作能力,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朝什么方向培养能力是关键问题。“K”代表Knowledge,表示辅导员的知识。辅导员是一个具有综合素质要求的职业,在日常工作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丰富的知识。这三个维度,理念是核心,能力是表现,知识是介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现状,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面向全国各地的350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问卷调查,共计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93.71%。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又辅以访谈的方法,采访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以及大学生各15位。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围绕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IAK结构模型的三个维度展开,共计50个问题。调查问卷回收后,笔者运用SPSS11.0软件将录入表格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访谈内容一方面是围绕着IAK结构模型的三个维度展开,另一方面是设置开放性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纵向分析
IAK结构模型三个维度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格来看,理念的四个变量的平均值为2.9825,占比最低,这四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政治修养、管理理念。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方面还有欠缺。这与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对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
在三个维度中,能力占比最高,四个变量的平均值为3.085,四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传播沟通、组织协调。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较为欠缺。这极大地阻碍了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服务,指导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在三个维度中,知识占比较高,三个变量的均值为3.013,三个变量从低到高依次为:背景知识、专业知识、业务知识。背景知识主要是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辅导者所必备的跨学科知识,但是从事实来看,辅导员在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2.横向分析
从横向分析来看,在核心素养的各个变量中,超过3分的变量有6个,依次为:组织协调>传播沟通>业务知识>管理理念>政治修养>专业知识。这说明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基本与学生相同或者相似,具有一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面的思想理念,并且政治觉悟较强。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思想阵地的先行者,辅导员具备了较高的政治修养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传播沟通能力也较强。
在核心素养的各个变量中,低于3分的变量有5个,依次为:心理辅导<背景知识=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就业指导。它们亟待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学习和实践进行提升。尤其是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分值最低,当面对2020年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他们的心理辅导能力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心智已经成熟,并且相比普通本科生,高职学生逆反心理更重,不愿意向自己的辅导员等身边人吐露心声;而且学校在招聘辅导员时,更多地选择有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心理学专业方面的人较少,多学科专业兼修的人更少;另外,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大部分辅导员的知识背景很难与所带班级的培养方案相匹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指导能力。结合一线辅导员的访谈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因为辅导员的工作繁多,担负着日常事务的处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工作挤压,直接影响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甚至还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述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核心素养上发展不平衡,从理念、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看,理念相对欠缺。从理念维度来看,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比较薄弱;从能力维度来看,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相对较弱;从知识维度来看,背景知识相对不足。从各个变量来看,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背景知识、道德修养等比较欠缺。针对上述欠缺之处,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理念:“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中有言,“不期循古,不法常可”,即不要完全遵循过去,也不要效法陈规,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隐性”素养。具体来说,要以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岗前职业认同培训和职业定位培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提高其职业政治站位。同时,需要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人社部门联合,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为他们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另外,还要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新老辅导员在经验、能力、思维等方面的不同,应设立差异化晋升渠道,激发他们与时俱进的动力。
(二)能力:“十八般武艺”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十八般武艺”,包括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这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化、精深化发展。为此,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技术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担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压力等工作,即学校基于第三方平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生命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实现学生的专业化指导。学校還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卸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负担。二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将辅导员从日常烦琐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如利用网络平台动态管理学生,下发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另外,还要优化人力资源招聘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从源头上引入高质量、高能力的人才担任辅导员;通过过程性的考核保障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辅导员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知识:“读书破万卷”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教师,不仅包括职业基础知识、教育技能,也包括心理学、思想政治、管理学等跨学科知识,还有社会技术、教育科研、社会实践等。如果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不符,则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就比较吃力。因此,辅导员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读书破万卷”的毅力,根据时代背景、岗位特点、学生需求汲取知识,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蔡 骁.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177-178.
[2]张祥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及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87-8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IAK结构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构建研究”(JSZ19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 靖(1990—),男,福建莆田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